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炎武小學 孫 寧
合作讓雛鷹快樂地飛翔
——淺析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江蘇省昆山市千燈鎮(zhèn)炎武小學 孫 寧
本文分析了小學體育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以及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現狀,結合問卷調查,在培養(yǎng)交往能力的基礎上,研究適合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有效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法。提出在教學過程中要建立起師生、生生間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取長補短、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學環(huán)境,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體育能力和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小學 體育課堂教學 有效 合作學習
隨著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小組合作學習作為現代新課程所提倡的重要的學習方式,備受廣大的體育教師推崇,但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究竟如何?有無解決問題的相應措施?應當是當前值得每個體育教師關注的問題,也是當下每個體育教師最頭疼的煩惱。作為一名工作6年,又一直擔任著中高年級體育教學的年輕教師,在進行體育課堂教學時我最常采用的教學模式就是合作學習,總覺得它能將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可是在課上我常發(fā)現學生站在旁邊觀看,自己很少參與;同學之間分歧很多,有時還會鬧矛盾;每次上完課學生們表現及課堂所體現出來的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有時連最基本的學習目標都完成不了。
體育課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促進學生的個性與共性協調發(fā)展,但它并非十全十美,在運用中同樣存在著不足與缺憾,如協作學習的形式化、自由化、單一化,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會出現只注重生生互動而忽略師生的互動,無明確的角色分工,教學分組隨意性較強,甚至會出現放任式教學,對有效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沒有結合體育學科特點,很少有真正意義上的協作學習。
因此,我校體育教研組在本校及周圍兄弟學校中進行了一次關于小組合作學習方面的心理調查,主要對象是三到六年級學生,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根據調查,我校及周邊兄弟學校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幾種形式主義傾向:
1.缺乏深入研究 ,合作學習流于形式。在實際的體育課堂中,由于一些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精髓的理解,沒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培訓,我們常把教學中傳統(tǒng)的分小組教學當作合作學習。小組同學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間合作技能,不具備真正合作的傾向性,學生之間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對方,信任對方,不知道怎樣與其他人進行有效的互動學習。最后,合作學習只能是流于形式。
2.只重形式,盲目分組學習。在課堂教學中,不管具體學習內容,生搬硬套采用協作學習的形式,似乎只要合作練習,就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就能培養(yǎng)合作意識。
3.為了追求合作學習的效果,過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在內容選擇上考慮不全面。一部分教師在分組練習中,為了便于學生能開展小組合作練習,降低了技術要求,把較為枯燥的項目,用一些簡單易學,趣味性、游戲性強的活動替代,表面上看,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和體育活動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但實際上的合作練習只是滿足了學生體育活動的私欲,卻犧牲他們全面掌握體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為代價。
1.讓雛鷹學會交流的技巧,融入小組合作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由于一些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精神實質的正確把握,生硬表面地理解其意義,只是把體育教學中傳統(tǒng)的分組教學(行政小組)當成小組合作學習?!靶〗M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2.預先規(guī)劃,做好組織工作,讓雛鷹踏上和諧快樂的合作之路
建立結構合理、互幫互助的小組是開展協作學習的第一步。小學階段的學生在興趣愛好、性格特點、交往愿望、能力水平以及社會適應性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根據內容、班級實際,充分考慮這些因素,進行合理的分組。在設計小組合作練習時,教師應根據學習內容、學生實際以及教學環(huán)境等情況,選擇有協作價值的內容、有利的時機和適當的次數。
3.設計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方法,讓雛鷹重拾合作的快樂
(1)小組成績分工法
將學生分成由幾個人組成的學習小組。要求成員在成績水平、先天身體條件、輔導能力或才能傾向領導、個性特征等上有差異性。教學程序是開始由教師授課,然后組織學生們在他們各自的小組中進行練習。通過組員間相互輔導與幫助,使所有成員掌握所教內容。
(2)小組游戲競賽法
此方法運用了與學生小組成績分工法一樣的教師講授和小組活動,不同的是它以競賽形式代替了測驗形式。在競賽中,學生們與來自其他小組的成員進行競爭,以便為他們自己的小組贏得分數,這種方法有一個“不斷調整”的程序。
小組合作學習在體育課堂上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教師應注意結合體育學科的本質特征以及學校的實際,經常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學策略的研究,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培養(yǎng)了學生與人合作、與人競爭,交往溝通等現代意識,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和個性品質,最終達到主動發(fā)展,提高學習效益的目的,使體育合作學習真正成為教學變革的推動力量。
【1】教育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及解讀(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邱裕良.教師如何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J】.中國學校體育網,2003(02)
【3】錢南陽.合作小組在體育課中的運用【J】.中國學校體育,2003(01)
【4】許曉部. 談體育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體育教學,2005(04)
【5】郁波. 迎接新的挑戰(zhàn)【T】.在浙江省新課程培訓會上發(fā)言稿,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