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新 王敏峰 熊斌
【中圖分類號】R120.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2--01
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 CP)是危害人類口腔兩大類主要疾病之一,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組織的感染性疾病,導致牙齒支持組織(牙銀、牙 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zhì))的破壞——牙周袋形成和炎癥、進行性的附著喪失和牙槽 骨吸收,是導致患者牙齒出現(xiàn)松動和移位,甚至脫落的主要原因[1-4]。而目前,在醫(yī)療領 域內(nèi)針對牙周炎的治療主要仍以臨床預防為主,及早根據(jù)患者的早期的癥狀診斷牙 周炎患者嚴重程度對今后的臨床治療都有著重要意義。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及其血尿酸可以看為人體炎癥反應的非特異性指標,而牙周炎又是由牙周致病菌引起的牙周組織的一種炎癥性 疾病,其本質(zhì)為感染和炎癥,目前也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和以上指標存 在某種關系,因此,探討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及其 血尿酸與牙周炎的關系對今后牙周炎嚴重程度的評估以及預后都有重要作用。目前關于此研究內(nèi)容的報道較少,本研究基于此出發(fā),對牙周炎與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及其血尿酸水平相關性進行分析,以期為牙周炎的治療提供更為可靠的指標。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選取2016年6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來我院就診的200例牙周炎患者。其中病例男105例,女95例,年齡31-65歲,平均(50.1±6.3)歲。根據(jù)根據(jù)牙周附著喪失的程度,將200例患者分為輕度組(AL 1-2mm,n=70)、中度組(AL 3-4mm,n=70)、重度組(AL ≥5mm,n=60)。選擇同期來我院行健康體檢者100例,其中男98例,女102例,年齡30-63歲,平均(50.6±4.1)歲。所有研究對象均知情同意并簽署同意書?;颊吣挲g、性別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年齡30-65歲,性別不限,符合1999年美國牙周病分類國際研討會中慢性牙周炎的診斷標準:檢測位點包括頰舌側(cè)近中、中央、遠中位點中的其中一個位點的臨床附著喪失CAL不低于2mm;(2)口腔內(nèi)余牙不少于16顆,且磨牙(不含第三磨牙)≥4顆;有明顯的菌斑、牙石或者局部刺激因素,并且與牙周組織的炎癥及破壞程 度大致相一致;(3)病情一般進展緩慢,但也可間有快速進展的活動期;(4)余牙不同象限有2個以上的部位牙周探診深度(PD)超過5mm,有附著喪失,能探到釉牙骨質(zhì)界;(5)具有真性牙周袋;(6)牙槽骨吸收;(7)無腎臟、痛風等全身系統(tǒng)性疾病,且近半年未食用海鮮、動物內(nèi)臟等高嘌呤食物,近一個月未使用抗生素藥物等。
排除標準:(1)牙齦增生明顯、牙石沉積嚴重并影響實驗檢查者;(2)牙周膿腫、2度以上牙松動者;(3)戴矯治器或正接受牙周治療者;(4)對探診不適應者;(5)糖尿病、心血管病或甲亢等系統(tǒng)性疾病者;(6)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1.2 儀器與試劑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深圳市麥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血清CRP測定試劑盒購于武漢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說明書操作。IL-6檢測試劑盒購于北方生物技術研究所,嚴格按說明書操作。尿酸酶-過氧化物酶購自上海子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方法
晨起空腹抽取研究對象靜脈全血5ml后注入非抗凝試管內(nèi),試管架上靜置1-2小時,3500rpm/min離心10分鐘,上層液體呈淡黃色血清,將上清分裝到0.5ml無菌EP管中, -70攝氏度避光保存待用。
1.4 觀察指標
樣本送檢測中心檢驗其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白細胞介素-6(IL-6)、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其血尿酸水平。其中hs-CRP 采用免疫投射比濁法檢測, IL-6及TNF-α采用雙抗夾心ELISA法檢測,血尿酸采用雙試劑速率法檢測。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8.0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采用直線回歸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各組相關指標水平的比較
