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芝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與進步,落后的課程設計已經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新的需求產生新的內容,為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改革呼聲落到實處,教育部經過多次會議,終于實現了教育的新課程改革,簡稱新課改。語文是國人學習中文的一個基礎課程;語文課,是學生學習中外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從小學開始,語文學習一直是各個學科中一項必不可少的學習科目,從小學開始學習拼音,學習如何使用成語,同時,學生開始簡單接觸到了一些應用文的閱讀,更加深層次的學習了語文,但是很多學生認為語文很簡單,對語文的重視程度較低,他們認為相對于其他學科,語文是一門比較容易的學科,所以并沒有那么在意,但是他們忽略的一點是,語文在高考的比重會越來越重,教育部將逐漸重視語文在高考中的比例,所以,如何提高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成為教育工作者熱議的一個話題。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重要性;未來前景
語文教學,一直是教育部門極其關注的一門學科,語文教學,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如何聽、說、讀、寫,也是向學生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一項重要途徑。在現代的教學中,因為面對著升學的壓力,很多情況下教師只會考慮到學生的成績、學生的分數,每天上課就開始講課本知識,回家之后給學生布置很多的作業(yè)讓學生去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忽略的一點是他們面對的是小學生而不是初中生或者是高中生,教師應該讓課堂變得活躍起來,通過課堂的氣氛讓學生接受這門課程,喜歡這位教師。所以,作為教師,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教學生知識的同時,讓學生學會將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將生活中的事情運用到閱讀之中,這樣才應該是現代教學的意義和目的所在。
小學階段,是一個學生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養(yǎng)成的重要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所做的事就是應該在學習上多多引導學生,讓他們學會思考,成績并不是關鍵,在這一階段中,最主要的是要教會學生遇到問題之后應該如何思考,讓他們學會解決問題,學會通過身邊的實際情況來解決問題。都說理科和生活聯(lián)系的很緊密,但是我想語文的學習也不亞于其他學科的學習,比如閱讀理解,就需要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一些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就需要結合生活中的一些情景來使學生有一個更好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想將語文這一學科教好,就需要做一些功課,學著如何將教學過程深入到實踐之中。
一、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的閱讀理解變得活躍起來
現在的教師,一般都配備了多媒體。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合理利用這些技術,在備課的時候,多多插入一些教學視頻,盡量避免那些生硬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情況。在上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制作PPT,將所講的知識用一張張精美的幻燈片展示出來,讓學生更容易接受。在講課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多多參與到自己的講課中,比如分角色朗讀課文,將課文中的故事排練成一些情景劇之類的活動,通過這樣的方式方法,不僅能讓學生對課文知識有一個很好的了解,還可以讓學生覺得語文課堂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種死氣沉沉,每天除了讀讀,就是寫寫,讓學生感受到語文也有自己的魅力之處。之前有一位語文教師,在上課之前,他會安排班上的學生上臺講五分鐘的小故事,什么類型的都可以,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下,班級中每位學生的語文成績都很高,他們學會如何將語文運用到生活之中,使學生對語文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二、在課堂上講解閱讀教學的時候多多引用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學會用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現在的小學生都十分活躍,思維方式和我們的有點不同,他們喜歡稀奇古怪的事物,不喜歡中規(guī)中矩,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對癥下藥。在講課的時候,多多舉一些例子,讓學生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下學習,這樣,他們會記得很牢固。比如,在學習近反義詞的時候,教師不應該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讓學生死記硬背,教師應該通過一個語境,讓學生自己說出那個詞的近反義詞。比如,在學習“喜歡”這個詞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問問學生的一些愛好,讓老師知道學生所喜歡和討厭的東西,然后開始造句?!拔蚁矚g看電視?!薄拔矣憛捒磿!苯虝W生用這種方法來記憶詞語的近反義詞,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可以增加學生對這門課程的喜愛程度。而且,運用這種方法,學生能夠很容易接受老師所講的知識,還可以使老師在講課過程中感受到學生的互動,活躍了課堂的氣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上所述,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更加活躍,形式更加豐富,因此,對于老師和學生的要求都很高,這就要求老師要有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在平時的教學中注重方法的積累和探索,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參考文獻:
[1]黃佐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創(chuàng)新教育的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3(5).
[2]林瑞英.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