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年度母親獎:張 蕾
所在單位:山西絳縣科技局
職 業(yè):公務員
推薦單位:絳縣第一實驗小學
頒 獎 詞:
她是新父母的代表,濃郁的家庭文化氛圍中,讓愿景成為家人共同努力的航向;每天的親子交流、共讀共寫,成為孩子成長的多維營養(yǎng);讓故事、詩歌成為生命中最好的記憶。螢火蟲家校讀書會,讓家長和孩子們幸福成長,朝向卓越。
我是山西省絳縣第一實驗小學五(5)班王霄宇的媽媽,也是一名新教育螢火蟲義工。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主要突出在三點:即“共讀”“共寫”和“共行”。“共讀”是指閱讀故事和詩歌,“共寫”是指寫親子日記,“共行”是指共同擔任義工。
一、共讀:用心陪伴、用愛共讀
在閱讀方面,我和孩子以親子共讀方式為主。我們的親子共讀是從孩子兩歲懂事開始,每天晚上大概半小時時間,以我讀她聽的方式一直堅持到現在,我們倆共讀的繪本故事600多本,其他故事書有300多本。每天晚上我?guī)в懈星榈拈喿x也成為我們幸福快樂的分享。有時我們會被《我是霸王龍》書中的霸王龍的
故事感動得痛哭流涕,有時也會被《發(fā)明大王上學記》書中的王卡卡的幽默故事逗得捧腹大笑,有時還會為《狼王夢》中的故事結尾爭得面紅耳赤,但我們每天都這樣樂此不疲。在這樣的情緒感染下,孩子漸漸喜歡上了閱讀,我們每天徜徉在書的海洋,共同感受讀書的美好時光。
(一)如何與孩子進行親子共讀?
1.擠出時間與孩子共讀。
親子共讀并不需要太多時間,每天哪怕5~10分鐘都可以,關鍵在于堅持。說實在的,我從孩子上小學開始就沒有完整地看過一部電視劇。在陪孩子閱讀的同時,我也逐漸喜歡上看書?;?/p>
給孩子讀書聽,或陪伴孩子一起讀書,盡可能地把愛傳遞給孩子,把溫馨留給孩子,盡量不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一絲愧疚和遺憾。
2.騰出柜子給孩子裝書。
我認為要寫好文章,孩子必須先閱讀,先閱讀就必須有書讀,讀了書才有優(yōu)美詞匯,有豐富想象,也就是腦子里有東西才可寫出好文章。大家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道理,寫文章和做飯一個道理。我們家長要配合。首先要給孩子騰出柜子裝書,給孩子購買或借閱各種適合孩子閱讀的書籍。我們家現在藏書已有500多本。
3.養(yǎng)成習慣陪孩子堅持。
在家庭教育中,我深有體會的一點就是“只有不堅持的父母,沒有不堅持的孩子”。我的家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霄宇的教育中,我負責孩子每天的晨誦詩歌、親子日記和晚上的共讀。霄宇的爸爸負責孩子每天的古箏練習。由于我一天也不間斷地陪伴孩子,霄宇也做到了堅持不間斷。他爸爸則不同了,總是在想起自己的分工任務時,才問霄宇,“你昨天怎么沒練琴,你這孩子怎么就不能堅持呢?”好多家庭都會出現這種狀況,其實這根本不能怨孩子,反而是做家長的要自我反省了。
(二)我是怎樣進行親子共
讀的?
