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麗萍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就是閱讀教學,語文的教學核心是讀與寫,然而寫作的基礎(chǔ)就是閱讀,所以閱讀在語文教學中尤為重要,體現(xiàn)在考試中就是初中語文試卷中的閱讀理解題,其分值較高,這也從側(cè)面體現(xiàn)了閱讀的重要性。本文對學生在做語文閱讀理解題時容易失分的原因做出了探討,并提出了一些解題技巧幫助學生提高閱讀能力。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失分原因;解題技巧;分析
一、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學生失分原因
1.缺少基礎(chǔ)的閱讀知識
在初中語文的教學目標中有一項要求就是要教會學生基本的閱讀知識,使學生具備基礎(chǔ)的閱讀能力。初中的語文閱讀理解題,在命題時充分考慮了初中生的理性思維與象性思維,并結(jié)合了學生的學習基礎(chǔ)進行命題。所以,部分學生在平時沒有跟緊老師的教學步驟進行語文的學習,自己本身的語文閱讀基礎(chǔ)較差,對已經(jīng)學習過的基礎(chǔ)的語文詞匯不能很好的理解,對于詞匯的一般應用方法及常見意義沒有良好的掌握。這使得學生對文章中提供的信息不能良好的總結(jié)歸納,更談不上理解文章主旨、說明文章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了。不能理解文章提供的信息使得學生在答題時思維邏輯混亂,造成失分情況[1]。
2.邏輯思維較差
初中的語文閱讀理解題不僅考察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還考察了學生的邏輯思維。一些學生在閱讀文章時,能夠理解詞語的字面意思,但是當這些字詞組合成為一個句子段落時,就不能很好的在里面找出答題所需要的信息,對于上下文之間的關(guān)系不夠明確,在對需要聯(lián)系上下文進行作答的題目上容易失分。
3.缺乏常用文體知識
學生對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等一般常用文體的特點了解不夠到位,在答題時不能按照文章的問題特點作答,也是導致初中生語文閱讀理解題失分的原因之一。
4.答題沒有按照閱讀理解題目的基本要求
一些學生在閱讀時能夠理解文章的含義,但是在答題時對題目的理解有偏差,往往不能按照閱讀理解題目的基本要求進行作答,造成失分現(xiàn)象。
5.解題技巧的缺乏
語文閱讀理解在解題時有一定的技巧,老師在平時授課以及試題的講解時也有過具體說明,并能夠針對不同的體型教授學生解題技巧,但是一些學生在平時不注意使用這些解題技巧,不能對這些解題技巧進行總結(jié),應用的不夠熟練,導致語文閱讀理解題失分。
二、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的解題技巧
1.看準題目要求
初中生在進行語文閱讀理解題的作答時,要想不失分,在答題時就要根據(jù)題目的要求進行作答,所以看準題目的要求非常重要。
學生可以在閱讀語文閱讀理解題提供的材料之前,先看一遍題目,并重點標注題目中具有關(guān)鍵信息的字、詞、句,理解題目的意思,看準題目的要求,了解題目中想要你在文章中提取的信息,帶著問題再讀材料。這其中有些題目具有較強的獨立性,需要學生根據(jù)自己的主觀思想進行作答,這類題目學生可以直接作答,不用看提供的材料。還有一部分是針對某一段落的題目,這時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就要重點閱讀這一段落再進行作答。還有一些題目是需要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在作答,這類題目就需要學生在閱讀時,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大致確定閱讀方向,再進行閱讀。這樣了解了題目的要求,在閱讀與答題時才能做到事半功倍[2]。
2.材料的閱讀技巧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答題的信息來源就是所提供的材料,如果在閱讀時不注意運用技巧進行閱讀,很難在材料中找到所需信息,然后在重復的閱讀,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煩情緒。
之前說了在閱讀材料之前要看清題目要求,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在讀材料時要注意要想從文章中準確的提取信息只讀一次材料是不夠的,至少要讀兩次:第一次閱讀講求的是“快”,快速粗略的通讀全文,大致理解提供材料的主題內(nèi)容,理解結(jié)構(gòu)層次、理清文章脈絡,首先對材料的內(nèi)容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需要注意的是,第一遍雖然要求快,但不代表閱讀可以馬虎,需要標注好與問題有關(guān)的重點詞、句,以便重點閱讀及再次查找;第二遍閱讀講求的是“精”,這時讀材料就要求學生認真仔細的進行閱讀,并針對上次閱讀標注的地方重點進行閱讀,對上下文建立起聯(lián)系,明確文章主旨,歸納總結(jié)每段含義,提取出答題的所需信息。
掌握好閱讀材料的技巧才能快速準確的從材料中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后再對信息進行歸納總結(jié),不僅可以提高答題效率,還能提高答案的準確性,避免失分。
3.修辭手法的解析
在初中閱讀理解題中一部分題考察的是學生對于文章中修辭手法的理解能力,常用的修辭手法有:反復、擬人、對偶、反問、設問、夸張、排比、比喻,下面我們一一進行解析。
反復:這類句子格式整齊,大致意思相同,在閱讀時能夠感覺到表達的情感逐漸強烈。
擬人:通過對某種事物使用人類的特點加以描述,在閱讀時對事物的印象會更加鮮明。
對偶:句式工整、具有較強的節(jié)奏感,語言較為精煉,一般以對仗的形式出現(xiàn),有韻律美。
反問:閱讀時可以明顯感覺到語氣的加強,關(guān)鍵詞語有“難道”等。
設問:通常以自問自答的形式出現(xiàn)。
夸張:閱讀時可以感覺到氣氛的提升,對原本事物的描述有所夸大。
排比:句式整體較為工整,一般不以對仗的形式出現(xiàn),閱讀時可以感覺到較強的語言氣勢。
比喻:用通俗易懂的道理或事物特點描述另一種事物,或者將抽象的事物用具體的事物描述出來,關(guān)鍵字有“像”等。
了解了這些修辭手法有助于在答題時有針對性的回答這類問題,避免失分[3]。
4.先易后難進行答題
在答題時不一定非要按照題目順序進行作答,如果碰到較難的題目可以先跳過去,先做簡單的會做的,最后再做較難的題目,能得到的分盡量全部得到,減少失分。
結(jié) 語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的是語文考試的難點,但是只要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多多練習,提高自己閱讀文章理解文章的能力,在答題時運用相應的解題技巧,使學生的語文閱讀理解水平得到提高,使答題的效率及準確度得到提高,最終避免語文閱讀理解題的失分,提高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李培民.初中語文閱讀理解題學生失分原因及解題技巧分析[J].教師,2014,18:26.
[2]董偉偉.解析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J].課外語文,2013,08:68.
[3]張建紅.淺議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