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斌,龔玉芳,向桂華
(1.湖南醫(yī)藥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2.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湖南 懷化 418000)
產婦分娩體驗問卷的編制
吳 斌1,龔玉芳1,向桂華2
(1.湖南醫(yī)藥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2.湖南省懷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產科,湖南 懷化 418000)
目的編制測評產婦產房分娩體驗的工具。方法 通過文獻回顧、深度訪談、專家咨詢和預調查形成初始問卷,選取產婦164例作為研究對象,檢驗量表信度和效度。結果量表共5個維度20個條目。條目與總分相關系數(shù)r值0.253~0.667,且CR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個公因子,載荷0.398~0.867??倖柧淼腃ronbach’Sa系數(shù)為0.763,整個問卷的分半信度是0.725。結論產房分娩體驗問卷的信度和效度尚可接受,可用于評價分娩體驗。
產婦;產房;分娩;體驗;信度;效度
患者體驗是基于“以人為中心”的原則,從患者的角度探討其在就醫(yī)過程中對醫(yī)療服務各環(huán)節(jié)的經歷、感受與體驗。早在21世紀初,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ECD)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就強調患者體驗在評價醫(yī)療服務中的重要性。2015年,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提出以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yī)感受為目標,強調患者體驗。因此,近年來,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紛紛專注于患者體驗測評工具的研制[1]。產房是孕產婦分娩的??祁I域,對于產房監(jiān)護期間的產婦來說,她們不僅要承受分娩帶來的產痛,還要面對親屬分離、分娩結局不確定性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會有許多不良的心理和生理體驗。既往研究發(fā)現(xiàn),待產期間產婦的身心體驗對分娩方式的選擇、分娩質量、產后出血等有較大影響[2-3],但文獻回顧發(fā)現(xiàn)關于產婦體驗的評價主要局限于質性研究[4],目前缺乏產婦產房待產期間體驗的評價工具,不利于臨床上科學、客觀的評估產婦體驗,因此有必要編制經嚴格信效度評價的量表,以指導臨床實踐。本研究旨在編制產婦產房待產期間體驗問卷,評價其信效度,為科學、客觀評價產婦待產期間的真實體驗提供有效的測評工具。
1.1 一般資料
采用方便抽樣法,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月懷化市某綜合醫(yī)院產科住院分娩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標準:①孕婦年齡≥18歲;②孕齡≥37周或<42周;③計劃陰道分娩;④無嚴重并發(fā)癥或是合并癥;⑤新生兒基本健康;⑥產后意識清楚,具備一定理解和語言表達能力,且自愿參加該研究。排除標準:①早產或過期妊娠;②計劃性剖宮產者;③分娩后產婦出現(xiàn)產后出血等并發(fā)癥者;③娩出高危兒者。共納入產婦164名,有效回收率100%。產婦年齡(28.17±3.8)歲;其中初產婦120名,經產婦44名。
1.2 初始量表的建立
1.2.1 量表條目池的建立:參照由Gupton編制臺灣學者Kao修訂的《分娩期望問卷》[5]和王克芳編制的《機械通氣患者重癥監(jiān)護體驗量表》[6],綜合對15名產婦及5名產科醫(yī)護人員的深度訪談結果,結合復習文獻,初步確定了《產房分娩體驗問卷》的理論框架,包括產痛體驗、醫(yī)療支持、環(huán)境感受、感知改變、家庭支持5個因子,并據(jù)此編制了含41個條
目的初始問卷。
1.2.2 專家咨詢:在2013年9月~2014年7月,采用德爾菲法,邀請全國3個省市的13名專家進行專家咨詢。其中有5名婦產科專家,3名婦產科護理專家,3名心理學專家,2名護理教育專家;其中男2名,女11名;平均年齡(39.33±7.12)歲;平均工作年限(16.1±7.32)年;正高級職稱7名,副高級6名;博士4名,研究生6名,本科3名。根據(jù)專家意見對41個條目進行修改、篩選。兩輪涵詢后,刪除11個條目,合并2個條目,修改3個條目,最終確定28個條目。
1.2.3 預調查:選取2014年8月懷化市某醫(yī)院產婦30名進行小樣本預調查,綜合被調查者的建議,修改3個條目的文字表述,最終確定初始量表共28個條目。問卷前16個條目采用同意回答模式,后12個條目采用頻度回答模式,均采用5級評分法,從“非常同意/所有時間”到“非常不同意/從來沒有”依次計為“1~5”分。得分越低說明患者在產房待產期間的不良體驗越多。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條目分析
采用臨界比值比(Critical Ratio,CR)和相關分析來評定。首先求出問卷的總分,以總分27%為臨界值,分別找出高分組和低分組,各44名,各條目均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計算CR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有較好區(qū)分度[7]。同時將各條目與問卷總分進行相關分析,刪除相關系數(shù)<0.20的條目[8]。最終刪除條目7(r=0.166)、11(r=0.055)、13(r=0.062)、16(r=0.048)、17(r=0.029)、23(r=0.187),剩余 22 個條目。對剩下的條目再做相關分析,其余各條目r值在0.253~0.667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2.2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命名
對剩余的22個條目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前,先行KMO和Bartlett球形檢驗,KMO=0.66,Bartlett球形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表明適合做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配合最大變異法行正交轉軸分析法,選擇特征值>1的公因子共6個,方差累計解釋率70.022%。根據(jù)碎石圖及前期確定的理論框架,強制抽取5個因子,再次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刪除載荷<0.3的項目及在多個項目上載荷相差<0.2的條目[9],最終刪除條目6(因子1=0.514,因子2=0.546)、19(因子1=0.424,因子3=0.432),剩余20個條目。再次對剩下的20個條目進行因素分析,5個因子累計解釋率66.428%,所有因子特征值均>1,各條目的載荷0.398~0.867。見表1。
表1 各因子載荷及命名
