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虎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石嘴山市第一中學)
摘 要:研究性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后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研究性教學模式的實施不僅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同時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中,要想使其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要進行科學的選題。
關鍵詞: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選題
一、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選題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在學習中缺乏提問意識
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養(yǎng)成了只思考如何回答老師的問題,而不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樣一來,學生就會在學習中逐漸喪失提問意識,從而影響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2.選題不切實際,空、大現(xiàn)象嚴重
一些學生在選題之前并沒有充分地對課題進行分析和研究,其在選擇的過程中不按照實際情況出發(fā),好高騖遠,經常選擇一些理論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具有挑戰(zhàn)性的課題。這些課題已經超出了學生的能力范圍,學生在研究這一課題的過程中會因為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而出現(xiàn)挫敗感,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選題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毫無研究價值
學生在選題的時候,只是簡單地對資料進行查閱后再對文獻進行綜述,他們所選的題目是別人早已經研究過的,已經有解決方法的問題。學生對這樣的題目進行研究,也只能是做無用功,這樣不僅不利于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同時還使研究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
4.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當
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當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一些教師并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選題時大包大攬,幫助學生選題,這樣不僅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不利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行為不聞不問,完全由學生自己掌握進行,不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適當?shù)闹笇Ш驼f明,這樣就會導致學生的探究活動放任自流,不符合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最初目的。
二、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中科學選題的策略
1.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選題
根據(jù)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進行選題,能夠從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生活素材中對研究性學習的內容進行挖掘,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地理知識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樣才能引導和鼓勵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身邊的事物,從而更好地利用地理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如,當學生選擇研究“農業(yè)的區(qū)位選擇”這一課題時,教師應該對所有選題學生的實際生活環(huán)境進行分析,讓那些從小生活在農村地區(qū),有農業(yè)生產經驗的學生來進行這一課題的研究,并讓那些從小生活在城市里,對農業(yè)生產接觸較少的學生退出研究小組,選擇其他的課題。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夠根據(jù)自己現(xiàn)有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來解決所提出的問題,還能夠利用自己在地理課上所學的知識來解決自家農業(yè)區(qū)位選擇中遇到的困難,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課題
在地理研究性學習的選題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盡可能地選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題讓學生進行研究。這樣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學生增強克服困難的意志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研究性學習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所以,教師在幫助學生選擇課題的時候,一定要對學生的興趣愛好有所了解,這樣才能投其所好,讓學生通過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研究,來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
如,當教師了解到有學生喜歡研究天文知識,這些學生都想將天文作為研究的方向,這時教師就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課題,并將對天文感興趣的學生召集在一起,讓學生一起來討論。在討論中,當學生談到宇宙天體、地球的自轉、地球的公轉等問題時,教師應該抓住學生討論中出現(xiàn)歧義的問題,讓學生通過驗證來證明自己的觀點。當學生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驗證和說明的過程中,天文研究小組的學生就會最終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
3.根據(jù)學生的知識水平選擇課題
由于學生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社會經歷等不同,在同一條件和學習環(huán)境下,學生在專長以及能力上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差異。如有的學生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有的學生有較強的觀察能力;有的學生有較強的表達能力;有的學生有較強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等。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認真地分析每一位學生的優(yōu)點和不足,幫助學生選擇恰當?shù)恼n題。
如,當學生在研究“地理信息技術在區(qū)域發(fā)展中的應用”這一節(jié)課題的時候,教師可以選擇那些擅長計算機的學生來共同進行研究。這樣一來,不僅能夠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還能夠讓學生認清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并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在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中,選題要比組織學生回答問題更加重要,因為在選題的過程中,能夠使教師和學生找出問題的關鍵和重點部分。所以,教師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要積極地引導學生進行選題,避免出現(xiàn)越俎代庖的現(xiàn)象,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沈新榮.基于項目的高中地理研究性學習選題指導課例[J].教育,2016(29).
[2]錢麗麗.中學地理研究性學習如何科學選題[J].中學課程資源,2015(15).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