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生長的土地

    2017-03-15 16:48:01何宇紅
    關(guān)鍵詞:雷鋒

    何宇紅

    引子

    這是一片滋滋作響的土地,這是一片熱氣騰騰的土地。

    這片土地生長過十婆橋的傳說,十個并不富裕的婆婆省吃儉用,為過河的人們建起一座美德的橋,普度眾生。

    這片土地生長過雷鋒,那個十八歲的年輕人開著拖拉機在這里耕耘,濃墨重彩地書寫他的青春,給這片土地輸入第一把正能量。

    這片土地生長著一個村落的奇跡,32個人的隊伍變成今天三千六百人的村莊,這片土地將荒無人煙生長為人丁興旺。

    這片土地生長一群不倦的勞動者,他們不相信眼淚不依靠他人,他相信自己的雙手可以創(chuàng)造未來,他們用雙手化荒涼為繁華。

    這片土地也生長愛情,在汗水里在勞動中愛情和稻子一起成長,從綠色生長為金黃,春華秋實,順其自然,卻格外持久芬芳。

    此刻,我正行走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她五彩的畫卷在我眼前鋪展,她溫熱的大地在我的腳下呼吸,她藏在樹梢里的鄉(xiāng)村別墅對我微笑,她的子民們從我身邊意氣風發(fā)地經(jīng)過,對我熱情地問好。

    “何老師,你又走路上班?。俊?/p>

    “是啊,我正好可以一邊散步,一邊欣賞團山湖的美景呢?!?/p>

    是的,這個地方就是我的家鄉(xiāng)團山湖,在中國的版圖上可能只是一個比螞蟻還小的地方,我在一歲的時候隨著當赤腳醫(yī)生的父親來到這片熱土,從此就沒有離開這里,我愿意一輩子守在這里,我愿意我的腳步每天輕叩她的肌膚,我愿意走過千山萬水走進千家萬戶去采寫她的傳奇,我愿意一遍遍把這片土地上的故事講給你聽。

    第一章 溈水河畔紅旗飄

    六十年前,這里只生長湖草和荒涼。

    一條不太聽話的溈水河,綿延幾十里,彎曲的河床,長期無人治理讓河道多次改道,一群累不死的望城人,他們要把彎曲的河道截直,他們要把高高的河床掏空,他們要把低矮的大堤抬高,他們要改變山河的模樣。

    河的兩岸,最顯眼的就是鮮艷的紅旗,隔著幾里路遠,就看見這如霞似火的紅旗,紅旗招展映紅了望城的半邊天。天晴了紅旗飄揚,下雨了紅旗不倒,尤其是冰凍的日子,紅旗如鋼似鐵地屹立在天空下。

    紅旗下面是像螞蟻一樣在大堤上勞動的人群,他們來自望城的各個鄉(xiāng)鎮(zhèn),集中了望城的所有青壯年勞力。他們沒有任何機械化,靠的就是肩挑手提,一雙手就是挖掘機,兩只腳就是拖拉機,大石硪就是壓路機??粗碌暮拥廊杖粘尚?,看到新的大堤漸漸升高,他們很辛苦,但是他們很快樂。

    他們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們在太陽還沒有升起的時候就開始勞動,他們在月亮升起的時候還在工作。其實,他們不是在勞動,不是在工作,他們是在打戰(zhàn)。

    這場戰(zhàn)斗叫作治理溈水,這場戰(zhàn)斗的指揮長叫作趙陽城。

    1、威風凜凜的指揮長

    去采訪趙陽城之前,我一直有些糾結(jié),因為來之前,趙指揮伴隨著“威武”“嚴厲”這些詞字反復(fù)地摩擦著我的耳朵。

    “趙指揮長那可威風啦,一罵人兩根眉毛就豎起來了。大家都說他帶著雙槍,不過我沒有見過。”

    “趙指揮是個老八路,做事就是一幅軍人作派。”

    “趙指揮那個時候挺兇的,很嚴肅,下面的人都怕他,我見過他的槍,不過從來沒有見他打過槍?!?/p>

    聽著這些話,我的心里也敲起了小鼓,為了萬無一失,采訪前一天,我給趙老打電話想問清楚他家的具體地址,他操著濃重的河北口音和我說話,因為幾個詞的河北腔太重我聽不清,讓我糾結(jié)了好一會兒,他竟然在那邊說:“怎么這都搞不清,省人大常委會大院,知道嗎?不是省人大社區(qū),門口是有武警叔叔站崗的!”

    原來這個趙指揮真的蠻嚴肅啊,隔著一根電話線,我已經(jīng)體會到趙陽城的不怒而威!我趕緊說知道了,剛剛準備掛電話,趙老反復(fù)強調(diào)說:“你明天得早些來,九點以前必須來。”我在電話這邊趕緊點頭,心想:“是不是趙老上午還要出去呢?這個趙老真是有些軍人遺風?。 ?/p>

    第二天,為了不挨批評,我八點就到了趙老家里。趙老已經(jīng)早早地吃過早飯,為了怕我這個路盲在大院還找不到他的家,他打開窗戶對著下面四顧張皇的我中氣十足地大喊:“小何,我在這里呢!看到我了嗎?三樓,三樓?!痹谮w老的指引下,我直撲那個洪亮的聲音而去,趙老已經(jīng)威武地站在門口了,笑呵呵地說:“恩,不錯,守時、守時!”

    “你不知道吧?我是石家莊那邊的土八路,說話一是一,二是二,昨天批評了你,不過今天表揚你來得早?!彼贿叞盐乙M門,一邊解釋。

    我連連點頭,說已經(jīng)領(lǐng)略到了1957年他做治溈指揮長時,指揮兩萬大軍治理溈水的魄力和風采了,而且對他的歷史已經(jīng)搞得一清二楚了。

    “您是河北省井陘縣人,1928年出生。您解放前就參加革命的老八路,1949年隨部隊南下入湘。歷任望城縣委副書記、書記,長沙市委副書記,韶山區(qū)委副書記、書記,韶山管理局局長、黨委書記,郴州地委書記,省第六、第七屆人大常委會委員、副秘書長,省人大民族華僑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共十二大代表?!?/p>

    我把趙陽城的這些情況脫口而出,趙老連忙點頭:“都對,都對,你這個態(tài)度就能把文章寫好。”

    聽著贊揚,我受寵若驚,幸虧來之前做足了功課。

    走進屋子坐下來,我仔細打量趙老,身材高大,滿面紅光,精神矍鑠,看上去就像七十歲的樣子。我特意看他的眉毛,是不是像人們說的那樣豎起來,眉形還是豎著的,但是已經(jīng)有些垂下來了,因為眉毛已經(jīng)長成了壽眉,眉毛是白白的,長長的。這樣的眉毛長在紅潤的臉龐上,倒是顯出幾分慈祥。

    也許是剛才得了表揚,我不再害怕趙老了,覺得他倒更像一位可親可敬的將軍。

    再看飯桌邊,保姆正在忙著給一個老人準備早餐,我心里正在嘀咕老人的身份,趙陽城隨手一指:“這是我老伴,她叫作李承訓(xùn),比我大三歲,可惜腿不好,走不得路,治溈的時候,我擔任指揮長,我老伴擔任會計,她本來是望城縣銀行里的干部,治溈的時候借調(diào)到治溈指揮部來了,我們倆經(jīng)常在一起回憶治溈的那些事?。 ?

    聽著趙老的介紹,我心里一算,李承訓(xùn)老人已經(jīng)是九十歲的人了,除了腿腳不方便,臉色也是紅光滿面,皺紋稀少,老革命真的都是不老松??!

    “治溈的105萬工程款,每一分錢都從我老伴手中過,硬是一分不差呀!”趙老一邊招呼我坐下一邊補充說。

    等我坐下,趙老搬出了一疊資料,拿出紙和筆,像要給學(xué)生講課的架勢,為了我能夠更清楚治溈的情況,趙老找到當年治溈的一張圖,告訴我哪里是溈水河,哪里是八曲河,哪里是大眾院,哪里是杲山廟,為什么要治理溈水,怎么治理等等,這一大堆的問題,他竟然思路清晰,吐詞清楚。

    在趙老激情滿懷的講述里,我穿越到了58年前的團山湖。

    團山湖其實是洞庭湖的湖尾子,在很多年前可能還是八百里洞庭湖的一部分。這里土地肥沃,如果治理了洪水,那都是良田???8年前的團山湖沒有人氣,只有湖草的氣息鋪天蓋地。湖草一望無際,在沼澤里蔓延,湖草茂盛的時候,人可以站在上面行走。團山湖的北面有一條溈水河,中央有一條八曲河,這兩條河啊,一到夏天就開始作怪。整個湖中心荒無人煙,在湖岸邊的高地上,會搭建一些人字形的茅草屋,因為湖的高處會有很少的湖田,總有一些膽子大的不怕死的被地主的租逼得無處藏身的人住在那里耕種,他們用泥巴修筑一些矮矮的堤岸,試圖擋住湖水。

    可是,湖水總是擋不住。幾場暴雨下來,溈水河就像喝飽了的醉漢一樣搖搖晃晃地向團山湖撲來,一個晚上就吞沒了湖田漢子修筑了一年的堤岸,卷走了茅屋;這個時候,再來幾場暴雨,八曲河又開始泛濫,最后和溈水河連城一片汪洋,這些種田漢子為了生活只好到處流浪和乞討。

    溈水河和八曲河為什么如此作威作福?讓我們先來看看溈水的源頭和走向吧。

    其實,溈水也是洞庭湖的支流。溈水發(fā)源于寧鄉(xiāng)大托口流經(jīng)石頭口進入望城,進入到望城境內(nèi)后,溈水的尾閭分支為南北兩支,北支流入望城團山湖、大眾院,經(jīng)過靖港注入湘江;南支流入沱市后又分兩支,一支經(jīng)荷左、十合垸,一支經(jīng)白沙圍、楊柳圍到新康,最后注入湘江。

    解放前,由于國民黨政府對溈水疏于管理,上游水土流失嚴重,河堤淤泥堵塞,河床越抬越高;加上各個圍垸的人們各自圍墾,以致堤垸錯綜復(fù)雜,港汊密如蛛網(wǎng),河道迂回曲折,導(dǎo)致溈水越來越?jīng)]容量。天晴不到十天,溈水河就會干涸,遇到兩場暴雨就要發(fā)洪災(zāi)。

    溈水河真是一條盛不住水的爛河呀!溈水如此,那八曲河也好不到哪里去。

    八曲河,發(fā)源于望城境內(nèi)的雨敞坪鎮(zhèn),流經(jīng)驚馬橋、滿翁橋、麻石橋、洪山庵、周家壩、徐家橋、八曲河、十婆橋、在梅樹港和溈水一起匯入湘江,八曲河的河道迂回曲折,小的轉(zhuǎn)彎不計其數(shù),大的轉(zhuǎn)彎有八處,所以得名八曲河。八曲河沿途植被破壞也很嚴重,每到雨季,泥沙隨著激流而下,到了下游的團山湖一帶,泥沙沉積,長年累月使湖底不斷上升堆高。

    每年夏天,八曲河河水暴漲淹沒農(nóng)田,和溈水河連成一片,有時候甚至倒灌進湘江,讓河湖江變?yōu)轲Q飩一體,團山湖成了一片汪洋澤國,把人們求生的希望淹沒得干干凈凈。

