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硯蒙+和晶
摘要:當前全球化影響越來越廣泛,由此帶來的多元文化觀念對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體系形成了強烈的沖擊,導致一些大學生理想淡化、信念動搖、價值觀扭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以“中國夢”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基座,不斷強化“中國夢”在大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促使大學生群體對“中國夢”的理性認同,推動大學生群體樹立科學而高遠的政治理想。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理想信念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09-0038-03
隨著多元社會思潮對人們理想信念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沖擊與解構,我國一些大學生出現(xiàn)政治信仰淡化、政治理想矮化、政治理念俗化等一系列的思想病癥。矯正這些大學生思想病癥,“中國夢”的入腦入心是關鍵之策?!爸袊鴫簟奔仁前倌陙碇腥A民族奮斗歷史的回溯和與追尋,也是中國人對自己未來的期許與渴盼。在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建構過程中,必須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的思想意識,加強青年群體對“中國夢”的理性認同,促使當代大學生屹立起振興中華的思想脊梁。
一、“中國夢”的意蘊探微與價值凝練
習近平同志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我們稱之為‘中國夢,其基本內涵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盵1]“中國夢”是近現(xiàn)代中國人最集中也最迫切的夢想,是整個中華民族“民族魂”的凝練,是整個國家治理的頂層設計。
(一)“中國夢”的科學內涵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主要包涵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三個方面。國家富強是我們真正成為大國的基礎,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科技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民族振興是我們走向現(xiàn)代文明的必要路徑,偉大的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了上下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明,新的歷史時期需要形成政治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tài)文明全方位都得到發(fā)展“五位一體”架構?!叭嗣裥腋!斌w現(xiàn)中國夢的和諧特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教育現(xiàn)代化、社會保障全民覆蓋、社會和諧穩(wěn)定。
(二)“中國夢”的時代價值
“中國夢”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科學的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現(xiàn)實土壤里開出的花朵,綻放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思想光輝,具有時代性、民族性和科學性的特質。對于國家而言,“中國夢”是建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基石,直接關系整個國家的精氣神的凝聚。此外,“中國夢”的對外宣傳,擴大了中國良好政治形象的影響;對于中華民族而言,“中國夢”成為各個民族的行動指針,指引各個民族團結奮斗的方向,并為各個民族的團結奮斗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對于個人而言,“中國夢”是國家理想與個人價值的完美統(tǒng)合,個人只有樹立了對“中國夢”的理性認同,才會擁有堅定的政治信念和不屈的政治人格。
二、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式微及原因析縷
理想信念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集中體現(xiàn),是人們對現(xiàn)實的理性思考以及對未來的美好追求。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主流是積極的、健康向上的。然而在各種社會因素與個人因素的合力之下,一些大學生也出現(xiàn)了理想信念缺失和偏差等問題。
(一)大學生理想信念問題
多元文化背景下,形形色色的價值體系與文化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造成了強烈的沖擊,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一些大學生出現(xiàn)一系列的理想信念問題。
1.政治信仰的迷茫軟化。改革開放的深入,經濟體制的轉變,就業(yè)方式的多樣化。大學生在理想信念、人生觀、價值觀等問題上倍感困擾與迷惑。新一代的青年越來越追求個性,他們自我意識強烈并有著迫切的自我尊重需要。由此,青年學生很容易形成個人主義、虛無主義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社會的急遽變遷與多元價值觀念的沖擊導致當代青年對傳統(tǒng)信仰由懷疑到喪失,更有一些年輕人出現(xiàn)了信仰真空,浮躁不實、急功近利、空虛感和無聊感充斥大學生的生活,導致大學生出現(xiàn)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信仰危機。
2.政治文化的崇洋媚外。大學校園事實上就是各種多元文化廝殺的戰(zhàn)場。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雖然牢牢地占據地高校思想政治的制高點,但是,自由主義、拜金主義、民族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政治思潮不斷地侵蝕與搶占大學生的思想高地。由于大學生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和定型,在當前主流政治文化與各種政治亞文化的激烈碰撞中,他們不能夠正確理解與判斷各種紛繁雜亂的社會思潮,甚至,青年學生很容易對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觀念或一知半解的思潮形成神秘感并盲目追隨與崇拜。
3.歷史虛無主義的凸顯。隨著西方道德規(guī)范和價值觀念的蜂擁而入,激烈地沖擊著古老的東方大地,也強力地撞擊著青年學生的價值判斷體系。一些青年學生對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容易滋生對現(xiàn)實世界的無力感,從而產生歷史虛無主義問題。一些大學生“戲說歷史”,頻頻為中國歷史上一些反面人物翻案;一些人曲解歷史,對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不自覺地進行自我矮化和恣意抹殺。此外,一些大學生還無原則地推崇西方的海洋文化(包括西方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而對中國的源遠流長的黃土文明卻不屑一顧。虛無主義思潮的擴散使一些學生產生了極不嚴肅的政治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沉浸于星相占卜之中,更有甚者一些人還相信邪教,沉迷其中。此外,更多的學生只重視個人物質生活利益的追求;他們不談理想,不要信念,奉行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原則,政治冷漠現(xiàn)象十分明顯。
