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喜
【摘 要】針對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主動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實際存在的問題,借鑒BOPPPS課程設計模型,討論基于BOPPPS模型的單片機C語言課程教學模型,將課堂延伸至課前課后,探討學生主動學習與參與學習的形式。
【關鍵詞】BOPPPS 教學模型 參與學習
一、引言
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是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yè)的一門專業(yè)課程,目前該課程的授課地點主要在標準的機房中,主要以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方法,以項目驅動的教學模式,課程主要以提升學生的單片機C語言程序的編程能力和單片機項目的編程環(huán)節(jié)的實踐能力為目的。該門課程的教學模式相對于其他基礎學科的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善,但仍然存在一些比較明顯的問題,如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存在部分學生不能夠完成課上任務,學生課后學習效率低,無法透徹的理解課程的內(nèi)容等問題。
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升該門課程的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目前所面臨的問題。想達到有效的教學就需要兼顧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即教學目標、教學行為、教學評價、教學目標這一循環(huán)的過程[1]。
二、BOPPPS模式
BOPPPS該模型的構建主要是將教學的過程劃分為引入、目標、預評價、參與學習、后評價及小結6個部分[2]。其中引入則是課程的開始,一堂課程有效而優(yōu)秀的引入則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幫助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內(nèi)容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目標為該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描述階段,在該部分教師則是要準確清楚地描述該課程的學習目標,確定學習的方向,并專注于該目標。教學目標則是由認知、情意及技能三個部分構成,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清楚準確地傳達教學目標。預評價是在完成學習目標介紹之后對學生進行摸底測試,通過學習之前的摸底測試可以了解學生目前的能力,主要用于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和進度。參與學習則是教學過程的主要階段了,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要求學生都要參與其中,成為課堂的參與者。在該部分完成之后,則是課程的課后評價,該部分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否與預期的教學目標相符;小結則是該教學模式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在該環(huán)節(jié)教師整合課堂內(nèi)容,再次強調(diào)學習目的,總結學習效果。
三、BOPPPS的單片機C語言教學模式設計與探討
BOPPS教學模型描述了課堂教學的整個流程,有利于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主動參與學習。將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的課程引入該教學模型,對目前該門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改善,使該門課程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并根據(jù)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的實際情況,將BOPPPS教學模型延長至課程前后;課程開始前要求學生進行已學知識的復習和新內(nèi)容的復習,并完成課前的測試,使學生能夠鞏固已學知識和新課堂的基礎知識;在課堂上完成課堂引入、參與學習、課堂小結和課后測試的教學過程,課堂進行作業(yè)和測試的反饋。其具體的流程如下圖1所示。
(一)課前預習的引導
在學生的課前預習階段,將課前預習的具體目標、相關的要求及相關資料提供給學生,而學習資料則包含文檔、視頻、論壇、相關的子項目和將要應用到的相關技術等,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閱讀文檔或者通過論壇和實際的項目的實踐等形式完成預習,并通過提交簡單的預習作業(yè)或者完成簡單的項目中的子程序的編寫等形式對課前預習的效果進行檢查,完成該環(huán)節(jié)課前預評價。通過課前的預評價,教師了解到學生的預習情況和存在的問題,對教學內(nèi)容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為了促進學生預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將學生的預習情況納入學生平時成績的考核,促使學生能夠主動的完成課程的預習,了解到課程學習的基礎知識,為更好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教師可以通過課前的預測了解學生的自身知識掌握程度并據(jù)此調(diào)整授課的內(nèi)容深度和進度。
(二)課程引入的加強
BOPPPS教學模型注重課程的引入,好的引入將可以快速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快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從而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根據(jù)課程的特點采取多種引入方式,如問題導入,案例分析、項目介紹、視頻圖片等方式的導入。單片機C語言課程的引入有案例、知識的前后關系及現(xiàn)實生活所涉及的控制等為引入方式,如案例引入,就是通過實際的或有趣的案例引入課堂知識。
(三)學習目標的明確
課堂學習目標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發(fā)揮到方向性的作用,它引導著教學過程,又是后期課程評價的基線。學習目標確定了要求學習者在一定條件下通過課程學習獲得的可觀察或可量化的新的知識、技能及情感。
而依據(jù)Bloom提出的層次理論,可以將每次課設計成具體可檢測的學習目標[3],如在對于單片機C語言中斷應用介紹部分,可以將其細化如下表1所示。
(四)學習的多樣化
該環(huán)節(jié)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在課堂的活動中積極地參與課程活動,而不是被動地聽教師講授。學生主動地參與到討論中,發(fā)表見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參與式的學習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加強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
在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的該門課程當中,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差異采取多種方式讓學生參與的學習模式,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問題,由傳統(tǒng)的教師提問轉變?yōu)閷W生提問的方式,將問題的提問的主動權轉給學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思考問題的主動性??梢酝ㄟ^多種方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扮演著引導者,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團隊協(xié)作能力、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
(五)課堂的反饋
課堂后測是在教學活動環(huán)節(jié)的后期開展的,該環(huán)節(jié)主要為了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而進行的;后測根據(jù)課堂的教學目標,從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在完成教學后,根據(jù)課堂的教學目標,可以進行簡單的測試,對需要掌握和記憶的知識點,可采用做題的方式;而對于要求應用的、實踐編程,則根據(jù)教學目標要求,要求學生完成一個簡單的相關程序設計。課堂小結占用的時間不多,在該階段,除了總結教學內(nèi)容外,更需要對前后所學的知識進行關聯(lián),建立知識的體系結構,可以采用目前比較流行的思維導圖來完成該部分的設計。伴隨著課程的不斷開展,學生可以通過該思維導圖,對整個課程的知識體系有更為直觀的認識。
(六)課后的反饋
課后的反饋主要就是以課后作業(yè)布置的形式開展,根據(jù)課程的開展情況,分層次地進行作業(yè)的布置,在完成章節(jié)部分的知識點學習后,作業(yè)圍繞某個知識點的練習,而完成了整個章節(jié)或課程單元的學習后,則要求學生能夠綜合使用所學的知識系統(tǒng)的完成作業(yè),并根據(jù)實際的情況要求學生單獨或分組完成一個項目程序的設計。
由于在課堂開展的前期已經(jīng)將教學目標進行詳細的量化,因此也方便在后期的師生對教學目標進行評價,評價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有課后交流、作業(yè)、測試等方式。
四、結語
將BOPPPS教學模式引入,對原有的單片機C語言程序設計的教學模式進行探討,將課堂的教學延伸至課前課后,引導學生通過課前的預習、課內(nèi)的參與學習、課后評測的完整學習過程,充分地掌握學習內(nèi)容。在該環(huán)節(jié)當中,還有很多部分仍需完善如課前引導的資料方式的完善,參與式學習的方式方法需要進一步的探索,這是后續(xù)需要完善的具體目標。
【參考文獻】
[1]吳為團, 鄭海燕,高曉明,等.計算機課程任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J].當代職業(yè)教育, 2010(5):29-31.
[2]Allan J. Learning outcomes in higher education[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1996,21(1):93-108.
[3]潘文林,楊柱元,邱宇青,等. 用教育目標分類理論改進C++語言課程教學模式[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5(23):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