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俊麗
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校長的思想、能力、視野、學識等,決定著這所學校的辦學水平。在實行課程改革的今天,作為一名校長,不僅應有正確的教育思想、求實奉獻的精神,更應該具有廣博的學識、全新的辦學理念和大膽的改革意識以及宏觀調控和微觀指導相結合的管理藝術和學術水平。
一、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加強學習,增強素質
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其程度之深、范圍之廣是空前的。盡管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準備,但當課程改革的大潮如期而至時,仍會有許多困惑,因為我們畢竟是在應試教育這塊陣地上,用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武裝并奮斗了多年,我們的思想、視野、思維方式以及傳統(tǒng)文化觀念都根深蒂固,要想融入新東西,解決好繼承與發(fā)展的問題,就必須全面學習。我們需要了解新課改的背景,學習新理念,轉變思維方式。在這些方面,校長必須走在前面,要具有當代教育視野和發(fā)展的戰(zhàn)略眼光,能從國際競爭、綜合國力、人才培養(yǎng)的高度認識教育創(chuàng)新的意義;能從經濟發(fā)展和社會改革的層面,認識教育發(fā)展的動力和趨勢;能從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教育的時代要求,認識教育改革的時代精神與時代內容;能從以人為本發(fā)展學生個性的高度,認識教育的宗旨;能從遵循教學規(guī)律、學習規(guī)律、思維規(guī)律的高度,認識師與生、教與學、講與練、主體與主導的辯證關系等。從而在理論上引領教師,在實踐上指導教師,在環(huán)境上感染教師,激發(fā)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二、創(chuàng)設情境,形成氛圍,抓點帶面,輻射群體
校長在認識上、理論上形成一定的高度后,就要帶動教師全面參與、積極研究。
首先,校長要積極創(chuàng)設課改情境,形成課改氛圍。一是要利用好校園文化陣地,宣傳滲透新課程信息,讓教師一進入校園就感受到濃郁的新課程、新理念的氣息;二是要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學習新課程理論,形成新的教育理念,邊學理論邊探索實施新課程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三是建立健全各種研究組織和制度,使研究活動網絡化、規(guī)范化、常規(guī)化;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研究活動,輔以激勵機制;對那些在研究活動中積極參與并取得一定成績的教師,要進行表彰獎勵,弘揚研究風氣;五是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充分利用多媒體等電化教學手段,引導教師會學習、會利用、會創(chuàng)造,保證教師能夠盡早接受最新的教學信息,擁有超前的教學思想,掌握所需的相關資料,實現(xiàn)資源共享,提高研究質量和工作效率。
其次,校長要抓點帶面、輻射群體。一是要抓好實驗點。要選擇素質好、研究能力強的教師承擔實驗課題,要組織教學領導及相關人員參與研究,校長要為實驗組提供便利條件,讓他們放開手腳,大膽研究,做好示范帶頭。二是抓好重點教師。要充分調動各級骨干教師研討的積極性,并指派骨干教師帶動一般教師,進行合作研究,共同促進。三是抓住課改的亮點,進行反復宣傳。課改工作的內容非常廣泛,校長要善于抓住某一方面的亮點,諸如課堂評價、教學反思、角色定位、學習方式的轉變等,進行大力宣傳,弘揚課改之風,逐步形成人人搞科研、個個有課題的研究氛圍。
三、勤于總結,勇于探索,善于發(fā)現(xiàn),敢于創(chuàng)造
校長要將宏觀調控和微觀指導有機地結合起來,不斷提高課程領導能力;要克服事務繁冗的困難,堅持深入教學第一線,堅持聽課,堅持各種教研活動,在具體工作中發(fā)現(xiàn)教學活動的規(guī)律性,發(fā)現(xiàn)每位教師教學活動的閃光點,并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進行梳理、歸納、總結、提高,讓新教育思想從實踐中得來,再反饋運用到實踐中去。比如,我們在語文課的識字教學中,根據幾位教師的課堂教學實踐,總結概括了加偏旁、減偏旁、換偏旁、編字謎、編順口溜、開火車、仿動作、攀親戚、找朋友等高效識字方法;我們在引導教師記教學后記的過程中,總結出的記教學中成功的亮點、記教學中的敗筆、記教學中的偶得、記教學中的靈感、記教材中的質疑、記教學中突發(fā)的奇思妙想等基本方法。
作為一名校長,一名當代教師,想要發(fā)展自己的專業(yè)教學能力,就必須掌握教育博客。這對教師的教學資源起著很大的補充作用,很大程度上彌補以書、報、雜志為主的教學資源的不足。通過教育博客,教師可以短時間內收集、記錄、整理大量的教育信息,在這基礎上教師可以編寫出高水平的教案,充實和豐富教學內容。也可以撰寫出高質量的教育論文等,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當然也可以端正教師的教學心態(tài),提高自我的教學素養(yǎng)。一個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必須建立在自覺的基礎上,而教育博客則起到督促的作用。它督促著教師在平時的基礎上不斷地實踐學習,反思寫作交流。當這些實踐學習反思寫作交流,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時,那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就有了質的改變。
總之,校長在參與課程研究中要做好引領、推動、提煉、指導工作,要既能沉下去又能鳧上來,這樣才能大浪淘沙,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經驗,提煉真金。
參考文獻:
教育部師范司.教師專業(yè)化的理論與實踐[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