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在平
語句補寫題是高考新課標卷較具特色的語言表達題型。這一新題型,屬于語言文字運用中“語言表達簡明連貫”這一考點,在高考中出現的頻率較高。此題型自2012年全國卷出現后,連續(xù)五年的高考都得以延續(xù),頗受命題者青睞。這種題型綜合性強,雖說是考查語言簡明連貫,實質上是對學生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邏輯推導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的綜合考查。
隨意補寫,似順而不通,缺貼切欠連貫,是學生做此題常見的失誤。對這種題型的備考如果僅是零星的訓練,沒有專題化有效訓練,想提高得分率,并非易事。乍看,這類題型沒有規(guī)律和技巧可循,可充分利用語言和思維的規(guī)律,仍可尋到一定方法。對真題深入研究,是尋找答題方法的最佳途徑。
縱觀五年的補寫真題,該試題皆有兩大特點。其一,題干總體要求相同。所補之句題干無一例外都有“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的要求,同時也有字數限制,答案對內容和形式都有要求。其二,語段大多為說明性科普語段。該類語段的邏輯性,就是考查學生的語言邏輯思維。要求整個語段合乎邏輯、事理,前后統(tǒng)一,能夠準確完整地表達一個意思。
筆者對高考真題的研究分析,總結出補寫題解答需做到如下幾步:
第一步、通讀語段,把握整體
雖說語句補寫題主要考查語言連貫能力,但首先應是閱讀能力。拿到題目后,首先要閱讀語段,把握語段中心,梳理語段層次。再依據相關提示,進行準確補寫,這是正確解題的前提。
如2015全國二卷:
讀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記住書中的內容嗎?答案是否定的。①閱讀有記憶型和批判型之分。記憶型閱讀是我們缺乏想象力的根源之一,因為它容易導致盲從書本知識,從而失去質疑精神。批判型閱讀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閱讀,它不追求②簡單的、機械的知識記憶,而主張激發(fā)想象力和靈感,帶著自己的思考,讓自己變得更有思想。能通過閱讀提出有價值的質疑,③通過質疑找出問題的根源,通過分析根源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這在泛閱讀日益普遍的時候更顯得難能可貴。
第一空,若只看空缺前后兩句,無法準確解答。此處答案“閱讀有記憶型和批判型之分”,必須通讀整個語段方能分析推理出來。
201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二
一提到根的作用,可能首先想到①吸收水分和吸收養(yǎng)料,這兩項是絕大多數植物根系的本職工作,然而,進化史上最早出現的根,作用卻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養(yǎng)料,而是固定植株的位置,這種早期類型的根被稱為假根。之所以稱甚為假根,是因為這些根內沒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通道,它僅有的作用就是固定植株。假根將植物固定在合適的生活環(huán)境中,會降低風吹和水流的影響,提高其生存幾率。
其中第二空的內容應填根的作用,只有整體把握,根據后文內容分析,才能正確作答。
第二步、結合語境。合理推導
推導是一種能力,根據上下文的內容進行推導,是解答這種試題的必要手段。作為考生要牢記“上下文是填寫內容的根據和來源”。補寫空格處的內容大都會在空格前后,或者全文相應的出現提示。不過,這個提示,也可以說是限定??忌挥凶x懂文段,進而抓住提示內容合理推斷,方能準確解答。
例如2016全國一卷:
花青素是一種水溶性的植物色素,分布在液泡內的細胞液中,能夠決定花的紅色、藍色、紫色等顏色的差別,這是因為花青素①,在酸性溶液中呈現紅色,在堿性溶液中變?yōu)樗{色,處于中性環(huán)境中則是紫色。
補寫處后面所舉出花青素在酸性、堿性、中性三種不同環(huán)境中呈現紅、藍、紫不同顏色的內容,是補寫處內容的提示,也是對內容的限制。如果不考慮這個限制,而補寫“花青素是構成花瓣和果實顏色的主要色素之一”,那么這個補寫只能照應前文,而無法貫連后文。
解題時要注重理解概括中心、概括每層的內容。相信上下語境的提示語句,一般都能幫我們推導出填寫的語句內容。另外,留意與上下文相關詞語、句式等,輕松地推導出所補寫語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銜接語。
