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紅
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朗讀,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有效指導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這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根據(jù)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主要從三方面講解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情景創(chuàng)設;句式變換;閱讀目的
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的訓練,提高閱讀教學的效果,發(fā)揮“讀”的作用,是值得探究的。筆者認為“創(chuàng)設情境有感情地讀”“變換句式有比較地讀”“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是實效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是讓學生學會“讀”的方法,這能激發(fā)學生感情,發(fā)展思維,把握課文的精髓,引導學生遨游課文文字的“內(nèi)”“外”,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創(chuàng)設情境有感情地讀
心理學家認為感情在心理活動中有動力的性質(zhì)。人們常說“觸景生情”“情隨境生”。因此,創(chuàng)設情境是感情朗讀的基礎,它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啟迪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都很關鍵。
《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一篇飽含激情的演講,演講者是西雅圖酋長,主要內(nèi)容是印第安人認為自己的每一片土地都是神圣的,西雅圖酋長要把這片土地轉讓給白人,并對白人要求,要牢記這片土地是神圣的,大地是人類的母親,人類屬于大地。學生對“西雅圖酋長、西雅圖、白人、印第安人”等詞語了解甚少,我首先引導學生明白: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白人是發(fā)現(xiàn)美洲大陸后來的……接著,我讓學生回憶同組課文《只有一個地球》,激起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緊接著我又飽含激情地范讀了課文,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在這樣的氛圍中我引導他們朗讀課文,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無奈、不舍、敬畏”的朗讀基調(diào),在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在字里行間洋溢著我們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無比熱愛和眷戀的深情。
二、變換句式有比較地讀
吳忠豪先生說:“小學生正處于語言發(fā)揮的最佳年齡,他們的詞匯貧乏,掌握句式也非常有限,對于他們來說擴大詞匯量、熟悉各種句式是學習語言的首要任務?!痹陂喿x教學中變換句式,有比較地讀,能使學生鑒別出修辭方法的作用,增強語感,積累詞匯,掌握句式。
如巍巍寫的《再見了,親人》,除了讓學生理解“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之外,還應讓學生學習作家感人的語言。本文用了很多祈使句、排比句,尤其是文中三段結尾都用了恰到好處的反問抒情句。我讓學生反復品味之后變換為陳述句,然后再進行朗讀比較:“您說,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怎么能忘懷?(這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情誼,我們不能忘懷)”“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卻落淚了呢?(可是今天,跟志愿軍叔叔分別的今天你卻落淚了)”“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難道還不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您為我們付出了這樣高的代價,足以表達您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通過朗讀比較,學生感受到反問在語氣上表達得更強烈。又如《山中訪友》中“走出門,就與微風撞了個滿懷”改為“走出門,一陣微風吹過來”?!袄钻囉陙砹耍裼幸磺€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改為“雷陣雨來了,在天上吼叫,在云頭吟詠”。原句與改換的句子進行朗讀對比,學生體會到用擬人、比喻的手法更生動形象。久而久之,作家優(yōu)美的語言和藝術自然會成為寫作的典范。
三、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
指導學生朗讀時,不能簡單省事,老師一聲“讀書”,學生哇哇,人聲鼎沸,有口無心,那樣效果甚微。若在朗讀前老師提示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讀,讓學生去分析想象,就能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達到深刻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目的。
人教版第十一冊《最后一頭戰(zhàn)象》寫道:“它站在江灘的卵石上,久久凝望著清波蕩漾的江面。然后,它踩著嘩嘩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塊龜形礁石上親了又親,許久,又昂起頭來,向著天邊那輪火紅的朝陽,歐—歐—發(fā)出震耳欲聾的吼叫?!蔽姨岢鋈齻€問題:(1)戰(zhàn)象嘎羧為什么“久久凝望”著江面?為什么“親了又親”那塊礁石?(2)“震耳欲聾的吼叫”說明了什么?(3)這段話運用什么語調(diào)、速度讀?哪些詞應讀重音?帶著三個問題反復朗讀后,學生都認識到:戰(zhàn)象嘎羧在深情呼喚戰(zhàn)友們的靈魂,在訴說對戰(zhàn)友深深的懷念,在告訴戰(zhàn)友,它也將來陪伴它們。學生通過這段朗讀,就能更好地理解中心,和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從而帶領學生走進知識的海洋。
朗讀,可以領悟語言之美,可以培養(yǎng)表達能力,可以提高情趣,可以激發(fā)情感之美,可以激發(fā)聯(lián)想與想象能力,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積累語文知識,可以發(fā)展學生智力,可以陶冶美好情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朗讀,對學生進行朗讀技巧的有效指導,這將會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最終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林鴻彬.讓閱讀成為語文學習的主旋律[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
[2]董娜.小學語文低年級閱讀教學的改革[J].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2013(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