2.3 信度分析 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a系數(shù))、分半信度來評價。問卷總
量表 Cronbach’sa系數(shù)為0.763,各維度的Cronbach’sa系數(shù)0.749~0.806,整個問卷的分半信度是0.740。見表2。
表2 總量表及各維度的信度
產房分娩體驗測評的必要性21 世紀初,歐美國家陸續(xù)有學者研制“患者體驗”測評工具,在2006年左右成為研究熱門。我國與患者體驗相關的測評工具有住院患者體驗和滿意度監(jiān)測(PKU-VPSM)工具[10]、中國醫(yī)院患者體驗與滿意度監(jiān)測量(CHEPSM)[10]等,患者體驗測評逐漸引起重視。然而多數(shù)測評工具主要是針對普通住院患者,對于特殊患者并無針對性工具。孕婦在妊娠期間,由于激素分泌、體型變化、角色適應等因素導致自身情緒和身體狀況不穩(wěn)定。而當分娩發(fā)動進入產房待產后,產婦又面臨陌生環(huán)境、產痛、親屬分離、分娩結局不確定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初產婦缺乏孕產期保健知識及相關經驗而帶來的強烈未知性,容易導致其身心出現(xiàn)各種不良體驗。前期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焦慮、待產時間長是導致產婦最終選擇剖宮產、產后出血增多等不良妊娠結局的危險因素[11-12],而家庭支持體驗、助產士一對一全程陪護能降低新生嬰兒窒息情況、出血量和分娩用時,是分娩結局的保護性因素[12-14]。年齡、文化、社會背景、孕產史、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導致各位產婦的待產體驗各不相同,只有采用科學工具客觀評價產婦的待產體驗,才有利于醫(yī)護人員找出產婦的不良體驗,并進行針對性支持干預,促進母子健康。
3.2 產房分娩體驗問卷的科學可行性
本研究參照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5-6],經過文獻回顧結合產婦及產科醫(yī)護人員深度訪談結果,初步確定了《產房分娩體驗問卷》的理論框架包括產痛體驗、醫(yī)療支持、環(huán)境感受、感知改變、家庭支持5個維度及初始條目池,與周英鳳質性研究發(fā)現(xiàn)產婦分娩過程中的主要體驗是渴望家屬的陪伴及助產士的專業(yè)支持有一定吻合[4]。經過2輪專家函詢后剩余28個條目,再通過條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預測量最終確定了包括20個條目的正式問卷。本研究中,各條目r值0.253~0.667,且CR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條目具有較高區(qū)分度。進行探索性因素分析,根據(jù)理論框架限制性抽取5個因子,20個條目載荷0.398~0.867,且每個因子的條目數(shù)>3個,同一條目在不同因子的載荷差>0.2,說明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Cronbach’Sa系數(shù)0.763~0.806,說明量表同質性較高,卻跨時間穩(wěn)定性較好[15]。
3.3 研究局限性
本研究的對象主要立足于湘西較偏遠城市,且樣本量較小,由于文化背景、經濟水平的影響可能有失偏頗,所得結果是否適合在全國范圍內使用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確認。問卷信度雖然達到量表的一般標準,但仍需改善。同時由于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信效度較好的測量工具作為效標,并未進行效標效度的驗證,因此有效性也有待于在進一步的具體研究和實踐工作中進行驗證。
[1] 官春燕,劉義蘭.門診患者體驗量性測評工具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醫(yī)院管理,2016,36(03):60-63.
[2] 倪娟娟,吳勤愛,秦雙梅,等.初產婦分娩方式影響因素病例對照研究[J].護理學報,2015,22(12):59-63.
[3] 徐 梅.心理干預加全程親人陪同在初孕產婦分娩過程中作用研究[J].吉林醫(yī)學,2014,35(28):6373-6374.
本文編輯:劉欣悅
Development of the maternal delivery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WU Bin1,GONG yu-fang1,XIANG Gui-hua2
(1.Nursing College,Hunan University of Medicine,Hunan Huaihua 418000,China; 2.Obstetrics Department,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uaihua,Hunan Huaihua 418000,China)
Objective To develop a delivery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for maternal in delivery room. Methods Literature review,depth interviews,expert consultation and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were used to identify initial questionnaire.A total of 164 materials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ere tested.Results Five factors and 20 items of the scale were fnally determined. The correlation coeffcient of items and total score was between 0.667 ~0.253,the CR value was(P<0.01).Five factors were identifed using exploratory.factor analysis, and the load of each item was between 0.398~0.867.The Cronbach’S alpha coeffcient of total questionnaire was 0.763,the test- retest coefficient was 0.739,and the split- half coefficient was 0.725.Conclusion The delivery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for maternal in delivery room was proved to be reliable and valid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delivery experience.
Maternal;Delivery room;Delivery;Experience;Reliability;Validity
R473.71
B
ISSN.2096-2479.2017.02.1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