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潔
學前與小學銜接圖書選題的問題分析
鐘 潔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實施,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近年來,我國圖書市場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學前與小學銜接圖書,但是由于我國在這些方面起步較晚,相關圖書市場還不夠成熟,該階段的圖書選題還不夠完善,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學生的成長教育助力不大。所以,必須對當下學前與小學銜接圖書選題中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實有效的應對方案,不斷完善圖書管理體系,促進我國幼兒圖書教育工作的良性發(fā)展。
學前教育;小學教育;圖書選題
[作 者]鐘潔,新疆教育出版社。
21世紀,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日漸迅速,我國圖書出版業(yè)也呈日益繁榮的發(fā)展趨勢,在家長重視孩子學前教育的大背景下,與之相適應的幼兒圖書需求也與日俱增。學前與小學銜接階段的圖書是幼兒圖書出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幼兒發(fā)展的重要轉折期,圖書是其轉型的一個重要輔助工具。如何完善圖書選題中的問題,做好幼兒學前與小學之間的銜接工作,是當下出版人應該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
幼兒學前與小學的銜接階段是幼兒學習成長的一個重要轉折期。這一時期,轉型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幼兒日后的學習和生活質量高低,一旦處理不好,會對幼兒日后的發(fā)展產生不利的影響。學前與小學銜接教育問題在中國這幾年才受到關注,此前一直是社會和人們忽視的問題。近幾年,學術界人士和家長對學前和小學的教育工作加大了關注度,促使其成為當下人們值得思考的一個熱點問題。隨著人們的關注度日漸增多,市場上出現(xiàn)的學前與小學銜接類圖書數(shù)量也在呈上升趨勢,但是由于起步晚、發(fā)展不完善、師資隊伍薄弱等客觀因素,該領域的圖書選題還存在許多的問題[1]。
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學前與小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教育階段,要認識它們的差別,如:在幼兒園的教育主要是以游戲為主,主要是通過“玩”的方式對學生開展教育活動,寓教于樂,學前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形成一個正確的道德觀,學會辨別是非的能力,能夠初步判斷是非對錯,對外部世界有個初步的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未知,學習簡單的社會交往等。但是小學教育卻開始以傳授知識為主,學習任務逐漸加重,注重培養(yǎng)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fā)展,以便為以后的學習生涯奠定基礎。在進行銜接圖書編輯時,一定要認真分析幼兒學前教育與小學教育不同階段的學習特點、幼兒心理特點、學習能力,個人的知識承受能力,特別是過渡期的認知能力,以便圖書內容適于學生的成長發(fā)展。現(xiàn)階段,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奉行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沒有對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忽略孩子的承受能力,加大了幼兒的學習強度,過于要求幼兒的知識儲備。為適應家長的需求,各種“超負荷”的圖書充斥著圖書市場,這種圖書的流通不利于學生在過渡期的學習生活,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2-5]。
建立健全專業(yè)化的編輯隊伍。理論上講,從事學前與幼兒銜接圖書的編寫人員應該有學前教育教師、小學教育教師、幼兒教育專家、兒童心理學家等。但在實際書籍編寫過程中,編寫人員相對單一,這就嚴重影響了相關圖書的出版質量,直接影響幼兒后期的學習。例如:如果在圖書初期立項時,編寫人員是一名小學教師,他可能更多的是站在小學教學的角度開展學籍的設計編寫工作,雖然他們會很好地掌握幼兒在剛入小學時接受知識教育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問題,并對其提出解決措施,充分考慮學生由幼兒園進入小學需要補充的文化知識。但是,在書籍內容設計時,可能難免過于注重知識點的灌輸,忽略幼兒的身心發(fā)展狀況,不利于幼兒學習工作的開展。當然如果單純讓學前教育的教師進行圖書編寫,由于學前教師對于小學教育工作了解不夠充分很可能導致內容出現(xiàn)偏離,不夠典型,過多地關注學生進入小學學習時所面臨的各種問題,而無法很好地概括整個過渡階段等[5-6]。
因此,在對學前與小學銜接圖書進行編輯前,可以組建一支學前教師、小學教師、教育專家、心理學家共同組成的專業(yè)化編寫團隊,以實現(xiàn)圖書內容的科學、合理、切實、可行。在進行圖書編輯時,也可以進行一定的市場調查,包括家長的調查、幼兒園實地考察、保教測試等,以便圖書內容適合教學實際,滿足幼兒發(fā)展的需要,從多方面、多角度對圖書內容進行檢查整理,提高圖書質量[7-8]。
由于認知上的誤區(qū),導致市面上部門學前與幼兒銜接圖書在編輯內容上出現(xiàn)偏離,大都過于偏重小學知識的提前預習工作,使銜接圖書基本是清一色的小學入門知識,大多由漢字、拼音、數(shù)學、英語等內容組成。這些書籍內容相比小學書本知識來講,沒有太大的差別,對于仍然處于學前教育階段的學生或者是由幼兒園即將步入小學的孩子來講,難度系數(shù)過大,枯燥乏味,不利于他們在幼兒階段的學習,容易讓學生他們產生挫敗感,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很多時候,這些孩子由于提前接受了這些教育,接觸了這些知識,導致其在小學課堂產生浮躁、敷衍等心理,不僅不利于他們學習小學課程,而且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10]。
