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萍
他是沈陽普通的一名貨車司機,是最愛女兒的父親,卻不幸患上了腦癌,無藥可醫(yī)。生死邊緣,一家人踏上了痛徹心扉、周游世界的旅行。感受著世界的美好,父親最遺憾的是不能等到女兒結婚的那一天,親手將女兒交給一個愛她的男子!
不舍女兒,父親做出了濃墨重彩的決定,死后捐獻器官,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上,繼續(xù)陪伴和守護女兒。2016年8月28日,沈陽貨車司機張文茹,因患腦膠質瘤離世后,成功捐出了肝臟、腎臟,挽救了三名掙扎在生死線上的患者。
在女兒張嘉心的心中,父親從沒離開,依然在這個世上深情地活著。通過本刊,張嘉心含淚發(fā)出了最深情的邀約……
噩夢來襲,那個最愛女兒的父親患上腦癌
2016年3月11日,遼寧沈陽463醫(yī)院,29歲的張嘉心淚流滿面地看著父親張文茹的檢查報告,如五雷轟頂。醫(yī)生一臉凝重地告訴她,她的父親得了腦膠質瘤,晚期,已不具備手術條件。
“怎么會這樣?”張嘉心根本無法相信,她最愛的父親只剩下了三個月的生命……
1986年出生的張嘉心是沈陽人,父親張文茹是貨車司機,母親劉景華是家庭婦女。張嘉心是家里的獨生女,父親給了她最寵溺的愛,張嘉心從小就很黏父親,喜歡騎在父親的肩膀上,那時父親就是她的船,載著她駛來駛去。父愛的呵護下,小嘉心個性陽光,無拘無束。
一天下午,剛上中學的小嘉心提前放學,媽媽還沒有下班,進不了家的小嘉心爬上了大門上方的搖頭窗,試圖翻進家里。誰知,頭進去之后,身子卻卡住了,脖子掛在搖頭窗上,進退兩難。危險之際,父親回來了,眼前的一幕,嚇得他魂飛魄散,忙不迭地將女兒救了下來。原來,在外出車的張文茹,猛然覺得心神不寧,于是回到家中。
得知女兒想從狹窄的搖頭窗翻進家里,驚魂未定的張文茹既心疼又后怕,將女兒緊緊摟在懷里:“嘉心,剛才掛在上面,嚇壞了吧?”小嘉心搖搖頭:“我一點都不害怕,我知道爸爸肯定會來救我的!”在小嘉心的心里,父親是無所不能的保護神。
傍晚,母親劉景華回來得知后,不禁感嘆父女情深,才會心有靈犀、生命相連。
時光流逝,轉眼,張嘉心長大了,對父母的愛,更加深沉。
參加工作后,張嘉心進入沈陽一家房地產公司,從事地產策劃,幾年后,她在沈陽市沈北新區(qū),為父母買了一套新房。女兒孝順有出息,父親張文茹心里甜蜜蜜的。
2015年2月的一天,53歲的張文茹突然發(fā)現視力下降厲害,這可是司機的大忌。更令他吃驚的是,大腦時常失憶“斷片”,竟然找不到回新家的路,只好給老伴打電話求助。老伴笑道:“你不是常常自稱老司機嗎,怎么搬個家就不認識路了?”回到家后,老夫妻倆互相取笑一番,張文茹怕女兒擔心,特地囑咐老伴,迷路的事,別告訴女兒,免得女兒笑話。
一天,一家三口坐在家里閑聊時,張文茹忽然吸了吸鼻翼,大聲問道:“家里燒什么呢,我怎么聞到一股燒焦飯的氣味?”張嘉心一愣:“爸,廚房里什么也沒做?。 睆埼娜悴恍?,到廚房仔仔細細轉了一圈,確認之后,才“善罷甘休”。
發(fā)生在父親身上的“奇怪”現象,讓張嘉心感到不安,帶父親去醫(yī)院檢查,意外發(fā)現頭部有腫瘤,隨后遍訪沈陽各大醫(yī)院進行復查,最后去北京天壇醫(yī)院檢查,得出最不愿意聽到的結論,腦膠質瘤,由于位置長得非常不好,手術風險較高,而當時父親還沒有任何的影響生活和生理的病癥出現,醫(yī)生給的建議是3個月一復查,實時監(jiān)控病情。
