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承灝
動畫電影《螢火之森》臨近末尾處,誤碰了人類孩子的妖怪阿銀,隨著妖術(shù)消失,從指尖開始化為淡綠的螢火,他微笑地望著眼前陪伴他十余個夏天的女孩兒,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擁抱向她道別。這一次,便是永別。盛夏時分的湖畔,綻放的煙火下,點點螢火飛散,或許成為了陪伴最后的見證。
陪伴看似簡單——陪伴同窗度過幾載悠悠的校園流年,陪伴戀人青絲熬成白發(fā),陪伴友人走過人生的獨木橋……但這二字,卻不是那么容易便許得下。
陪伴有時像生命一樣沉重,比如爺爺奶奶那輩人,他們用最平凡的方式踐行著許下的諾言。陪伴才是最長情的告白,正是“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信念給予了這世界更多柴米油鹽醬醋茶的美好。
永恒的時間以最細密的針腳,編織著我們的人生,但告別總是不期而至。
那么,陪伴到最后呢?《螢火之森》的結(jié)尾處,已是高中生的女孩兒螢向她曾度過夏天的爺爺家告別。她想,或許有一段時間,她不會再期待夏天了。妖怪與人類之別讓螢與銀的陪伴從咫尺變成天涯。妖怪與人類觸碰便會消失的情節(jié)設(shè)定,讓這份柏拉圖式的陪伴注定會面對分別。當漫天的螢火散盡,再次陷入孤獨的螢面對的,仍是盛夏清冷的夜。
陪伴,很簡單也很難,它是命運賜予的禮物,是旅途上多出一行的腳印。陪伴與離別相鄰,來過又走,仿佛本該就是這樣。與其在離別時痛哭,不如趁著身邊的人還在時用陪伴來珍惜每一段相逢。當分叉口來臨,真心說一句:“遇見你真好。”
指導(dǎo)老師:何文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