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君
作文教學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缎W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目標部分對中年級的習作明確提出了明確目標: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寫清楚。這些目標對于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來說,可以歸結(jié)為一句話: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愿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要使學生寫起作文來思路敏捷,有內(nèi)容可寫,就必須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從而提高學生說話寫作的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嘗試。
一、各種誘因刺激,使學生對寫作趣味盎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直接的學習動力,興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教師要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不斷給予刺激,利用教材內(nèi)外的各種誘因創(chuàng)設誘人的教學情境,誘發(fā)—維持—鞏固學生寫作的興趣,使學生面對寫作始終趣味盎然,成為學習的強勁動力。
1.課文內(nèi)容,引導寫作
語文課本中圖文并茂,頗有情趣。有的課文可以讓學生參與形象的創(chuàng)造過程,進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當學生的思維被激活、情感被激起時,可以趁勢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說完、演完就進行寫作訓練。這樣既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訓練了口語交際能力,又使學生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只要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fā)情感,刺激欲望,學生就會有興趣去嘗試寫。
2.抓住機會,高分激勵
寫作經(jīng)常得低分是影響學生寫作積極性的重要原因。正確把握小學生寫作的評分標準,認識到小學生寫作只是一種練習作業(yè),一種學習過程。只要達到《課標》中本年級寫作的基本要求,就是好作文,就要給高分,以幫助學生增強寫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積極性。
3.中肯評價,激發(fā)興趣
教師批改寫作時要有一顆愛心。評語要用鼓勵性語言,既要肯定點滴優(yōu)點,又要誠懇地指出缺點和不足,還要介紹一些修改的具體方法。讓學生從教師評語的字里行間感受到老師的殷切期望和一片愛心。比如:文章想像豐富的畫對飛翔的翅膀,擬人手法用得好的給他畫個卡通人物,畫張笑臉以示對他的鼓勵……教師應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努力用新奇的方式去激勵學生。教師的創(chuàng)新,不僅培養(yǎng)了學生寫作的興趣,而且也啟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二、尋找話題,從說開始
寫作練習可先從說做起,學生在各種話題引領下,通過言語和老師及他人進行聊天、問候或者是講講自己的愿望,說說心里話,甚至就一個小問題進行討論。這種交流使得老師們及時地了解他們的表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同時,學生在暢所欲言中,感受心靈的快樂,在快樂的表達中自然形成了寫的能力。
平時,我十分注意根據(jù)兒童的心理特點精心設計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充分觀察,充分議論,讓學生嘗嘗說說、聽聽說說、畫畫說說、做做說說、想想說說、演演說說、玩玩說說,在充分說的基礎上鼓勵學生大膽選擇寫作的內(nèi)容,效果較好。如在寫我們家鄉(xiāng)濱海的特產(chǎn)時,讓學生回家品嘗香腸、何首烏等,然后到學校將自己的感覺說出來,互相交流。我還針對學生喜愛畫畫,偏愛欣賞直觀藝術(shù)形式的特點,從圖文結(jié)合入手,鼓勵學生對自己的繪畫作品在說的基礎上寫出一點注釋,給色彩豐富的畫面配上有聲的語言等。還鼓勵他們在課余把自帶的喜歡的小雕塑或小模型拿出來跟同學一起欣賞,鼓勵他們說說玩具模型的外觀、結(jié)構(gòu)、形態(tài)等,先說后寫。用這樣的方式介紹自己的物品,學生積極性也比較高。
三、積累素材,表達個性
我們知道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同樣,生活中不是缺乏寫作素材,缺乏的是一顆敏感于事的心靈。我們要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從根本上解決作文蒼白無力,眾人一面的問題。
1.朗讀品味生情
語文學習的內(nèi)在規(guī)律是:學習語言,就得多讀,讀,包含著對語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積累——轉(zhuǎn)換創(chuàng)造”的潛移默化的過程。葉圣陶先生說:語文課以讀書為目的,教師若引導學生善于讀,則功莫大焉。根據(jù)第一學段的學習目標和學生年齡、身心、思維的特點,在教學中采用以讀為主,以讀代講,讓學生在讀書中生疑,在讀書中求解,在讀書中品味,在讀書中生情,情動于中言自發(fā)。
2.詩文背誦豐富語言
我利用早讀課時間,教學生背誦古詩文及兒歌等。古人云:為文之道在于厚積而薄發(fā)。課標第一學段明確要求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yōu)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大量背誦兒歌,淺顯的詩歌,小學生只有背誦大量的古詩文,實現(xiàn)“量”的積累,才能充分地汲取詩文的精華,得到文化的浸潤,從而豐富自己的語言。
3.廣泛閱讀拓展知識
教學中,我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創(chuàng)設寬松的閱讀氛圍,放手讓學生閱讀,拓寬學生的閱讀面,在讀物的選擇上,采用教師推薦,學生自選,生生交換相結(jié)合的方式,引導學生廣泛閱讀自己喜歡的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的讀物。如學完《雪地里的小畫家》后,向?qū)W生推薦《動物過冬》;學完《靜夜思》后,讓學生讀讀李白其它的詩。學完《狼和小羊》之后推薦《伊索寓言》。另外,我還讓學生閱讀經(jīng)典童話和寓言,這樣開闊了學生的閱讀視野。
4.摘抄詞句大量記憶
小學階段是人生中的記憶力最旺盛的時期,教材中課文大都文質(zhì)兼美,我就在課堂上通過朗讀讓學生把大量的精彩的段落或篇章背誦下來,要求他們把喜歡的詞句、段落摘抄下來,然后再熟讀至背誦,通過背誦,讓學生積累了大量的佳詞妙句,精美篇章,這樣就能讓學生從背誦中領悟體味作者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達方法的真諦,這將使孩子們終身受益。
寫作教學的本質(zhì)應是人文精神的張揚和升華,也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鮮明的個性和美好的心靈。因此,從低年級起加強語文實踐活動,用立體化的、科學的訓練模式;開放的、靈活多樣的活動,全方位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養(yǎng)成廣泛閱讀、全面觀察、處處留意、時時思考、主動記錄的良好習慣,從課堂到課后,校內(nèi)到校外,充分張揚學生個性,讓學生的寫作達到立體多面地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