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椒是指春季播種育苗,進行夏秋生產的一種茬口安排。隨著經濟快速增長,消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原本的一些高端蔬菜也成為消費者餐桌上的大眾菜,彩色甜椒因味美質段、營養(yǎng)豐富而備受大家青睞。但因受品種對環(huán)境適應能力的限制,在高溫季節(jié)很難生產。因此每到秋冬交替、元旦前夕價格高漲。許多大棚種植戶看準了這個時機,進行大面積種植,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一、品種選擇
彩椒的生長期主要是在夏秋季節(jié),高溫多雨容易引起多種病害。因此,品種選擇上必須注意選用耐熱、抗病毒的品種。
二、育苗
確定播種期是取得較高經濟效益的關鍵一環(huán),一般定植時間在6月20日左右,最晚不遲于7月20日。秧苗達到4葉1心,苗齡30天左右。根據這一時間可確定播種期。由于種子價格較高,又處于高溫期育苗,受自身條件的限制,老百姓一般直接從育苗場購苗,省時、省工,苗子健壯整齊。
三、定植前的準備工作
由于彩椒定值時正處于溫度較高時期,根部病害較重,加之農戶一般重茬種植,棚中病原菌積累,連作障礙突出。因此,在定植前首先要做好土壤消毒,可以采用藥劑熏蒸或高溫悶棚的方法。由于椒類根系受傷后再生能力較弱,如果施入大量鮮雞糞、豬糞等,很容易在腐熟過程中燒根,加重死棵發(fā)生。所以,建議將畜禽糞完全腐熟后再用,并配合生物有機肥。在作物定植前7天左右,提前將有機撒入地里,深翻耙平。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可以按照65厘米等行距開定植溝,起30-40厘米高的壟,并順壟澆小水一次,按水平線開穴定植;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按照70厘米等行距從中間開“V”字形溝,深度在20-25厘米左右,然后順小溝澆水造墑,并按照水平線開定植穴,大行不動。
四、定植后管理
將定植穴按照株距50厘米挖好后,在穴內增施激抗菌968壯苗棵不死或大源落地生根等生物菌肥,預防死棵。定植時,隨栽隨澆定植水,水量以澆透為宜,大可不大。定植時不可將土坨埋得過深,與根部土坨上沿同平為準,嚴禁將莖基部埋住,以防高溫高濕造成多種根部病害的發(fā)生。為防中午高溫可在棚頂遮蓋黑色遮陽網,以利秧苗順利生長。
定植后7-10天,溫度應控制在30℃,并進行多次中耕。第一次中耕時不宜過深,一般3-5厘米即可,應遵循近根淺遠根深的原則。中耕的目的一是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氣性,促進根系生長;二是保墑,防止土壤水分過快蒸發(fā);三是除草,減少病蟲害的寄居所。
定植后3-5天澆一次緩苗水,并再次進行中耕,這個時期由于溫度太高,應盡量保持地表濕潤,以見干見濕為好,澆水時應小水勤澆,不可大水漫灌。在澆水過程中,可隨時用水根提水,將大行走道潑濕,但不可用水灌,保持溫度在28-30℃為好。定植7天左右,用生物菌劑加生根壯苗劑灌根,連續(xù)兩次,可促進根系健壯,有效預防死棵現象發(fā)生。由于處于高溫季節(jié),該茬栽培時間又短,因此整枝方式與越冬一大茬栽培有所不同,應采用多干整枝法,經試驗可留6-7個主干坐果,可以有效提高前期產量。在整枝時,應考試該茬甜椒種植目標是收彩果還是綠果,建議從四門斗開始留,選精去劣,一般一個主干留3-4個果即可達到豐產目的。
五、病害防治
這個時期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
1、病毒病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2)種子消毒:用10%磷酸三鈉溶液漫種20分鐘,清水洗凈后再進行漫種催芽,在分苗定植前或花期分別噴0.1--0.2%的硫酸鋅;(3)栽培管理:培育健壯,帶蕾的大苗,避免高溫和強光直射,或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栽培,及時防治蚜蟲等;(4)藥劑防治:用20%病毒A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高錳酸鉀1000倍液+300-500倍磷酸二氫鉀+200倍尿素+200倍紅糖(或白糖)即10kg水中分別兌入10g、20~30g、50g、50g、于幼苗期或定植后,每隔10天噴施一次,連續(xù)防治3~4次。
2、疫病防治方法:
(1)輪作換茬;(2)進行種子處理;(3)高溫悶棚(僅適用于秋延后辣椒);(4)采用高畦栽培、合則密植,嚴禁大水漫灌;(5)藥劑防治:少量發(fā)生要及時拔除病苗;然后用藥劑處理病苗周圍土壤。如發(fā)生量較大,可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50倍,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21%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72.7%普力克水劑600-800倍、64%的殺毒磯可濕性粉劑.500倍等藥劑,任選—種,交替噴灑,每5-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作者單位:157499黑龍江省寧安市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