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站塘中心小學 彭玲玲
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方法探析
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站塘中心小學 彭玲玲
當堂達標教學模式是當堂達標教學改革的基本成果,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范。小學語文當堂達標教學的基本模式——讀悟結合當堂達標。其基本流程為激趣導入——目標認定——讀悟接合 —— 達標教學——拓展延伸。
當堂達標教學模式是當堂達標教學改革的基本成果,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范。在推行當堂達標教學的兩年中,我結合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積極實踐,總結出“讀悟結合當堂達標”課堂教學模式。其基本流程為激趣導入——目標認定——讀悟接合 —— 達標教學——拓展延伸。
著名特級教師于漣曾說過,課的第一錘要緊緊敲在學生心靈上,激起他們思維的火花。遵循這一思想,我堅持課伊始,趣已生。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激起學生的探索求知的欲望,促使達成高效課堂。
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可采用多種方式導入。
1.語言描繪情境:教師通過繪聲繪色而充滿情感色彩的生動語言營造出愉悅,逼真的情境。這種情境的營造能夠充分的激發(fā)學生與文本對話的興趣,為學習文本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音樂渲染情境:上課伊始,選擇恰當?shù)囊魳纷鞅尘?,渲染出與文本情感一致的情境,吸引學生閱讀文本,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3.圖畫影像再現(xiàn)情境:圖畫影像再現(xiàn)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讓文本描寫的意境形象化,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
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導向,是當堂達標教學的根本方向和靈魂。準確、科學的定位目標,有助于課堂教學優(yōu)質高效的進行。心理學表明,有無明確的目標學習效果大不相同。無目標學習是有目標學習的三分之一。應該培養(yǎng)學生強烈的目標意識,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并試圖解決問題。
方法活是當堂達標教學的精髓。在實際教學中。我采用讀悟接合當堂達標的模式促進教學達標。其基本模式為:把握課文整體閱讀——尋找文章要點畫讀——抓重點詞名研讀——領悟文章精髓品讀。
讀是了解,是欣賞,是基礎;悟是領悟,是歸宿,是學生心靈與文本撞擊后產(chǎn)生的共鳴,是學生學好語文、學會閱讀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本途徑。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提倡的“以讀促悟、讀悟結合”就是引導學生用整個心靈去感受,和作者真誠對話,和文中人物進行心靈交流,從而充分感知語言之精妙,洞察語言之精髓,把握語言之理趣,從而達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的同化境界。那么,如何運用“讀悟結合 當堂達標 ”呢?
(一)把握課文整體閱讀
整體閱讀是深入研讀文本的前提,是閱讀價值充分挖掘的必要條件。對文本整體閱讀不充分,就會割裂局部整體的聯(lián)系。課標提倡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要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容,理清思路,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觀點和感情,獲得一個總的印象。
這一環(huán)節(jié),可采取速讀、默讀、大聲讀、輕聲讀等各種方式。
(二)尋找文章要點畫讀
以總的印象作為出發(fā)點和依據(jù),讓學生輕聲閱讀課文,圍繞問題,圈畫有關語句,著重再讀。畫讀,不同于初讀的“瀏覽”、“速讀”。輕聲閱讀——圈畫——再讀,學生在讀中把握重點,在讀中理解感悟。是逐步走入文本,是對文本感覺的逐步加深,是參與性的讀書實踐活動。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聯(lián)系全文進行跳躍式閱讀,篩選式提取文本信息,強化整合文本信息,直接促進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三)抓重點詞句研讀
語文姓“語”,文本解讀的任何價值都要通過語言層面的鑒賞來實現(xiàn)。培養(yǎng)獨立閱讀能力,深入研讀文本,必須具備語言鑒賞力,學生能根據(jù)語境、根據(jù)生活體驗、根據(jù)關鍵詞語揣摩語句含義。
研讀的方式很多,如:對比讀(反復多遍對比讀,形成自我感悟)、演讀(表演式讀,直接體驗)、創(chuàng)設情境讀(營造氣氛,以情促讀)、想象讀(體味獨特感受,深化理解內涵)。在教學中,我們可以根據(jù)采取恰當?shù)淖x書方式,在讀中自明內容,自悟內情。在情感上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這時,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受也有了初顯,達到了語言文字熏陶感染的作用。
(四)領悟文章精髓品讀
俄國作家果戈里曾說:“像樣的朗讀一篇抒情作品,需要同作者分享他那充滿他心靈的崇高的感受;需要用整個心靈去感受它的每一個字?!边@就是品讀!
教學中,我們將品讀作為讀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是充分解讀文本后的一種情感宣泄,是一種情感的升華。品讀,品的是文章中詩一樣的語言,是字里行間真切的情感。品其聲其色,其情其味。口詠其言,以惟其義。在美讀中品味,在品味中提升。這也就是我們倡導的以讀促悟。漢語言本身是非直觀性的,又是最具想象感性的,只有讓學生在“讀中悟 悟中讀”,才能真正使學生受到良好的語言文字訓練,提高對語言的敏銳感受能力和思維能力,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陶冶美的情操。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語文學習的資源、學習的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學校、家庭、社會是學習語文的整體學習環(huán)境所以應拓展語文學習的領域,從課堂中延伸出去,讓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用語文,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提高語文素養(yǎng)
1.閱讀拓展:閱讀拓展可以是縱向拓展。即學習了一篇文章后閱讀整部如由《童年冬陽駱駝隊》閱讀《城南舊事》;也可以是橫向拓展即學習一篇文章后閱讀內容或寫法類似的文章如由《北京的春節(jié)》閱讀《除夕》《過年》《年》。
2.社會拓展: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課堂不是語文學習的唯一途徑,應讓學生從無字句處讀書。學習《泊船瓜洲》后,也讓學生上網(wǎng)搜集思鄉(xiāng)的歌曲或詩詞,學習《遨游漢字王國后》可以讓學生搜集或編寫字謎,開展猜字謎活動;搜集象形字感受漢字的有趣;搜集對聯(lián)或語言笑話。
總之,通過教師對課堂的不斷探索與創(chuàng)新,離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建立就會越來越近,讓所有學生都能被語文的魅力所吸引。
教學模式 讀悟結合 當堂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