我首先想介紹一下我每天的生活規(guī)律。我從霄宇上二年級開始,每天早上5:30之前起床。我之所以起這么早,是因為我有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我是一名螢火蟲義工,每天早晨我負責把全國的新教育晨誦內容轉發(fā)到我們絳縣分站。為了第一時間完成轉播任務,我養(yǎng)成了早起的好習慣。又因為晨誦發(fā)布時間的不確定,我在等待轉播的同時,就在網上搜尋一些適合孩子讀的歷史故事、典故故事、勵志故事、經典故事等等,選取的故事必須短小精悍,或風趣幽默,或有教育意義。選取好后,我會在6:50前摘抄在小本子上。剛開始時,我只是摘抄一些言語或歇后語,但我發(fā)現孩子對這些語句不是太感興趣。后來我就找到一些成語故事進行摘抄,孩子對這些故事特別感興趣,于是后來慢慢摘抄歷史故事,孩子也聽得津津有味。到后來我選取的故事五花八門,有人物傳記、對聯(lián)故事、傳說故事等等,只要我認為好的,就抄下來講給她聽,她也非常享受這樣的早晨。
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我摘抄了一共16個小本子的故事,孩子學得如饑似渴,我有時想偷懶用手機下載的故事網上的故事放給她聽,她覺得那里面的故事不適合她的口味。我把買的典故故事讓她讀,她還是覺得故事變成我的話講起來更有意思更容易接受。我知道孩子想要聽的不僅僅是一個個動人的故事,她還需要與家人在一塊兒談論時的場景,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是一家人在一起的其樂融融。
每天6:50我叫孩子起床,孩子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拿著我給她買的《新教育晨誦》或者我提前抄好的詩歌本,在新教育螢火蟲絳縣分站朗誦詩歌。不知哪個螢火蟲父母說過這樣一句話:“孩子現在的成長季節(jié)是花季、是雨季,每一個孩子的內心世界都住著一位詩歌的精靈。”所以我認為我們做家長的,要創(chuàng)造一切條件使每一個孩子內心的詩歌精靈得到施展詩歌的法力,從而讓孩子在詩歌朗誦、詩歌
寫作中放飛孩子的夢想和希望。
霄宇寫的日記中詩歌內容占了四分之一的篇幅,孩子愛好詩歌的情緒感染了我。有時候,我和孩子也試著用詩歌的方式交流,她一共記了十大本日記,每本日記開頭,我都寫一篇鼓勵她的話語和詩歌。在孩子這幾年過生日時,我也會寫首詩歌當做禮物送給孩子。
早上6:55~7:10,是我和孩子洗漱時間,這時也是霄宇的爸爸忙得不亦樂乎地做早餐時間。因為每天的早餐時間是我們
家最快樂、最值得珍惜的時刻。
7:10準時開飯,我會拿著小摘抄本,我們家的一個大學生(霄宇的爸爸)和一個小學生(霄宇)都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刻。他們會邊吃飯邊靜靜聽著我繪聲繪色地講故事。霄宇在她的一篇日記中寫道:“我們家的早餐,不僅是一頓必須的營養(yǎng)早餐,還是一頓豐富的精神大餐?!蔽覀円患胰硕加X得這樣的早餐非常有意義、非常有價值。這是早上時間安排。
晚上9:00前我要給孩子每天的日記寫完評語。晚上最寶貴的時間要數9:00~9:30大約半小時時間,就是前面已提到的從孩子兩歲堅持到現在的親子共讀。正是我們晚上一直堅持的親子共讀,使孩子養(yǎng)成了讀書的習慣,白天有時間的話,她也會主動去閱讀,這是我比較欣慰的。
(三)親子共讀中我們應注意哪些事項?
