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坤焱
中圖分類號:G812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3-000-01
摘 要 全民健身中心是我國全民健身計劃實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內容之一,作為公益性場館設施,其主要職能是為市民提供基本公共體育服務。本研究選擇遼寧省13所全民健身中心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實地考察法和數理統(tǒng)計法對全民健身中心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問題進行了比較全面的描述與分析,并進一步揭示出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服務供給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解決問題提出了建議: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服務應加快政府服務職能的轉變,提高公民參與度、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服務供給目標、尋求多方合作提高服務質量、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確立活動服務內容,不斷提升公共服務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 服務型政府 全民健身中心 公共體育服務 供給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情況為研究對象,分別以分布在遼寧省沈陽市、大連市、本溪市、盤錦市、營口市,葫蘆島市六個城市13所全民健身中心為調查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本研究通過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獲得全民健身中心基礎數據,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檢索等電子數據庫,查閱有關體育場館關于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文獻,獲得體育場館關于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框架。
2.問卷調查法。本人親自去大連市、本溪市、盤錦市、營口市、葫蘆島市各市級全民健身中心,對其使用者發(fā)放問卷。問卷采用的是現場填寫,填寫完成后立即回收的方式。問卷一共發(fā)放320份,回收299份,無效問卷2份,有效回收率達92.81%。
3.數理統(tǒng)計法。本研究運用數理統(tǒng)計法運用SPSS 17.2、EXCEL 2007版統(tǒng)計軟件對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服務供給使用者滿意度問卷進行統(tǒng)計整理,得出市民對于全民健身中心設施服務、活動服務、指導服務、信息服務、組織服務、體質監(jiān)測服務滿意度情況的指標數據。
二、結果與分析
(一)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的政策依據
全民健身中心的建設是保障《全民健身計劃》有效的實施,進一步改善國民體質與健康狀況,提供優(yōu)質服務,構建穩(wěn)定社會所不可缺少的保障條件。理論上,全民健身中心屬于公共物品范疇,具有公共性,但實際上全民健身中心是否具有公共體育供給能力還需要從國家政策與方針的角度進一步探討,全民健身中心是否具有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義務是本研究的前提和參考依據。
(二)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現狀
公共體育服務的最終目的是政府為了滿足市民體育需求,而向轄區(qū)內的市民提供的公共物品與服務。根據公共物品的內涵,公共物品供給要素分為供給主體、供給客體、供給方式、供給內容、供給效率。全民健身中心屬于公共物品的范疇,具有公共物品的屬性,本研究對于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供給情況探討分別從全民健身中心的供給主體、供給客體、供給方式、供給內容、供給效率來進行調查研究,反映出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實際供給情況。
(三)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存在的問題
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取得明顯的成績,由于全民健身中心處于剛起步的階段,經驗不足,全民健身中心在公共體育服務供給中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完善。主要表現在設施服務附屬設施建設不足、活動服務內容單一、指導服務層次較低、信息服務手段傳統(tǒng),組織服務供給不足,體質監(jiān)測服務缺失政府服務職能缺失;服務供給輻射半徑不足; 服務供給方式單一;服務供給內容不完善。
(四)服務型政府視角下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對策
服務型政府理論是基于新公共服務理論并且結合我國國情而產生,以人本位和社會本位為指導思想的新型政府管理理念。本研究基于服務型政府理念的基礎上針對所出現的問題為完善全民健身中心公共體育服務供給質量,提出加快政府服務職能的轉變,提高公民參與度、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服務供給目標、尋求多方合作提高服務質量、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確立活動服務內容,應加快政府服務職能的轉變,提高公民參與度;以公共利益最大化為服務供給目標;尋求多方合作提高服務質量;以公眾需求為導向確立活動服務內容。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政府是目前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唯一供給主體,且政府采用政府直接提供方式和政府生產企業(yè)管理供給方式對全民健身中心進行供給。政府生產企業(yè)管理供給方式基本采用市場機制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而政府直接提供方式采用行政手段,追求社會效益最大化。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服務的輻射范圍基本都在3公里左右,服務對象呈現出年齡結構老齡化、體育項目大眾化、人群結構多樣化等特點。
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向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務內容以設施服務和活動服務為主體,兼有一定程度的指導服務、信息服務、體質監(jiān)測服務、組織服務。遼寧省全民健身中心公共服務中存在政府服務職能缺失、服務供給輻射半徑不足、服務供給方式單一,服務供給內容不完善等問題。
(二)建議
建議要以政府為主體,輻射范圍較小,供給方式傳統(tǒng);供給內容傳統(tǒng),滿意度不高;供給過程中矛盾凸顯;以服務型政政府為指導理念進行供給。
參考文獻:
[1] 周濤.美英日城市社區(qū)體育公共服務建設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體育與科學.2012.33(4):69-74.
[2] 劉玉.發(fā)達國家體育公共服務社會化改革經驗及啟示[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03:294-300.
[3] 林顯鵬,劉云發(fā).國外社區(qū)體育中心的建設與經營管理研究——兼論我國體育場館建設與發(fā)展思路[J].體育科學.2005.1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