    兩條河的前后夾攻還不算,河水還送給團山湖的人一個禮物,那就是寄居水里的血吸蟲,這份禮物常常會要團山湖人的命,血吸蟲常常依附在釘螺里,只要有人下水,無孔不入的血吸蟲就爬到人的身上,從毛孔里鉆到身體里,然后突破血管,在人的肝臟繁殖,在小腸內(nèi)吸血,那些下湖打漁的漁民如果感染了血吸蟲病,就會吃藥無效,下神不應(yīng),大著肚子,等著死神的光臨。

    干旱、洪水、血吸蟲病像魔鬼一樣掌控著團山湖,讓團山湖人只生長湖草和荒涼,在團山湖一帶流傳著這樣的話:“團山湖,地方窮,財神不來來瘟神,十戶人家搬進去,九戶人家無子孫?!?/p>

    這是一片疾病叢生的土地,盼望有人來醫(yī)治她的頑疾。

    這是一片人煙稀少的土地,盼望春風來把她喚醒耕耘。

    2、這就是一場戰(zhàn)斗

    “看,十婆橋這里是要堵住改道的,大眾垸旁邊這些小垸子都是要合圍在一起的,大眾垸對岸的團山湖,在治理溈水以后要重新圍墾,建立一個新農(nóng)場?!壁w陽城在一張紙上給我畫著示意圖,這個時候的趙老回到了1957年那叱咤風云的年代。

    1957年,團山湖人盼來盼去,終于盼來了新中國,盼來了趙陽城和他的治溈大軍。

    新中國成立后,洪澇災(zāi)害十分嚴重。1949年,全國發(fā)生大面積水災(zāi),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要恢復(fù)國民經(jīng)濟,大力發(fā)展農(nóng)業(yè),興修水利亦是亟需之務(wù)。于是,我們國家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改造大自然治理水患的運動,其中比較成功的是淮河的治理,以治淮工程為標志,新中國由此開始了一場向大自然宣戰(zhàn)、治理江河洪水、興修水利的聲勢浩大的人民戰(zhàn)爭。

    在眾多的大型水利建設(shè)中,國家在1952年和1954年對南洞庭有了兩次大的整治,南洞庭位于湘陰、沅江、望城3縣,絕大部分在湘陰縣境內(nèi),正是這兩場對湖區(qū)防汛抗旱過程的治理,大大改變了南洞庭湖區(qū)域的面貌,減輕了湘、資尾閭地區(qū)歷史性的洪水威脅,可使南洞庭湖區(qū)域72萬畝良田豐收得到保障。這些都為1957年望城縣對溈水河的徹底治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

    1957年9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wù)院發(fā)出《關(guān)于今冬明春大規(guī)模地開展興修農(nóng)田水利和積肥運動的決定》。決定提出:“為了更好地迎接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到來,實現(xiàn)進一步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需要,我們一定要在今年冬季,集中大力開展一個大規(guī)模的農(nóng)田水利建設(shè)運動和積肥運動?!痹谶@種形勢下,望城縣的治溈工程拉開了序幕。

    作為湘江的支流,南洞庭的主要水脈,溈水在望城境內(nèi)流域面積達15萬畝,流經(jīng)十多個垸子。人們認識到不治理好溈水這條貫穿境內(nèi)的大河,就無法根治望城的水患,望城的國民經(jīng)濟都是空談。為了根治溈水,擴大耕地面積,消滅血吸蟲病害,望城縣縣委設(shè)計了“圍湖改河,開墾農(nóng)田,把團山湖建設(shè)成魚米之鄉(xiāng)”的宏圖,1957年10月25日,原中共望城縣委員會、望城縣人民委員會做出了“關(guān)于徹底整治溈水尾閭洪道及圍墾團山湖的決定”。

    這項工程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整治溈水洪道。其實就是要廢除以前那些迂回曲折的洪道,開辟出一條截彎取直的新洪道。具體做法是:上堵石頭口,下賭靖港,新康出口處,沿途共堵住出口11處,將老溈水河變成啞河。另外再從石頭口至新康南側(cè),開挖一條新洪道,將四合圍、譚家湖、黃栗湖、李公塘、左家圍,楊柳圍、荷葉圍、長黎圍等和大眾垸合并成一個大垸叫大眾垸,大堤由原來的120公里縮短為41.8公里,保護農(nóng)田面積20多萬畝。

    工程的第二部分就是圍墾團山湖。將穿過湖中的八曲河尾閭上移,上堵周家壩,下賭十婆橋,沿著團山湖南、北、東三面合攏,新筑大堤13.4公里,將原來的一個個小圍子合成團山湖垸,這樣一來擴大耕地面積14300畝。

    工程如此浩大,望城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為了加強對治溈工程的領(lǐng)導(dǎo),成立了望城縣治溈工程指揮部??h委決定由時任縣委書記的張興玉擔任政委,當時的縣長趙陽城擔任指揮長,縣委肖介凡、吳華、呂尚武、李石秋任副指揮長,鄭明旺、李慶發(fā)、任副政委,治溈指揮部就設(shè)在當時還屬于新康鄉(xiāng)的杲山廟。

    杲山廟,那可是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老廟,取名“杲杲日出之意”,溈水河自西向東從其北面流過,并向北突起挽一道弧圍著這座禪寺;杲山廟座北朝南,南隔八曲河及溈水河南源支流,正對隔河相望的團山。因為杲山廟地理位置適中,處于治溈的中心位置,南是團山湖垸,北是大眾垸,而且還有空房子十幾間,食堂飯廳都一應(yīng)俱全,雖然條件簡陋,但是治溈指揮部正好需要一個這樣的場所。

    指揮部設(shè)在杲山廟以后,立刻鋪開了場面,只見廟門兩側(cè)的對聯(lián)這樣寫道:“兩萬大軍奮神威,叫溈水河讓開道路;一百整天齊苦戰(zhàn),令團山湖變成糧倉?!?/p>

    “這對聯(lián)寫得可真有氣勢啊,講到這里,我覺得奇怪了,為什么叫作“兩萬大軍”呢?又不是真的打戰(zhàn)?對了,縣委那么多干部,怎么派您來擔任指揮長?”慢慢地,我不怕趙老了,提出心中的疑惑。

    “說起我為什么會擔任指揮長,這有幾個方面的原因。治理溈水,這可是望城人民獨立完成的一項大型水利工程??!而且時間短,任務(wù)重,只能抓住秋冬枯水季節(jié)來進行,沒有雷厲風行的魄力,沒有扎扎實實辦事的作風,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難以完成任務(wù)的。而我,一是因為我是主管農(nóng)田水利事業(yè)的縣長,參加并指揮過1954年的修復(fù)大眾垸的工程也算有些經(jīng)驗;二是我作為一個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的老八路,在這樣的關(guān)鍵時候,自然要挺身而出。我和張書記主動請戰(zhàn),考慮到我當時一直有些水土不服患了重感冒,張書記還有些猶豫不決,最后縣委開會一致認為我是最好的人選,這可能和我的性格、作風有關(guān)吧。”

    “難怪,您是軍人出身,所以雖然不是打戰(zhàn),您把治溈整得和打戰(zhàn)差不多。”

    “怎么不是打戰(zhàn),就是打戰(zhàn)嘛?!壁w老漲紅了臉有些激動地看著我,“這就是打的一場人和自然的戰(zhàn)斗!”

    在趙老嚴肅的表情里,我趕快端正了態(tài)度,連連點頭,在趙老的介紹里,這確實是一場硬戰(zhàn)一場惡戰(zhàn)啊,讓我們來看看這場戰(zhàn)斗的陣容吧!完全是部隊作戰(zhàn)的架勢。

    指揮部設(shè)在杲山廟,指揮部下設(shè)辦公室、政治、工程、供應(yīng)、衛(wèi)生五個科室,共調(diào)干部467人,以鄉(xiāng)或聯(lián)鄉(xiāng)為單位組織11個工程大隊,一個建閘指揮部,組織動員24個鄉(xiāng)的19000多個勞動力參加戰(zhàn)斗,其中有19個鄉(xiāng)是非受益鄉(xiāng),普通勞動力再加上指揮部的以及五個科室的干部,正好是兩萬多人的樣子。

    指揮部選好了,指揮長趙陽城跨馬上任了,他干脆日日夜夜駐守在指揮部,各級指揮官紛紛就位。接下來,一場望城人們改造大自然的戰(zhàn)斗打響了。這是一場改變山河模樣的戰(zhàn)斗,這也是一場降服洪水的戰(zhàn)斗,這更是一場人類戰(zhàn)勝大自然的凱歌。

    3、雙槍從不對著人民

    1957年11月20日,治溈工程打響了!

    溈水河邊,兩岸人聲鼎沸,兩萬多民工分布在溈水兩岸,綿延十幾公里,到處是勞動的號子聲,到處都是熱氣騰騰的勞動畫面。大隊旗,中隊旗,小隊旗,插滿了河堤,紅旗獵獵招展,點燃了溈水兩岸。

    在紅旗飄揚的溈水兩岸,人們用最原始的勞動工具,鐵鏟、杠桿、鋤頭、耙頭、扁擔、箢箕紛紛上陣。按照工作的區(qū)域,治溈大軍分成11個大隊,大隊下面又分成一個個工區(qū)。每個工區(qū)都有專人管理。整個治溈工程要完成土石方342.8萬方,在整個治溈工地上,你絕對找不到一個閑人。有的在開挖截彎取直的新河道,他們在河道上取土,再擔土到修建的大堤上面;有的在大堤上整理泥土,將大堤壓緊、修筑成型;有的在堵口,人們打著赤腳跳進冰冷刺骨的河水里,把一些河床很高洪水多發(fā)的老河道紛紛堵住,形成啞河;有的在河水支流處興建閘門,這樣溈水河的水就可以根據(jù)農(nóng)田的需要來取舍了……

    人們的戰(zhàn)斗熱情這么高,勞動強度這么大,可是生活條件卻那么苦。那個時候的杲山廟破舊不堪,房間倒是有十幾間,就是地面潮濕,沒有什么光線,人們在地面鋪些木板,再鋪些稻草,就算作是床鋪了。我們指揮部還好些,工地上的條件就更苦了,選一片高地,在地上支起幾根竹子,搭建一個尖尖的斗笠似的工棚,四面透風,地上鋪些稻草,隊員就睡在上面,那時候,團山湖的風大,有時候一夜大風,能把工棚翻個底朝天,第二天醒來,人都睡到棚子外面去了。那個時候的伙食也特別差,基本上是米飯加酸菜湯,還有蘿卜干,餐餐如此,沒有人抱怨什么。

    生活條件那么苦,干勁卻那么足,鮮明的對比,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趙老好像看出了我的不解,他意味深長地說:“那時候,大家都積蓄著一股子勁,要讓溈水變模樣。那一年的冬天好冷啊,雨雪交加,常常是零下3度,最冷的時候有零下7度,可是望城人民不怕困難。我們那時候有很多戰(zhàn)斗口號如‘抓晴天,搶陰天、晴天一天當三天‘冰天雪地不停工,大雨一停就出工,那時候望城人真齊心啊,隆冬季節(jié),民工的雨衣常常被凍成鎧甲,路面濕滑只能靠草鞋防滑,但是民工還是冒雨上工。我每天看到幾十里的大堤上紅旗飄飄,人聲翻滾,我就覺得胸口直冒熱氣,我感受到人民群眾的偉大,毛主席說得對,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改天換地的主力軍?。 ?