2016年2月25日例行的定期復查時,還未出現病情的任何變化,但是還沒有迎來下一個復查的周期,父親病理上的癥狀就開始出現了,張文茹小便頻繁,甚至有一次失禁了。家人趕緊帶著父親去復查,結果病情發(fā)生了突變,就在這兩月的時間里,腫瘤突然間擴散了……
張嘉心無助地站在醫(yī)院的長廊上,張嘉心人生第一次感到了恐懼,那個在她心中能除妖降魔的父親,竟被癌癥纏身!呆立許久,張嘉心撥通了母親的電話,忍了半天的悲傷,頓時化作了慟哭。
劉景華心里一沉,聽著女兒在電話里嚎啕大哭,跌坐在椅子上,聲音顫抖:“嘉心,爸爸一定會沒事的。我們多看幾家醫(yī)院……”
揣著最后的希望,一家三口來到了北京。誰知,張文茹的病情遠比想象的還要糟糕。天壇醫(yī)院專家告訴張嘉心母女倆,張文茹的腦部腫瘤,位于最兇險的顳葉部,而且癌細胞已經轉移,目前唯一可采取的治療方法,就是開顱手術,但手術風險極大,病人極有可能下不了手術臺。即便手術成功,病人也只是在病床上多躺幾個月而已。
母女倆亂了方寸,醫(yī)生的話,無疑宣判了張文茹的“死刑”。她們不相信這個結果,網上網下尋找,希望能找到救命的良醫(yī)良藥,然而,一無所獲。
此時,張文茹反而冷靜下來,既然無論如何都是一樣的結果,他不愿自己在經歷了痛苦不堪的治療后,沒有尊嚴地躺在床上,生不如死地等待死亡。面對自己在這個世上最疼愛的兩個女人的淚眼,張文茹提起行囊,灑脫地說道:“走,我們回家!”
生死邊緣,來一場痛徹肺腑說走就走的旅行
一家三口回到了沈陽,張文茹放棄了治療,每天和妻子一起買菜做飯,努力把日子過得像什么也沒發(fā)生一樣,唯一的區(qū)別,就是他不能再出車。那段日子,張嘉心一刻不離地陪在父親身邊,父親催她去上班,她連連搖頭,還在父母的臥室里,搭了一張簡易床,她舍不得離開父親,哪怕一分一秒。
一天,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看電視,電視里正在播放世界各地的風光,張文茹感慨道:“真美??!”
張嘉心一陣心疼,父親是那么熱愛生活,那么留戀這個世界,卻只能無助地等待死神的降臨。此時,她已從最初的悲傷中緩過神來,看著父親漸漸消瘦的臉頰,充滿向往的眼神,張嘉心說道:“爸,我們一家三口出去旅行吧!”既然結局已經注定,她要在父親最后的時光里,趁著父親還能走動,帶著父母去旅行,如果可以,走遍世界。
張文茹猶豫起來,他不知道還能撐多久,他怕自己倒在了旅行途中,可看著妻子和女兒期盼的眼神,他不忍讓她們失望和傷心,重重地點了點頭。
“爸,我們先去云貴川,這是你一直以來,最想去的地方。然后歐洲十國……”張嘉心滔滔不絕,仿佛只要在路上,父親就會永遠和她走下去。
沒等女兒說完,張文茹笑道:“嘉心,按你這個走法,我們不是要走個一年半載??!”張嘉心強忍著淚,故作輕松地說道:“是啊,我們不著急啊,慢慢走慢慢看,反正一家人在一起?!?/p>
張文茹說道:“這些地方沒意思,泰國不錯,我喜歡那里的風土人情?!睆埣涡脑鴰е赣H和母親去過一次泰國,那是父親第一次出國旅游,他非常喜歡泰國,玩得也非常開心。張嘉心決定重游泰國,帶著父親多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再次感受一家人曾經的幸福。
2016年6月,一家人踏上了旅程,張嘉心給父親拍了大量的照片和視頻,她恨不得記下父親在世上的每一刻,恨不得幸福的時光就此停駐。一路上,看著父親樂呵呵地笑,張嘉心舉著攝像機的手,不禁顫抖,她揮舞著手臂,極力露出開心的笑,回應著父親,可一轉身,已淚流滿面。
