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啟元
(常州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常州 21302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時代和全局出發(fā),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以下簡稱“講話”)?!爸v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總結,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新境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教學體系即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依據(jù)教學對象、教學目的、教學情境等因素的不同,為適應教育環(huán)境的需要而構建的一套理論講授表達體系?!侵笇Ы處熛到y(tǒng)傳授教材內容、實現(xiàn)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其表現(xiàn)形式是比較靈活的課堂教學。”[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擔負著傳播黨的理論的重要職責。將“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之中,引導青年學生對“講話”精神的認知認同,切實增強青年學生對“講話”精神的真學真懂、真信真行,是當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一項重要任務,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的集中反映,是連接課程體系和教學體系的橋梁。2005年2月,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指出:“高質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的重要前提。”[2]隨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05方案”的實施,教材編寫被納入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由中宣部、教育部負責編寫了全國教材的統(tǒng)一,為廣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規(guī)范性教材。現(xiàn)行的2015版教材是在2013版基礎上修訂的,其主旨就在于充分體現(xiàn)“講話”精神,突顯“講話”精神在教材中的邏輯主線地位。因此,吃透教材內容、把握教材精髓,是“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先導。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閱讀教材內容,吃透教材蘊含的教學內容,把握教材的重難點;厘清教材邏輯結構,深入領會教材的編寫意圖,分析教材的聯(lián)系性。
例如,作為“講話”核心內容的“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在四門課程的教材中都有體現(xiàn)。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僅僅只關注所授課程的教材,而要研討好“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在每門課程教材中體現(xiàn)的角度、方法和重點。這樣才能在具體一門課程中把握好如何切入。就“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來說,“原理”課需要側重其哲學基礎,重在這一思想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及其方法論;而“概論”課就需要側重于這一思想的具體內容。對于“概論”課教材來說,教師既要在通讀教材基礎上把握“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的教學內容,也要把握好教材第一章重點剖析了“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思想形成的時代背景、提出過程、邏輯歷史定位等,至于每一個“全面”的內涵,則分別在教材其它章節(jié)進行了深入解讀。只有對教材整體通讀、重點把握,才能領會“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的核心思想,也才能在課堂教學中講清講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待教材要注意兩種錯誤傾向,即在使用教材時“亦步亦趨地照本宣科,不能發(fā)揮本書的良好效果,將有悖于本書編寫者的本意;而拋開教材,海闊天空地講,在某一點上,在某一節(jié)課上可能會讓學生興奮,但不是系統(tǒng)的,散亂的知識、甚至是錯誤的知識對于學生來講比無知還可怕”[3]。對待教材“照本宣科”與“離題萬里”這兩種錯誤方法都不可能帶來良好的教學效果。
從事教學活動,往往面臨教材話語體系向教學話語體系轉化的問題。只有把握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才能上好一堂思想政治理論課?!八^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就是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為了完成自身的任務和實現(xiàn)自身的功能而建構的一整套語言形式,其核心任務在于在一定的語境之下如何表達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表達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推動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盵4]這就是說,教學話語是對教材話語的再創(chuàng)造,是實現(xiàn)教材的抽象概念向課堂教學的通俗語言的轉換。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的編寫有其特定的要求和考慮,這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定了它對話語系統(tǒng)的選擇,要較多地運用學術語言、文件語言、書面語言?!盵5]因此,轉換教學話語、平實教學語言,是“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前提。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抽象生硬的教材語言轉化為鮮活生動的教學語言,化“普通話”為“地方話”。
例如,“講話”往往是一些大實話,但也常常引用一些典故。習近平總書記在與青年學生談堅定理想信念時說起“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在談兩院院士談創(chuàng)新精神時引用“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2017年新年賀詞中引用“上下同欲者勝”,等等。對于這些經典文獻中的名句,教師在教學中必須用通俗的話語解釋清楚,講清原文的含義。同樣,對于一些政治報告和文件中的原文,也應該進行通俗化解釋。只有這樣,才能避免課堂成為簡單的學習“講話”精神的“宣講會”。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也要注意克服兩種不正確的做法,即有的教師不做轉化,過分拘泥于講話原文,照搬文件語言,教學語言單調乏味,不鮮活、不生動,課堂成為生硬的“報告會”;有的教師隨意轉化,完全脫離原文,一味強調語言的通俗性,缺少理論論述的嚴謹性,課堂成為通俗的“故事會”。
“把課堂教學作為主渠道,是學校教育的共性,也是優(yōu)勢所在”[6],課堂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核心,課堂教學效果直接關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一種學術性教學,蘊含探究性,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知識的學習,建構起精神世界,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觀察和處理問題?!盵7]因此,抓好課堂教學、增強教學魄力,是“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核心。這就要求教師要把握課堂教學目標、精煉課堂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法、精選本土教學案例。
例如,在“概論”課中講授“全面從嚴治黨”,這一節(jié)理論性強,學生感覺似乎與自己很遠、沒有多大關系。但是,講好這一節(jié),不僅能促進學生更好理解“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更能夠增強學生對黨的信心、信賴和熱愛。為此,教師要明確這一節(jié)的教學目的、講清“為什么要全面從嚴”、“什么是全面從嚴”、“怎樣做到全面從嚴”、“全面從嚴的實效”等四個問題,講授中不能空乏而談、理論對理論,可以運用師生對話、視頻分析等方式進行講解,在案例選擇上可以運用本地的實際案例,特別是結合學校黨委對學生黨員隊伍的從嚴建設來進行解讀。這樣就使得教學貼近學生、貼近實際,避免了空洞化,增強了實效性。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對于“講話”精神的融入,可以運用多種方式方法,如直接融入、有機吸納、經典范例等。例如,關于“全面依法治國”思想的講授,在“基礎”課教學中,可以采取直接融入式,將“講話”內容直接運用于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在體會習近平總書記談話精神中把握法治的重要性;而在“概論”課教學中,則可以運用經典范例式,運用典型案例增強學生對“全面依法治國”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的理解。