    講到那些口號,趙老站起來了,似乎還想振臂一呼,整整一上午,趙老都在和我充滿激情地講述,他講得臉紅紅的,我聽得心熱熱的。中間,我去上一趟衛(wèi)生間,他有點不滿,“干什么去?快回來。”

    看著老人的那股認真勁,我有些忍俊不禁,更多的是肅然起敬,我深刻感受了他扎實認真的作風,我想起了人們對趙指揮長嚴肅、威武的評價,想起了他挎著的雙搶,我有點好奇地問:“難道那時候就沒有人偷懶嗎?聽我們那里的老人說,您那時候還是帶著槍的?”

    “呵呵,你想得真天真,不錯,我手中是有槍,我是老八路嘛。那時候政府給我們配槍,主要是因為階級敵人沒有消滅,破壞我們社會主義建設(shè)的壞分子沒有消滅。我的槍從來就沒有對著老百姓使用過,那時候的老百姓啊,也有極個別的偷懶的?!?/p>

    有一次,八大隊有個民工覺得這里的生活太苦,工作強度太大,又因為新婚不久,可能想媳婦想得慌想逃回家,當時他們的隊長五花大綁地綁了他來讓我處置,我也沒有掏出槍來。那個民工見了我,小腿直打顫,我給他松了綁,問了他幾個問題:

    “哪個鄉(xiāng)的?”

    “白箬的?!?/p>

    “那還是受益鄉(xiāng)嘛,你沒有看到好多非受益鄉(xiāng)的都沒有回家嗎?”

    民工低著頭沉默不語。

    “為什么要整治溈水,知道嗎?”

    “是為了我們以后有飯吃!”

    “如果都像你一樣逃跑回家,我們還能不能搶在秋冬這個枯水季節(jié)完成任務(wù)?能不能?”

    他嚇得搖搖頭。

    “那你知道打戰(zhàn)的時候當了逃兵要怎么處置嗎?”

    那個民工一聽嚇得撲騰一聲跪下來,聲淚俱下:“我知道我錯了,任憑指揮長處置,只是不要斃了我!”

    我連忙拉起民工,拍著他的肩膀:“小伙子,我斃了你那大堤誰來修,那你媳婦不找我算賬?快去快去,罰你今天多挑一方土。”

    民工連忙站起來,竟然對著我敬了一個軍禮:“報告指揮長,我再也不跑了?!?/p>

    我聽著趙老講這個故事,透過他的壽眉還是看出了當年那道隱隱的眉峰,不知道為什么,對當年趙指揮豎起的那道劍眉,我的心里充滿了敬意。

    趙老接著告訴我,那時候治溈指揮部還為此專門辦了一張報紙,叫《治溈工地報》,當時這張報紙召集了望城很多筆桿子來編輯,那時候望城最有名的受到周恩來接見的作家熊春祜就在編輯這張報紙,還有記者劉大謹、縣委機關(guān)的筆桿子彭正元等等。《治溈工地報》每周都會對工地上的進度進行比賽,對突出的先進工區(qū)進行表揚,還對治溈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典型進行詳細報道,《治溈工地報》送到每一個工區(qū),民工爭著傳閱。這張報紙是我們精神的食糧,一張報紙,勝過千軍萬馬呀。

    “那在團山湖,您一直都沒有用過手中的槍羅?”我似乎有點不甘心。

    趙老思索了一會兒,說有一次還真的用過槍,那是1958年的時候,處在圍墾團山湖興建農(nóng)場的時期,也就是治溈的第二年,新修的大堤迎來了暴風雨的襲擊,因為浸在雨水中太久,大堤堤身還不牢固,在一個叫作篦子塘的地方,大堤撕開了口子,突遇險情人群騷動不安,當時團山湖農(nóng)場有一個勞改隊,都是犯了各種錯誤的人在這里接受勞動改造,他們看到人群有些混亂,就有人借機逃跑,其中有兩個勞改犯已經(jīng)跑出人群幾十米,如不及時制止,很可能會有更多的勞改犯跟著逃跑,關(guān)鍵時刻,趙陽城掏出手槍對著天空連鳴兩槍,并大聲疾呼:“還跑就要開槍了!還跑就要開槍了!”

    “砰砰”兩槍,剛才騷動的農(nóng)場員工一下子變得安靜了,那兩個勞改犯在槍聲中被趙指揮威嚴的聲音嚇蒙了,趕快停住腳步乖乖回頭,就這樣一場混亂平息下來了,接著趙陽城和場長李慶發(fā)一起冷靜地指揮人群抗擊洪水。

    聽完趙老講的這個故事,我對人們說的“兇”,有了更深的理解,趙老的兇是對壞人的兇,趙老的嚴,是在工作中的說一不二,是紀律嚴明,也只有這樣嚴明的紀律才能保證治溈的順利進行??!

    最后,趙老告訴我,溈水改道的工程取得了很大的勝利。只用了八十天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wù)。修筑新堤152.6萬方,修繕老堤68.5萬方,堵口11處,新挖河道28千米,工程完成以后,擴大耕地面積1.47萬畝。

    故事講完了,趙老從一疊照片中拿出一張,趙老說這張照片是治溈工程領(lǐng)導(dǎo)的合影,里面有雷鋒、張興玉、肖介凡等等,趙老很遺憾地喃喃自語:“這張照片拍于1958年2月,如今這張照片上的人大部分都已經(jīng)離開人世了哦……”

    4、慈眉善目的老爺爺

    那天上午,趙老給我講了一上午治理溈水的故事,但是講得最多的是治溈是祖國的水利事業(yè)是團山湖的歷史是雷鋒,是那種戰(zhàn)天斗地的精神,唯獨沒有講他自己。

    “說說您自己吧,您是出了名的雷鋒書記啊?!?/p>

    趙老卻對我擺擺手:“莫寫我,莫寫我,多寫寫雷鋒,多寫寫你的家鄉(xiāng),要讓你們那里的孩子們知道家鄉(xiāng)的過去?!?/p>

    趙老不肯說,我還是看到了趙老文件里的資料,趙老做的好事數(shù)也數(shù)不清,我選兩件來說吧:一件事是趙老為雷鋒紀念館捐款的事。雷鋒去世以后,望城準備建立雷鋒紀念館,趙老知道了以后,把自己和雷鋒的合影,和雷鋒的書信等等捐給了雷鋒紀念館,紀念館為此獎勵趙老三萬元錢,趙老一分都沒有要,全部捐給了紀念館用于出版學(xué)雷鋒書籍等。

    還有一件事,是趙老為長沙縣高橋鎮(zhèn)、金井鎮(zhèn)通自來水的事情。10年前,趙老來到長沙縣高橋鎮(zhèn)考察,看到這里只有一個水庫,人們喝水困難,于是向縣里提議在這里搞個自來水廠。他幫助縣里搞規(guī)劃,去省計委、省建設(shè)廳、省衛(wèi)生廳跑批文,籌措經(jīng)費。自來水工程建好后,覆蓋了高橋、金井、路口3個鎮(zhèn),并繼續(xù)延伸到福臨鎮(zhèn)和開慧鄉(xiāng),差不多半個長沙縣的人都喝這個自來水廠的水了。

    “好了,好了。故事就講到這里羅,你就不要寫我了。其實我也是半個望城人,我做這些好事,也是受了雷鋒影響的?!壁w老扯過我手中寫了他優(yōu)秀事跡的報紙,毫不客氣地對我下來逐客令,“你可以回去羅。”

    講了一個上午,我知道趙老累了,現(xiàn)在我才知道趙老要我早一點來的原因,這樣可以有更多時間講述,扎扎實實地采訪,這種踏踏實實做事、抓緊一切時間做事的風范是治理溈水的作風,這也不正是我們這個復(fù)興中國夢的時代所需要的嗎?

    2014年3月1日,我忽然接到趙老的電話,他竟然主動請纓要在3月5日這一天給我們學(xué)校的孩子講故事。

    于是2014年3月5日,成了團山湖垸的孩子們永遠忘不了的一天。

    這一天,一個快九十歲的老爺爺站在講臺上給他們講了很多故事,這個白胡子白頭發(fā)戴著禮帽的老爺爺真可愛啊,他講了家鄉(xiāng)的來歷,講了修筑大堤的經(jīng)過,講了雷鋒的故事,講了很多很多,足足講了兩個小時。

    孩子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豎起耳朵聽這些從來沒有聽到的故事:

    “你們這里啊,到處是一片湖草,沒有什么人住,根本住不得人,因為老是發(fā)洪水。”

    “你們今天那個高高的大堤,是五十八年前你們爺爺或者爺爺?shù)臓敔斢眉绨蚝褪中拗摹!?/p>

    “小雷伢子原來叫作雷正興,那時候在你們這里送信、開拖拉機、騎馬?!?/p>

    ……

    孩子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好像有一肚子的話要講,原來那綠色的大堤居然是人工擔起來的,原來這個老爺爺是那個到團山湖開天辟地的人,原來雷鋒一開始并不是解放軍,原來我爺爺說的雷鋒在這里開拖拉機是真的……他們想講很多很多,但是他們?nèi)套×?,因為他們知道講故事的爺爺很辛苦,他們一直聽得很安靜。

    聽完故事,孩子們感慨萬千,他們尤其對趙爺爺充滿了深深的敬意,他們在自己的日記里紛紛書寫道:

    “原來趙爺爺就是當年帶著全縣人民打敗溈水的人,還治理好了我們這里的八曲河,才會有我們今天的美麗家園,趙爺爺是我們團山湖的盤古??!”

    “趙爺爺長著白頭發(fā)白胡子,戴著帽子,像傳說中的神仙爺爺,趙爺爺講故事之前還給我們這些小孩子脫帽行禮,我們真感動??!趙爺爺八十七歲了,竟然一直站在給我們講故事,還像老師一樣在黑板上寫下一些板書,可認真呢!”

    “趙爺爺給我們講完故事還和我們一起栽下了象征著雷鋒精神的三棵樹,分別是“釘子精神樹”、“勤儉節(jié)約樹”“助人為樂樹”。老師告訴我們,趙爺爺講故事不要任何報酬,我覺得趙爺爺就是一個活雷鋒?!?/p>

    看著孩子們寫的日記,我?guī)状涡α?,趙陽城的形象不斷被刷新,在團山湖當年治溈的民工眼里他是威嚴十足的指揮長,在孩子們眼里他是充滿仙風道骨的神仙爺爺是開天辟地的盤古,在報紙和媒體眼中是出名的雷鋒書記,在我眼里趙陽城是肅然起敬的團山湖的英雄。

    臨走,老人告訴我:“這一天在學(xué)校的演講是他這輩子的第299場故事會?!蔽椅罩先藵L熱的手說:您身體這樣好,講得又這樣生動,您應(yīng)該講一輩子!”