第一點,在共讀的過程中,家長不要有意地或刻意地幫助孩子認字,不要讓她重復地去記一些好詞好句。不要讓孩子早早地學會了識字閱讀的同時就喪失了自主閱讀的熱情。
第二點,書香滿家園。用書來裝點日常家居環(huán)境,在家庭中營造閱讀氣氛,是讓孩子愛上書的最行之有效的辦法。我家的書,都放在孩子隨手可拿的地方,如茶幾上、桌子上、沙發(fā)扶手上、電腦桌旁、床頭柜上等等,我們家長一定不要嫌家里太亂,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和環(huán)境。
二、共寫:真情融入,書寫
美好
共寫方面我主要談談親子日記,孩子的日記加上我的評語就成為了我們共同完成的親子日記。
霄宇剛開始記日記也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我發(fā)現要讓孩子堅持下來,家長在這一時期要發(fā)揮重要的陪伴作用。怎樣陪伴呢?一種辦法是讓孩子口頭說,家長幫著寫(解決孩子不想寫的問題);另一種辦法是家長幫助孩子回憶一天來有意義的或有趣的事,引導孩子寫(解決孩子沒啥寫的問題);再一種辦法就是讓孩子摘抄一些好詞好句,哪怕是一句話的日記也行(解決孩子不會寫的問題)。當孩子不想寫時,我們一定要想盡一切辦法動員他去寫,關鍵在于
堅持。
陪伴孩子寫日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孩子的每篇日記后都加上你的評語,這樣既能鼓勵孩子,也可起到督促作用。霄宇的每一篇日記我都要仔細地閱讀,改錯別字、提出不足之處、再進行文筆交流。當然在給孩子指出不足之處時,我總是在肯定了她的優(yōu)點之后才提出建議和意見,孩子每次都是愉快接受,而且不足之處一般很快就能改正。當然,在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不需要記親子日記時,父母的任務就算完成。
下面我談幾點孩子寫日記的收獲。
(一)親子日記是金筆,可以不斷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由于霄宇一直堅持寫日記,寫作水平不知不覺大有提高。特別是在三年級開始寫作文以來,可以說學校同步練習的作文,孩子一般不會皺眉頭,她會一氣呵成。孩子的進步是實實在在能看見的進步,是每天日記中字里行間的積累換來的進步。另外我想說的是,我們作為家長就算要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我們也要做到用心陪伴,盡量有意識地給孩子創(chuàng)作一些真實的感受和真實的故事。我在陪伴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做到了有童心,經常陪孩子捉知了、逮螞蚱、撿龍虼蚤、撈小魚、采摘櫻桃、做飯、堆雪人、打雪仗、滾鐵圈、旅游等。
(二)親子日記是心靈溝通的橋梁。
在與孩子的溝通方面,日記的作用無可替代。我和孩子之間相處得極為融洽,她把我當做最知心的朋友。這一切的功勞都要歸功于親子日記。從一年級拼音加漢字的一小段日記開始,到現在有時通篇幾百字的日記,霄宇已寫完了20多萬字的日記。霄宇把日記當做她的傾訴對象,高興時把開心的事寫到日記本中,我們共同分享快樂;生氣時把不滿的情緒寫到日記本中,我們共同分析原因;委屈時把一肚子的傷心寫到日記本中,我會慢慢地安慰她……從一篇篇的日記交談中,進一步加深了母女之間親密的感情。
(三)親子日記是導航儀
親子日記會帶領孩子步入有堅持習慣的良性軌道。如果說親子日記提高了孩子的寫作水平,增深了母女的感情,那么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使孩子養(yǎng)成了一個堅持的良好習慣。霄宇不僅在寫日記中如此,在讀書和晨誦詩歌方面也做到了堅持。就連每次外出旅游,她首先會記住把她喜歡的書帶上。我認為,家長的鼓勵和陪伴是最好的良藥。
(四)親子日記是放大鏡
親子日記給了孩子一雙能夠發(fā)現亮點的眼睛。每個星期天,我都會帶著孩子去我們縣城以外的涑水大街和生態(tài)公園,或讀書,或賞花,或觀察小蟲子。霄宇每次回來都有新的收獲。一次霄宇在玩的過程中,發(fā)現大自然像一個大超市,小朋友可以得到許多喜歡的東西,如它會給愛美的小女孩指甲花,給淘氣的小男孩皮球蟲,給所有小朋友天然的泥巴橡皮泥等等,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等等。霄宇寫的好多大自然的日記和詩歌舉不勝舉。最初的初衷可以說是我們?yōu)榱巳沼浫ふ?,但最后的收獲也可以說是在尋找中孩子鍛煉出一雙善于發(fā)現的眼睛。