那天,一家三口看電視時,電視上正在播放器官捐獻的愛心宣傳。張文茹突然說道:“嘉心,爸爸死后,也把眼角膜和器官捐了?!睆埣涡囊徽廴σ巡恢挥X紅了:“爸,你不會死的,不許你亂說!”張文茹連忙安慰地拍拍女兒的肩。
幾天后,一家人從香港飛往曼谷。泰國佛寺林立,張嘉心見佛就拜,得知曼谷愛侶灣大酒店前面的四面佛,是泰國香火最旺的佛像,號稱是有求必應的慈悲公正佛,張嘉心跪在佛的腳下,長拜不起,祈禱佛祖救救父親,她愿意用10年的命,換父親的安然無恙。旅行途中,父親頭痛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每次頭痛之后,還伴隨著嘔吐,早已查閱腦膠質瘤癥狀的張嘉心知道,那是由于腫瘤導致的顱內壓力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樞受到刺激。眼睜睜地看著父親的生命在一點點流逝,無能為力卻要強顏歡笑,張嘉心如百蟻噬骨、萬箭穿心。
日子在既快樂又悲傷的旅途中悄然流過。6月下旬,一家三口登上泰國的普吉島。那天,父女倆赤足走在白色的沙灘上,張文茹突然如醉酒般步履踉蹌,張嘉心急忙扶住了父親:“爸,哪里不舒服?”
“沒事,有點累了,扶我回去吧!”張文茹搖搖頭,面色慘白。張嘉心急忙扶著父親回到海邊客棧,正在清洗衣物的劉景華見狀,和女兒一起扶著張文茹躺下。這時,無邊的疼痛一浪接一浪襲來,張文茹吐得昏天黑地,他知道,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
那兩天,虛弱地躺在客棧的床上,張文茹的目光一直追著妻子和女兒,滿眼的不舍,他要將妻子和女兒的樣子刻在心里。
“嘉心,我們回家吧!”張文茹深深地看著女兒,張嘉心頓時泣不成聲。自從父親生病以來,這是她第一次在父親面前流淚,無數次,她都是咬緊牙關忍著,然后躲起來哭。張文茹心疼地摸著女兒的臉:“傻丫頭,走了一圈,爸爸很開心很幸福??赏饷娴氖澜缭倬?,也總是要回家的?!?/p>
深情邀約,好想挽著“爸爸的使者”走上紅地毯
2016年6月底,一家三口結束了旅行,回到沈陽。8月初,54歲的張文茹病情繼續(xù)加重,住進了醫(yī)院。不久,出現了失憶、晨昏顛倒的癥狀。清醒的時候,張文茹戀戀不舍地看著女兒:“嘉心,爸爸真希望能一直為你遮風擋雨,能等到你結婚的那一天,能親手將你托付給一個愛你的男子?!睆埣涡哪ㄖ鴾I,拼命地搖頭。張文茹微微地嘆息,淚水順著臉頰流淌,浸濕了枕頭。
不久,張文茹因瘤體阻塞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顱內壓急劇增高,導致腦疝,張文茹陷于深度昏迷,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面對醫(yī)生回天乏力、無可奈何的目光,在絕望的掙扎和哭泣之后,張嘉心母女倆心里漸漸明白,她們最愛的這個人不會再醒來,她們真的要永遠和他告別了。
日夜守在重癥監(jiān)護室外,張嘉心只能透過門上那厚厚的玻璃,看一眼身上插滿管子的父親。那段痛徹心扉的日子,她不停地想著父親最后的心愿,心里猶豫不決。