    “接下來還有一場,我講滿300場就要休息了,你把我講的寫下來,世界是你們的?!?/p>

    看著精神矍鑠的趙老,我怎么也不相信他會要去休息,可是一年之后,他真的去休息了,而且是永遠的“休息”。2015年6月18日,當老人離開了人世的消息傳來,我不禁潸然淚下,孩子們眼里慈眉善目的趙爺爺,團山湖人眼里威武嚴明的趙指揮長,大家公認的無私奉獻的雷鋒書記,永遠離開了我們。

    同時我也心里慶幸:趙老走了,他當年治理的溈水風調(diào)雨順了;趙老走了,他講的故事還在團山湖的土地上代代流傳;趙老走了,他留下的那些艱苦奮斗的精神還在鼓勵著一代又一代的團山湖人。

    第二章 團山湖畔真善美

    “這個送報紙的人,就是雷鋒,其實他的工作不是送報紙的,主要是送信,送報紙是他自己主動承擔的任務(wù)?!壁w老給我講治溈故事,講來講去,總是離不開一個人,那就是雷鋒。

    團山湖的人只要說到治溈,說到圍墾團山湖,必定說到雷鋒,關(guān)于雷鋒,他們可有話說:

    “雷鋒在這里開過拖拉機,現(xiàn)在我們有個生產(chǎn)隊名字叫作‘新田就是為了紀念雷鋒在這里開出了第一隴土地?!崩卒h的老同事李湘梅指著腳下一片稻浪翻滾的田野說。

    “雷鋒那時候不叫雷鋒,叫雷正興,我們這里都叫他小雷,或者雷興伢子,他十七八歲了,因為長得矮,看上去像個細伢子。”

    他最喜歡帶著一個帽子穿著大雨衣在大堤上腳步匆匆地送信,帽子的帶子有時候跟著后面隨風擺動著,有時候又被冰凍成兩根僵硬的小辮子?!眳⒓舆^治溈的老人范正興說。

    “我經(jīng)??匆娎卒h開拖拉機,還幫助他抬過拖拉機,那時候我們這里很多地方是八曲河的故道,拖拉機陷進去經(jīng)常出不來,雷鋒就喊我們?nèi)退С鰜??!边@是周術(shù)生的回憶。

    “雷鋒是個調(diào)皮伢子,和我是同年同月生的牛馬朋友,他給我饅頭吃,我們一起切磋武術(shù)一起騎馬,和他在一起就是快樂?!边@是雷鋒的農(nóng)民朋友卞志紅的感慨。

    雷鋒既參加了治理溈水的戰(zhàn)斗又參加了團山湖的圍墾,雷鋒從1957年秋天到1958年初冬離開,他在這里工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團山湖人說起雷鋒,并不是那么高大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個接著團山湖地氣的青春少年。

    1、溈水是一座熔爐

    眾所周知,雷鋒有一個苦難的童年,七歲就成了孤兒,在外面流浪討米,靠著六叔公公的接濟才撿了一條小命。新中國建立以后,雷鋒揚眉吐氣,分了田分了地還上了學(xué),沒有新中國就沒有雷鋒的新生活,他那顆小小的心充滿了對祖國和人民無限的感恩之情。懷揣著這種情感恩,高小畢業(yè)的雷鋒在畢業(yè)典禮上這樣說:

    “親愛的老師們、同學(xué)們!我們高小畢業(yè)了,大家很高興。感謝黨感謝毛主席,感謝所有辛勤教育我們的老師。畢業(yè)后,我們當中不少同學(xué)要升入高一級學(xué)校學(xué)更多的知識,更好地建設(shè)好自己的祖國。但是,我要響應(yīng)黨的號召,去當新式農(nóng)民。因為我是農(nóng)民的兒子,多虧了共產(chǎn)黨和毛主席的英明領(lǐng)導(dǎo),才使我翻身成了國家主人,有了上學(xué)的機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今天我高小畢業(yè)了。我一不報名讀初中,二不到城里當工人,心甘情愿回到家鄉(xiāng),做一名新時代的農(nóng)民,把所學(xué)的知識奉獻給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做一名好工人,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建設(shè)出把力。將來,如果祖國需要,我就去參軍做個好戰(zhàn)士,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去保衛(wèi)我們偉大的祖國。

    “同學(xué)們,讓我們在不同的崗位上競爭吧……”

    雷鋒的畢業(yè)講話,其實就是雷鋒的理想宣言,他表達了要成為“新式農(nóng)民、好工人、好戰(zhàn)士”的三個理想,我們一輩子常常只有一個理想,甚至有的人還沒有理想。雷鋒的理想為什么這么多?因為他的熱情那么高,他的感激那么深,他想在更多的行業(yè)在國家最需要的地方發(fā)出自己的光和熱。今天我們看到雷鋒的人生軌跡,他的理想都得到了實現(xiàn)。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雷鋒的人生既是一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wù)的奉獻篇,也是個人理想價值實現(xiàn)的最美的勵志篇。

    1956年7月,畢業(yè)以后的雷鋒首先擔任了安慶鄉(xiāng)政府的通訊員,還兼任簡家塘生產(chǎn)隊的記工員。他白天送通知、公函、出工,晚上就在燈下記工分,還真有些新式農(nóng)民的派頭。1956年秋天,因為縣委交通員兼通訊員陳厚明參軍,縣里急需一個人來替補小陳,派出組織部干事黃菊芳物色人才,來到安慶鄉(xiāng)一眼看中雷鋒,黃菊芳回來匯報,這個小雷啊,根正苗紅,個子矮小,人很靈泛。

    于是,16歲的雷鋒成為了縣政府的公務(wù)員,主要工作是給當時的縣委書記張興玉書記送信、送文件。在張書記身邊工作的日子里,雷鋒迅速地成長。讀書、談話,下鄉(xiāng)鍛煉,雷鋒的原有的那種感恩被升華成為一種熱愛,對新中國對新生活的愛,這個時候的雷鋒,心是火紅的,血是沸騰的,他期待著點燃,期待著進入新中國火熱的建設(shè)生活里。

    這個時候,治溈來了,治溈是一把火點燃了雷鋒,治溈是一座熔爐,雷鋒奮不顧身跳進其中。

    1957年的深秋,雷鋒興致勃勃地走在溈水大堤上,看到翻滾的人海,看到火熱的勞動場面,聽到那些激動人心勞動的號子,不禁心潮澎湃,一股改天換地的豪情蕩漾在他心間,他大聲朗誦他在機關(guān)補習(xí)班學(xué)到的一首民歌:

    天上沒有玉皇

    天上沒有龍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龍王

    喝令三山五嶺開道

    我來了

    雷鋒連包都沒有放,就到趙陽城那里要任務(wù),他一心想的是要到最艱苦的大隊去挑泥巴,建閘門,打石硪,結(jié)果沒有想到趙指揮長卻讓他干老本行當指揮部的通訊員。雷鋒開始有點不高興,覺得這太安逸了,但是當他知道送信送通知比挑泥巴還要艱苦的時候,立即爽快接受了任務(wù),于是,治溈工地上處處都有雷鋒的身影。

    送信到底苦不苦,我們來看看吧。

    先說天時,治溈時期基本上是隆冬季節(jié),那個時候的冬天比現(xiàn)在冷得多,動不動就是零下幾度,最低的時候達到零下7度,這么冷的天氣,有時候雷鋒穿著的雨衣外面都凍成了冰,穿起來嘩啦嘩啦地響。

    再看看地利,幾乎沒有,因為治溈指揮部到各個大隊的道路很不好走,常常是水溝道道,沼澤遍布,只有蜿蜒的田間小道,有的地方連路都沒有,還要自己探路,雷鋒好幾次就誤入沼澤。治溈工地的11個大隊的近2萬人馬,分布在寧鄉(xiāng)縣、望城的新康鄉(xiāng)、烏山鄉(xiāng)、靖港鄉(xiāng)等十幾公里的范圍內(nèi),路途遙遠又只能步行。

    沒有天時,沒有地利,只有人和,只有不怕苦的雷鋒。

    無論什么天氣,不管白天黑夜,雷鋒都愿意接受任務(wù),而且保證完成。為了防滑,雷鋒給自己的解放軍鞋下面綁上草繩,自己省下錢買了長手電筒、雨衣。有時候,他因為送文件、送信,深更半夜回到食堂,開飯時間早過,雷鋒就吃開水泡飯,即使這樣,雷鋒從來沒有叫過一聲苦,從來不抱怨。

    這是日常工作,還有突發(fā)事件。

    有一次,省里發(fā)來了寒流訊息,當晚12點左右,有七、八級大風暴,氣溫將降至零下5度,接到通知的時候已經(jīng)是晚上七點四十,指揮部召開緊急會議,分工給各個大隊電話通知,其中記者劉大瑾負責傳達第八、九大隊的電話傳訊,結(jié)果老是打不通,應(yīng)該是斷線了,怎么辦?劉大謹準備自己親自去送信。當時天已經(jīng)完全黑下來了,這兩個大隊離指揮部有七八里遠,劉大瑾高度近視,外號“眼鏡”,大家都反對他去送信,但是老劉卻堅持要步行去送信,趙指揮長知道劉記者的情況,堅決不同意,他說:“這樣黑燈瞎火的,‘眼鏡不能去!要是路上跌死了,或者滑到八曲河里淹死了,沒有人給你開追悼會!”

    指揮長這么一說,大家都爭著要去。正在這時候,雷鋒跑來堅決地說:“你們不要爭論了,這是我的專業(yè),我去是最合適的?!闭f罷拿起桌上的文件,就準備出門。劉記者連忙拿了一件雨衣要雷鋒披上,雷鋒頭也不回地說他有,然后拿著手電筒奔入茫茫夜色中。

    雷鋒走后,趙指揮長和劉記者都一直心里不安,擔心著雷鋒的安全。大約到了十點鐘,雷鋒高興地推開劉大瑾的門說:“報告劉大記者,我完成了任務(wù)?!闭f完還敬了一個軍禮,雷鋒俏皮的樣子一下子讓寒冷的冬夜有了一種溫暖和喜氣。

    工作中的苦,雷鋒不怕,只要看到大堤日益成形,看到工程順利進行,他就高興。

    他還要自己找苦吃!

    當時,工地上最苦最吃力的事情就是打硪,打硪其實相當于今天的壓路,在那個沒有機械化的年代,只能用這種土法子修堤壓路。雷鋒看到一個高個子打硪的技術(shù)很好,就慢慢靠過去,和他聊天,這個人叫作李湘梅,李湘梅看雷鋒個子太矮,要雷鋒不要學(xué),因為當時打硪的石頭有四百多斤重,要八個人一起抬,力氣小和個子矮的打起來就會特別吃力,可是雷鋒一點也不怕累,堅持要學(xué),李湘梅看見這個矮個子這么堅決就熱心教起來了:“這個打硪啊,抬硪要過膝,打硪要過頂……”

    不久,雷鋒學(xué)會了打硪,大冷的天,雷鋒常常打得熱汗直流,并和隊友們一起唱起打硪的歌:“來來來,打石硪,嗨呀嗬,八個人,要齊心,抬得高,跌得緊啦……”

    “打老虎口”是全工地最苦最累的戰(zhàn)役之一,當然少不了雷鋒。什么叫作打老虎口,就是要在新康突擊開口,讓溈水流入湘江,這里的淤泥特別深,有的有一丈多深,有的地方又是堅硬的無名土,甚至是巖石,民工們雙腳在寒冬的淤泥里凍得發(fā)紫,頭上卻冒汗,雷鋒個子矮,雙腳淹沒在齊膝深的淤泥里,腳上還讓石頭擦得出血,他不管不顧,拿著鐵鍬使勁地挖淤泥,劉記者去采訪,雷鋒滿臉泥水地對著劉大瑾笑,劉記者叫他上來休息一下,他卻擺擺手,又勞動去了。

    為了趕進度,工地上常常掀起轟轟烈烈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大隊和大隊之間,團支部和團支部之間進行競爭挑戰(zhàn),龍爭虎斗,好不熱鬧。當時每人規(guī)定的任務(wù)是三方土挑上大堤,上下堤直線距離有五十米,還要爬坡,連指揮長趙陽城也不例外,雷鋒自然也在其中。雷鋒雖然個子小,一點也不示弱,白天挑完三方土,晚上還要值班。

    趙陽城說,治理溈水應(yīng)該就是和平時期最苦的事情了,雷鋒總是吃苦在前,他不但肯吃苦,而且吃苦吃得心甘情愿,把吃苦當成一種對自己的鍛煉,當成一門功課。

    如果說雷鋒經(jīng)過六年的小學(xué)教育,經(jīng)過望城縣委機關(guān)一年多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是一塊品質(zhì)優(yōu)良的好鋼,那么這塊好鋼還要經(jīng)過生活的磨練才會有質(zhì)的轉(zhuǎn)變。而團山湖艱苦卓越的治溈工程就是一個大熔爐,給雷鋒這塊鋼淬火,淬艱苦奮斗之火,淬理想信念之火,淬勇氣力量之火,這一把把火讓他千錘百煉,百煉成鋼。

    2、十婆橋有一種磁場

    在團山湖,有一座橋叫作十婆橋。解放前這座橋名氣就很大,治溈工程剛剛啟動的時候,曾經(jīng)在十婆橋召開了萬人大會,十婆橋的名氣就更大了。

    十婆橋為什么這么出名,是因為這座橋是十個婆婆子修建的。

    “十個婆婆為什么要修建這座橋?”