(五)親子日記給孩子自信的力量
霄宇剛上小學時是個非常內向的女孩,上課回答問題不敢舉手,下課在操場不和別人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一方面及時和老師溝通,讓老師多鍛煉孩子膽量;另一方面,看到她喜歡動手寫一些東西,我和孩子就從寫親子日記開始,不斷培養(yǎng)和鼓勵她自信。就這樣,慢慢地,她的日記得到老師表揚、她的日記得到領導的參觀、她的日記獲獎了……霄宇逐漸地自信起來。今年在班級里舉行的一次講故事比賽,霄宇自編自講的故事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霄宇的進步非常大,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下課在操場跑得滿頭大汗,都是因為閱讀和寫作給她帶來了自信,我再也不會擔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了。
如果說成長離不開營養(yǎng),那閱讀就是精神的谷糧;如果說生活五彩斑斕,那日記就是雨后彩虹。讀書和寫日記同樣重要。
三、共行:點亮自己,照亮
他人
我于2013年6月加入新教育螢火蟲絳縣分站,并成為一名義工。每天早晨大約5點多,我會在第一時間把來自全國總站發(fā)布的、朱永新教授撰寫導讀的“新父母晨誦”內容轉發(fā)到我們絳縣分站。每周三是螢火蟲全國講座,平時螢火蟲絳縣分站舉辦的網絡活動,都需要轉播,最初的兩年中每周都由我轉播。
當線下活動開展起來后,我又成了線下活動的負責人。尤其是今年暑假我作為一名螢火蟲義工負責組織了一次絳縣“少年科技軍事訓練營”活動,更是豐富了孩子們的童年生活。我和幾位螢火蟲父母組織了一到六年級孩子共48人,并聯(lián)系到中隊教官負責孩子的軍事訓練,又聯(lián)系有關部門如地震局、氣象局、消防隊、青少年活動中心等部門把科普內容和軍訓結合起來,利用十天時間給孩子們帶來了一次不同尋常的鍛煉。這樣,孩子們既增長了科技知識,鍛煉了身體,還增強了自救互救的能力,加強了孩子們組織紀律觀念,同時又豐富了孩子們的童年生活。開學后,我又邀請“絳縣紅十字會”的講師給“少年科技軍事訓練營”的孩子們講了一堂生動的各種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怎樣當好一名志愿者的課程。“少年科技軍事訓練營”的第三次活動,是今年9月24日在“絳縣安泰敬老院”開展的“九九重陽尊老敬老主題活動”,孩子們身著軍裝的表演,贏得老人們的陣陣掌聲,對孩子來說也是一次愛心的洗禮和成長。
受我的影響,霄宇也當上了螢火蟲小義工。如果你登上新教育螢火蟲絳縣分站,每天早晨,你都會聽到這樣一個聲音:“親愛的螢火蟲朋友們,大家早上好,我叫王霄宇,今天我給大家朗誦一篇詩歌……”接著是孩子朗誦的詩歌內容。霄宇很享受這樣的詩歌,也很享受這樣的早晨,在帶動其他同學朗誦的同時,她自己也得到了很好的成長和鍛煉。盡管有時她讀得不是很流利,盡管群里的聽眾有時不是很多,但她始終認為她是最好的播音員,她堅信早晨有許多的聽眾等著聽她的朗誦。她一天也不耽擱,就連星期六、星期天,群里是休息日,她有時會比平時晚一些朗誦,也從不間斷。在這樣的堅持中,詩歌已成為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一部分。
這樣的共同行動,為共寫提供了豐富的生活素材,為共讀提供了不竭的情感源泉。這樣的共同行動,讓我和孩子共同面對著廣闊的世界,既開拓了視野,又增進了感情、鍛煉了能力,努力做到了知行合一。
在我和孩子相伴成長的日子里,每一天都很豐滿;在我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歲月里,每一段光陰都滋潤;當我們在孩子心里種下共讀、共寫、共行的種子時,無論是長成參天大樹,還是開出一朵小花,相信只要我們上路了,就一定會有一個美好的慶典在等待著我們。
(作者單位:山西省絳縣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