8月中旬的一天,張嘉心看到一個關于器官捐獻的新聞視頻:在美國的一個婚禮上,新娘挽的是一名受捐者,這名受捐者的心臟,正是新娘父親捐的。受捐者以父之名,將恩人的女兒送入了婚禮殿堂。張嘉心深深地震動了,不能等到女兒結婚,是父親一生最大的遺憾,她無法想象,假如父親看到這個視頻時,是怎樣一種復雜的心境。她終于明白了父親的心,生死邊緣,那是一個父親能給女兒的最后的愛。那一刻,張嘉心下定了決心,她要讓父親以另一種方式活在這個世上。
怕母親無法接受,張嘉心準備了一大堆理由。沒想到,話一出口,母親就淚水橫流:“女兒,媽媽懂得你的心思,我支持你的決定……”張嘉心抱著母親放聲大哭起來。
2016年8月21日,母女倆聯系了沈陽市紅十字會器官捐獻辦公室。當天,紅十字會協調員趕到469醫(yī)院,一番詢問和心理撫慰之后,將一份《器官捐獻協議書》放在了母女倆的面前。母女倆淚眼相望,簽字的筆遲疑了許久,才落下。
8月28日清晨,一直深度昏迷的張文茹,生命走到了盡頭。張嘉心母女倆獲準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與張文茹做最后的告別。
病床上,張文茹表情安詳平和、沒有痛苦,如果不是心臟監(jiān)控儀顯示的心跳越來越微弱,他就像睡著了一樣。張嘉心緊緊地握著父親的手,淚水洶涌:“爸,我知道,你把所有能給予的愛,都給了我!”
7點20分,張文茹心臟停止了跳動。張嘉心將臉埋在父親漸漸冰冷的手心里,久久不愿起身,直到醫(yī)生拍了拍她的肩膀,她明白,實現父親心愿的時刻,終究來到了。在母女倆深深的目送中,張文茹被推入手術室。手術室里,器官捐獻協調員主持默哀,拍照,記錄手術的過程。手術室外,所有的人默默地等待著。對于張嘉心來說,此刻的等待更是與眾不同,當手術室門上方的紅燈最終熄滅時,這是她與父親的正式告別。
這個手術,張文茹成功捐出了肝臟、腎臟等器官共3項,挽救了三個人的生命。
2016年9月2日,“傳遞生命的美意,遼寧省人體器官捐獻大型公益推廣活動”在沈陽啟動。同時,遼寧省人體器官捐獻推廣使團成立,張嘉心成為首位推廣使者,加入了宣傳器官捐獻的志愿者行列。
2016年12月8日,張文茹百日祭,張嘉心攙扶著母親,來到父親長眠的墓園。她緊緊地抱著墓碑,就像抱著父親,仿佛又看到了父親那清瘦的身影、那雙溫暖清澈的眼睛、那抹讓人難以忘懷的展顏一笑,“爸,謝謝你給了我生命,給了我最寵溺的愛,謝謝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個閃亮的日子!”
對于張嘉心來說,父親的生命并未結束。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父親依然活著;在她的心中,父親依然活著,守護著她的靈魂。內心深處,張嘉心渴望見到那三名受捐者,然而,根據器官捐獻的“雙盲原則”,她能夠見到那三名受捐者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張嘉心知道,依據受捐就近原則,那三名受捐者都離她不遠,可能和她生活在同一個城市、呼吸同一片空氣、淋著同一場雨,甚至可能搭過同一輛公交車,和她擦肩而過。
2016年12月,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張嘉心說出了她的夢想,并通過《知音》發(fā)出邀約:等到她結婚的那一天,她希望能夠復制父親手機中下載的那場美國婚禮,三名受捐者能夠以父親的名義,送她步入婚姻的紅地毯……
編輯/賈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