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zhèn)馬豐小學 馬紅梅
以教材為基,保障學生的詩性表達
江蘇省如東縣馬塘鎮(zhèn)馬豐小學 馬紅梅
詩歌是世界上最真摯、最具藝術化的表達方式,是引領學生語言發(fā)展的最佳資源。因此,蘇教版教材中選用了大量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詩歌,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體悟詩人情感、把握體裁樣式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的語言實踐,引領學生在詩歌自主創(chuàng)作促進言語生命的發(fā)展。本文提出要尊重規(guī)律,呵護兒童表達的天性;把握特質,切準學生表達的難點;針對學情,給予學生表達的方法,從而保障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
尊重規(guī)律 把握特質 針對學情 保障表達
詩歌是世界上最真摯、最具藝術化的表達方式,是引領學生語言發(fā)展的最佳資源。因此,蘇教版教材中選用了大量經(jīng)典的現(xiàn)代詩歌,教師要在引導學生體悟詩人情感、把握體裁樣式的基礎上,強化對學生的語言實踐,引領學生在詩歌自主創(chuàng)作促進言語生命的發(fā)展。
馬克斯范梅南說過:“兒童是上帝派往人間的天使,是成人之父。”對于創(chuàng)作而言,兒童又是天生的詩人。他們的意識中總是會迸發(fā)出許多的奇思妙想,教師要在兒童詩歌的教學中,尊重、呵護學生這份難得的詩性表達,要在充分激發(fā)學生內在表達潛能的基礎上,讓學生形成自己獨特的觀察世界、表達自我的個性視角,從而在愉悅的體驗中激發(fā)樂于表達的興趣。
如蘇教版三上《長城和運河》一詩中,作者以駕駛飛機從高空俯視的方式,描寫了長城連綿起伏、曲折蜿蜒的壯觀景象。在教學此處時,很多學生都難以掩飾自己內心的激動,都被這一獨特的觀察視角所吸引,更被詩歌中形象而生動的語言所震撼。在引領學生深入感受如此表達的妙處之后,教師引領學生轉變視角:我行走在崇山峻嶺之上,環(huán)顧周圍的磚墻,一個奇異的景象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用這樣的方式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迸發(fā)出來的情感脈動和內心話語,進行深入交流,并嘗試運用規(guī)范的語言加以呈現(xiàn)。當學生在完成初步創(chuàng)作之后,教師再次為學生補充拓展了長城的相關圖片,引領學生在深入、細致的觀察過程中進行探究,一方面增強了學生對長城的內在體悟,另一方面又為學生的深入提供了廣泛的資源。
這一案例中,教師運用兒童詩歌來喚醒學生內在的表達動力,借助文本范例、直觀畫面以及教師語言的渲染,豐富了學生的認知思維,讓學生完成了長城的整體性感知,為學生展露出天真、仁善的語言創(chuàng)設了臺階。
由于學生認知能力的限制,他們對于客觀事物的認知相對而言比較粗淺,只能形成一種整體性的認知,這就導致了很多學生在語用表達中往往空泛無物。因此,教師就應該深入關注學生對現(xiàn)實客觀世界和形象認知世界的獨到體驗,繼而有條理地展現(xiàn)出來。
如著名兒童詩人王宜振所創(chuàng)作的著名詩歌《秋天》,就以生動形象的語言、精妙妥帖的比喻,將秋天的靜態(tài)動態(tài)之美和豐收的喜悅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教學中,學生深深被詩歌中鮮活的畫面所吸引,但由于對詩歌表達本質體悟的缺失,學生也遭遇了眼高手低的尷尬。這就要求教師要讓根據(jù)具體的學情,洞察學生表達的困惑所在,幫助學生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進行表達內容的廣泛梳理。如在教學“玉米舉著紅纓樂了……一曲酒歌在心靈釀造”時,教師首先引領學生感受到詩人運用擬人手法所起到的表達效果,然后深入追問:在秋天,還有哪些事物可以運用擬人的手法加以運用呢?學生在深入實際過程中明晰認知,將關注的視角從莊稼散發(fā)開去,拓展到花草、樹木、動物、自然現(xiàn)象等。隨后,教師引領學生模仿課文中的寫法選擇一種事物進行表達;在分享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將所有學生的內容進行串聯(lián)組合,從而促進學生表達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中低年級,學生積極的詩性表達欲望,是引領學生進行語言實踐的極好資源。但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語用訓練就有著進一步地提升。這就意味著僅有一腔熱情還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在學生樂于表達的契機中,給予學生足夠的方法支撐,讓學生學會表達。
如在教學《長江之歌》時,教師則以課文為范本,引領學生深入感知詩歌表達的特質:首先,作者全篇都是以第二人稱“你”的口吻,仿佛在與長江進行深入對話的過程中,將自己對長江的依戀和贊美之情展現(xiàn)出來;其次,作者大量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拉近了與長江之間的距離,如“你是無窮的源泉”“你有母親的情懷”“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等提升了表達的形象性。教師緊扣詩歌表達的內在情境,讓學生深入體悟這樣表達的整體效益。而在隨后的練筆中,教師則要求學生從自己的生活中選擇一個最喜歡的事物,嘗試運用第一人稱的寫法,通過比喻、擬人等手法的運用,學習寫作一首詩歌。
在這一案例中,教師并沒有直接做起甩手掌柜,一布置寫作任務,就純粹讓學生放縱去寫,而是從教材中的詩歌入手,充分發(fā)揮教材文本的示范引領作用,從課文中汲取表達的營養(yǎng),為自己的實踐表達提供了極好的認知資源,從而為語用訓練表達指明了方向。
總而言之,詩歌是最美麗的藝術。教材中的詩歌都是編者經(jīng)過精心選擇的,教師要充分運用教材資源的示范性、經(jīng)典性和感染性,引領學生在深入辨析感知、聯(lián)系對比體驗的過程中,促進學生認知能力的不斷提升,為學生言語生命的發(fā)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