余芳
每一個語文教師都知道,讀是學習任何一篇課文的重要手段。一般來說,一篇課文的教學可分為自讀感知、精讀領(lǐng)悟和誦讀表達三個階段。許多教師往往只重視中間的精讀領(lǐng)悟階段而忽視了自讀感知和誦讀表達這兩個階段,而我個人認為,自讀感知和誦讀表達這兩個階段也同樣不可忽視。因此我們教師在重視點撥、指導的同時,更應(yīng)重視多給學生自由閱讀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感知體味。通過熟讀、背誦,使書面語言內(nèi)化為學生自己的語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運用語言的能力。因而教師在重視精讀領(lǐng)悟階段的引領(lǐng)作用的同時,也應(yīng)注重自讀感知階段學生的自悟自得和誦讀表達階段學生情感的表達和提升。語文教學,要力爭做到“讀”具匠心。
在語文課堂如何做到“讀”具匠心呢?我有如下一些體會:
一、自讀中感知——“讀”具匠心顯個性
子曰:“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會意,欣欣然?!弊x書貴在自悟自得,“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敝v的就是這個道理。然而我們教師就是不敢充分相信孩子,認為與其讓學生自己讀,不如教師多講些。此時的學生只是一個聽者,而并非真正意義上的讀者。他們體會到的“情”、感悟到的“理”,無非是老師個人的讀書心得、體會強加在學生頭上,這勢必會使原本富有個性的學生一個個都變成了只會用同一個腦袋思考,用同一張嘴巴說話的“機器”。如:在教學略讀課文《半截蠟燭》時,老師采取的學習方法是讓學生自讀自悟。當老師讓學生初讀課文后,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時,問同學們這樣一個問題:同學們,這篇課文是誰保住了秘密,挽救了一家人?嘴快的同學搶著回答:“是他們的小女兒杰奎琳!”“對,她聰明又機智,是她保住了秘密!”同學們的回答幾乎是異口同聲。不對???起碼老師當時的想法就不是這樣,于是,我追問一句:“還有不同的觀點嗎?”沒想到我這一問,學生陷入了沉思。其中一個同學試探著回答:“老師,我覺得母親也有功勞?。 薄皩?,我同意!”我肯定地回答,“請同學們再次自讀課文?!崩蠋熯@一說,學生有了自信,一個個地拿起課本再讀起來。一會兒,一個男生站起來說:“我認為保住秘密是全家人的功勞,兒子杰克在那種情況下,表現(xiàn)是那么從容,要不就會引起敵人的懷疑。還有媽媽,一直很鎮(zhèn)定,她‘輕輕地把蠟燭吹滅等等的描寫,這樣的媽媽才影響了兩個孩子的行為也很從容”…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他們多讀讀書,讓學生通過眼前所讀到的文字自己去體會,去領(lǐng)悟,而老師只要退至后臺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指導者”就可以了。
二、精讀中領(lǐng)悟——“讀”具匠心重“巧妙”
閱讀不能僅僅停留在自悟自得這個層面上,“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細心咀嚼課文中的語言,讓他們自己動腦筋,經(jīng)常比較、揣摩,養(yǎng)成習慣?!皩W生的悟,在于教師巧妙、適時地引?!睂W生的水平畢竟是有限的,教師應(yīng)該根據(jù)學生掌握的情況,有重點、有目的地給予點撥、引導。引導他們細細品味好詞佳句的絕妙之處,揣摩布局謀篇、立意構(gòu)思的獨到之處,深入探究、領(lǐng)悟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在講讀《晏子使楚》一課時,當老師問學生:“楚王是怎樣侮辱晏子的呢?你能讀出文中有關(guān)句子嗎?”學生有的讀出了:“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還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么打發(fā)你來呢?”有的匯報這一句:“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guān)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边€有的是讀:“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學生都按老師的意思從文中找出句子來讀了,老師進而說:“那好,我們再把這些句子集中讀幾遍,看看你從讀中體會到了什么?”學生有的說:“老師,我從楚王的言行中,可看出他瞧不起晏子,蠻橫無理。”有的說:“從楚王的做法就可以看出他侮辱晏子,不讓人家從城門進去,竟然讓晏子鉆狗洞,而且狗洞是特地挖的,太不尊重人了!”學生當時就表現(xiàn)出了氣憤;還有的說:“老師,從上面的‘瞅‘冷笑這些神態(tài)描寫的詞語中,楚王根本不把晏子放在眼里,不把他當人看,即使是人,也是個不中用的。笑嘻嘻也是一種帶有譏諷的笑?!崩蠋熛鄼C要學生帶著自己的體會把這些句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接著問:“楚王這些表現(xiàn),目的是什么?達到了嗎?結(jié)果呢?”學生以自己的領(lǐng)悟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問題就巧妙地迎刃而解了。