合理推斷四注意:
(1)注意文段語意的頂針性
待補句的下旬突然出現新的陳述對象,要利用語意的頂針性。這個語意的頂針性就是內容的前勾后連。此類空的補寫內容,一定關涉到后文新出現的陳述對象。
2016全國二卷:
氣候是一種復雜的自然現象,不僅決定著土壤、植被類型的形成,改變著地表形態(tài),①。人們的生活、生產、建設無不需要考慮氣候的影響。
待補寫句①的答案“而且影響著人類的活動”,就關涉到后文出現的“人們的生活、生產、建設”這個陳述對象。
2016全國三卷:
自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進入太空以來,除了載人航天飛行器會回收之外,其他上天的人造物體陸續(xù)被遺棄在太空中,①。太空垃圾已經威脅到人類的航天活動。
待補寫句①答案“都變成了太空垃圾”就關涉到后文出現的“太空垃圾”這個陳述對象。
(2)注意層次內部的邏輯關系
這類題的本質,就是考查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要求考生補寫的句子,與上下文的材料之間,一定存在某種邏輯關系。分析好這些邏輯關系,既可幫助理解理個語段,也是縮小每個空缺的答題范圍,做到有效推導,準確解答。所以,考生解答此題,首先要結合關聯(lián)詞語看選文句子之間存在什么邏輯關系。常見如因果關系(上給因,下寫果)、遞進關系(表遞進的詞語,并且前后內容要遞進)、轉折關系(給出內容和填寫內容構成轉折)、對比關系(給出內容和填寫內容構成對比)、條件關系(多給條件,補寫結果)、并列關系(內容的并列,形式的相近)。還有觀點與材料的關系,總分關系,照應關系等。
這些內在邏輯關系,基本都有形式上的關鍵詞。如連詞(“不僅,而且”“雖然,但是”等)、副詞(“也、如同、同樣、更、還”等)、指代詞(對象一般在上文出現,后文有提示)等。
2016全國二卷第①處,前面有“不僅……”,后面當是“而且……”;第②處后的“但是”表示轉折,前面是說為人類造福,后面應是說利用不當給人類帶來的影響;第③處,前面有“所以”,標明這樣做的目的。2013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二:然而,進化史上最早出現的根作用卻并非吸收水分和吸取養(yǎng)料,而是②固定植株的位置,這種早期類型的根被稱為假根。③之所以稱其為假根,是因為這些根內沒有運輸水分和養(yǎng)料的通道。②與③各自相應的有關聯(lián)詞“并非,而是”“之所以,是因為”,找到這些提示語自然就容易準確解答了。2104全國卷2土壤呼吸的語段,最后一空,土壤呼吸和人的呼吸一樣,也是一個③的過程,就有一個“也”字提示。
總之,凡是有事理邏輯、生活邏輯、科學邏輯的都得遵循這個邏輯思路,如果在表達中違背了這些邏輯,必然影響到語句的連貫性。
(3)注意空缺處前后的標點
根據標點符號的暗示,確定句子的內容和句式。如果給出句子的前后有冒號,填寫句子一般為總結句或總起句;前有分號,注意句式與前面一致,內容或相近或相反;前后是句號,多為完整的句子。補寫處有問號,注意問句的表達形式;前后是逗號,注意所填寫的要不要主語。
2014年全國一卷:
然而,也有研究指出,②二氧化碳增加會帶來好處:比如增加的二氧化碳可以給植物“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冒號后是二氧化碳的好處,而冒號的作用只有兩個:總結上文和提示下文,此處只能是提示下文。第二題2014全國一卷第一空可補寫為“人類將面臨巨大災難”,不能補寫為“沿海城市面臨滅頂之災”之類的語句,因為前面的主語(陳述對象)為二氧化碳濃度高,要保證主語一致。
(4)注意分析空缺處前后的成分構成
空缺處前后是逗號時,注意句子成分是否殘缺或多余;前面是名詞性短語,后面補寫句不宜再有主語。2015年全國二卷,讀書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記住書中的內容嗎?答案是否定的。①閱讀有記憶型和批判型之分。補寫處前后都是句號,提示我們所補寫的一定是完整的句子。
當然,規(guī)律方法不止以上種種。譬如,有時要結合科學常識,如高考真題“根的作用”“植物的呼吸”等。
第三步、注意檢查,意通文達
檢查補寫后,最好在寫好后代入原文讀一讀,看內容是否符合題干要求,語言是否連貫、有無語病、是否簡潔等。要防止任性答題、盲目答題、草率審題,如果發(fā)現問題要及時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