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譚海燕
2016年6月中國社科院發(fā)布《新媒體藍皮書:中國新媒體發(fā)展報告No.7 (2016)》指出,微信月活躍用戶數(shù)達6.97億。微信憑借龐大的用戶數(shù)量和會話數(shù)量,成為全球社交應用軟件的領先者。其移動化、社交化、本地化、私密性、時尚性等特征深刻地改變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方式,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但是也給人們的生活和心理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低頭族”已經成為一種現(xiàn)象。
“自我表露”也有學者稱為自我揭露。朱德拉認為自我表露是個人將有關自己的信息表露給與其進行交流溝通的人[1]。自我表露的信息主要包括身份、性格、個人經歷、未來打算、興趣愛好、生活方式等,本文根據杜晶編制的《網絡情境下自我表露問卷》,將自我表露操作化為私密態(tài)度、個人信息、興趣愛好、情感狀況4個維度。Ropers強調孤獨感和自我表露的關系,并認為自我表露之后來自對方的關愛、接受會減輕個體的孤獨感。孤獨在現(xiàn)實生活中經常被人所提及,然而要給它下一個客觀而準確的定義卻十分困難,心理學家們從各自的理論觀點出發(fā),對孤獨的概念作了不同的界定。雖然各個學者對孤獨感的定義不盡相同,但是總結來看,大多數(shù)的學者都強調主觀的認知因素,以及渴望的交往水平和實際的交往水平之間的差距對孤獨感的影響[2]。以往的研究顯示,孤獨感和自我表露有著密切的關系。實證研究表明現(xiàn)實自我表露對孤獨感具有負向的預測作用[3]。但有很多學者持相反的看法,所以本文將繼續(xù)探討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和孤獨感的相關關系。
高校大學生在微信使用用戶當中占了很高的比例,所以對大學生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對孤獨感的影響研究很有必要,及時的知道大學生微信朋友圈使用對孤獨感的影響,可以更好的引導大學生合理的使用微信朋友圈。所以本文采用方便抽樣,通過實地和網絡發(fā)放問卷,共得到有效問卷123份。然后使用spss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得到以下結果。
對自我表露問卷(-1到5計分)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以了解大學生網絡自我表露的總體狀況。朋友圈的自我表露男生平均得分為1.81,女生的平均得分為1.64,總體平均得分為1.71分,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的自我表露程度不是很高。另外微信朋友圈在各個維度上表露程度存在差異,興趣愛好是表露程度最高的一個維度,均值是2.2,和文獻整理當中的結果一致,另外幾個維度表露程度相對都較低,最低的是情感狀況,均值是1.48。自我表露程度依次從高到低是興趣愛好、個人信息、私密態(tài)度、情感狀況。從數(shù)據結果可以看出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水平相對于網絡聊天來說處于中下水平,因為網絡聊天是一對一的交流環(huán)境,而微信朋友圈是一個半開放式的熟人圈子,信息的表露是同時面向很多人的,所以在表露程度上相對的會低一些。
對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和孤獨感進行皮爾森相關分析,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在情感狀況話題上和孤獨感呈顯著正相關性( p=0.001<0.05),興趣愛好話題上呈顯著負相關性( p=0.019<0.05);而私密態(tài)度、個人信息維度上和孤獨感沒有相關關系 ( p=0.146>0.05; p=0.201>0.05);并且朋友圈自我表露總體水平和孤獨感沒有相關關系,只是在某一些維度上面存在相關關系。情感狀況是一個私密的話題,在之前的研究結果當中也顯示,個人情感是自我表露程度最低的一個維度,情感狀況會在微信朋友圈進行表露,可能是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沒有一個很知心的人能夠進行交流,所以即使是在朋友圈進行表露了依然還是感到孤獨;而興趣愛好正是表露程度最高的一個維度,興趣愛好的表露是希望能夠和志趣相同的人進行交流分享,所以微信朋友圈的反饋的頻率和數(shù)量和孤獨感呈負相關,大學生在朋友圈表露之后希望得到朋友和同學們的反饋,如果這種表露得不到反饋的話可能就會導致孤獨感。
微信朋友圈是現(xiàn)實社交關系延伸形成的虛擬社區(qū),跨越了以物質場所為基礎的場景界限,形成了新的日常社會交往方式。微信朋友圈自我表露一方面是記錄和分享,但另一方面也是展示生活,朋友圈的生活可能熱鬧而精彩,但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依然孤獨。在“低頭族”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我們也要適當?shù)姆畔率种械氖謾C,感受現(xiàn)實的人際關系,不要讓屏幕成為人際交流的障礙。
[1] Jourard S M, Lasakow R Some Factors in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Abnormal and Social Psychology,1958,56:91-98.
[2]李林英,陳會昌.大學生白我表露與人格特征、孤獨、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17(10):666- 668.
[3]Schwab S,H.etal.Self-disclosure,loneliness and four interpersonal targets:friend, group of friends, stranger, and group of strangers[J],Psychological Reports.1998,82:1264-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