    “這是什么時候的事情呢?”

    “這十個婆婆是誰?”

    對著我連珠炮似地發(fā)問,父母都只能搖頭??磥硪朗艠虻墓适拢荒軉栆恍└鐏淼綀F山湖的人。

    “這橋確實是十個婆婆子在清朝的時候修建的。原來八曲河這條老河道,是從白箬、烏山通向靖港、新康一帶的水道,可以說是當時望城一帶南來北往的要道。在清朝前期,衙門在這里設(shè)有義渡,義渡雖然溝通了交通,但還是有些不便,尤其是大風大雨的時候,如果河上有一座橋該多好??!在嘉慶年間,有十位家里并不富裕的婆婆倡導(dǎo)捐資建造了一座橋?!苯裉熳≡跇蜻呍犯浇睦先诉@樣說。

    “十婆橋修得威武呢。我父親見過那座橋,橋有八丈長,五尺寬,旁邊還有石欄,在河中建有四個橋墩,北岸還建有石亭和石碑,有一個姓謝的人在石碑上刻有這件事,刻著十個婆婆子的名字,老百姓為了記住這十位婆婆的恩德,便將這座橋命名為十婆橋。”這是比較權(quán)威的袁嗲嗲的說法。

    “那些婆婆家里沒有什么錢,為了修橋,吃了好多年的粥?!?/p>

    “據(jù)說那十個婆婆都是寡婦,她們不容易呢,修橋就是為了做好事,方便大家,也是積了德?!?/p>

    大家紛紛補充一些傳說。

    你別以為這就是十婆橋的全部歷史了,開始我也以為十婆橋就是這樣來的。后來我翻閱縣志,查找材料,往深里一打聽,才知道十婆橋還有后續(xù)故事。

    大概到了同治年間,幾經(jīng)風雨的十婆橋有些破爛陳舊了,這時又有當?shù)氐氖黄牌懦鲑Y重修十婆橋,這個捐資建橋做好事的傳統(tǒng)被繼承下來,十婆橋成了遠近聞名的美德橋??谷諔?zhàn)爭后期,十婆橋不幸被炸掉了大部分,橋身基本沒有了,只剩下幾個橋墩,所以,1957年前的人看到的都是十婆橋的舊址。

    正在我查找十位婆婆的姓名的時候,2014年團山湖村興建美麗鄉(xiāng)村,對十婆橋原址的老八曲河道進行清淤,想不到挖出了刻有十個婆婆姓氏的立于橋頭的石碑,可惜已經(jīng)斷成兩截。

    看到石碑,所有的傳說都得到了印證,請讓我慎重記下這十個婆婆的名字和所有的碑文:

    十婆橋碑文:

    碑 嘉 嚴 嚴 卞 蕭 卞

    壞 慶 母 母 母 母 母

    明 二 王 樊 高 羅 袁

    年 十 氏 氏 氏 氏 氏

    夏 二

    重 年

    修 建

    治 侯 孫 孫 何 張

    九 母 母 母 母 母

    年 梁 黃 周 程 胡

    亭 氏 氏 氏 氏 氏

    其實,和十婆橋同樣流傳的還有一個故事,那就是雷鋒用十婆橋的事例來“舌戰(zhàn)群雄”的事。

    那一天,治溈工程指揮部的干部們都下到工地去了,雷鋒正好在家值班。下午的時候,突然有二、三十個人闖進了指揮部,他們氣勢洶洶,吵吵嚷嚷,扎腳勒手,好像要找人打架的樣子。其中一個人在門口大罵:“你們這班人,趕快出來,這一方水土全叫你們破壞了!現(xiàn)在龍王遷都,水鬼亂游,我們要遭大災(zāi)了?!?/p>

    聽到吵鬧聲,雷鋒連忙從屋子里跑出來,叫他們不要吵鬧,不要信迷信。那些人正在氣頭上,一看出來一個矮矮瘦瘦的細伢子,根本沒有把雷鋒放在眼里,他們繼續(xù)指手畫腳,越鬧越兇,指著雷鋒叫嚷:“還我魚塘,還我祖墳!”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是膽小的人遇到這個情況很可能要出現(xiàn)意外。雷鋒沒有畏懼,他繼續(xù)用自己的笑臉對待眾人:“你們都是居住在這里的人們,種的糧食不是顆粒無收就是損失過半,還不是因為溈水沒有治理好?整治溈水河就是為了讓你們不再遭受水災(zāi),是給你們辦好事?。 ?/p>

    在雷鋒的和言細語下,人群稍稍平靜,但是還是有些頑固不化的聲音在叫囂:“這些我們不管,我們只知道我們的祖墳不能搬遷,會壞了我們家的風水。”雷鋒看著他們,臉上變得嚴肅,他義正辭嚴地指著指揮部前面的十婆橋大聲說:“你們知道,這十婆橋每天有千人走過,千人都懷念那十個婆婆,在封建社會,十個婆婆都能籌錢修橋,造福鄉(xiāng)鄰,難道你們還不如她們?你們要眼看著溈水河泛濫成災(zāi),讓百姓又到外面去討米嗎?”

    雷鋒的凜然正氣讓人群沉默下來,十婆橋的千秋厚德讓他們啞口無言。雷鋒越說越激動:“今天,有黨和毛主席領(lǐng)導(dǎo)我們大搞社會主義建設(shè),全縣人民都來治理溈水,造福子子孫孫,唯獨你們要搞封建迷信,鬧事阻止,你們良心何在?”

    面對雷鋒的質(zhì)問,人群出現(xiàn)了短暫沉默,雷鋒繼續(xù)演講,講到動情處,雷鋒不禁熱淚盈眶:“小時候,我媽媽也信迷信,每天給神牌和靈位燒香,可是,我的爸爸、弟弟、哥哥都被那個社會害死了,最后,我的媽媽還是被地主逼死。迷信有什么用!還是共產(chǎn)黨救了我,給我飯吃,送我讀書。我后來就把媽媽供奉的那些靈位都丟到了水中,迷信那都是假的!”

    雷鋒的真情和正氣把鬧事的人徹底鎮(zhèn)住了。他們有的被他的道理折服,有的被他的感情打動,最后,不等指揮部的領(lǐng)導(dǎo)回來,都離開了指揮部。而且,這些人再也沒有來指揮部鬧過事,在以后治溈工作中配合得很好。

    趙陽城和其他領(lǐng)導(dǎo)回來以后,知道了事情的始末,稱贊雷鋒既是“單刀赴會”的關(guān)云長,又是“舌戰(zhàn)群雄”的諸葛亮,充滿了勇氣和才氣。

    我常常想,十婆橋和雷鋒是有緣的,在送信途中,雷鋒千萬次路過十婆橋,十婆橋的故事一定在雷鋒的心中根深蒂固,十婆橋的美德一定感動著雷鋒那顆善良的心。

    一天,雷鋒要下去送通知的時候,照慣例來到劉大瑾的房間,他在送通知之前通常要來看有沒有新出的報紙帶到下面的農(nóng)業(yè)社去。臨走的時候,又有些不好意思地問劉記者:“能借兩元錢給我嗎?”劉記者也沒有問他干什么,就把錢借給了雷鋒。

    過了幾天,雷鋒領(lǐng)工資了,他還錢給劉大瑾的時候,劉記者就順便問雷鋒那天借錢是干什么,雷鋒才說出借錢的緣由來。原來,雷鋒在前不久下大隊送信的時候,路過一個老娭毑家里,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得了感冒正躺在床上,雷鋒見了,立即去買了消炎止痛藥給老人。那天借錢是因為送通知的地方正好離老人居住地不遠,于是就想第二次去看望老人。

    瞧瞧,送信的路上,雷鋒也不忘記做好事。

    “雷鋒的助人為樂當時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習(xí)慣?!奔易£缴綇R的周伏香說,“雷鋒那個人的心啊,真的特別慈?!?/p>

    她回憶起關(guān)于雷鋒的一件極小極小的事來。那一天上午,雷鋒在我家門口開拖拉機,我們細伢子因為好奇跟著看了一會兒,看著看著我們就在路邊玩耍,我和弟弟在路上玩用石頭跳房子的游戲,忽然我們發(fā)現(xiàn)拖拉機的聲音停下來了,原來是雷鋒在吃午餐,他的午餐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法餅”,我和弟弟都很少吃過法餅,看見雷鋒拿出兩個法餅,不禁流起了口水。這時,想不到雷鋒從拖拉機車上下來了直接走到我們面前,遞給我們一個法餅,一人一半。我們那時候不懂事,不知道那是雷鋒的午餐,接過法餅就狼吞虎咽起來,他還叫我們慢慢吃,要我們回家喝點水。

    聽著這些小故事,我的心蕩起溫暖的漣漪,我想十婆橋的傳統(tǒng)美德滋養(yǎng)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雷鋒又把這種美德發(fā)揚光大直到撒播到全世界。

    我想得更遠:而十婆橋的美德又何止滋養(yǎng)了雷鋒,當那近兩萬民工在十婆橋的遺址前開動員大會的時候,改造大自然造福鄉(xiāng)親的美好情愫必定蕩漾在那些普通民工的心里,激蕩著他們?nèi)?zhàn)斗,去克服重重困難,去治理多災(zāi)多難的溈水,去建設(shè)美好的團山湖農(nóng)場。

    3、他的身上有一種光

    見過雷鋒的民工總是覺得雷鋒有些與眾不同,他們都讀書不多,不知道用什么詞匯來表達雷鋒在他們心中的高度,他們只是笨拙而誠懇地說著雷鋒在他們心中的形象。

    丁應(yīng)龍老人說:“雷鋒過硬和別人不同些,看上去個子矮小,卻渾身有股勁?!?/p>

    曾福全老人說:“雷鋒顯得比一般人靈泛,是個彈子腦殼。”

    范振興老人說:“雷鋒愛看書,會唱會打快板,樣樣行呢?!?/p>

    還是最熟悉雷鋒的李湘梅的老人說得最好:“他的身上有一種光。”

