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瑞 莫禹凡 張喜
胖子有四種顏色
◎趙瑞 莫禹凡 張喜
以往通常把肥胖分為單純性肥胖和病理性肥胖兩大類,而內(nèi)分泌與代謝病學科的專家還有一種用顏色分類的方法:根據(jù)肥胖者的不同癥狀和體征,分為白、黑、黃、紅四種顏色。
白胖子是十分常見的一種單純性肥胖。這類人群的身體質量指數(shù)(BMI)大于或等于28,但未合并代謝異常。這類人外表看起來皮膚白嫩,胖得均勻,故名白胖子。這類肥胖主要由氣虛、陽虛或痰濕造成,體檢時一般不存在高血脂、高尿酸的情況。
白胖子平時一定要注意多運動,如進行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增加活動量。飲食切忌油膩,可以適當煮些薏仁紅棗粥吃,以祛除體內(nèi)的濕氣。
針灸減肥對于單純性肥胖的治療效果不錯,一般一兩個療程即可見效。針灸減肥是從調整內(nèi)分泌入手,通過針灸、點穴,綜合改善肥胖者的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功能。
黑胖子是指患者的頸部、腋下、腹股溝、肛周、臍窩等部位出現(xiàn)色素沉著和角化,局部好像沉積著一層污物。黑胖子的病情最為復雜,若不及時干預,日后極有可能加入糖尿病的隊列。因此,黑胖子體檢時應一并檢測空腹血糖、糖耐量、C肽、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
黑胖子以膚色黯黑、體型肥胖為特征。該類人群需關注血糖、血脂等問題,定期檢查相關指標。中醫(yī)認為,黑胖子屬于腎虛血瘀所致,腎虛為本,血瘀為標,治療當以活血補腎為原則,注重臨床治療與調養(yǎng)相結合。
黃胖子的一大特征是懶,人總是處于倦怠、無力甚至嗜睡的狀態(tài)。黃胖子由于代謝水平低、消耗少,因而導致熱量和脂肪的積聚。
從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角度來看,黃胖子的懶與其體內(nèi)甲狀腺素、生長激素、性激素水平偏低,基礎能量代謝率低下,導致熱量和脂肪積聚有關。
中醫(yī)認為,此類肥胖屬脾虛濕盛所致,其脾虛為本,濕盛為標。過食肥甘厚味,或久居濕地會導致脾胃損傷,脾胃虛弱則體內(nèi)水液和能量代謝紊亂,進而化濕生痰。痰濕作為重要的致病因素,會進一步加重脾胃的損傷,致人面色萎黃、倦態(tài)乏力。
益氣健脾、除痰化濕是中醫(yī)治療黃胖子的主要原則,自我調養(yǎng)也應當遵循上述原則。黃胖子可以根據(jù)個人的具體情況,選用運動、食療、自我保健按摩、艾灸等中醫(yī)方法助其恢復健康。
紅胖子的典型特征為脾氣急躁,一激動就容易出現(xiàn)面部甚至全身皮膚潮紅并伴有出汗。除了皮膚紅,這類肥胖者的血壓往往也亮起紅燈。
紅胖子的特點是遠遠看去,皮膚偏紅色。這類肥胖者大多脾氣急躁,血壓偏高,甚至全面出現(xiàn)“三高”問題。在中醫(yī)看來,紅胖子屬于瘀血阻滯型肥胖,其主要問題是氣血運行不暢,代謝減緩,廢物不能及時排出體外,常伴隨兩脅脹滿、胃脘滿悶、煩躁易怒、口干舌燥、頭暈目眩、失眠多夢等癥狀。
針對其體質特點,活血化瘀、增強機體代謝是紅胖子減肥成功的根本。這類人要注意預防高血壓等并發(fā)癥,調整情緒,少發(fā)火,以免血壓急劇上升。平時適當吃些白蘿卜有助于清火降燥。常食黑木耳能夠活血化瘀,有助消退皮膚的紅色。
(摘自《生命時報》 圖/亓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