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尊重個體差異
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實驗小學 律琳麗
尊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何依據(jù)學生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活動式”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對有個性色彩的學生采用了先走近學生,再領學生走進課堂。通過全方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到正面引導學生,改變消極狀態(tài),再到設計有效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最后升華教育理念,才能做智慧型教師。教師的責任是點亮學生心中的燈,教師的智慧是指引學生揚帆遠航。
尊重 有效引導 個性發(fā)展
《美術課程標準》的課程基本理念中提到“現(xiàn)代社會需要充分發(fā)揮每一個人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在教學中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同學”。一旦發(fā)現(xiàn)并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就要實施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滿足學生的需要。尊重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個性”差異,如何依據(jù)學生的差異有針對性地進行“活動式”教學。在實際教學中對有個性色彩的學生采用了先走進學生,再領學生走進課堂。
小學低年段學生突出的心理特點就是情緒化。對自己喜歡的事、積極性高,不感興趣的避而遠之。我校“活動式”教學是以小學生的學習心理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先從了解學生開始,尊重個性學生心理年齡特點,尊重學生從而使學生在美術課堂中得到充分發(fā)展。由于每個學生有不同的成長背景、興趣愛好、不足、優(yōu)勢以及個人需求。跟孩子們交流了解“特別”學生是否有感興趣的事情以及過人之處,嘗試著接近學生,以交朋友的方式找其談話。有一次在班級走廊,嘗試著找小雯談話,他站在那不膽怯,很認真的聽我說,卻一言不發(fā)。當我從同學那得知他對汽車感興趣時,我就有意無意地提一句,他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這才開口說話。他問我:老師你也喜歡車嗎?我說喜歡啊,然后就問我喜歡什么車……在談話中我了解了小雯不但對車的標準熟知,而且對發(fā)動機的性能也很了解。我確定了小雯的興趣點,在課堂上就從汽車入手。由于他對汽車的細心觀察,所以畫出的汽車遠遠超出二年級學生的能力范圍,這令我感到十分驚訝,我在班級大大地表揚了他。漸漸的小雯在美術課上減少了告狀的次數(shù),再也聽不見他同桌放聲大哭了,能在課堂上安靜地畫他喜歡的車了。所以只有全方面了解學生,尊重學生。才能逐漸使“特別”學生走進我的美術課堂。
這年齡段的學生對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系很不穩(wěn)定,自我評價幾乎完全依賴老師。容易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不容易看到自己的缺點。要改變學生,就要先改變對學生的評價。引導學生對其提出要求,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首先對教學目標的設立不能過低或過高,會導致學生缺乏求知欲或知難而退。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作有效引導,根據(jù)學生特殊能力確定教學目標。其次,教師引導和評價及時得當,對學生的作用不可估量。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小雯畫面的線條也越來越流暢,汽車畫的越來越精致,在不吝嗇表揚的同時,引導他規(guī)范自己,鼓勵他積少成多,一步一步完成學期末辦個人畫展的愿望。然后我采取了新的辦法:先解決他的思想問題以及改變他的壞習慣。所以我對他提出了幾點具體的要求:1.互相尊重,在老師上課時不隨意離開座位,與課堂無關的話我們可以私下說。2.互相學習,像班級出色的同學學習,同學是在校園生活中接觸最多的人,不但不能欺負,還要保護,做到互幫互助。3.說到做到,講誠信。由于小雯原有的思想根深蒂固,一些習慣豈是一朝一夕能改變的呢,所以,我耐下性子多次找他談話,只要他犯了錯誤,我就找他談。我時常鼓勵他,經常的對他肯定的點點頭說:不需要懷疑,你很棒。長時間關心和鼓勵又怎能讓小雯不發(fā)生點變化呢?他一改平常,課上積極配合,即使畫的車自己已經覺得挺滿意了,也虛心的到我跟前,讓我給他提提建議。他還會主動的跟我探討如何將車畫的立體,并把畫的還不錯的作品保存,為辦畫展而努力。正面的引導學生能喚起他積極向上的進取心、求知欲和好勝心,改變學生的消極狀態(tài)。
“活動式教學旨在喚醒學生潛能,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情感,在學習活動中體驗到自己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知識的成功之悅,逐漸意識到自己的進步,在積極的情緒中產生迫切的求知欲望,形成愛學、愛動、愛思的學習習慣?!备鶕?jù)學生特點結合教學實際,設計有挑戰(zhàn)的教學任務使學生自主完成。小雯良好的習慣已經逐漸形成,接下來我要做的是幫助小雯獲得發(fā)展自己潛能的機會,對他進一步提出要求,我不想小雯只沉浸在畫車的世界里,所以我采用了分層作業(yè)來幫助他。在美術課上尊重他的同時,我總是讓他嘗試,比如本節(jié)課我們學習《假如我是巨人》,我讓小雯在他的畫面里安排一個人,怎樣的畫面布局與形象的對比才能凸顯出巨人呢?他想了想說讓人手里拿著車,我便讓他在畫紙上畫一畫,從那以后小雯的畫面逐漸有了車以外的形象,在以后的美術創(chuàng)作中,為了使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快樂,我設計了分層作業(yè),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去選擇,改變以往“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學生的想法。只要教學目標得到學生認同,就有利于解決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教室里的心靈雞湯》中契爾門老師曾說過:“尊重每個人的特別之處,要以感恩的心情看待使自己成為獨特的人或事,要運用自己的天賦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痹诿佬g教學中,多數(shù)學生好奇心強,興趣濃厚,但如果引導和評價不及時,學生容易產生消極情緒。這時,教師應多關注一些“特別”的學生,面對個性發(fā)展對待學生有愛心,輔導學生有耐心,教育學生要有誠意。只有一心一意善待每一個學生,才會在教育教學上喜獲豐收。教育學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這就需要足夠的耐心,在平時的工作中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了學生的錯誤,坦誠地和他交流,學生是能夠接受的。
教師的責任是點亮學生心中的燈,教師的智慧是指引學生揚帆遠航。作為一位人民教師,只有愛自己的學生,像愛自己的孩子,盡情欣賞學生,才能感受職業(yè)的幸福。
【1】(美國)艾斯特·萊特(Esther Wright).教室里的心靈雞湯【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
【2】(美)荷克絲著,楊希潔譯.差異教學——幫助每個學生獲得成功【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3】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S】.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
【4】管建剛.不做教書匠【M】.福建教育出版社
【5】湯勇.做一個卓越而幸福的教育者【M】.教育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