針對青年學生網民越來越多的現(xiàn)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開展網絡教學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重要形式?!八枷胝卫碚撜n網絡教學,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構建網絡教學平臺,運用現(xiàn)代網絡技術和網絡資源,創(chuàng)設網絡教和學的環(huán)境,全面提高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yǎng)和思想政治素質的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網絡教學活動?!盵8]網絡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拓展,對于學生消化、吸收課堂理論知識直到補充作用。因此,開展網絡教學、拓展教學資源,是“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輔助。這就要求教師要樹立教學新理念,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建設網絡資源庫,收集文本、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素材,并利用專用工具或編輯軟件,對素材進行加工、整理后分類上傳;運用網絡教學法,引導學生利用網絡課程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瀏覽各章節(jié)的教材、教案和相關資源,進行交流和討論,并通過對知識點的回顧、提問、交流、完成作業(yè)、測試等來檢查學習效果。
例如,關于“長征精神”,由于“綱要”課課時少、內容多,在實際課堂教學中不可能講授太多。通過建立教學網絡平臺,將大量的有關長征的圖片、視頻、文字等教學素材放在網絡平臺中,學生就可以在課后通過閱讀這些資料增強對“講話”精神的理解。同時,教學網絡平臺也可以將最新“講話”精神即時融入教學過程中,如關于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教學,就可以將“五大發(fā)展理念”方面的文字、視頻、動畫等素材放入網絡平臺,引導學生自主開展學習。當然,網絡教學還是個新東西,需要認真研究和總結。無論從教學形式上看,還是從政治觀點上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性質決定了網絡教學不能取代課堂教學。“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必須充分保障課堂教學主渠道地位。
中共中央宣傳部 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課程都要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要建立和完善實踐教學保障機制,探索實踐育人的長效機制?!盵2]這就明確表達了,實踐教學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八枷胝卫碚撜n實踐教學是把理論與實際、課堂與社會、學習與研究緊密聯(lián)系起來,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實際思考問題、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自主研究解決問題等實踐能力的多種教學方式的總和?!盵9]因此,推進實踐教學、增強分析能力,是“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延伸。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認識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引導學生參與社會生活,積極探索、主動體驗,在社會生活中增強對“講話”精神的理解,激發(fā)學生在思想上對“講話”精神的共鳴?!爸v話”本身來自實踐,是對實踐經驗的總結,也只有將“講話”精神運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理解、消化、吸收,才能真正把握其精神實質。
例如,如何理解“講話”中關于堅定理想信念的內容,可以組織學生參觀革命先烈紀念館,了解革命先烈當年之所以能拋頭顱、灑熱血,就是有著堅定的理想信念,從而體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在“概論”課中講授“經濟新常態(tài)”,可以組織學生走訪學校所在地的大中型企業(yè)和政府部門,在實踐中體會何謂“新常態(tài)”。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不能為了實踐而實踐。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必須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運用理論科學闡釋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天職,科研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本分。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頒發(fā)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明確指出,“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努力探索攻克教學難關,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和科研對教學的支撐作用?!盵10]因此,強化精神研究、領悟精神實質,是“講話”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保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加強對“講話”精神的研究,努力把握“講話”精神的科學內涵、精神實質,深入研究一些重大的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只有自己掌握了精神、弄懂了問題、明白了道理,才能增強理論自覺、講出理論自信、點化學生內心,才能為教學提供深厚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思想養(yǎng)料。
例如,“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這一思想內涵豐富、邏輯嚴密,不能從學術層面和理論層面加以深入研究,把握其理論基礎、內在邏輯關系,其與五大發(fā)展理念、“五位一體”總布局等的關系,以及將其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大文章”中加以理解,就不可能講清這一戰(zhàn)略思想。實際工作中,一些教師不知如何研究“講話”精神。問題來自實踐、科研需要積累。這就是說,廣大教師要在教學中尋找課題、在教學中注重積累,以教學推動科研,以研究成果促進教學,實現(xiàn)教學、科研相互促進、相互提升。
教育部陳寶生部長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思政課水平高不高、效果好不好、陣地牢不牢。當今中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階段。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要從戰(zhàn)略性、全局性高度,充分認識“講話”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體系的重要性,努力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吸引力、感染力、說服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存在性、實效性和針對性,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羅映光 張譽丹 馮媛媛.簡論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換[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05):14-16.
[2]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EB/OL].(2005-03-02).http://www.moe.edu.cn/s78/A13/sks_left/s6387/moe_772/tnull_9310.html.
[3]周宏巖.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有效轉化——基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J].思想教育研究,2009,(S2):58-61.
[4]吳艷東.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話語面臨的困境與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14,(11):69-72.
[5]黃偉力.實現(xiàn)“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的轉化[J].思想理論教育,2009,(05):57-61.
[6]顧鈺民.遵循“三大規(guī)律”用好課堂教學主渠道[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06):71-75.
[7]王偉偉 周仲秋.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性改革與探索——以“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5,(11):35-39.
[8]孫婷婷 駱郁廷.論思想政治理論課網絡教學方式的綜合運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22):7-11.
[9]呂志.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施的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04):57-59.
[10]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體系創(chuàng)新計劃[EB/OL].(2005-07-27).http://www.moe.edu.cn/srcsite/A13/moe_772/201508/t20150811_19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