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正芳
摘要:根據(jù)中班幼兒有意注意發(fā)展的特點,我們須重視閱讀教材的合理選擇,通過主題鮮明、色彩感強的圖書畫面和生動有效的閱讀活動,進一步提高幼兒詞讀的興趣,培養(yǎng)其注意的穩(wěn)定性,從而萌發(fā)幼兒獨立閱讀的愿望。
關鍵詞:精選教材 巧設提問 善用媒體
一、中班幼兒早期閱讀的特點
經過小班一年的培養(yǎng),中班幼兒的有意注意的時間變長,閱讀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經驗積累不多,對事物的理解有限,因此幼兒閱讀的現(xiàn)狀是:
第一,觀察的有序性還不夠。中班幼兒還不能很好地觀察每一頁畫面上的人物與背景,特別是與故事發(fā)展有密切關系的人物的動作、表情,因而無法理解關鍵性的故事。情節(jié)。
第二,思維呈現(xiàn)無序化狀態(tài)。盡管中班幼兒已開始根據(jù)事物的表面屬性概括分類,但思維過程常常呈現(xiàn)一種無序化的狀態(tài),表現(xiàn)在還不能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理解故事,語言表達還不連貫;
第三,注意的穩(wěn)定性不夠。中班孩子的有意注意在逐步發(fā)展,呈現(xiàn)出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轉化的趨勢,但注意的穩(wěn)定性不夠,部分孩子仍未掌握翻書的基本順序與方法,常常一下翻到后面,一下又倒回前面。
第四,邏輯還不夠完善。中班幼兒活潑好動,并富于想象,但不能很好地根據(jù)前后畫面的變化來進行比較,用想象來補充故事的發(fā)展。
針對以上特點,教師首先要指導幼兒能對畫面做有序觀察,并將前后畫面聯(lián)系起來來理解故事內容。其次是指導幼兒能對圖書畫面中的空白點進行合理想象,并能比較閱讀內容的不同點。再次是讓幼兒知道圖書中有頁碼和文字,了解不同符號的對應關系,并愿意編畫情節(jié)簡單的圖畫故事書。最后是能讓幼兒大膽地表述閱讀到的信息,并能安靜地傾聽他人講述內容,掌握正確翻閱圖書的方法并安靜地閱讀圖書。
二、中班幼兒閱讀活動的指導
(_)精選教材
根據(jù)中班幼兒有意注意發(fā)展的特點,我們必須要重視閱讀教材的合理性和可閱讀性,通過主題鮮明、色彩感強的圖書畫面進一步提高幼兒閱讀的興趣,培養(yǎng)其注意的穩(wěn)定性,從而萌發(fā)幼兒獨立閱讀的愿望。
《朋友船》是一本中班早期閱讀教材,之所以受到了中班孩子的喜歡,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中班的孩子對于圖畫書中生動有趣的角色和它們夸張的表情、行為的變化,尤為感興趣,也樂于圍繞這些交流各自不同的閱讀感受。《朋友船》正是這樣一本非常符合中班孩子閱讀特點的好書。其中的形象鮮明,角色的動作夸張,情節(jié)點簡單易懂。同時,畫面清晰,沒有復雜的背景,更沒有多個場景的變換,角色間的關系也很容易理解。因此,中班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既能獲得一定的新經驗,又不會因為過難而影響他們的閱讀積極性。其次,圖畫故事書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是孩子生活中熟悉,既貼近生活,又極具童話色彩,閱讀這一故事符合了中班孩子獨立閱讀的條件。
(二)巧設提問
提問,是成人與孩子共同閱讀并交流互動的重要途徑之一。缺少了有效的交流,就無法了解孩子的閱讀需求與現(xiàn)狀,更無法推動孩子繼續(xù)閱讀與思考。因此,在各類閱讀活動中,提問的設計始終受到了極大的關注。
1.“步步推進”式的提問
即將復雜的情節(jié)點進行梳理,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規(guī)律,設計一連串有聯(lián)系的提問,幫助孩子逐步深入理解,最終撥開云霧,理清頭緒。一連串的問題有效地分解了故事理解中的難點,不僅使不同能力的孩子最終都能理解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梳理了思緒,習得了有序思維的方式。
2.“天馬行空”式的提問
考慮到中班幼兒思維具體形象仍占主導地位,因此,教師在閱讀后的交流中,還是應以開放性的提問為主,提供幼兒大膽講述不同見解且不會受到太多思維局限的表達機會。如圖畫故事《帽子床》,教師可以提問:“小老鼠看到了皮帽子會怎么樣呢?”
運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不同于他人的看法,這樣的提問方式有助于幼兒用想象來補充故事發(fā)展中的空間。
3.“旁敲側擊”式的提問
當孩子在理解圖畫故事情節(jié)的過程中遇到困難,無法繼續(xù)順著前一個問題推進閱讀進程時,教師不妨換一個角度提出問題,讓孩子尋找到另一種思考的途徑,引發(fā)繼續(xù)閱讀的興趣。
4.“順水推舟”式的提問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幼兒閱讀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營造具有活力的閱讀教學氛圍,同時更為了培養(yǎng)幼兒自主學習、積極思考的習慣,教師在幼兒進入中班后,不妨嘗試讓幼兒學會提問,如在共同理解故事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讓幼兒說說“你還有什么看不懂的?”、“你還想知道些什么?”然后順著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以點帶面,鼓勵其他幼兒來解答問題,這樣既能有效地激發(f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融洽幼兒間的關系,又能引發(fā)幼兒進一步閱讀的愿望。
(三)善用媒體
媒體是傳遞信息和承載知識的工具,教學媒體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技術工具。現(xiàn)在的教學媒體是指以計算機為基礎的其他媒體——幻燈、投影、視聽設備等。媒體與教學的融合,構成一種特定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在傳統(tǒng)教學中,如果不采用教學媒體輔助教學,則教學質量完全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技能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教學往往容易回到“以教師為中心”的境況,孩子的學習依托教材,靠教師灌輸獲得知識,孩子缺乏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師生關系也無法達到交互的境界,更談不上發(fā)展幼兒的個性?,F(xiàn)代教學媒體的使用,幫助教師的教學更直觀、生動、形象,有助于幼兒理解和感受,并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大大拓展了教學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