    是啊,雷鋒的身上確實有一種光。

    雷鋒的臉上就有一種光,這來自他的笑容。我仔細看過雷鋒的照片,雷鋒并不是長得特別帥氣,一米五四的身高,眼睛不大,眉毛也算不上濃眉,可能離我們今天所說的帥哥標準還有一定距離。可是大家卻覺得雷鋒很帥氣,有一股活力,有一種親切感,就像鄰家大哥。雷鋒的小圓臉,讓人覺得純真,雷鋒的眼睛雖然小,但是有光彩,尤其笑起來的時候兩個酒窩在笑的時候若隱若現(xiàn),這種笑讓人感覺陽光燦爛,感覺即使困難再多,也能克服;即使條件再苦,未來卻總是美好的。

    雷鋒的身上有一種正義之光,這得從他做編外質(zhì)檢員說起。

    大家看雷鋒總是笑瞇瞇的,又總是做好事,以為他什么都好說,但是遇到原則問題,雷鋒就變得“固執(zhí)”起來了。

    如果遇到好天氣,雷鋒送信不用穿雨衣了,雷鋒會常常停下來,停下來干嘛呢?是檢查筑堤的工程質(zhì)量。那一天,工地上的民工都干得熱火朝天。雷鋒送信來到第五工區(qū),遠遠地看著打硪隊,覺得他們的高度沒有到位。他停下來在新筑的大堤上反復(fù)地踩踏,感覺不對頭,覺得里面有大“烏龜”,所謂的烏龜就是那些沒有打緊的土。

    那時候,因為治溈成了望城的中心任務(wù),有很多住在山區(qū)的望城人也參加了這個戰(zhàn)斗,例如第五工區(qū)的民工就來自山區(qū),他們從來沒有修堤的經(jīng)驗。加上當時天氣寒冷,過年臨近,大家的心思有些渙散,部分民工沒有按要求施工,進土常常厚達五六公分才打,結(jié)果三遍都沒法打緊。

    雷鋒了解了這些情況以后,非常著急,他連忙上前去勸說,說修筑大堤是世世代代的事,馬虎不得。所以他建議連隊干部組織返工。連隊干部卻怕難,對雷鋒的建議支支吾吾,想蒙混過關(guān)。

    雷鋒看到這種情況,十分嚴肅地說:“如果不重新返工,那將來洪水決堤怎么辦?你會成為歷史的罪人。”

    看到連隊干部還猶豫不決,雷鋒決定到指揮部搬救兵,他找來負責工程質(zhì)量的肖介凡副指揮長,以及五大隊的大隊長劉碧桃,直奔工地而來。三人一起來到第五大隊二連的工地,雷鋒指著一段說:“這里有一段沙堤?!庇謥淼剿倪B的工地,他在一段大堤上跺跺腳說:“這里土層太厚,硪打不緊,里面有蠻多‘烏龜?!闭f著,雷鋒蹲下身子,從土里摳出一個重約三斤的“烏龜”。

    他們又接著走了好幾個連,發(fā)現(xiàn)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肖指揮長對著第五大隊的大隊長說:“老劉,你們五大隊的工程質(zhì)量問題嚴重,馬上通知各個連隊干部開會,布置返工?!?/p>

    那天晚上,第五大隊一千多米的長堤上,火把通明,人聲鼎沸,近千名民工冒著嚴寒、頂著寒風,將不合格的堤段重新返工,其他大隊也對自己工地的工程質(zhì)量進行了一次檢查,此后各個大隊的工程質(zhì)量也都超過以往。

    趙指揮長知道這件事情以后對雷鋒大加贊賞,搞工作就該這樣,一是一,二是二!

    雷鋒的身上還有一種創(chuàng)新之光,他愛好廣泛,好像沒有什么他不會。

    雷鋒性格活潑好動,讀書的時候是學(xué)校的文藝積極分子,在團山湖的雷鋒正是十七、八歲的年齡,思維特別活躍,腦袋里有很多好點子,用今天的話來說,雷鋒是個創(chuàng)新性人才。

    說到雷鋒的創(chuàng)新,人們都唱起一首當時流傳的《兒要治溈娘也忙》來,這首歌的作詞是望城本土作家熊春祜創(chuàng)作的,當時刊登在《治溈工地報》上,歌詞是這樣的:

    月兒彎彎照屋檐,娘在房中把針穿,油燈一盞燃過了,籠內(nèi)金雞開了腔,兒要治溈娘也忙。老娘做鞋眼發(fā)花,幾次起身撥燈花,鞋底打的胡椒眼,面上鑲的滾筒邊,兒哎!娘為你治溈不貪眠。

    兒在燈前打草鞋,聽娘說話把頭抬。娘哎!千針萬線費娘力,萬針千針操娘心,穿了治溈不怕雨打與風浸。

    肩挑泥土腳踩沙,要把溈水整治它,一不讓它再穿過石頭口,二不讓它一個浪頭三尺高,千里江河路一條,功臣榜上把名標,有日大開群英會,獎狀拿在手中搖,娘哎!你做的鞋子也有一份功勞。

    這首山歌中的母親非常識大體,非常慈愛,代表著當時參加治溈的民工的母親光輝形象,深得大家的喜愛。山歌登出來以后,雷鋒也非常喜歡,馬上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并背誦下來。

    一天,雷鋒送通知來到第五大隊,正趕上工間休息。男人們從口袋里拿出自備煙絲滾個喇叭筒,抽得如癡如醉;婦女們姑娘們就在一旁嘻嘻哈哈,說著女人的小秘密??吹嚼卒h來了,大家的精神都振作起來,因為笑瞇瞇的雷鋒身上總是有股親和力,總是給人帶來快樂。

    “雷正興,又有什么好消息???”

    “好消息?有啊,下面我給大家朗誦一首山歌。”

    雷鋒其實是去送通知的,并沒有什么好消息,但是他知道工地上的生活十分艱苦,也十分單調(diào),民工都希望每天都有什么好消息來振奮一下心情。為了不掃大家的興,雷鋒想到了那首《兒要治溈娘也忙》,于是大聲給大家朗誦起來:“月亮彎彎照屋檐,娘在房中把針穿,油燈一盞燃過了,籠內(nèi)金雞開了腔,兒要治溈娘也忙……”

    民工一聽,這不是那首《兒要治溈娘也忙》的山歌嗎?雖然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雷鋒讀得聲情并茂,大家還是認真地聽雷鋒朗誦。朗誦完了,大家都紛紛鼓起掌來。

    “興伢子,你這個普通話朗誦好是好,但是如果要是用長沙話唱出來,那就韻味了。”一個老者的聲音。

    “是的呢,這個是山歌撒,山歌就是要唱的呢,給我們唱一個吧?”幾個小姑娘也跟著起哄。

    雷鋒一聽,臉有些發(fā)燙,這個歌雖說是山歌,可是也沒有人來譜曲啊,不過,既然是山歌,順著這里的地方花鼓的調(diào)子,去拜幾個師傅,應(yīng)該是可以唱出來的,于是,雷鋒一邊笑著一邊說:“好,這一次還不行,下一次,下次我一定唱給大家聽。”

    雷鋒回到指揮部,他首先找到熊春祜,要拜他為師,請他教自己唱山歌??墒牵艽红飻傞_兩手說:“我寫是寫了,可我不會唱啊,我是個樂盲,根本就不知道山歌是怎么唱的?!?/p>

    雷鋒失望地離開了,可是他并不泄氣,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熟悉的湖南花鼓戲《劉??抽浴罚遣皇强梢阅7轮鴣沓??雷鋒在屋子里左哼哼右哼哼,找到了感覺,再綜合上本地的地花鼓的調(diào)子,居然哼得有模有樣。

    后來,雷鋒來到第五大隊,真的給民工演唱了一首《兒要治溈娘也忙》,贏得了陣陣掌聲,后來,這首山歌就是按著雷鋒的這個調(diào)子在工地廣為流傳,現(xiàn)在的老人還可以哼出其中的兩句來。我還聽團山湖的人說,雷鋒還經(jīng)常用打快板的形式宣傳一些好人好事,編個順口溜什么的,他常常張口就來。

    最叫人傳為佳話的是,雷鋒居然男扮女裝作為團山湖女子籃球隊的一員打了一場籃球賽。小時候就男扮女裝演過一個叫作《小漁夫》的戲,因為經(jīng)常和同學(xué)凌小麗合作演戲,被同學(xué)笑話:“雷正興,細呀細,一看看了凌小麗?!钡搅藞F山湖農(nóng)場,他居然參加了一次女子籃球賽。

    雷鋒喜歡打籃球,卻因為個子矮,正式比賽總是輪不到他。那一次全縣組織籃球賽,雷鋒聽了很高興,他積極報名參加卻沒有錄取,不過,他還是不泄氣,每次男隊比賽,他都在場外端茶送水,給隊員們搞好后勤。

    女隊看雷鋒這么熱愛打籃球,就邀雷鋒做場外指導(dǎo)。結(jié)果,男隊在縣里比賽贏了,女隊卻輸了。女隊非常不服氣,特邀當時的女隊冠軍二中女子籃球隊來到農(nóng)場比賽,要爭個高低,這場激烈的球賽吸引了很多人來圍觀。

    籃球賽進行到一半,問題出現(xiàn)了,那就是農(nóng)場女隊人手不夠了,本來農(nóng)場里女職工就少,女隊員就更少了,又因為犯規(guī)被罰下場幾個,這樣一來,場上竟然湊不夠五個人了,大家急得團團轉(zhuǎn)。本來比分就落后二中蠻多,這樣看來會輸?shù)煤軕K啊。情急之下,不知誰喊了一句:“讓小雷指導(dǎo)來做替補隊員吧!”話音剛落,周圍就想起了一片掌聲和笑聲,還有人直呼:“要得,要得?!?/p>

    雷鋒深感意外,正在猶豫,人群里有人推了雷鋒一把,還說:“怕什么,上呀!”

    雷鋒的心頭一熱,心想:自己小時候連小姑娘都演過,打個籃球算什么啰!他走過去和裁判說了一聲,裁判說只要二中女隊同意,他這里沒有問題。于是,雷鋒跑過去征求二中女隊的意見,二中女隊隊長叫楊華,她看看雷鋒的模樣,長得還蠻俊,還留了個劉海,確實有幾分女孩子氣,再瞧瞧雷鋒那個子,還沒有女隊隊員高,估計對自己隊員不會構(gòu)成什么威脅,就很豪爽地一揮手:“你呀,給你們一個機會,上吧!”

    雷鋒上場了,他摸摸劉海兒,穿著紅背心,還真像個女隊員。雷鋒一上場,整個籃球隊就士氣大振,全場活躍,圍觀的人舉著手臂在呼喊:“雷正興,加油,雷正興,加油。”雷鋒在球場左沖右突,奮力拼搏,連投籃好幾個,把比分追趕上來了,眼看著勝利在望,遺憾的是比賽時間到了,結(jié)果,農(nóng)場的女隊還是輸了,不過只輸給二中女隊三分,如果時間允許,再打幾分鐘,那就說不好誰輸誰贏了。

    二中女隊的隊長應(yīng)該是深刻體會了雷鋒的實力。比賽結(jié)束,雙方隊員握手,雷鋒沖二中女隊隊長楊華說:“這次我們沒有發(fā)揮好,下次我們再見高低。”

    楊華瞟著雷鋒的劉海兒說:“誰跟你還有下次??!”

    圍觀的人都笑起來了!

