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雁
景東縣安定鎮(zhèn)中學 云南普洱 676206
初中地理教學過程中運用地圖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是空間信息的圖形傳遞形式,是信息傳輸工具之一。形象而明確的給予學生對多維空間的無限想象,讓學生能夠通過對地圖的認識理解更好掌握地理知識。其實早在新課改之前地圖就被廣泛運用在地理課堂教學之中,所以說地圖是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地圖是地理知識的載體,通過地圖我們就能識記許多地理知識。
合理科學的運用地圖在地理課堂教學上的作用是其他教學形式替代不了的,運用地圖的教學成效也是令人非常滿意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地圖能使復雜的地理知識在學生腦海里留下深刻映像,學生獲得地圖感知同時還對地理事物的記憶能力有效加強。在地理課堂教學中如果一味地死記硬背地理知識而忽略了地圖對地理教學的作用,那樣是枯燥無味的。所以必須在地理課堂教學中使用地圖,這樣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增強學生的記憶力。
地圖也是文字的載體,地圖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地域里不同的地理事物,事物通過圖標表現(xiàn)出來可以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生動形象的映像。初中學生對大多數(shù)事物都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利用中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喜歡地圖,讓他們對地圖產(chǎn)生好奇心,就能夠使學生建立起對地理學習的興趣。因為能夠看懂地圖才能更好的學好地理。甚至可以這樣講,大多數(shù)學生之所以怕學習地理都是因為看不懂地圖導致。
在地理教學中使用地圖可以使學生在腦海中建立生動的地圖形象,這樣可以使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加強。學生一旦建立了地理空間思維感,就容易感受到獲得知識時的滿足感。在教學中使用地圖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學會全面觀察和思考問題。
地理課本有一些籠統(tǒng)生澀的文字,單純依靠學生視野和日常見聞是難以掌握的,這種情況下,需要教師將這些文字轉(zhuǎn)化成學生能理解的內(nèi)容,而地圖就是最佳選擇。上地理課時,引導學生識圖認圖,促使學生對地圖產(chǎn)生興趣從而喜愛地理課程。也可以引導利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難題,讓學生體會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從而保持學習熱情,重視地理學習。運用地圖來講解課文,不僅節(jié)約了上課時間,也提高了教學效率。
例如:根據(jù)課文《降水和降水的分布》,通過向?qū)W生展示亞馬遜平原熱帶雨林景觀地圖、撒哈拉沙漠景觀地圖,給予學生直觀的視覺沖擊。學生可能質(zhì)疑:為什么地球會存在如此大差異的地區(qū)?經(jīng)過學生自己思考與老師的引導:是因為降水量差異所導致。在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再提出問題:世界上的降水有什么分布規(guī)律呢?學生情緒高漲,積極探討。
地理教師提升學生看圖解圖能力需要注重加強學生多看圖,讓學生了解地圖的大概特征。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地圖,對地圖特征不夠了解,缺乏簡單的識圖能力。根據(jù)學生特點,教師在地理課堂教學中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了解地圖,逐步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課堂教學中應該多引用地圖冊、地球儀或地圖模型等地理教具進行地圖教學,從而提高學生識圖解圖能力。
例如:根據(jù)課文《眾多人口》,先出示中國人口分布圖,從圖中讓學生得出中國人口分布特點;學生得出中國人口分布特點是:東多西少,分布不均;再出示中國地形圖和中國氣候類型圖,綜合地圖讓學生分析中國人口分布呈現(xiàn)這一特點的原因。
對地圖的認識理解是學習初中地理的基礎,識圖幫助學生理解性記憶,但需要教師對學生在形象空間的了解進行思維能力上的引導。通過回憶學習過的知識完成對整個地圖的想象,在腦海中構架出地圖的基本輪廓。這種方式可促進學生視覺和感覺上的雙重記憶。
例如:根據(jù)課文《中國的河流和湖泊》,關于黃河的治理學習,運用地圖學習中國山脈的走向和河流的分布,很多山脈是河流走勢的重要標志,學生根據(jù)老師的引導,就黃河展開分析和討論,結(jié)合基本山脈的特點、水流影響的因素、黃土高原的特色等地理知識得出黃河發(fā)源地、流經(jīng)地區(qū)及形成“幾”字河流走向等基本水文特征的結(jié)論。經(jīng)過學生的探討,教師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目的,調(diào)動學生思維能力,在課堂上實現(xiàn)對課程基本內(nèi)容的全面學習,教學過程中稍加引導,學生就能夠利用地圖分析反映出他們的理解和思考,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有重要的作用。
地圖對地理教學發(fā)揮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在地理教學中,教會學生識圖、用圖、繪圖的能力,是素質(zhì)教育在地理學科中的具體體現(xiàn),對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益處極大。常在地理課堂中借助地圖教學,不僅能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地理知識,還能有效發(fā)展、鍛煉他們對事物的觀察力,對問題的分析思考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對知識的遷移力。
參考文獻:
[1]黃京鴻.略論初中地理課程標準的特色與創(chuàng)新[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