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蘭
(貴陽市清華中學 貴州 貴陽 550025)
語文課內教材資源的開發(fā)利用
——以《林黛玉進賈府為例》
肖 蘭
(貴陽市清華中學 貴州 貴陽 550025)
教材資源是教科書(課本)、參考書刊、講授提綱、輔助教材以及輔導材料的總和。教材資源是高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教學資源,這些資源能否得到合理開發(fā)利用與教學效果息息相關。教師在開發(fā)利用教材資源時,應根源課本,杜絕架空文本的分析教學;學會對選文進行增刪,重新排列整合,充分利用課本資源;還要將課內外教材資源相聯系,拓展學生人文視野。
教材資源;語文;《林黛玉進賈府》;策略
當下有很多人將教科書與教材混為一談,教材指的是教學材料,教科書也叫“課本”。《中國大百科全書》(教育卷)對教材的定義是:教材是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一切教學材料。包括教科書(課本)、參考書刊、講授提綱、輔助教材以及輔導材料。教材是一個成套的系統(tǒng),教科書則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最基本的課程資源。
葉圣陶先生曾指出:“以教材為依托,以課堂為平臺,深刻挖掘課內資源是課程資源開發(fā)的立足點和出發(fā)點。”接下來在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一課《林黛玉進賈府》教學為例,探討教材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
傳統(tǒng)的教學通常把教科書作為唯一的課程資源,伴隨新課程的教學改革又有不少老師一味求新、求異、求多變,往往無限量拓展延伸,架空文本分析,本末倒置,把教科書這一語文課程資源中最基本最原始的資源忽視和弱化。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語文教師應建立在學習研讀教科書的基礎上,綜合利用與之相聯系的校內外各種資源,從課本出發(fā),逐一深入解讀。
《林黛玉進賈府》中環(huán)境描寫和人物形象鑒賞是教學重點,可以通過老師與學生共同的閱讀、再閱讀、細讀的教學過程得以實現。(1)初讀文本,了解故事梗概。請同學細讀文本后充當導游,向老師同學介紹黛玉初進賈府的見聞行蹤。(2)再讀文本,分析典型環(huán)境。從對寧國府、榮國府大門,榮國府賈母院,賈赦院,賈政院,賈母后院的描寫,可看出賈府外觀宏偉、布局講究、陳設華貴。從丫鬟婆子們的妝飾衣裙,舉止行動,賈府人物的生活習慣,學生也不難歸納出其繁瑣的禮規(guī)、肅穆的氛圍、分明的等級社會環(huán)境。(3)細讀文本,通過人物的語言外貌神態(tài)動作等細節(jié)描寫鑒賞林黛玉、賈寶玉、王熙鳳鮮明的人物形象。(4)精讀鑒賞局部語言,欣賞情節(jié)高潮——寶黛相會。
這樣根植于文本的教學,走出了架空文本的分析誤區(qū),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的細讀,容易培養(yǎng)學生語文閱讀鑒賞的能力,學生在細讀文本,品味賞析的過程中完成對文本的解讀,走進作品內部與作者對話,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科書的編排一直是課改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模塊,選用哪些文章,放在課本的哪一個位置,這是教材編纂者思考的核心。答案其實是多元的,現行的教材課本也只是大家普遍認同的觀點。但是不同的地域又會呈現不同特點,教師可以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根據教學的需要,對選文進行增刪重新排列整合,以求達到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標準下人民教育出版社對教材課本的處理是這樣的:每一冊必修教科書的內容都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樹立探究”“名著導讀”四個部分。前三個部分納入課內學習計劃,“名著導讀”可在課外自由自主安排。《林黛玉進賈府》處于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單元第一篇文章,這一冊書中梳理探究部分“交際中的語言運用”,“文學作品的個性化解讀”與本篇文章有較好的切合點,因為作為經典篇目《林黛玉進賈府》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教學目標即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倡導學生進行多元的個性化解讀。同時,本冊“名著導讀”部分又巧妙安排的《紅樓夢》,其導讀內容包括“背景介紹”“作品導讀”和“思考探究”三部分,老師可讓其作為學生預習文章的良好素材,了解曹雪芹,了解《紅樓夢》,了解其經典意蘊。以此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全面更投入地進行《林黛玉進賈府》的學習。
全國模范教師、特級教師張楚卿老師在談及自己的備課過程時曾說:“拿到一篇文本,首先應讀五遍,再閉著眼睛想十分鐘,接下來花大概二十分鐘的時間寫200字左右的鑒賞文章,最后搜集整理素材,設計教學思路?!边@樣的備課理念也充分地顯示了語文教材這一基本課程資源的重要地位。
《普通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實驗)中指出:“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對于語文課程而言,除了教科書之外有著大量相關有效的課程資源,因此,語文教學內容的提煉與組織不僅僅是對課本內容的處理,恰當地選取與之相關的資源材料進入課堂,正確選擇適合學生課外閱讀資料,科學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和運用,實現各種教學材料的綜合開發(fā)利用,也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中學生通過電視或者書籍對《紅樓夢》都不陌生,教師教學《林黛玉進賈府》時一方面要考慮其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價值,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和接受能力。從學生熟知感興趣的山寨版《紅樓夢》或87版拍攝的《紅樓夢》與當下李少紅導演翻拍的版本間激烈的PK熱浪,或以溫婉動聽的《枉凝眉》歌曲等導入課堂教學,都能在第一時間較快地引起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恰當引入王熙鳳出場、寶黛相會等精彩視頻片段,在一定程度上,學生能更加貼切形象地感受鮮明的人物形象。除了解讀文本,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正確引導學生學習閱讀課外資料。通過《林黛玉進賈府》的教學,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原著《紅樓夢》,更深層地感受經典作品本身的內涵。如學完《竇娥冤》等戲曲,引導學生借助輔導書籍、網絡工具、書刊等了解更多的戲曲知識,閱讀更多經典的戲曲篇目,培養(yǎng)興趣,增強自身文化修養(yǎng)。
[1]課程教材研究所等編著.《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書語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2]韓學屏等.《語文課程教學資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王文彥,蔡明.《語文課程與教學論》.高等教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崔雅鴻.《〈林黛玉進賈府〉的活動體驗式教學初探》.《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2期.
[5]蔡肇基.《學生,語文教學可貴的資源》.《中學語文·教學大參考》,200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