    后來,這場球賽讓農(nóng)場的職工津津樂道了好久,而雷鋒的名聲也一時大了起來,大家都知道團山湖農(nóng)場有個會開拖拉機,會唱歌、會騎馬、會打籃球的人,雷鋒成了大家喜愛的“知名人物”。

    4、團山湖圓了文學(xué)夢

    1958年8月的團山湖,到處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一片片新的田野在團山湖鋪展彩色的畫面,有的田野是黃色的,那是已經(jīng)成熟的等待著人們收割的稻穗;有的是紅色的,那是正在成熟的高粱;還有的是綠色的,那是收割早稻以后人們又播種的晚稻。

    此時此刻,在新田生產(chǎn)小組的一角,雷鋒正和李湘梅等一群青年男女在水車上車水,他們一邊勞動一邊說說笑笑,看著一望無邊的綠色大堤,看著眼前美好的圖畫,雷鋒想起去年那個荒草叢生的團山湖,心里不禁美滋滋的。這個時候,一群燕子從眼前飛過,他們從一片田野飛到另一片田野,嘰嘰喳喳,好像對著新的團山湖農(nóng)場充滿了好奇和贊揚。

    雷鋒一抬頭,看見了這群燕子,不禁詩興大發(fā):“啊,南來的燕子,你可知道?荒蕪的團山湖改變了模樣?”

    “瞧瞧,小雷伢子又要寫詩了!”

    “這個燕子飛也能寫一首詩???”

    “當然能寫,不止寫燕子,要寫咱們的團山湖農(nóng)場?。〗裉焱砩衔揖蛯?!”

    于是,第二天就有了那一首著名的《南來的燕子啊》:

    南來的燕子啊

    (1958年8月1日)

    南來的燕子??!

    新來的候鳥,

    從北方飛到了南方,

    輕盈地掠過團山湖的上空,

    閃著驚異的眼光。

    我分明聽清了呢喃的燕語,

    像在問:“為什么荒蕪的團山湖,

    今年改變了模樣?”

    ……

    “我真沒有想到在我們車水的時候幾只盤旋在我們頭頂?shù)难嘧幼屝±棕笞泳蛯懥艘皇自?,還寫得那么好?!崩钕婷氛f。

    《南來的燕子啊》確實就是這樣寫出來的,雷鋒確實也在團山湖成為了一名詩人,做起了作家夢,而且開出了鮮艷的文學(xué)之花。

    因為辦《治溈工地報》,雷鋒身邊云集著一群群的文學(xué)青年,作家熊春祜、記者劉大瑾、胡道明,還有教雷鋒寫日記的老師彭正元等等,每次拿到他們新出的報紙,雷鋒總是第一個閱讀,每次看到他們寫的文章,雷鋒就抑制不住那份羨慕,心里癢癢的,手里癢癢的,一顆文學(xué)的種子已經(jīng)悄悄播下了。

    他還把自己的作家夢悄悄地告訴了彭正元老師,彭老師熱情鼓勵他,并告訴他當作家有兩個條件,要有文化,還要有生活積累。于是雷鋒更加愛看書了,并潛心閱讀一些指導(dǎo)寫作的書籍。

    1958年3月10日,學(xué)開拖拉機的雷鋒成功試車,晚飯以后,一股喜悅之情占據(jù)著雷鋒的心,他心中一動,老師們不是說當作家需要生活的積累,我這學(xué)會開拖拉機的事情完全寫下了呀??墒牵@篇文字怎么開頭呢?寫一些什么呢?哪些是重點內(nèi)容呢?雷鋒決定向住在隔壁的熊春祜請教。

    “老熊,你這個大作家,我想寫一篇學(xué)會開拖拉機的文章,你能不能告訴我怎么寫啊?”雷鋒摸著腦袋說。

    熊春祜熱情地說:“你可以把你學(xué)開拖拉機的經(jīng)過寫出來啊,重點是今天試車的場面,還有你的心情,例如你吃飯都想著開車啊,都可以寫出來。對了,內(nèi)容要具體,要有真情實感……”

    雷鋒連連點頭,回到宿舍挑燈夜戰(zhàn),心里一直有種力量在推動著他不停地寫著,盡管白天很勞累,但是他毫無睡意。到了夜里十二點多,雷鋒總算寫完了。他匆匆忙忙地跑到隔壁的熊春祜那里。

    “老熊,老熊,你醒來羅,我已經(jīng)寫好了,你來看看吧?!?/p>

    “就寫好了,這么快呀。”老熊連忙爬起來,接過雷鋒的稿子一口氣就讀完了,熊春祜一邊讀一邊在心里叫好:這個小雷,寫得這么快,竟然還寫得這么好,從來沒有搞個文學(xué)的人,居然能把文章寫到這個份上,也算是有些天才。

    “恩,內(nèi)容具體,文筆生動,還很有想象力,寫得很好?。∧氵@篇稿子,我?guī)湍阃兜健锻菆蟆啡?,看能不能發(fā)表?!?/p>

    3月16日,雷鋒的《我學(xué)會了開拖拉機》果真發(fā)表在《望城報》上,這是雷鋒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啊,雷鋒拿著散發(fā)著油墨香的報紙,激動不已地盯著上面的那些文字,那些文字一個個是那么美麗,像罩著一層神奇的光環(huán),雷鋒笑瞇瞇地拿著報紙左看右看,心中的作家夢開出了花,最后他小心地把報紙保存起來。

    處女作的發(fā)表極大地鼓舞著雷鋒,激發(fā)了雷鋒更多的創(chuàng)作熱情。

    青春總是和詩歌結(jié)伴而行的,青春燃燒的雷鋒用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詩歌的創(chuàng)作,1958年春天來到團山湖之后,雷鋒一共創(chuàng)作了9首長長短短的詩歌,有描述團山湖收獲季節(jié)的《南來的燕子啊》,有歌頌領(lǐng)袖、講述家史和政治學(xué)習(xí)的《歌頌領(lǐng)袖毛澤東》、《黨救了我》、《啄木鳥》、《我的感想》、《以革命的名義》等,還有贊美勞動場景的《人定勝天》、《排漬忙》等。這些詩歌雖然打著時代和政治的烙印,卻和團山湖這片土地息息相關(guān),是泥土里生長出來的詩歌。

    有人說不寫小說的作家不是真正的作家,雷鋒這輩子一共寫了三篇小說,而這三篇小說都是在團山湖創(chuàng)作的。他們分別是《茵茵》、《小說短章》、《一個孤兒》,三篇小說中,只有《茵茵》有頭有尾,結(jié)構(gòu)完整。這是一篇按照當時流行的方法來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而寫出來的作品,讓我們來看看小說的開頭吧:

    嚴寒的冬天,地上落了深雪,河里結(jié)了厚冰,刺骨的冷風陣陣吹來,似乎不許人再工作似的。

    但那勤勞勇敢的18000多名鋼鐵戰(zhàn)士,不怕千辛萬苦地和冰雪戰(zhàn)斗。人山人海,挑土筑堤。那挑戰(zhàn)的喊聲,加油的口號聲,打夯的號子聲,還有小學(xué)生們來慰問時的鼓聲,混合一起,響徹云霄。人們?yōu)榱烁螠克拗L堤,忘記了寒冷和疲勞,甚至忘記了自己的生命。

    茵茵就是這樣的。提起這位年輕的女同志,人們都要感動得流下熱淚。她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她那結(jié)實的身體,勤勞的雙手,還有那曬黑的臉兒,清秀的頭發(fā),活潑的眼睛,真使人敬慕……

    開篇的環(huán)境描寫凸顯嚴冬的寒冷,和下面的勞動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而且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勞動場面就是當年治理溈水的場景。而這個主人公,大家都說就是在團山湖農(nóng)場和雷鋒一起讀書的關(guān)系最好的王佩玲,這篇小說寫的就是治溈戰(zhàn)斗和團山湖農(nóng)場生活啊!

    做著作家夢的雷鋒是最浪漫的,在團山湖的雷鋒是最文藝范的。雷鋒這一輩子寫出的最美的詩歌——《南來的燕子》,是在團山湖;雷鋒寫出的最感人的日記——《如果你是一滴水》,是在團山湖;雷鋒寫出的這輩子唯一一部完整的小說——《茵茵》,也是在團山湖。雷鋒在團山湖度過的也許是他一生中最浪漫的日子,寫詩歌、寫小說、讀書、騎馬,交朋友……十八歲的天空本來就是多姿多彩爛漫滿懷的。

    雷鋒的十八歲,在團山湖,綻放得如此美麗!

    雷鋒在團山湖人的嘴里,也許并不是那么高大上,他有點調(diào)皮有點可愛,他矮小的個子那么平凡,但是他的身上自有一種光芒,吸引著那么多的同齡人,以至于特別了解他的王佩玲在雷鋒去鞍鋼的臨別贈言這樣寫道:“希望你在建設(shè)共產(chǎn)主義中把你的光和熱發(fā)遍全世界,讓人們都知道你的名字,使人們都熱愛你和敬佩你?!?/p>

    是的,王佩玲的留言后來都成了神一樣的預(yù)言,雷鋒帶著這種光芒走出了團山湖,走向了鞍鋼,走向了沈陽,走向全世界,也把光和熱發(fā)遍了全世界,讓人們都知道了他的名字。團山湖,是雷鋒生命里那些光和熱的發(fā)源地。

    雷鋒走了,去了鞍鋼,他朝著自己的理想奔赴前進。但是他留下青春的足跡,留下真善美的故事,留下雷鋒精神的火種,他的身后,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一片充滿希望的土地。

    第三章 我們來自五湖四海

    團山湖是一個有3600多人口的村子,別以為這是很平常的事情,因為團山湖最開始只有32個人,當我知道這一切的時候,我真是大吃一驚。團山湖不過只有不到六十年的短短歷史,就是繁衍速度再快,也不能變出這么多人???

    現(xiàn)在這些人都是哪里來的?

    “我們團山湖的人來自3個省、17個縣、23個地區(qū),85個大隊?!碑?2歲的文前佑口齒清楚地吐出這一串數(shù)據(jù),我有些吃驚地望著他,團山湖的人居然跨越三個省,這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啊,是不是他年紀大了有些糊涂,3個縣還差不多,可是居然是18個縣,他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接著補充說:“這個結(jié)果是我們村上在進行階級調(diào)查的時候花了三個月的時間弄清楚的,主要是老校長肖預(yù)知主持這個事情,一些疑難雜癥我還參與了?!?/p>

    文前佑其實和我爸爸是老朋友了,我們叫他文伯伯,小時候,文伯伯是我們家里的???,他、我爸爸、還有電工魏師傅,差不多是桃園三結(jié)義的狀態(tài),經(jīng)常深更半夜還黏在一起喝酒、聊天。人們按照他們回家的先后順序給他們?nèi)謩e取了小名,文前佑比較怕老婆,是回家比較早的,一般是半夜十二點,所以叫作“文半夜”,我爸爸回家稍遲,一般是雞叫第一遍,所以叫作“何雞叫”,酒癮最重又最不怕老婆的是魏師傅,等他搖搖晃晃從某個草垛子后面出來的時候,天已經(jīng)亮了,所以叫作“魏天光”。

    他們?nèi)嗽谝黄鹆奶?,一般聊的都是團山湖的人和事,哪里要開一個渠道啊,哪里要修一座機臺啊,哪里又要建一間生產(chǎn)隊,哪里的溝渠要清淤啊,哪個生產(chǎn)隊的困難多啊……小時候他們聊什么我不關(guān)心,現(xiàn)在,我卻要找他們把那些故事翻出來反芻反芻。

    現(xiàn)在“文半夜”說我們村的人來源這么廣,我真有點不相信,但是他說得如此清楚,如此堅決,我不應(yīng)該懷疑,于是,我開始尋找這32個人的故事,當我把我們團山湖村的那些生產(chǎn)隊的來龍去脈搞得清清楚楚,我確信無疑了。

