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錦 劉冬梅 曾照斌 李永剛 馮雪
1.2.1 三維重建 采用MIMICS 17.0對CBCT數(shù)據(jù)進行三維重建,本研究定義鼻根點(N)為坐標原點,即(0,0,0)。正中矢狀平面由N點、Ba點和ANS點確定(圖 1)。X軸:過N點且垂直于正中矢狀平面的直線;Y軸:正中矢狀平面內(nèi)過N點且平行與眶耳平面的直線;Z軸:正中矢狀平面內(nèi)過N點且與Y軸垂直的直線。三維平面的定義見圖 1。最后參考3D頭影測量技術進行定點測量[7-9]。為了確保定點及測量的準確性,由2 名正畸醫(yī)生分別對資料進行重建和測量,最終取2 次測量數(shù)據(jù)的平均值。
圖 1 三維參考平面
1.2.2 測量項目 骨性測量指標:①Go.Go.Me- FH;②ANS.PNS- Go.Go.Me;③SMA(顱下頜三角);④ANS.PNS- SN;⑤ArGo- FH;⑥Ar- Go;⑦TAFH;⑧UAFH⑨LAFH;⑩LAFH/TAFH;LAFH/UAFH;PFH;PFH/TAFH。牙性測量指標:①U1- PP:上中切牙軸傾度;②U1.L:上中切牙解剖冠長度;③U6.L:上第一磨牙解剖冠長度;④L1- P:下中切牙軸傾度;⑤L1.L:下中切牙解剖冠長度;⑥L6.L:下第一磨牙解剖冠長度;⑦Spee曲線。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每一個測量指標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并計算P值。
表 1 骨性數(shù)據(jù)測量結果比較
表 2 牙性數(shù)據(jù)測量結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