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達
【摘要】目前,我國的教學方法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職學校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發(fā)生變化。近幾年,隨著課程教育的不斷改革,任務驅動法不斷完善著中職課堂的教學方法。任務驅動法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通過任務驅動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夠在個性培訓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等,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建構探究、實踐、思考、運用、解決、高智慧的學習體系。本文通過繪制“樣板房”的構造詳圖,完成“樣板房”構造部分的驗收這一任務,在教師的指導和引入下,學生對任務的實施,使用任務驅動法對這一教學方法進行實踐和探索,通過一系列的教學過程,反思需要改進的地方,得出任務驅動法在繪制建筑詳圖教學過程中的優(yōu)點。
【關鍵詞】樣板房 任務驅動 應用 反思 展望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2-0208-02
一、前言
任務驅動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緊緊圍繞一個共同的任務活動中心,在解決問題動機的驅使下,通過對學習資源和知識點的積極主動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xié)作的學習,并在完成既定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產生一種自主學習實踐的活動。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要求“任務”的目標性和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建,使學生帶著真實的任務在探索中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還會不斷地獲得成就的滿足感,可以更大地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感知心智活動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出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在中職課堂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人才為教學中心,以高就業(yè)率為教學目標,使得中職學生能夠全面發(fā)展,并且不斷提高他們的競爭力。在不斷的教學改革以及探索中,也就是課堂教學的過程通過引入任務驅動,通過實踐可以看出任務驅動法具有一定的科學性[1]。任務驅動法不僅促使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目標,而且促使學生完成相應的課堂任務[2]。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引來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不僅僅適應了社會的發(fā)展,而且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任務驅動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教師與學生合作的作用,這樣不僅可以增進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友誼,大大縮短師生之間的關系,而且能夠使得教師與學生的思想進行溝通與交流,從而能爆發(fā)出知識的力量。
二、應用
《建筑識圖》課程的建筑構造詳圖部分屬于一門技術性和實踐性比較強的課程,能夠實現(xiàn)技能和知識一體化,學生在基本理論指導的掌握上還需要掌握一定的識圖技能。由于建筑專業(yè)實踐性強,在建筑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不斷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yǎng),還要培養(yǎng)起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以繪制“樣板房”的建筑構造詳圖為例學采用任務驅動法進行課堂教學,具體詳見圖1?!耙匀蝿諡橹骶€、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xié)作、探索創(chuàng)新的新型學習模式。學生在繪制“樣板房”的建筑構造詳圖過程中通過任務,進行實踐操作,“做中學,學中做”,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及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圖1 繪制“樣板房”建筑詳圖任務驅動教學方法
1.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創(chuàng)設繪制“樣板房”建筑構造詳圖這個教學情境,告知學生“樣板房”已經竣工,建設單位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樣板房”的各構造進行驗收,來檢驗施工單位在建房的過程中是否符合圖紙的要求,學生將利用所學的知識通查、看、量、測、畫等方式對“樣板房”各構造進行繪制,幫助建設單位的工作人員實現(xiàn)對“樣板房”的驗收,這樣把知識點轉化為具體實踐,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2.方案設計,布置任務
學生根據驗收“樣板房”的情境,通過設計任務一探索繪制“樣板房”基本構造的詳圖,讓學生通過互相討論,標注構造位置,查一查、看一看來完成任務。通過設計任務二探索繪制“樣板房”細部構造的詳圖,借助測量工具和繪圖工具,學生通過量一量、測一測,畫一畫實現(xiàn)驗收任務。兩次任務由易變難、由淺入深,有助于學生知識點的逐步掌握,也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逐漸加強。
3.自主學習,探索合作
學生通過對建筑構造詳圖的知識點(見表1)的應用,借助觀看“樣板房”各構造驗收的微課或微視頻(見表2)實施任務,分組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探討和實踐,學生通過“做”完成“學”,在“學”的過程中完成“做”,理論實踐一體化,自主學習,探索合作,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完成對“樣板房”的驗收任務,而教師在此扮演指導者或引導者的身份(見圖2和圖3)。
4.評價總結、答疑解惑
教師解答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的疑問,解答疑惑,拓展并鞏固知識。教師引導學生提問,結合多媒體課件和自制微課和微視頻,準備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學生在任務實施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與教師探討,有助于學生知識的提高,而教師對知識點的解讀鞏固學生的知識。
三、反思
通過繪制“樣板房”建筑構造詳圖的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任務驅動法教學的重點是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分組,根據學生的差異化特性將學生分成幾個不同的小組,然后進行討論和探索。在分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將他們合理分配,從而使得小組之間的差距不至于太大,而且要有差異性,這樣可以達到互補的效果,從而在探討過程中能夠激發(fā)每個人的潛能。在分組探討過程中,學生要在課前查找一些相關的資料,從而使得他們更容易解決探討中遇到的問題。在合作過程中,學生雖然是課堂的主體,但教師并不是一個旁觀者,而是作為一個指導者深入到各個小組中,參與到學生討論中,傾聽學生的觀點,這樣可以營造一個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僅可以使學生學到必要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也能夠推動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但因為把課堂交給了學生,探究性學習法的課堂更為“活”了,這也導致個別學生干擾他人。對此還要采取些措施在行動上約束學生,最好能使學生都“忙”起來。
四、結論
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能為學生提供體驗實踐的情境和感悟問題的情境,圍繞任務展開學習,以任務的完成結果檢驗和總結學習過程,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使學生主動探究問題、實踐問題、思考問題、運用問題和解決問題。通過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其優(yōu)點顯而易見。
1.教學目標容易順利完成。任務驅動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轉變?yōu)橐越鉀Q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采用任務驅動進行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都圍繞這個任務來開展教學和學習活動,教師的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學習目的也是非常明確的,這樣就比較容易掌握教學內容。
2.學生個體性得到有效發(fā)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條件和學習基礎的不同,表現(xiàn)出來的個性也有所不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個性受到了很大的束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發(fā)展,與新型教育觀念相違背。而隨著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課程中的應用,根據學生的個性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了可能,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tài),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任務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為每一位學生的思考、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提供了開放的空間,使課堂教學過程充滿了民主、充滿了個性、充滿了人性,課堂氛圍真正活躍起來,而學生也可以在任務實施的過程中根據具體的學習任務和其他學生進行交流,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成長。
3.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培養(yǎng)。任務驅動學習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所布置的任務,用科學的方式進行學習,這個任務與學習過程是融為一體的,這樣既掌握了需要學習的知識內容,還提高了學生理解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從淺顯的實例入手,帶動理論的學習和工具儀器的操作,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和興趣,培養(yǎng)他們獨立探索、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一個“任務”完成了,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成就感,從而激發(fā)了他們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個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環(huán)。
參考文獻:
[1]趙穎.任務驅動法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運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
[2]朱秋艷.運用任務驅動法開展高職物理教學探析[J].職業(yè)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