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陽
(浙江省常山縣紫港中學)
摘 要: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強烈的學習動機,完成知識建構,培養(yǎng)其實踐能力,涵養(yǎng)其美麗人生,一直是語文教學追求的目標,也是素質(zhì)教育的基本要求。高中語文教師要善于利用較為新穎的教學方式,語文課才能高效。而編演課本劇正是一種新穎而高效的教學方式。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本?。灰饬x;實踐策略
課本劇教學以其自身的優(yōu)勢,有助于學生在動態(tài)中學習語文知識、生成語文能力、涵養(yǎng)美麗人生,使語文教學走向趣味、走向高效、走向智慧。
一、編演課本劇的意義
1.順應高中語文新課標教學要求,體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新課標強調(diào)課堂教學要較多注重師生互動、平等參與,教師要實現(xiàn)角色的轉(zhuǎn)換,教師不只是知識的輸出者,更應該是課堂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要最大可能地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過去的一年半時間里,筆者大膽嘗試,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將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必修一至必修五中的十幾篇課文改編為課本劇,并進行了表演。其中有體裁原本就是戲劇的《雷雨》《長亭送別》《羅密歐與朱麗葉》,有小說《最后的常春藤葉》《一個人的遭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林黛玉進賈府》《祝?!贰兑坏窝蹨I換一滴水》,有文言文《赤壁賦》《廉頗藺相如列傳》《鴻門宴》《漁父》,甚至還有詩詞《雨巷》《念奴嬌·赤壁懷古》。
2.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提高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一個帶著積極性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熱情、樂趣或興趣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p>
選哪一篇課文編演課本劇?小組如何分配任務?各個小組成員分別適合扮演哪個角色?一系列的問題都需要學生自己去思考,需要學生在認真研讀課文后去解決。要編演課本劇,必須熟悉課文,以前只是馬馬虎虎將課文瀏覽一遍的學生,現(xiàn)在積極主動、反反復復、認認真真地研讀課文了;以前從不思考問題的學生,現(xiàn)在開始揣摩課文中重點句子或關鍵字詞的含義了;以前不喜歡寫作的學生,現(xiàn)在竟然主動學習戲劇相關知識,提筆改編劇本了;以前早讀時懶懶散散,不愿開口讀書的學生,現(xiàn)在連課間都開始背臺詞了……
課本劇的編演,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語文能力都有較高要求。戲劇語言中的潛臺詞,小組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必須有敏銳的覺察能力和思辨能力,并善于傾聽和表達,這要求學生會“聽”、會“說”;表演前要研讀課文和劇本,背誦臺詞,表演時讀音要準確,對話要與人物性格相符合,這要求學生會“讀”;把非戲劇體裁的文章改編為戲劇,對話和舞臺說明的語言要規(guī)范,用詞要準確,句子要完整,這都要求學生會“寫”。這些要求的落實都需要學生有較扎實的語文基礎知識,編演過程是學生主動學習語文的過程。
二、編演課本劇的實踐策略
1.課本劇組織形式
(1)教師要求學生對課文中的一個片段進行表演,這種表演一般在課堂上完成,不必對課文改動。如《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
(2)針對一篇篇幅較短的課文進行排演,把班級分成小組,讓多個小組編演同一篇課文的課本劇,評選出哪個小組演得最好,好在什么地方,其他小組又有哪些需要改進之處,如《漁父》。
(3)針對篇幅較長的課文進行排演,把課文分為幾個片段,由各小組合作完成,如《祝福》《林黛玉進賈府》。
(4)根據(jù)平常在班級編演課本劇的表現(xiàn),評選出“優(yōu)秀劇作家”和“優(yōu)秀演員”,讓他們改編課本劇或原創(chuàng)劇本進行表演,給全校觀賞或參加學校組織的活動。如筆者去年所任教的班級,在平日編演課本劇的啟發(fā)下,自己創(chuàng)作了劇本《溫室效應》,并將他們的表演搬上了學??萍嘉幕囆g節(jié)的舞臺,獲得了一等獎。
2.課本劇編演步驟
(1)播放視頻
利用晚自習時間播放曾經(jīng)改編得比較成熟的課本劇影片,如《雷雨》《羅密歐與朱麗葉》等,引導學生研究學習,初步了解課本劇的基本改編方法。教師從場景設計、分組合作、人物表演等方面加以指導。
(2)小組分工
將班級分成若干小組,以課文為素材組織編寫劇本。若老師教兩個班,可以在編寫劇本時,要求其中一個班的改編高度忠于原著,包括語言、場景等;而在另外一個班,要求學生展開合理、豐富的想象進行創(chuàng)作。課本劇編寫完成后由師生共同討論、評議、修改。
(3)組織排演
讓各個小組都動起來,各司其職,設計配樂(如《鴻門宴》主題曲、背景音樂、過渡性音樂),設計服裝道具,安排各組導演、演員、劇務、攝像(若條件允許,可以將學生攝像、老師攝像與教室監(jiān)控攝像相結合),在假期或課余時間進行排演。
總之,編演課本劇旨在探討一種順應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方式,探索一條適合學生主動發(fā)展及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路子,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尹雪嬌.高中語文課本劇教學及實踐策略研究[M].西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2]皇甫蘇杭.課本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語言文學研究[J].文教資料,2010(23).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