三、誦讀中表達——“讀”具匠心生精彩
真正的閱讀,是與文本作者心靈的溝通與對話,是由一個生命進入另一個生命的融合重建過程,在細讀文本的基礎(chǔ)上獲得的感悟往往缺少深切的體驗和情感的共鳴。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一定的閱讀方法,多給學生提供朗讀的機會,通過抑揚頓挫的朗讀,化無聲文字為有聲語言,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才能讀出其中的味道,讀出其中的深層含義,感悟文章的真諦,達到“情自心中來,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如教學《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一課時,在學生感悟“多么奇麗的景色”時,我主要讓學生從文中的第三自然段的讀中感悟的。“正是這樣,也確實不錯。走過任何一條街,抬頭向上看,家家戶戶的窗子前都是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許多窗子連接在一起,匯成了一個花的海洋,讓我們看的人如入山陰道上,應(yīng)接不暇。每一家都是這樣,在屋子里的時候,自己的花是讓別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時候,自己又看別人的花。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我覺得這一種境界是頗耐人尋味的?!边@一段話不是一個“美麗”就能體會到的,我覺得老師關(guān)鍵要對這段文字中的重點詞句的感性理解,引導學生在讀中想象。因此,我抓住一個“花團錦簇”來理解。教學時,老師打開輕音樂,指名一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請其他學生閉上眼,假設(shè)自己的面前有一簇簇嬌艷無比的花,用心去觸摸,想象:此時你正走在德國的大街上,如入山陰道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街景?有的學生說:“我仿佛看到家家戶戶的窗臺上鮮花盛開,姹紫嫣紅。紅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如雪,好看極了。”有的說:“我仿佛進入了花的海洋,花香四溢,引來了無數(shù)的蜜蜂和蝴蝶在翩翩起舞,人的心情格外舒暢。”緊接著,老師問:“誰能將這奇麗的美景用你的感情誦讀一遍?”學生紛紛舉手,急于表現(xiàn)。讀后,老師問:“這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學生說:“一種頗耐人尋味的境界?!薄耙环N奇麗的境界?!薄蠋熣f:“那就讓我們共同走進這奇麗的境界中去吧!”精彩就在學生的誦讀中誕生!
葉圣陶先生曾說:“多讀作品,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蔽覀冋Z文教學要“讀”占鰲頭,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讓他們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抒情,讓他們真正成為語文學習中的主角。
非規(guī)范化編目結(jié)構(gòu):
010##@a7-104-02149-3@CNY551.00
200 1#@a中國皇帝大傳@i唐太宗傳
215###@a369頁
5.2 606字段和690字段對應(yīng)字段的規(guī)范化
在實際編目業(yè)務(wù)中,606字段的所有子字段要同690字段的所有子字段保持一一對應(yīng)關(guān)系。編目員一般都能保證606字段同690字段的對應(yīng)性和一致性。但對特殊圖書的處理,有時出現(xiàn)了偏差。例如,978-7-5611-6389-4,機械工程材料,專業(yè)、雙語教材。
規(guī)范化編目結(jié)構(gòu):
606 0#@a機械工程材料@j教材
606 0#@a英語@i教材
690##@aTH14-43@v5
690###@aH31-43@v5
606字段的所有子字段分別對應(yīng)各自的690字段的所有子字段。
非規(guī)范化編目結(jié)構(gòu):
606 0#@a機械工程材料@j教材
690##@all31-43@v5
606字段中的主題詞同690字段中的分類號不對應(yīng)。
非規(guī)范化編目結(jié)構(gòu):
606 0##@a機械工程材料@j教材
606 0##@a英語@i教材
690##@aTH14@v5
690###@aH31@v5
606字段中的“@j教材”在690字段中沒有反映出相應(yīng)的分類號。
6結(jié)束語
總之,圖書分類編目是圖書信息資源實現(xiàn)共享的前提與保障,只有對圖書分類、編目數(shù)據(jù)各個工作環(huán)節(jié)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化控制,才能更好地提高圖書館的書目數(shù)據(jù)質(zhì)量,從而提高圖書館的服務(w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