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哲
最近幾年,穿越題材不僅橫掃內(nèi)地文娛圈,還波及日韓等地,就連大名鼎鼎的德云社班主郭德綱的相聲里都喊出了“我要穿越”的口號!
結(jié)果,很多不明就里的人,把穿越也當成了科幻,大講特講,讓一眾科幻迷聽得郁悶異常。其實,真正的時間旅行科幻與穿越小說是兩碼事。
時間旅行類小說誕生啦
1895年,與法國人儒勒·凡爾納并列為“科幻小說之父”的英國人威爾斯發(fā)表了科幻成名作《時間機器》,從而開創(chuàng)了時間旅行題材科幻小說的先河。
小說中,一位被眾人稱為“時間旅行者”的英國紳士,發(fā)明了能夠在所謂“空間的第四維度”也就是時間中進行旅行的工具—時間機器。他乘坐這臺時間機器來到公元802701年的未來世界,并發(fā)現(xiàn)那時的人類已分裂為兩個族群:生活在地面上的埃洛依人身材矮小,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相互追逐嬉戲,看似過著無憂無慮天堂般的生活;生活在地下的莫洛克人用以前遺留下的機器飼養(yǎng)埃洛依人,但他們的眼睛和皮膚已退化,無法在陽光下生存,只能在夜間獵捕埃洛依人為食—階級分化與生物進化已把人類分成了捕食者和被捕食者。
事實上,盡管在此之前,描寫穿越時空的文學作品并不罕見,如1889年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著名的穿越小說《亞瑟王朝中的康涅狄格美國佬》,而威爾斯小說的重心并不在于探討時間旅行的科學原理,而是在于對階級剝削和社會不公的批判,但《時間機器》的開創(chuàng)性在于它以嚴密論證的科學假說作為時間旅行的理論基礎(chǔ),以技術(shù)發(fā)明作為穿越時空的物質(zhì)載體。這兩點幾乎被后世所有時間旅行類科幻作品奉為圭臬。
科幻黃金時代的時間旅行小說
從科幻小說黃金時代開始,世界各國科幻作家也創(chuàng)作了眾多優(yōu)秀的時間旅行題材作品。阿西莫夫在1955年發(fā)表了《永恒的終結(jié)》,小說中人類征服了時間,并設立了一個名為“永恒”的時間管理機構(gòu),為其效力者被稱為“永恒人”,其任務是修正過去,以保證符合要求的未來能夠得以存在。但一個名叫哈利的永恒人為了自己的愛人,背棄了組織,甚至不惜抹掉“永恒”的創(chuàng)造者。但就在他準備動手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自己所在的時空其實是虛構(gòu)出來的。
另一位巨匠羅伯特·海因萊因在1957年發(fā)表了小說《進入盛夏之門》。故事主角機器人工程師迪維斯利用冷凍冬眠和時間機器來往于過去和未來之間,不僅摧毀了卑鄙的合伙人妄圖侵占他財產(chǎn)的陰謀,拿回了自己的機器人設計,最終還與自己心愛的姑娘在30年后喜結(jié)連理。而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于1966年發(fā)表的《在無盡長流的源頭》則被看作是日本時間旅行與未來史類科幻小說的巔峰之作。
與上述這些經(jīng)典作品相比,孫英涵的《月球旅行》更像是一篇童話故事,幾個小朋友不經(jīng)意間來到了原本只存在于神話傳說中的月宮,見到了傳說中的吳剛、玉兔、嫦娥、玉帝、王母等“神仙”,并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一個個的難題,頗為有趣。
時間旅行類小說為何惹人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僅是在小說領(lǐng)域,影視作品中的時間旅行題材作品也越來越多地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其中,最為人們所熟知的就是《回到未來》《終結(jié)者》《時空戀旅人》《十二猴軍團》等等。
那么,為什么人們?nèi)绱藷嶂杂跁r間旅行題材呢?從根本上來說,這是因為時間旅行到今天為止都還是一個“偽問題”。根據(jù)愛因斯坦相對論,一個人或物體如果高速運動著,時間對他來說就會變慢;如果其運動速度趨近于光速,時間對這個人或物體來說就會趨近于停滯;而如果運動的速度超過光速,從理論上說時間就會倒轉(zhuǎn),人就能夠回到過去。但相對論同時也表明,光速是宇宙中的最大速度值,人類或許能通過技術(shù)手段無限接近于光速,但超過光速很難實現(xiàn)。
不過,對科幻創(chuàng)作者來說,時間旅行題材真正的挑戰(zhàn)不在于超光速,而在于因果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外祖父悖論”—時間旅行者回到過去,在自己母親出生前就槍殺了自己外祖父,那么時間旅行者本人就不應該存在。對此,科幻界一般有兩種構(gòu)想:第一種是時間旅行者的行動可以對過去造成改變,但因為因果鏈條被摧毀重構(gòu),對未來也會造成不可預知的影響;第二種是認為時間旅行本身就已經(jīng)是過去的一部分,無論時間旅行者如何努力,已經(jīng)決定的因果鏈條都不會改變。但因果律真的這樣牢不可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