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國
數(shù)學成績得不到提高,可能有很多種原因,也許是因為沒有下苦功夫,也許是陷入了學習的誤區(qū),還有可能是沒有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我在這里列舉我的學習方法,希望能夠?qū)δ銈冇兴鶐椭?/p>
明確目標
人在沒有目標的時候,會找不到前進的方向,也做不到拼了命地努力,時間一長,很容易被別人趕上,所以我們要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時刻提醒自己要為了心儀的學校、專業(yè)努力。這個目標還可以更具體一點,比如給自己每一門的考試都設立一個分數(shù)作為目標,這樣就能知道自己與目標的差距。另外,也要找到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重點突破這一塊知識點,爭取能夠在考試時拿到分數(shù)。
避免誤區(qū)
我一開始進行數(shù)學復習的時候,雖然每天都很拼命,卻收效甚微,后來才意識到自己陷入了誤區(qū)。
第一個誤區(qū)就是我認為在做題時找解題的突破口只能靠臨場的感覺。其實數(shù)學不是靠臨場的感覺,而是靠對知識點、解題方法的掌握和運用,只有熟悉了知識點,了解了每一種題型,才能在考試時快速地選擇相應的解題方法。
第二個誤區(qū)就是我認為在練習的時候碰到簡單的題目就不需要動筆,碰到難題才需要動筆練習。其實在平時練習的時候,不能只是練習大題、難題,而是要力求全面,即使碰到了簡單的題目也不要跳過,同樣要動手做一下,既不花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也是對相應知識點的再一次復習。
第三個誤區(qū)是我認為學數(shù)學就是要多刷題。事實上,刷題只是機械性地重復做題、對答案這一過程,如果不進行總結、反思的話,做再多的題都沒有用,浪費大量的時間不說,也會使我們的思維混亂。正確的方法是精做題,什么知識點不會就做什么題,不看答案,回想這個題型一般用什么方法,然后認真解題,實在解不出來的話換一種方法試試,這種鍛煉思維的過程比瘋狂刷題好很多。
養(yǎng)成習慣
好的習慣不但能方便我們復習,也能讓我們在考場上更快地得出答案。 我在平時的學習中養(yǎng)成了兩個習慣,一是猜測出題人的想法,以及思考某一題是否有多種解法,哪一種方法解題最快,哪一種方法計算量最少。二是及時總結知識點及解題方法,我會剝開題目的包裝找出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弄清解題時用了哪些思想方法。三是建立一個錯題本,記錄自己在學習中的短板和走入的誤區(qū),本子上不只記下了自己平時做錯的題目以及錯因,還記下了平時聽課、做題時的收獲。
總之,學習數(shù)學就是要及時回顧,不只是回顧所學知識,更要及時檢查自己的學習方法。
求學·文科版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