(二)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危機溯源
當代青年價值觀念的困惑與理想信念的偏差,絕不是單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社會、教育部門和學生個體復合性作用的結果。
1.物質主義的異化作用?,F(xiàn)階段物質的不斷豐富,使人們越來越沉溺于物質世界。愛因斯坦曾說:“現(xiàn)在大家為了電冰箱、汽車、房子而奔波、追逐、競爭,這是我們時代的特征?!盵2]毋庸置疑,人的生存必須以物質資料為基礎,精神生活的豐富也有賴于物質基礎的滿足,沒有物質就沒有精神,經濟基礎是一切社會文明的基礎。但我們不能由此就產生“經濟至上”的價值判斷,否則,人就會淪為“經濟動物”,利益至上的法則就會淹沒一切人類社會的崇高與正義。正如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它使人與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系,除了冷酷無情的現(xiàn)金交易,就再也沒有任何別的聯(lián)系了”[3],從當前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看,因受到不良社會思潮的侵蝕,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注重現(xiàn)實和功利,注重金錢的價值、物質的享受,而民族振興和國家前途這些最重要的問題甚至被一些大學生嗤之以鼻。
2.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影響。大學擴招,大學生數(shù)量劇增,就業(yè)壓力加劇,新時代的大學生已經不再是上世紀所說得“天之驕子”和“時代精英”,他們也只是千萬祖國事業(yè)建設者中的一員。據統(tǒng)計,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yè)生總數(shù)達到727萬人。[4]網上甚至有大學生評論“大學生已經漸漸被劃入社會的弱勢群體”。[5]由于就業(yè)壓力的不堪重負,一些青年學生在確立人生理性的過程中沒有意識到嶄新的時代賦予了自己全新的歷史使命,他們往往不明白自我人生道路的選擇與國家社會發(fā)展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加之現(xiàn)代電子技術的極速發(fā)展又使得他們很容易沉迷于網絡。部分青年學生對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漠不關心,對國家政治持一種異常冷漠的心態(tài)。
3.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挑戰(zhàn)。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大趨勢。經濟全球化進程所帶來的多元文化多元價值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也給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增加了難度。經濟的全球化必然會帶來文化的全球性流動,西方國家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政治觀、金錢觀等思潮不可避免地涌入中國并嚴重侵襲人們的思想。青年學生面對著光怪陸離的多元文化,如若不能加以理性的梳理與辨析,就很容易導致理想淡化、信念動搖、價值觀偏差。這些因素激烈的影響著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認識,使得很多大學生的價值判斷體系和理想信念根基發(fā)生了異變和扭曲。這些都給帶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與建構增加了難度。
三、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建構崇高的理想信念
理想與信念是人精神世界的核心問題,也是制約人生觀得以正確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大學時代正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鄧小平曾經說:“我們一定要教育我們的人民,尤其是我們的青年,要有理想?!盵6]當代大學生是我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正確對待當前大學生出現(xiàn)的信仰危機,幫助大學生重建精神家園,關系到我們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關系到整個民族的前途。“中國夢”的美好藍圖與宏偉目標對于“幫助當代大學生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對于提高大學生的政治理想和價值判斷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7]。“中國夢”的追求應該成為當代青年的精神支撐。
(一)以“中國夢”為旗幟,強化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建設事業(yè)的主力軍,重建大學生精神家園,既是大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也是國家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高等院校要進一步加強科學的政治理論教育,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特點與規(guī)律,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效性和吸引力;還要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的作用,積極開展大學生社會實踐,使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體驗我們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增強對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解和認同;要加強輿論宣傳的導向作用,不斷提升輿論宣傳的技術,積極利用各種現(xiàn)代化電子科技手段搶占傳播高地,恰如其分而又行之有效地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二)以“中國夢”為旗幟,引領大學生搭建理想信念的基座
理想信念教育既是一個實踐問題又是一個理論問題,“中國夢”的宏偉目標根植于我們民族發(fā)展的現(xiàn)實土壤。當代青年學生需要在鮮活的社會實踐中發(fā)現(xiàn)社會問題、思考現(xiàn)實困境,由此才能使個體生命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起來。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持續(xù)加強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的探索,通過理論課堂與社會實踐環(huán)節(jié)的結合,加強大學生對當前我們社會所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進行理性思考與價值判斷,并由此培育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情感。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大學生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還可以組織大學生重走長征路,通過這樣活潑的同時又富有愛國主義教育意義得社會實踐活動,可以讓大學生真實感受到歷史的厚重與滄桑,也實際觸摸到我們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現(xiàn)代化建設偉大成就,由此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并提升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同與肯定,自覺成為“中國夢”的有力傳播者和實際踐行者。
