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艷
(昆山市文峰高級中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工匠精神,構建高效政治課堂的靈魂
陳春艷
(昆山市文峰高級中學 江蘇 昆山 215300)
教育固然需要教育家,但更需要一線教師將精益求精、專注誠敬、敢于創(chuàng)新的“工匠精神”帶到教學工作之中,構建高效課堂,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
工匠精神;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chǎn)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這一精神是中國人自古及今綿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渡袝ご笥碇儭酚性疲骸叭诵奈┪?,道心惟微;唯精唯一,允執(zhí)厥中?!薄拔ňㄒ弧闭枪そ尘竦木?。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各方面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當今中國已成為第二大經(jīng)濟實體。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認識到,當今中國只是一個發(fā)展中大國,并非強國,而這與工匠精神的稀缺不無關系。
工匠精神是需要被膜拜,被推崇的。而對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我們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和人類智能的開發(fā)者,肩負著培育孩子成人成才,為國家、社會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的重任??梢哉f,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都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因此,我認為,作為教育主導力量的教師,要構建高效課堂,把課堂變成師生積極參與、興趣高漲、互動提升的樂園,就必須具備工匠精神,將教育視為終身事業(yè),專注執(zhí)著于教育教學,力求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細極致,并在此過程中體驗幸福,成為一個會交往、會啟迪、會引導、會合作、會創(chuàng)新的“教書匠”。
儒家四書之一《大學》開篇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弊非笾辽普枪そ尘竦幕疽蟆!皹嫿ㄒ陨罱?jīng)驗為基礎,以學科知識為支撐的課程模塊”是新課程高中政治的一個基本理念。教學目標在知識維度的基礎上增加了能力與情感價值觀目標。這就需要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和過硬的本領。在備課時,教師既要深入研讀課標,鉆研教材,收集整合相關資源,又要深入了解學情,確定教法。在高中政治課中,抽象難懂易錯易混的知識較多,如《經(jīng)濟生活》中“公有制是我國經(jīng)濟制度的基礎”與“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基礎”,“我國的經(jīng)濟制度”與“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有何不同?再如《政治生活》中“積極引導宗教與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能表達為與“社會主義相適應”,“社會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有何不同?在《生活與哲學》中“意識是物質的反映”與“意識能反映物質”有什么區(qū)別?……教師必須細致地備課,才能將知識準確地傳遞給學生。此外,教師還要善于通過觀察、訪談等方式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興趣,了解他們的知識儲備和所關心的話題,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實現(xiàn)學科知識與生活現(xiàn)象、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的有機統(tǒng)一。總之,教師要上好課,走近并走進學生,就必須發(fā)揚工匠精神,對教學設計精雕細琢。
《大學》有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志向堅定,鎮(zhèn)靜不燥,思慮周詳,才能有所收獲,這是工匠精神的必然要求。工作的過程,同樣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在今天利益驅動的市場經(jīng)濟的大潮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想不忘“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的初心,放下功利心、浮躁心,喚醒內心的原動力,就必須重拾工匠精神,停下疲于應付的匆匆步履,靜下心來多讀書,使自己具備藝術家的品質和能力,從而把我們的學生打磨成藝術品。
高中政治由于其學科特點,教材更新較快,理論概念較多,政治教學也不再是簡單的知識的灌輸、移植過程,而是需要老師能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習得者。所以政治老師必須保持誠摯的態(tài)度,靜心讀書,積淀學識,從而使自己的大腦知識儲量成為一條生生不息的河流,活化新知。十幾年來,我始終把靜心讀書與精心教學結合起來,努力打造高效課堂。在講解《經(jīng)濟生活》中“企業(yè)成功經(jīng)營的因素”時,我采用了學生耳熟能詳?shù)男前涂俗霭咐??!缎前涂?,一切與咖啡無關》一書中寫道綠巨人星巴克的成功之道:了解自己、忠于理想、構建信任、勇于承擔、敢于夢想……而這正是企業(yè)成功經(jīng)營的因素:正確的戰(zhàn)略、誠信經(jīng)營、敢于創(chuàng)新。在講解《政治生活》中“民族和宗教”時,我給同學們介紹了宋鴻兵《鴻觀》中五次中東戰(zhàn)爭的重要原因;在講解《文化生活》中“文化對人的影響”時,茅于軾先生的《生活中的經(jīng)濟學》中由于中美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的經(jīng)濟生活差異的具體例子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靜心讀書不僅拓展了我的知識,開拓了我的視野,而且還豐富了我的教學素材,活躍了課堂,讓我能夠在商品經(jīng)濟的大潮中始終保持一顆匠心,讓我上課時更加自信,讓我的教學努力實現(xiàn)內容和形式、技術性和藝術性、知識傳遞和核心素養(yǎng)的有機統(tǒng)一。
清代學者趙翼有詩云:“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預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覺陳。”21世紀是一個日新月異的時代,正所謂“年年春草綠,年年草不同”。工匠精神的核心不在于你“做什么”,而在于你“想什么”。新時代的我們,要面對的不僅是不同情境、不同狀態(tài)下的學生,還有不同背景下的不同知識內容,所以,教師必須在熟練掌握大量知識和技能的前提下,能夠依據(jù)教育規(guī)律和教育實際思考點什么,能夠發(fā)現(xiàn)更好的點子,并努力實現(xiàn),進而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高一的學生由于受中考的影響,大部分學生在政治科目的學習中習慣于被動地接受所謂地標準答案,主動獲取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意識比較淡薄,對老師的依賴性比較大,普遍存在不會學的問題。那么,如何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打造一個高效的政治課堂呢,這就需要老師在教學設計上踐行“工匠精神”,大膽創(chuàng)新。例如:主題情境教學法已成為當前高中政治教學所普遍采用的教學方式。但是,教師在主題的設計上往往只是局限于一個課時的知識點。試想,如果一個主題能貫穿一課內容,一個單元,甚至一本書的話,那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就會構建好知識體系,而且學習課本就好比在看故事書一樣。在高一《經(jīng)濟生活》第一課《神奇的貨幣》的教學設計上,我以“高一新生李華同學的經(jīng)濟初體驗”為主題,以“李華想買手機——媽媽為李華買手機——李華羨慕同學張勇在國外旅游時買的手機”為線索竄連起了第一課的所有知識點:商品、貨幣、外匯、正確的金錢觀。第二課以“李華新買的手機”為主題,以“中秋手機降價促銷,面粉漲價——中秋晚飯時,宮保雞丁取代糖醋排骨——張勇爸爸手機工廠陷入困境”為線索串起了第二課的知識點:誰影響的價格、價格變動又影響了誰……
這樣的串聯(lián)式情境教學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了一課后,還想知道下一課發(fā)生了什么。政治課再也不是枯燥無味的代名詞,學生對上課充滿了期待,課堂效率也是事半功倍。
教育固然需要教育家,但更需要一線教師將精益求精、專注誠敬、敢于創(chuàng)新的“工匠精神”帶到教學工作之中,構建高效課堂,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有人說:“一個擁有工匠精神的國家和民族,必然會少一些浮躁,多一些純粹;少一些投機取巧,多一些腳踏實地;少一些急功近利,多一些專注持久?!薄皩W為人師,行為世范”,傳道授業(yè)解惑的我們內在的核心氣質都是“匠人”,我們每個人都應把自己的工作崗位作為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的平臺,懷有一顆匠心,以一顆純粹的教育之心,始末如一,適應變化,創(chuàng)造可能,讓教育達到一種藝術境界,為實現(xiàn)偉大的中國夢貢獻一份匠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