結(jié)果顯示,與健康體檢組比較,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的hs-CRP、TNF-α、IL-6、血尿酸水平 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四組間兩兩比較,差異亦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牙周炎(aggressive periodontitis)是成人失牙的主要原因,多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 的牙周組織的感染性疾病,導致牙齒支持組織(牙銀、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zhì))的破壞牙 周袋形成和炎癥、進行性的附著喪失和牙槽骨吸收,伴有牙松動和移位,甚至脫落[5],嚴重危 害人類口腔,在世界范圍內(nèi)的發(fā)病率較高。有研究表明,在國內(nèi)牙周炎不但是造成我國成 人牙齒喪失的首位原因,其發(fā)病因素不是單一的,目前在我國的口腔醫(yī)師中,能夠提供合 理、合適的牙周治療者的比例較低,牙周炎更是影響全身健康、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統(tǒng)性 疾病的重要潛在危險因素[6-7]。因此,如何早期的預防和防治牙周炎就變得越發(fā)重要。人體炎癥反應 的有些非特異性指標,被認為是心血管疾病最強有力標志物,而牙周炎是由牙周 致病菌引起的牙周組織的炎癥性疾病,牙周炎和冠心病的本質(zhì)均為感染和炎癥,目前也有 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之間聯(lián)系較為緊密[8],相互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 通過全身與局部的炎癥反應的相互影響來實現(xiàn)的,因此,探討出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 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及其血尿酸與牙周炎的關系對今后牙周炎嚴重程度的評估以及預 后都有重要意義。
革蘭陰性厭氧菌作為慢性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可刺激牙周組織成纖維細胞和巨噬細胞釋放IL-6,因而在牙周炎局部組織中表現(xiàn)為高表達[9]。IL-6生物活性多樣,能夠誘導B淋巴細胞分泌、分化免疫球蛋白,加速細胞的增殖,促進 CRP的釋放,進而破壞牙周組織。CRP不僅是機體炎性反應較為可靠且靈敏的指標,而且參與炎性反應的進程,同時激活IL-6和TNF-α,加速白細胞的聚集及血管壁細胞的凋亡[10-14]。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健康體檢組比較,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的hs-CRP、TNF-α、IL-6水平升高顯著??梢娧乐懿∽兙植扛邼舛鹊膆s-CRP、TNF-α、IL-6可能是導致牙周組織破壞的一個主要因素,血清CRP高濃度表達不僅加速了炎癥反應的進程,且隨著血液循環(huán)引發(fā)了全身其他疾病的出現(xiàn)。
尿酸為體內(nèi)核酸中嘌呤代謝的最終產(chǎn)物,其中男性正常參考值為238 --357 μmol/L
(4-6mg/dl),女性178-297μmol/L(3-5mg/dl)[15]。性別、年齡、遺傳、種族、職業(yè)、生活習慣、地理環(huán)境、疾病和藥物等均可影響體內(nèi)血尿酸水平的高低[16-18]。血中尿酸大部分被腎小球過濾,僅部分被肝臟破壞,腎小球一旦出現(xiàn)病變則可導致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生,反之,高尿酸血癥也可導致腎小球濾過率的降低,進而引發(fā)高尿酸腎病[19-20]。本研究結(jié)果中,高尿酸血癥發(fā)生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即尿酸排泄減少或尿酸產(chǎn)生過多,其中腎酸水平的相關性進行了分析,牙周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群,且隨著牙周炎嚴重程度的不斷升高,血尿酸也增大明顯,兩者呈正相關,提示血尿酸增高與牙周炎密切相關,血尿酸增高可能是牙周炎的高危因素之一,血尿酸的增高同時也加速了牙周炎的發(fā)展,但也不排除是牙周炎導致了高尿酸血癥。推測原因可能是受到血糖血脂異常的影響,腎臟功能受損,使得牙周炎患者的血尿酸出現(xiàn)增高,但具體的原因及機制尚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不同程度牙周炎患者的hs-CRP、TNF-α、IL-6水平較健康人明顯升高,且與相關指標呈現(xiàn)正相關,可作為評價慢性牙周炎病變程度的可靠指標。
參考文獻
[1] 閆艷梅,賀濤(綜述),劉琪(審校)等.肥胖與牙周炎相互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6,26(7):443-447.
[2] 鄭衍亮,陳杰.不同疾病嚴重程度牙周炎患者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比較[J].中華行為醫(y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5,24(3):237-239.
[3] 邢鳳霞,劉革,鄧建華等.老年人血清幽門螺桿菌與牙周炎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1):2698-2700.
[4] 曹婭麗,喬敏,徐志宏等.IgA腎病患者合并慢性重度和侵襲性牙周炎的臨床特點[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6,96(1):9-13.
[5] 任靜宜,劉歆嬋,丁燁等.細胞自噬和炎癥反應的相互調(diào)控與牙周炎[J].國際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43(4):462-467.
[6] 劉鋒,張穎奇.牙周炎基礎治療對齦溝液中炎癥因子水平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5):828-830.
[7] 王國霞,王國敏,王雄耀等.中、重度牙周炎與冠心病的相關性[J].廣東醫(yī)學,2016,37(z1):105-107.
[8] 辛月嬌,劉一穎,徐屹等.中性粒細胞功能的研究進展及其平衡失調(diào)與牙周炎的關系[J].華西口腔醫(yī)學雜志,2016,34(2):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