(三)以“中國夢”為旗幟,鞏固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脊梁
回顧中華民族危難的歷史時期,以大學生為主導的愛國運動此起彼伏,從“五四”運動到“一二九”運動直至新中國的成立,青年學生一直都走在社會變革的最前沿、奏響時代的最強音,青年學生始終代表著國家和民族前進的方向?;赝麣v次青年學生的愛國運動,他們一路奮勇前行甚至獻出自己年輕的生命,他們都不是為了一己私利,而是為了我們民族的命運和國家的前途,他們以挽救民族危亡為己任、以偉大的理想信念為脊梁。正是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和愛國理念,支撐和鼓舞著大學生始終勇敢走在民主斗爭的前列,不畏犧牲,壯懷激烈。新時期,雖然當前我們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和我們所面臨的時代主題都有了很大的改變,但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的主題是亙古不變的。今天,我們所面對的不再是西方列強的武力入侵,而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的價值蠱惑抑或是一些人為制造的社會騷亂,但不管時代如何變幻,我們今天的青年學生仍然應該秉承前輩學子的偉大精神,把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這神圣的火炬一路傳承,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奉獻自己的力量。
(四)以“中國夢”為旗幟,培育大學生成為民族復興的中流砥柱
青年學生是我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接班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與“中國夢”偉大目標能否實現(xiàn)緊密關聯(lián)。回溯歷史,中華民族曾經在長達千年的歷史長河里都站在世界民族的巔峰,一路領跑世界,但是在19世紀中葉以后卻一度呈現(xiàn)頹然之勢任人宰割。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與復興,在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接力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大學生奉獻了青春和熱血。當下“中國夢”的宏偉藍圖為當代大學生創(chuàng)造了新的舞臺,提出了新的要求,賦予了新的使命。當代青年學生要學會用開放的戰(zhàn)略思維和高遠的世界眼光來審視錯綜復雜又瞬息萬變的世界格局,要緊緊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在新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背景下,當代青年學生更應該建構起科學的價值體系與正確的理想信念,成為我們偉大“中國夢”最終得以實現(xiàn)的中流砥柱。
四、余論
習近平主席曾經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事業(y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之共同努力。”[8]當代青年學生是擁有現(xiàn)代科學知識的關鍵后備人才,也是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他們的價值標準與理想信念是否堅定與科學,直接關系到我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能否由夢想走進現(xiàn)實。面對當前大學生思想上出現(xiàn)的一些危機與偏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加強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切實有效地引導當代大學生正確認識國情,切實增強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把科學的理想信念內化為自己的人生追求。只有當代中國青年樹立了對“中國夢”理性而堅定的認同,才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順應世界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fā)展[N].人民日報,2013-03-24.
[2]魯沾.超越與創(chuàng)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0.
[3]趙修義.市場經濟·經濟學與倫理學[J].學術月刊,l994,(2).
[4]應屆畢業(yè)生明年727萬再創(chuàng)新高[N].北京青年報,2013-12-09.
[5]大學生VS弱勢群體[EB/OL].http://zikao.eol.cn/kaoyan_news_3989/20090416/t20090416_373133.shtml.
[6]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09.
[7]丁萍.新形勢下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實意義的思考[J].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8]習近平總書記深情闡述“中國夢”[N].人民日報,2012-11-30.
Leading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Belief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Dream"
WANG Yan-meng,HE Jing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Kunming,Yunnan 650500,China)
Abstract:The impact on current globalization is increasingly broad. As a result,multicultural concep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system formed a strong shock that causes desalting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ideal and conviction,distortion values. Realize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Chinese dream"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 education,with "Chinese dream" as the roo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ideal faith,unceasingly strengthen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dream" in college students groups,prompting students groups of "Chinese dream" rational identification,promot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build the scientific and lofty political ideal.
Key words:Chinese dream;college students;the ideal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