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桂香,葉 釗
鄂東醫(yī)療集團黃石市中醫(yī)醫(yī)院(黃石 435000)
△通訊作者
益腎化濕顆粒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消化道癥狀的影響
占桂香,葉 釗△
鄂東醫(yī)療集團黃石市中醫(yī)醫(yī)院(黃石 435000)
目的:益腎化濕顆粒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和生長抑素的影響,以及對消化道癥狀的改善作用。方法:選取慢性腎功能不全且伴有消化系統(tǒng)臨床癥狀的患者96例。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益腎化濕顆粒,連續(xù)應用8周。比較兩組血尿素(BUN)、血肌酐(Scr)腎功能指標、生長抑素以及消化道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結果:治療后觀察組生長抑素為(50.74±8.12) μ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7.53±7.22) μmol/L(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和Scr分別為(12.41±4.14) mmol/L和(141.63±27.87) μmol/L。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8.47±5.62) mmol/L和(172.24±33.26) μmol/L(P<0.05)。觀察組消化道癥狀改善有效率為91.7%(44/48),高于對照組的72.9%(35/48)(P<0.05)。結論:益腎化濕顆粒有利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恢復,升高生長抑素表達,顯著改善患者消化道癥狀。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一些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腎臟疾病的最終結局,慢性腎功能不全可進一步累及機體多個系統(tǒng)功能障礙,其中消化系統(tǒng)是最易以及最早受累的系統(tǒng)[1-2]。透析治療是目前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主要治療方法,但其對上消化道黏膜病變并無顯著改善作用,隨著患者病情的進展,消化系統(tǒng)癥狀會日益突出[3]。益腎化濕顆粒是一種中藥復方制劑,臨床上主要用于慢性腎炎的輔助治療,例如王艷俠[4]和張靖華等[5]使用益腎化濕顆粒治療慢性腎炎獲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降低尿蛋白,減輕腎臟病變程度,改善腎功能,但上述研究均未對藥物的作用機制和并發(fā)癥的療效進行探討,本研究觀察了益腎化濕顆粒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和生長抑素的影響,以及患者消化道癥狀的改善作用。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治療的慢性腎功能不全且伴有消化系統(tǒng)臨床癥狀的患者96例。排除標準:心、腦、肝、肺等重要臟器功能嚴重障礙者,消化道出血以及潰瘍史者。隨機數(shù)字法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8例。觀察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33~71歲,平均(59.4±11.6)歲;病程(2.4±0.6)年;慢性腎盂腎炎7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0例、糖尿病腎病11 例、高血壓腎病10例,血BUN (29.03±7.11)mmol/L、血Scr (220.81±44.35)μmol/L。對照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32~70歲,平均(60.7±11.2)歲;平均病程(2.6±0.7)年;慢性腎盂腎炎6例、慢性腎小球腎炎18例、糖尿病腎病13例、高血壓腎病11例,血BUN(28.72±7.13) mmol/L、血Scr (226.42±47.14)μmol/L。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基礎疾病、血BUN和Scr腎功能指標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控制飲食,進行基礎疾病的常規(guī)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口服益腎化濕顆粒(國藥準字Z20090250,10g/袋),1袋/次,3 次/d,成分:人參、黃芪、白術、茯苓、澤瀉、半夏。4周為1個療程,連續(xù)應用2個療程。
3 療效評價標準 檢測兩組治療前后血尿素、血肌酐腎功能指標,血尿素使用尿素酶法檢測,肌酐采用Jaffe′s法檢測,測定試劑盒均購于上海滬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交由檢驗科使用瑞士產(chǎn)的Cobas MIRA pl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完成檢測。血漿生長抑素使用ELISA法檢測,測定試劑盒均購于上海滬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交由檢驗科使用瑞士產(chǎn)的Cobas MIRA pl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完成檢測。惡心、嘔吐、反酸等消化道臨床癥狀消失為顯效,患者消化道癥狀顯著改善為有效,消化道臨床癥狀未改善或惡化為無效。
1 兩組治療后血漿生長抑素表達的變化 治療前觀察組生長抑素為(29.17±5.83)μmol/L,對照組為(28.46±5.24)μmol/L(P>0.05)。治療后觀察組生長抑素升高為(50.74±8.12)μmol/L,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7.53±7.22)μmol/L(P<0.05)。
2 兩組治療后腎功能指標的變化 治療前兩組BUN和Scr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BUN和Scr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BUN和Scr表達的比較
