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溶俊
【摘要】筆者因喜歡物理科目,對物理的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加之以我們班的物理學習情況來看,力學作為物理科目中較為難學的一部分內(nèi)容,大家對其解法比較頭疼,而這容易對我們的物理學習產(chǎn)生心理障礙?;诖?,筆者通過自我學習經(jīng)驗,總結了在物理解題中的部分技巧與學習方法,供大家討論和指點。
【關鍵詞】物理;力學;解題;技巧;方法
力學是高中物理科目的重難點,部分同學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完全理解力學中的知識,加之涉及力學知識的題目大多以綜合題出現(xiàn),解題思路和過程的復雜性進一步加深了學習力學的難度,而一旦學不得法,則容易造成學習的盲目性和混亂性。以下,筆者通過自己學習的經(jīng)驗,對高中物理力學知識學習的相關技巧與方法作了簡述。
1培養(yǎng)力學的解題思路
在我們學習高中物理力學時,需要用到能量守恒定律、運動定律,且還要運用不少的數(shù)學知識,比如三角函數(shù)、幾何、圖像等。以我自身為例,在課余時間就經(jīng)常和部分同學討論有關力學習題的解題過程,以及所需要用到的理論知識有哪些,通過不斷地練習與深化,我們找到了可利用熟練掌握的函數(shù)和定律的方式,來解答部分力學的問題,并由此形成一種自我特定的力學解題思路。同時加之力學習題具備多變性、理解難等特點,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我們需對受力物體進行受力分析,并養(yǎng)成舉一反三的學習習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2強化審題,找出隱藏信息
審題是解題的第一步,在高中物理力學題的解答中,我首先會對所要解答的問題進行整理,并弄明白所要解答題目的對象,并且在一個特定的環(huán)境下,會將其問題的對象單獨隔離出來,進而有針對性、單一性的對問題進行力學上的分析,同時我還會盡量找出題目中所蘊含的隱藏信息,來提升解題效率。另外,高中物理力學大多的問題都會和我們的生活實際相關,因此在審題過程中就需要特別注意,做到邊審題邊在題目中標注重要信息,同時注意題目中有沒有直接表明而對解題有幫助的隱含信息,并將信息加以分類,以避免解題時找不到思緒,鉆入“牛角尖”。
3構建物理模型,分析受力條件
分析題目時,我一般會按順序分析物體所受的力,即按照重力、彈力、摩擦力的順序分析,并牢記口訣“重力一定有,彈力看四周,摩擦分動靜,方向要判準”。彈力和摩擦力都是接觸力,我們可對其進行全面分析,看問題對象與其它物體有幾個接觸面(點),并應根據(jù)彈力和摩擦力的產(chǎn)生條件逐一分析,每分析一個力都應找出施力物體,因此這種方法可以當做是防止“多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其次,在分析物體受力時,還要具體分析物體的運動形式,是靜止或是均速直線運動,還是變速運動,同時還要注意運動的相對性與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不同,其受力情況一般也不同。如放在水平傳送帶上的物體隨傳送帶一起傳動時,若傳送帶加速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向前;若傳送帶減速運動,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若傳送帶勻速運動,物體則不受摩擦力作用。最后,還要明確物體受力情況,分析其具體受到的外力個數(shù)以及方向,如果是多個物體受力,還需具體分析每個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以分清單個物體受力情況和整體受力情況。另外在物體受力情況十分復雜時,需要從整體上考慮,并列出相應的受力方程。
4掌握力學學習的方法
在我們所學習的高中物理力學當中,力學主要涉及到安培力、電場力、引力、洛侖磁力、摩擦力、彈力以及重力等,其分析的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判斷力存在性的方法:在日常學習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①彈力會受狀態(tài)影響;②相對運動為機理;③重力需看問題提示;④先彈力后摩擦;⑤相互垂直力若大,則平行不存在力;(2)力隔離與整體方法:以外力判斷整體,隔離后求內(nèi)力;同狀態(tài)看整體,反之用隔離;不同狀態(tài),整體也可;假設某力存在或者是不存在,應當以依據(jù)計算;坐標利用正交分解,軸上矢量多;(3)判斷力運動趨勢的方法:受到速度和加速度的影響,同向相加反向則抵消,垂直拐彎不向前;加速度受力影響,分清徑向切向,徑向方向變,切向大小變,運動方向則偏徑向。此外,詳細的力學的解題方法為如下所述。
4.1動力學
高中物理動力學問題,我們的老師將其大致分為兩種:第一種是根據(jù)已知研究物體的運動情況,來分析其受力情況;第二種是已知研究物體的受力情況,來判斷其具體的運動情況。同時我發(fā)現(xiàn)在一般情況下,動力學知識往往會伴隨著綜合題出現(xiàn),包括高考考題中常見的力學與電學結合的問題,因此其可以認為是高中物理力學學習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而要想解決動力學問題,其研究對象既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多個,在具體的解題過程中,我一般會根據(jù)題目所給出的信息,運用牛頓定律余動量定理等,以最適合的解題策略進行求解。
4.2運用動能定理及機械能守恒定律解決問題
在物理力學的學習中,我們知道由于動能、勢能、機械能均為狀態(tài)量,加之動能定理及機械能守恒定律不涉及具體過程及過程量,其只涉及物體的始末狀態(tài),因此在解題過程中,我們可無需分析過程量,達到簡化解題過程的目的。由此可見,動能定理及機械能守恒定律適用于恒力或變力、持續(xù)作用或短暫作用、直線運動或曲線運動等,并且無法應用牛頓定律及運動學規(guī)律解決復雜性問題,但可以應用能量定律對其進行簡單的解決。
5掌握邏輯思維,在解題中舉一反三
在學習高中物理知識時,我發(fā)現(xiàn)很多力學問題都存在著邏輯連貫性,因此,我在平常的學習中會刻意訓練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在解答力學題目時降低其復雜程度,更好地理解題意。例如,我在遇到“兩個物體糾纏在一起,彼此之間均存在著相互作用力”這類題目時,我會先提出假設將這兩個物體當作一個整體,來解決它們無法區(qū)分開來的受力情況,并利用邏輯思維能力進行解題。同時,我在解答高中物理力學問題時會注重對知識遷移能力的訓練,由于力學題目有很多題型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或者彼此知識存在著關聯(lián),針對這些力學問題,我能夠根據(jù)平常的解題經(jīng)驗總結規(guī)律,不斷積累和提升自己的物理學習能力,使得自己的解題自信不斷增強,以此將物理知識和解題方法舉一反三。
6總結
總之,在力學解題全過程中有計劃、有目標、由簡到繁、循序漸進、反復多次地引導自己實踐,不僅是提高力學解題效益的充分條件,也是排除我們學習物理力學心理障礙的主要渠道。
參考文獻:
[1]李一璠.談高中物理力學三大解題技巧構建[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3)
[2]劉鵬.淺談高中力學的解題思路及技巧[J].亞太教育,2015(25)
[3]張澍洺.高中物理力學三大解題技巧探究[J].科技資訊,2016(24)
[4]程靜.論高中物理教學中解題能力的培養(yǎng)[J].今日科苑,20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