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夫
2017年對富士而言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除了發(fā)布了首臺富士中畫幅數(shù)碼相機GFX,經(jīng)典數(shù)碼旁軸X100系列也迎來了第四代機型。作為富士X系列相機的開端,X100系列自面世以來因其復古造型、不俗的成像效果和便攜性受到愛好者的持續(xù)關注。
不過在我看來,和之前的三代X100相機相比,X100F更值得關注。和之前的兩次升級相比,這一代機型的提升實在令人側目。
操控性能的巨大提升
在機身設計上,得益于物理光圈環(huán)、速度盤的設計,富士X相機一直擁有先天的直觀及操作優(yōu)勢。X100F在保留了傳統(tǒng)設計的同時,在已有后撥輪的基礎上又新加入一個前置撥輪,并且學習X-Pro2將ISO設置轉盤與速度轉盤結合,還增加了八向對焦撥桿,方便進行對焦點的快速、準確選擇。
此外,與X100系列之前的機型相比,X100F機身背面布局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屏幕左移,所有原本位于左側的按鍵都被移至右側,位于右下角不容易夠到的按鍵也被移動至屏幕上方。這樣的改動只有一個目的:方便單手操作。
改動后,X100F的所有按鍵及撥輪都處于右手的控制范圍內,拍攝需要的全部操作都可由右手單手完成。對于街拍等拍攝時機轉瞬即逝的題材,無需將眼睛從取景器挪開便能完成想要的調整。
自動對焦性能大幅提升
作為一臺時常被用作街頭攝影的相機,X100F的對焦性能得到了愛好者的最多關注。令人欣慰的是,X100F的對焦性能較前代有了明顯提升。
首先,新機采用同X-T2及X-Pro2的最新一代X-Processor Pro圖像處理引擎,從根本上提升了對焦系統(tǒng)的運算速度。其次,和前代相比,X100F的相位檢測區(qū)增加約230%,對焦點最多達325個,搭配新加入的八向對焦撥桿,對焦效率大大提升。
經(jīng)試用,雖然在暗光下和低反差區(qū)域X100F的對焦速度和X-T2、X-Pro2仍有一定差距,但在大部分環(huán)境下它與后兩者的對焦性能已相去不遠。這是很大的進步,如街頭攝影等對對焦性能有較高要求的拍攝題材X100F都能輕松勝任。
采用新一代X-Trans CMOS III傳感器
繼X100S 之后,X100F進行了該系列機型的第二次傳感器升級。新機采用了與X-T2、X-Pro2相同的2400萬像素X-Trans CMOS III傳感器,像素從1600萬升級為2400萬,了結了X100系列用戶的一大心愿。
不過在鏡頭方面,出于體積和成本的考慮X100F并未升級,依然采用和前代相同的Fujinon 23mm F2鏡頭。不過關于這只據(jù)說“很肉”的鏡頭,我有話要說。事實上,在拍攝中、遠距離的物體時,這只鏡頭即使光圈全開也有不錯的表現(xiàn),所謂的“肉”僅在微距拍攝時才會出現(xiàn)。
以使用最大光圈f/2拍攝的圖04為例,即使我們將合焦處放大至100%(圖05),在升級后的2400萬像素傳感器上,這只鏡頭的全開表現(xiàn)或許算不上“數(shù)毛”,但人物的面部細節(jié)及衣物紋理依然能看得清清楚楚。需要注意的是,截取區(qū)域已經(jīng)位于畫面的邊緣區(qū)域,如果將主體放置在畫面中心位置,這只鏡頭的解像力還會有所提升。
圖06則是在逆光環(huán)境下拍攝,為了降低逆光霧化的影響,我在拍攝前進行了機內“陰影+2”的處理以壓暗暗部。可以看出,即使落日前的陽光直接射進鏡頭,在合適的處理后霧化非但沒有影響畫面感,反而很好地勾勒出了人物的輪廓,增強了其立體感。
此外,前文提到過的X-Processor Pro處理器除提升了X100F的計算速度,還將備受好評的Acros、Classic Chrome等膠片模擬模式帶入了這臺相機中。目前X100F已內置15種膠片模擬,用戶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
畫質、對焦、操控,X100F幾乎在攝影師需要的所有方面都進行了提升。這樣一款從性能到外形都十分出色,不僅好用還非常小巧的相機,想要不“中毒”,恐怕有些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