3 兩組臨床療效的比較 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21例,無效13例,消化道癥狀改善有效率為72.9%(35/48)。觀察組顯效20例,有效24例,無效4例,消化道癥狀改善有效率為91.7%(44/48),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中醫(yī)認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為脾腎衰敗、濕濁內蘊、濁邪壅滯正虛與邪實并存的復雜病機,對其消化道癥狀的治療應遵循“腎胃相關”理論[6]。益腎化濕顆粒以人參、黃芪為君藥,意在升陽補脾,有健脾益腎、利水消腫的功效;白術、茯苓、澤瀉、半夏為臣藥,意在燥脾去濕,化濕利水[6]。全方用藥后其升陽補脾、益腎化濕、利水消腫的功效正好符合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脾氣虛弱、不能升清的治療[4]。本研究觀察到了益腎化濕顆粒觀察組患者腎功能指標的改善作用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與王艷俠[4]和張靖華等[5]觀察到的治療結果相一致。腎功能損傷后血液中的毒素被認為是消化系統(tǒng)癥狀的主要因素之一[7],益腎化濕顆粒改善了腎功能指標,減低了患者體內的毒素,必然會減少毒素對胃腸黏膜的損傷,有利于胃腸道損傷的恢復,沈文清等[8]的研究還觀察到,益腎化濕顆??梢燥@著減輕慢性腎臟病患者微炎癥和氧化應激狀態(tài),發(fā)揮抗氧化,減少腎性貧血導致的局部組織缺氧的氧化應激損傷,上述機制均有利于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消化道功能的恢復。因此本研究進一步探討了益腎化濕顆粒對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消化道癥狀的改善作用。
胃腸激素在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消化道癥狀中的發(fā)病作用近年越來越受到重視,并逐漸成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消化道癥狀治療上的新思路和新方法[9]。生長抑素可抑制胃泌素分泌,減少胃酸生成,對胃黏膜起保護作用。已有研究觀察到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生長抑素水平顯著減低,這種降低與患者的消化道癥狀密切相關[10]。本研究觀察到益腎化濕顆粒可以顯著升高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生長抑素表達水平,同時消化道癥狀改善情況分析也顯示了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了益腎化濕顆粒改善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消化道癥狀與升高生長抑素密切相關。
綜上所述,本研究顯示益腎化濕顆粒有利于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恢復,升高生長抑素表達,顯著改善患者消化道癥狀。
[1] 王 宇, 曾常鳳, 李 莎, 等.慢性腎功能衰竭并發(fā)腎心綜合征危險因素分析[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3):293-295.
[2] Vaziri ND, Zhao YY, Pahl MV. Altered intestinal microbial flora and impaired epithelial barrier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CKD: the nature, mechanisms, consequences and potential treatment[J].N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6, 31(5):737-746.
[3] Sabatino A, Regolisti G, Brusasco I,etal. Alterations of intestinal barrier and microbiota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J].Ephrol Dial Transplant,2015, 30(6):924-933.
[4] 王艷俠.益腎化濕顆粒對慢性腎炎98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5, 16(1):37-38.
[5] 張靖華, 劉金瑞, 王長安.益腎化濕顆粒治療原發(fā)性慢性腎炎綜合征[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31(1):129-130.
[6] 岳玉和, 劉文軍, 路曉光,等.益氣降濁膠囊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療效研究[J]. 陜西中醫(yī),2016, 37(1):66-67.
[7] 王道理,王春青,何書靜.以消化系統(tǒng)癥狀為首發(fā)的慢性腎功能衰竭130例分析[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1, 8(35):132-133.
[8] 沈文清, 邢艷芳, 錢 捷, 等.益腎化濕顆粒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微炎癥和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影響[J]. 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 2014, 15(12):1097-1099.
[9] Ramezani A, Massy ZA, Meijers B,etal. Role of the gut microbiome in uremia: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J]. Am J Kidney Dis, 2016, 67(3):483-498.
[10] Kalman RS, Pedrosa MC. NEvidence-based review of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th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J]. Semin Dial, 2015, 28(1):68-74.
(收稿:2016-11-15)
腎功能不全/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益腎化濕顆粒 @消化道癥狀
R541.6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3.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