為了更好地促進幼兒進行小學知識的學習,在進行圖書選題時,應該站在孩子全面發(fā)展的角度,從幼兒階段孩子的學習能力和身心發(fā)展的要求出發(fā),進行科學合理的策劃。在圖書內容選題策劃時,一定要注意不能過于偏重小學書本知識,小學銜接教育并不是讓學生提前預知即將要學的知識點,而是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技能、自覺學習能力及思維方法,以便能夠快速地適應小學生活。編輯人員在選題和編輯過程中,應該注重知識與方法、品質并重,在知識編撰過程中要降低難度,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幫助孩子從這個過渡期成功轉型。
學前與小學銜接圖書的讀者主要是學前階段的幼兒和家長,無論是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師還是小學階段的教師基本很少對此類圖書有所涉獵。從學生的發(fā)展來講,幼兒在進行學前與小學的銜接轉型時需要學前教師、小學教師、幼兒本人和家長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此類圖書不僅要面向幼兒和家長,更要面對教師。但是,當前面對教師的相關銜接類圖書還相對較少,市場上還缺乏指導教師開展銜接教育工作的各類圖書資料,有些圖書出版社在進行相關圖書編撰的時候缺少對此類圖書的解釋說明,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相關教育指導工作的開展,影響教師有效地進行幼兒學前和小學的銜接教育工作。因此,在對圖書進行選題策劃與圖書編寫的時候,要將相關配套指導說明納入圖書編寫計劃中,對圖書中的相關教育內容進行配套的解釋說明,有側重點地對其專業(yè)內容進行標注,指導教師的教育活動。由于幼兒銜接教育工作涉及的范圍較為廣泛,如何對其進行整體的優(yōu)化組合,選擇最佳的教育方式開展幼兒學前與小學的銜接教育活動,更好地引導幼兒進行轉型過渡,為日后小學教育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是當下學前編輯在選題時思考的重要問題?,F(xiàn)階段有些教師對于學生的心智和知識接受能力估計出現(xiàn)錯誤,忽略了開展幼兒銜接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這不利于日后教育工作的開展。所以必須編寫相關銜接教育圖書,并附帶相關的解釋說明,以便加深教育工作者對于相關教育工作的認識,以便更好地輔助教育工作者開展幼兒的學前和小學的銜接教學工作,提高教師對于相關教育問題的解決能力。
當前科學技術發(fā)展迅速,各種數(shù)字化技術廣泛運用于教學工作中。電子書籍因其方便便攜、隨時可閱讀更新、速度快等特點,廣受人們的歡迎。在這樣一個大數(shù)據(jù)時代,有關學前與小學銜接教育的電子圖書卻屈指可數(shù),大部分還停留在紙質媒介階段。所以,應該適當開發(fā)一些電子圖書和周邊產品,供孩子課堂學習和課后閱讀,豐富教學形式,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更好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開展。
對于編輯的圖書首先要在出版前進行調查研究,包括對于學生、教師、家長及專家學者四方的調查,確保書籍內容的科學合理切實可行。新時期,在文化氛圍日益濃郁的今天,做好學前與小學銜接圖書的選題工作,讓老師和家長在閱讀學習中了解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心理情況,提高老師和家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校更應該根據(jù)教學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對老師的相關知識系統(tǒng)進行及時的更新,以便更好地開展教育工作。
學前與小學的銜接問題已經(jīng)是人們普遍關注的一個熱點問題,作為編輯,我們應該加強相關書籍的研究和出版,幫助學生輕松地從幼兒學前階段過渡到小學學習中,為學生的學習生涯做好鋪墊,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堅實的基礎。
[1]祝潔.兒童圖書選題策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聞世界,2013(6):290-291.
[2]林鴻.淺談中小學教輔圖書的選題開發(fā)策略[J].商,2013(8):200.
[3]壽天舒.我國少兒圖書出版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科技與出版,2015(3):38-39.
[4]趙瑋.幼小銜接圖書選題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出版參考,2016(7):33-34.
[5]滕春玲.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銜接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6):127.
[6]何惠麗.學前教育與小學語文教育銜接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語文學刊,2015(23):149-150.
[7]阮丹玲,探討關于學前教育和小學教育銜接性問題研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3(32):15.
[8]劉玉軍.從問題入手的引進版圖書選題開發(fā)模式初探[J].出版科學,2008,16(3):28-31.
[9]劉明輝,李智慧.基于價值鏈視角的圖書選題風險管理研究[J].東北財經(jīng)大學學報,2012(5):32-36.
[10]汪麗娜.學前與小學語文教育銜接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2015(3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