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
看過《林黛玉進賈府》的同學(xué)們心中都有一個困惑:林妹妹進賈府的時候到底有多大?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原著中找到線索。第二回,有這樣的文字:“今只有嫡妻賈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歲?!苯淮索煊竦哪挲g。接下來,有一句話“堪堪又是一載的光陰”?!翱翱啊睉?yīng)當(dāng)理解為剛好、恰恰的意思。因此,在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之時,又過了一年,黛玉六歲,冷子興說寶玉:“如今長了七八歲”。第三回,作者借黛玉之口交代了她與寶玉的年齡關(guān)系:“舅母說的,可是銜玉所生的這位哥哥?在家時亦曾聽見母親常說,這位哥哥比我大一歲,小名就喚寶玉”。且看寶黛初見時的對話:寶玉便走近黛玉身邊坐下,又細細打量一番,因問:“妹妹可曾讀書?”黛玉道:“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睍械牡诙匾呀?jīng)交代了,黛玉五歲起跟著雨村讀書,讀到六歲時恰好一年,然后便和雨村一道進了都中(張如圭報喜,雨村“聽得都中奏準起復(fù)舊員”于是去“央煩林如海,轉(zhuǎn)向都中去央煩賈政”,好求得一個官位。次日,雨村便面謀之如海。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只來接……已擇了出月初二日小女入都,尊兄即同路而往,豈不兩便?”書中第二回、第三回的描寫,可謂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時間上接得很緊,并無任何跳躍省略之處。林如海的話剛好說明了,賈母派人來接黛玉和黛玉之母去世是在同一年。這與黛玉自己跟寶玉說的“只上了一年學(xué)”剛好吻合。由此可見,黛玉到了賈府的時候,是六歲。
說到這里,可能有很多同學(xué)吃驚黛玉怎么會這么小。那為什么我們會覺得林黛玉進賈府時不應(yīng)該是六歲,而應(yīng)該是十幾歲呢?我想這主要有幾個原因吧。
第一,黛玉的表現(xiàn)太成熟了
從《林黛玉進賈府》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妹妹的性格特點是“細心、敏感與自尊”。林黛玉由于喪母來外婆家,過去常聽她母親說,“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今至其家,“步步留心,時時在意,不肯輕易多說一句話,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恥笑了他去”。盡管賈母念及亡女憐愛她,但她自知寄人籬下,謹慎從事,細心地觀察周圍的一切,應(yīng)對有度,舉止有禮。這表現(xiàn)在她辭謝邢夫人留飯,在王夫人和賈母處擇座,反映出她聰慧而又有良好的教養(yǎng)。賈母問黛玉讀什么書時,黛玉回答是“念了《四書》”,但當(dāng)寶玉問她念什么書時,她卻說“不曾讀,只上了一年學(xué),些須認得幾個字”。先說讀過書,后說不曾讀,是因為她聽賈母說“讀的什么書,不過是認得兩個字,不是睜眼的瞎子罷了”之后,才改口的,可見她多思多慮,做事小心謹慎。這一言一行實在不象一個六歲的孩子能有的表現(xiàn)。我們不禁要問黛玉為何能如此早慧呢?
我們可以從黛玉的父母身上窺見一斑。
林如海和林家的描寫在書中不過寥寥數(shù)語,但已經(jīng)交代清楚:“因聞得今歲鹺政點的是林如海。這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今已升至蘭臺寺大夫,本貫姑蘇人氏,今欽點出為巡鹽御史,到任方一月有余。原來這林如海之祖,曾襲過列侯,今到如海,業(yè)經(jīng)五世。起初時,只封襲三世,因當(dāng)今隆恩盛德,遠邁前代,額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襲了一代;至如海,便從科第出身。雖系鐘鼎之家,卻亦是書香之族?!绷秩绾槭裁唇小叭绾!保考仔鐐?cè)批曰:“蓋云‘學(xué)海文林也??偸前祵戺煊??!逼鋵?,還有另一重含義。熟悉《紅樓夢》里“射覆”的人都知道,“如?!备驳氖且粋€“愁”字。秦少游詞:“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摈煊竦穆斆魝捍蟾旁从诖?。
