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第三中學)
摘 要:加強對概念引入的教學研究,是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正確推理判斷的前提。教師應當抓住概念問題的核心,從一般到特殊、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問題情境、采用趣味導入法實施教學。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教學;策略設計;生活情境
數學概念是事物在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方面的本質屬性,是學生必須掌握的基礎知識之一。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發(fā)現,很多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知其然,不能知其所以然”。如何有效地在數學課堂概念教學中引入概念是每位教師都在探究的重要課題,本文就這一問題展開簡單討論。
一、從一般到特殊
在對概念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只關注概念所代表的普遍意義,忽視了對特殊意義的理解,而這恰恰是中考考查的重點。在進行概念導入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本質屬性的認識,教師不僅需要對其字面表達的一般意義進行講解,還應當對哪些學生容易忽視、意想不到的特殊內涵進行重點講解。
例如,在對“平行四邊形”這一概念的教學過程中,為了加深學生對“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這一內容的理解,教師除了列舉生活中常見的推拉鐵門、門框、國旗等物體進行導入,還要對正方形、菱形、矩形等特殊平行四邊形進行講解。一來可以說明平行四邊形兩組對邊分別平行,與夾角的大小、邊的長短變化無關這一內容;二則可以使學生深刻理解特殊平行四邊形這一問題,為今后平行四邊形的判定、平行四邊形面積等問題的學習做鋪墊。
初中生思考問題不夠深入,對概念的理解總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囫圇吞棗式的理解大大降低了學習質量。概念引入過程中,從一般到特殊、從共性到個性,旨在拓寬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些概念,提高學習質量。教師應當重視對概念中那些特殊內容的講解,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習品質的提高。
二、生活情境引入
無論是何種抽象的數學概念,本質都是從生活、生產實際問題中引出來的,因此,在概念引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與生活有關的問題情境,引入相關概念。
例如,在對“函數”概念的引入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情境:用熱氣球探測高空氣象,設熱氣球從海拔500 m處的某地升空,它上升后到達的海拔高度h m與上升時間t min的關系記錄如下表:
(1)觀察上表,熱氣球在升空的過程中平均每分上升多少米?
(2)你能寫出表示上升后到達的海拔高度h與上升時間t的關系式嗎?
學生應當嘗試根據教材上給出的函數概念,對此問題情境中時間與海拔高度這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進行闡釋:在熱氣球升空過程中,對于時間的每一個確定值,海拔高度都有唯一確定的值與其對應,我們稱時間是自變量,海拔高度是時間的函數。當時間為0時,海拔高度為500 hm,500 hm叫做時間的值為0時的函數值。隨后,教師再安排學生完成(1)(2)兩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加深其對函數概念的理解。
三、趣味方式引入
隨著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持續(xù)推進,愈來愈多教師和專家開始呼喚快樂課堂的構建。在初中數學概念引入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應當采取趣味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手段、教具、游戲、故事等方式引入枯燥抽象的概念,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教學。
例如,在對“三視圖”這一概念進行引入時,教師可以采用電子白板技術,對數學課本在三個投影面內進行正投影,隨后依據電子白板上投影出的視圖,一一為學生介紹:在正面內得到的由前向后觀察課本的視圖,叫做主視圖;在水平面內得到的由上向下觀察課本的視圖,叫做俯視圖;在側面內得到的由左到右觀察課本的視圖,叫做左視圖。講解之后,教師可以隨機選取粉筆盒、鉛筆盒等物體,在電子白板上進行投影,要求學生說一說該物體三視圖的形成,從而提高學生對三視圖這一概念的認識。
課本閱讀與思考章節(jié)有很多關于數學概念由來的名人軼事,教師在概念導入過程中,可以從這些故事角度進行切入,先引起學生探究興趣,隨后趁勢導入,整個教學過程就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在實施趣味引入概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握適度與適量的原則,游戲、故事、教具等元素的應用應點到為止,切不可本末倒置,貽誤教學進度,則得不償失。
概念是學生形成思想方法的出發(fā)點,是學好公式、定理、法則的前提,是提高解題能力的關鍵。在整個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過程中,概念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教師應當重視對概念引入的教學研究,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與策略,提升概念教學效益,促進初中數學教育質量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盧蕊,束永祥.數學概念學習研究[J].鎮(zhèn)江高專學報,2009,22(2).
[2]趙菁蕾.數學史融入數學概念教學的案例剖析[J].數學教學研究,20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