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宏
你生活中遇到過這樣的老人嗎:不顧你喜不喜歡,傍晚就在小區(qū)花園大聲放著音樂跳著廣場舞;上了公交車,你不給他讓座他恨不得打你;明明是他走路不小心撞了你,卻大聲斥責你;有人說:當年穿著喇叭褲、燙著爆炸頭的“壞人”變老了;老人變壞了!其實,這種“霸道老人”的行為是有許多心理因素制約的。
選擇性地關注,有失公正
王敏是一名孕婦。懷孕前,她長得瘦瘦小小,懷孕3個月時也不顯懷。有一天她坐公交車時,坐在了愛心專座上。后上車的一位老人要求她讓座,王敏沒有讓座。她本想給老人解釋一下,沒想到,老人不但不聽她的辯解,反而一再地指責和辱罵,甚至動手打了她的頭。
類似這樣的老年人在公交車上搶座位,往往會被熱議。但北京回龍觀醫(yī)院臨床心理科心理治療師劉艷認為,少數(shù)老年人的行為不當不能代表所有的老年人都有問題。而且,如果換個角度看,還會發(fā)現(xiàn)有很多老年人給年輕人讓座的情況:曾經有個80多歲的老年人,坐一趟公交車給年輕人讓了三次座,“年輕人上一天班,也挺不容易的,讓他們也歇歇。”
劉艷說,中國人的傳統(tǒng)觀念認為,“人老了就要有老人樣”,要為老所尊,要明事理。對于老年人那些非常友善的行為,大家都會習以為常,認為是“應該的”;對于一些老年人的不當行為,反而會引起廣泛的關注,這種選擇性地關注,有失公正。
“霸道”老人多有“成長匱乏”
有沒有真的比較壞的老年人呢?當然有。心理醫(yī)生認為,有些老年人確實不懂得考慮別人的感受。
現(xiàn)在的老年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特別是在成長的早期階段,很多東西都是匱乏的。有些老年人小時候甚至沒有吃過一頓飽飯;絕大多數(shù)老年人都生長在多子女家庭,家長對每個孩子的關注度相對比較少,他們在精神上也是匱乏的。他們經歷過這么多年的動蕩之后變老了,雖然現(xiàn)在物質和精神上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滿足,但他們的心理上已經在幼年時期形成了一個“洞”,這個匱乏的“洞”需要去補。因此,他們長大了,變老了,依然還會保持當年那種“搶”的精神,會在潛意識里保留著為了自我的生存而不顧及他人感受的“勁頭”。
老人“變壞”或因疾病
人老了會不會“變壞”不好說,但是人老了一定會變。有人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輩性格變了,原來挺豁達一個人,老了反而成了“怪老頭”,這種人格上的變化與他們的神經質水平上升有關。與此同時,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責任感逐漸下降,情感控制能力變弱,宜人性——也就是讓別人變得愉快的能力也在下降?!澳业睦先艘瞧獯罅?、氣兒不順了、說話老嗆人……這些都是正常的?!?/p>
人老了會變,變到什么程度就不正常了呢?心理醫(yī)生提醒:如果家有變得和平時特別不一樣的老年人,兒女和親人就要警惕了。很多疾病都會導致老年人性情大變,比如一些顱內腫瘤會影響老年人性格,一些精神科疾病如老年癡呆癥、老年抑郁癥等,都有可能讓老年人“變壞”。這種嚴重的“變壞”也許是他病了,做子女的最好帶老年人到醫(yī)院進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