林母賈敏,小說中沒有正面描寫,但是從賈母的言語之中我們應(yīng)該感覺得到,賈敏其實是一位卓爾不群的女性,而且深得賈母的寵愛,在賈府的地位極高。且看小說第七十四回中王夫人嘆道:“你說的何嘗不是,但從公細想,你這幾個姊妹也甚可憐了。也不用遠比,只說如今你林妹妹的母親,未出閣時,是何等的嬌生慣養(yǎng),是何等的金尊玉貴,那才象個千金小姐的體統(tǒng)。如今這幾個姊妹,不過比人家的丫頭略強些罷了。”雖然事隔多年,一個嘆字,仍然能夠想象當(dāng)年賈敏的生活。就在黛玉進賈府這一回中提到“林黛玉常聽得母親說過,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就在“常聽得”處有批語云“三字細”?!凹殹痹诤翁帲考氃谶@三個字表明賈敏生前對林黛玉的教育中,關(guān)于賈府知識的教育已經(jīng)放到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包括對賈府的總體認知和判斷。而這個判斷,就是“他外祖母家與別家不同”,怎么個不同?家大業(yè)大排場大,人心也大。賈敏以一個在賈府生長了十多年的女孩的經(jīng)驗教給女兒的,在賈府生存,就要這樣,不多說一句話,不多行一步路,不然人多嘴雜人心險惡,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這就難怪黛玉會如此早慧、敏感,小心謹慎。
第二,林黛玉的感情萌動不符合年齡
《林黛玉進賈府》是《紅樓夢》中精彩的篇幅。文中借黛玉的眼睛展示了賈府的典型環(huán)境和《紅樓夢》中最出彩的兩個人物:王熙鳳和賈寶玉。王熙鳳“恍若神仙妃子”似的裝扮和“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出場顯示了她與眾不同的身份。而賈寶玉出場前眾多人物對他的介紹,出場時和黛玉的心靈契合,再加上兩首《西江月》詞,無一不暗示了寶玉“無材可去補蒼天”的性格以及和黛玉的前世之盟。也許有同學(xué)會疑惑一個六歲的孩子就會有感情的萌動嗎?有時候,兩個人初次見面,卻一見如故。佛教中把這叫做宿慧,這其實不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感情萌動,而是曹雪芹在人物預(yù)設(shè)上就安排好了的“木石前盟”。如果寶黛初會沒有這樣的心靈感應(yīng)反倒不象了。
第三,從薛寶釵的年齡往回推,好像中間差了幾年
書中第二十二回:“昨兒聽見老太太說,問起大家的年紀生日來,聽見薛大妹妹今年十五歲,雖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將笄之年。老太太說要替他作生日?!边@段話表明了此時的薛寶釵十五歲。再接著看:“誰想賈母自見寶釵來了,喜他穩(wěn)重和平,正值他才過第一個生辰,便自己蠲資二十兩,喚了鳳姐來,交與他置酒戲。”從這一段又可以看出薛寶釵十五歲的生日,是到了賈府以后過的第一個生日,由此可以推知,寶釵是十四歲進的賈府,寶釵進賈府是在書中第四回。又因為,寶釵大寶玉二歲,寶玉又大黛玉一歲。所以,此時的寶玉十二歲,黛玉十一歲。何以在第三回時黛玉還是六歲,到了第四回時就變成了十一歲了,中間那五年哪里去了?很明顯,中間那五年,被作者省略了,作者省略的正是寶玉和黛玉青梅竹馬的童年,也就是第二十八回里寶玉對黛玉說的那些話:“當(dāng)初姑娘來了,那不是我陪著頑笑?憑我心愛的,姑娘要,就拿去,我愛吃的,聽見姑娘也愛吃,連忙干干凈凈收著等姑娘吃。一桌子吃飯,一床上睡覺。丫頭們想不到的,我怕姑娘生氣,我替丫頭們想到了?!痹囅?,如果黛玉是九歲以上進的賈府,那么寶玉就已經(jīng)是十歲多了,他們倆還會“一桌子吃飯,一床上睡覺”嗎?肯定不會,因為古人十五、六歲就可以結(jié)婚了,豈有十多歲還睡在一起的道理,即使是“一個睡在碧紗櫥內(nèi),一個睡在碧紗櫥外面的大床上”。張愛玲在《紅樓夢魘》中曾經(jīng)揣測過,《石頭記》是按章回單獨裝訂的。因而曹雪芹如有改動,盡量在每回的回前或末尾進行修補。這就是各種版本之不同處多在回前末尾有歧文的緣故。那么在這一回的末尾,應(yīng)該還有很多文字,大概是黛玉進府后同寶玉及諸姐妹相處的一段閨閣文字,可惜省掉了。于是“大家又敘了一回,方才安歇”之后便直接綴了“次日起來”一段,把兩件隔了不知多久的事情生生給連到一起去了。
綜上所述,事情已很清楚:黛玉初進賈府時的確只有六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