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煒芬
摘要: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為本,面向全體,注重素質。特別是對待學困生,不能忽略他們的存在。本文從用愛心感化,用細心捕捉,用慧心指導,用耐心教育四方面對學困生的轉化進行探索。
關鍵詞:學困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7)01-0006
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過程中,每屆都會有一定數(shù)量的英語學習上的落后學生。特別像我們這些偏僻的山區(qū)學校,英語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更多。如何轉化英語學困生,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呢?在此,筆者結合幾年的實踐,談談自己在轉化學困生方面的一些策略。
一、用愛心感化
教育家呂型偉先生曾指出,教育需要愛,也要培養(yǎng)愛。沒有愛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養(yǎng)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一般來說,學困生的自尊心是很脆弱的,他們比優(yōu)等生更渴望得到教師對自己的愛,因此,要對學困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相信“Every small start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有意地接近他們、關心他們、理解他們、用實際行動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在教學上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艾爾·梅拉別思做了許多實驗后,得出這樣一個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從這個公式來看,屬于非語言的面部表情與語言的表達平分秋色。恰當?shù)剡\用肢體語言將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往往給課堂帶來親切、和諧的氣氛,使學生的智慧與潛力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動中,筆者的一位同事在借班上課時,把肢體語言運用得恰到好處,激發(fā)了外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出色地完成了教學任務。下面的師生之間的對話顯露了學生從情感上已接納了筆者的那位同事。
TEACHER:What makes you happy?
STUDENT1:You make me happy.
TEACHER:Why?
STUDENT1: Because you have a big smile, and your smile is very beautiful.
只要我們設身處地為學困生著想,做到在學習上不厭其煩地教他們,在生活上像慈母般無微不至地呵護他們,用愛心去感化他們,學困生就會感到教師的愛,并以勤奮學習來回報教師,發(fā)揮無窮的拼搏精神。
二、用細心捕捉
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學困生同樣具有進取心、自尊心,渴望進步。但是由于暫時的英語成績跟不上,教師不喜歡他們,同學看不起他們,家長責備他們,這使他們產生較強烈的自卑感。所以,要轉化學困生,我們一定要細心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找回自信,從而使他們產生學習動力,逐步改變他們的學習興趣。
有些學困生在繪畫、唱歌、舞蹈等方面有特長,我們可以把教學活動與學困生的特長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在課堂45分鐘內,筆者會多“照顧” 學困生,盡可能地為他們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機會,給他們展示的舞臺,讓他們在大家的稱贊聲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樹立他們的信心。而且給學困生定學習目標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給他們恰如其分的定位,讓他們與優(yōu)等生一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三、用慧心指導
有了愛心與細心,還必須開動腦筋,利用自己的智慧去尋找、創(chuàng)造和把握教育的契機,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教學效果,這就是慧心。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激起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其有效地學習,以保持良好的學習態(tài)勢;同時還要充分發(fā)揮集體的力量,促使轉化效果的最大化。
學困生在上課時注意力往往不夠集中,為了延長學困生上課專注的時間,在課堂教學上筆者常常結合課文做游戲,教歌曲,聽錄音,講有趣的小故事,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等,既生動形象又便于學生記憶,這些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僅有利于創(chuàng)設情境,而且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充分發(fā)揮了主體性。例如,在學習新目標英語七年級上冊Unit 9 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 ?這一單元時,新單詞既多又抽象,有喜劇片、動作片、記錄片和恐怖片等。為此,筆者截取了幾個有關的電影片段,結合教學內容和活動形式制成了PPT課件用于新課教學,變抽象為直觀。學生就在觀看電影片段的同時,輕松掌握了新單詞和重點句型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下課鈴響后,學生還意猶未盡,埋怨怎么這么快就下課了。另外,還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用耐心教育
常言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睂W困生還不是優(yōu)秀生,正是因為他們身上存在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這些學生的自控能力比較差,在轉變的初始階段,教師稍一松懈,他們就馬上放松對自己的要求,學習也又退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另外,一般情況下,學困生的轉變也不會立竿見影,在短時間內很難使他們的學習產生質的飛躍。所以,當他們的表現(xiàn)時好時壞反復時,要耐心教育他們,要及時找出退步的原因,要把每次反復看作是一次教育的契機,而不能看到他們的反復就認為他們“朽木不可雕”而灰心放棄。在轉化學困生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應激情況,只有具備足夠的耐心,才能保持正常的心理狀態(tài),才能冷靜地處理問題;如果缺乏耐心,恨鐵不成鋼,簡單粗暴,就很難促進學困生的轉變。耐心不僅體現(xiàn)在應激情況下對學生的包容和諒解,還體現(xiàn)在平時堅持不懈的指導和幫助。
每一個孩子都是美麗的花朵,有的色彩明亮燦爛怒放,有的清新淡雅迎風展顏,還有的含苞待放期待呵護。這就要求我們每位英語教師用心澆灌,讓這些遲開的花蕾沐浴陽光雨露,健康成長。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總有一天這些遲開的花蕾也能為爛漫的春天增添光彩。
(作者單位:浙江省文成縣二源鎮(zhèn)中心學校 3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