    1、最早的主人

    “我們最開始留在團山湖的人,一共有三十二個,可是,那三十二人現(xiàn)在只剩下三人了?!蔽那坝佑行┻z憾又有些驕傲,“這三個人是我、李湘梅、范正興?!?/p>

    1958年10月,烏山公社、友仁公社合并為五星人民公社,團山湖國營農(nóng)場解散,變成了烏山公社的一個大隊,雷鋒先是在五星人民公社擔任通訊員,后來去了鞍鋼。農(nóng)場的國家干部都各自回到了原來的單位,或者有了新的工作崗位,原來下放到農(nóng)場的很多職工也紛紛離開了團山湖,有的回了原單位,有的回了老家,例如雷鋒的姐姐王佩玲也離開了團山湖,連勞改隊的人基本上都走了,當然,也有個別人留下來了,這是后話了。

    一時間,團山湖有些人去樓空的感覺,這個時候,縣委考慮到團山湖雖然完成圍墾了,農(nóng)場建立了,還需要人們居住如此,繼續(xù)耕耘,因為當時團山湖的荒地還只開墾了一半的樣子,還有三臺拖拉機在工作,拖拉機在團山湖開墾土地,畢竟還只能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要將一塊荒蕪的地方變成良田,還需要很多人工來配合,例如割掉雜草、修筑田埂、開溝挖渠,有的拖拉機不能去的地方,只好一鋤頭一鋤頭地挖出來,即使田地開墾出來了,也需要一批人來耕種啊,所以,縣委決定把九中隊的三十二個人留下來定居在團山湖,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為拖拉機服務(wù)。

    “當時圍墾團山湖有十一個大隊,為什么單單就留了你們第九大隊呢?”

    “九大隊的人啊,來自白箬鋪區(qū),這些地方的人吃得苦,霸得蠻,勞動起來不偷懶,還有點很重要,九大隊的人很年輕,都是一些二十來歲的小伙子,和雷鋒差不多大呢,都沒有成家,所以呀,就被領(lǐng)導(dǎo)看中了。”文前佑說起這些往事臉上就出現(xiàn)一片潮紅,好像回到了二十多歲的時候。

    “我們那時候留下來的人有周志華、周明琪、劉友金、午忠義、金順文、肖德云、曾福全、吳九齡、周樹生……”文前佑扳起手指頭算著,好像回到當年出發(fā)的地方。

    那一天,在杲山廟的前坪,原來團山湖國營農(nóng)場的場長李慶發(fā)把九大隊的人集中到杲山廟的前面,大聲喊話:“同志們,你們?yōu)榱私ㄔO(shè)團山湖國營農(nóng)場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現(xiàn)在農(nóng)場改成了團山湖大隊,我也變成了五星人民公社的書記,因為你們表現(xiàn)突出,縣委交給你們一個光榮的任務(wù),決定讓你們九大隊留下來,繼續(xù)服務(wù)拖拉機,繼續(xù)在團山湖搞生產(chǎn)。”

    消息一宣布,大家議論紛紛。

    “哎,這樣我就不能回老家了,家里的父母還等著我回去呢。”肖德云有些埋怨,他家庭條件比較好,家里子女少,父母年紀大了,他顯得郁郁寡歡。

    “我就不想回老家,老家的田實在太少了?!敝苤救A有些欣喜,好像留在團山湖是他盼望很久的事情。

    “我覺得團山湖的生活雖然苦一些,但是做起來事來勁?!眳蔷琵g有些激動,他挽起衣袖時刻準備大干一場。

    “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最后作為九大隊四中隊隊長的李湘梅這樣總結(jié),幫大家做出了扎根團山湖的決心。

    其實,這些留下來的人,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對這片土地生出了感情,這些人經(jīng)過1957年的治溈,經(jīng)過1958年的圍墾團山湖,他們親手改造了這里的河道,肩扛手提出了這里的大堤,親手在這片湖草泛濫區(qū)種植了第一批農(nóng)作物,他們揮灑青春熱血的地方,要他們離開,還真的舍不得。

    留下來的這三十二個人,還真像一塊塊磚一樣被搬到了三個不同的地方。

    一個地方是團山湖中心的地帶,這塊地方大部分的土地已經(jīng)被雷鋒開墾變成了良田,種上了各種蔬菜,所以叫作蔬菜中隊;一個地方是團山湖的東南角,這地勢比較低,水田比較多,適合種植水稻,叫作水稻中隊,還有一個地方是團山湖的西北角,因為正面對著隔河相望的團山,所以叫作團山中隊,這里雖然開發(fā)了一些土地,但是還有大片大片的土地胚子等待開發(fā),這個中隊是最艱苦的。

    李湘梅就是蔬菜中隊的隊長,文前佑是團山中隊的隊長,范振興是水稻中隊的隊長,其他的人都分配在三個中隊。三個年輕的隊長,正是今天幸存的老人,這真是一種巧合,而隊長這個職務(wù)對于他們當時來說,就意味著更多的付出更多的示范,吃更多的苦。

    如果說到吃苦,這三十二個人應(yīng)該是團山湖最苦的,他們用一種幾乎是原始人的生活打造了最開始的那一片綠洲。

    那是怎么樣的一種生活呢,文前佑說了一句順口溜:

    “天是被子地是床,稻草鋪開做床單。雨水伴著汗水流,雨滴伴湯都喝光。”

    確實,當時最困難的事就是沒有房子,只有狹窄的工棚,工棚里根本住不下,只得把一些衣服鍋灶堆積在那里,下雨的時候,外面下大雨工棚里下小雨,吃飯的時候,那些雨滴會和菜湯一起混合到肚子里。沒有一個可以安心睡覺的地方,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啊,既然決定定居了,總不能長期住工棚吧?于是,團山湖的第一代房屋誕生了,那就是一種木巷子屋。

    幾位老人連比帶劃著給我描述這種木巷子屋,這種屋主要是木頭、竹篾、牛屎、稻草、泥土構(gòu)成的,木頭和竹篾相當于今天的鋼筋,牛屎相當于水泥,稻草相當于砂石、泥土相當于磚頭。房屋幾乎沒有什么造型,一般都是建成一字型的單間宿舍似的房子,生產(chǎn)隊人多就多建幾間,人少就少建幾間。

    開始建房子了,首先按照線條隔一段距離釘一些木頭在地基里,算是構(gòu)建好屋子的骨架,然后在兩個木頭之間編織竹篾,木頭是豎著的,竹篾是橫著的,這樣就橫豎交織成一個小巷子,接著往格子里面放置稻草,把牛屎泥巴攪拌在一起澆灌到稻草里面,最后把泥土牛屎抹平整理成一面墻。墻有了,主體結(jié)構(gòu)就建好了,屋頂很容易弄,都是從老家山里砍來一捆捆的茅草撲在竹子做的架子上,和古時候的茅屋差不多。

    有了這種木巷子屋,就有了棲身之所,團山湖的這批青年哥哥很滿足,哪怕是天天穿草鞋,哪怕是下雪天去開荒,哪怕是天天吃的酸菜湯。

    1959年,經(jīng)過一年的勞動,團山湖新增田地面積五十多畝,蔬菜隊分成新田隊和白馬隊。新田隊是為了紀念雷鋒最開始就是那一帶開拖拉機開墾出一片新田,白馬隊是因為雷鋒經(jīng)常騎著白馬從那一片機耕道上去送信。

    1960年,縣委看到團山中隊人口單薄,而這個中隊的附近還有大批土地處于荒蕪狀態(tài),為了加大開發(fā)力度,從望城各地引進了一批人員來團山中隊安家。到了1961年,團山中隊新增土地一百多畝,其中靠近西南方向的土地因為離生產(chǎn)隊的木巷子太遠,加上人口也增加了不少,決定從團山中隊分出7戶人去西南方向,建立一個新的生產(chǎn)隊,因為這里有兩口大塘,所以叫作新塘生產(chǎn)隊。

    隨著團山湖農(nóng)場改成了大隊,這些中隊紛紛變成了生產(chǎn)隊,水稻隊改成了龍?zhí)陵牐谑?,最初的那三十二個人隨著他們的成家立業(yè),隨著他們的安居樂業(yè),演變成了五個生產(chǎn)隊,那就是白馬隊、新田隊、團山隊、新塘隊、龍?zhí)陵牎?/p>

    也正是他們,這批土地的最早主人,奠定了團山湖的雛形。這個時候,團山湖的人口達到了一百多人。

    2、又來了一群年輕人

    1958年12月的一天,沉寂了很久的杲山廟變得沸騰起來了。因為團山湖農(nóng)業(yè)技術(shù)學(xué)校從徐家橋搬遷到了杲山廟,學(xué)校的學(xué)生都是十五、六歲的小伙子,學(xué)生有一百多人,分成兩個班,一個蔬菜班,一個水稻班。這是一所半工半讀的學(xué)校,下雨天學(xué)習(xí)文化知識,天晴參加勞動,相當于現(xiàn)在的初中,簡稱農(nóng)中。

    學(xué)生都是來自于望城縣境內(nèi)不同鄉(xiāng)鎮(zhèn)的年輕人,比較集中的有新康、友仁、白馬、靖港等地的學(xué)生。他們都是各地高小畢業(yè)生經(jīng)過考試選拔才能來這所學(xué)校讀書的,學(xué)校的辦學(xué)理念是希望培養(yǎng)一批有志于新中國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人才,希望培養(yǎng)一批像雷鋒說的用科學(xué)方法耕種土地的“新式農(nóng)民”。

    羅志愛就是眾多學(xué)員中的一員。他來自望城縣友仁鄉(xiāng)的古村,父母都是貧農(nóng),家里兄弟姐妹有八個,解放以后,家里勉強讓他讀了高小,羅志愛聰明伶俐,希望還可以繼續(xù)讀中學(xué)。

    “我原來的同學(xué)都去報考望城一中了?!绷_志愛試探著問父親,雖然知道家里負擔重,但是又抱著一絲希望。

    “讀中學(xué)的學(xué)費要貴蠻多,望城一中那么遠,只能寄宿,又要繳伙食費,家里根本負擔不起。就是考取了也不能讀!”爸爸黑著臉說。

    “唉,志伢子,你也十四、五歲了,下面還有兩個弟弟要讀小學(xué),你要體諒家里的難處啊?!眿寢尩脑?,像是補充,又像是安慰。

    羅志愛聽著這些話,知道讀望城一中無望了,他默默地拿起鋤頭去干農(nóng)活去了。

    一天,羅志愛正和哥哥羅志明正趴在水車上車水,正好聽說望城縣準備辦一所新型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中學(xué),簡稱“農(nóng)中”,農(nóng)中讀書不要學(xué)費和生活費,而且辦學(xué)地點就在友仁的鄰鄉(xiāng)烏山,離家里也不遠。羅志愛大喜過望,一陣風似地跑回家,顧不上跟在后面跑的哥哥。

    “媽媽,有不要錢包吃包住的中學(xué)讀,我要去?!绷_志愛的父母開始沒有弄明白怎么回事,這個時候后趕到的羅志明把這件事情和父母詳細地講了一遍,原來哥哥也想去讀這個學(xué)校。

    “既然有這樣不要錢的學(xué)校,那就兩兄弟一起去報考,也好有個照應(yīng)。”父母這一次答應(yīng)得真爽快。

    就這樣,羅志愛和哥哥急急忙忙步行十幾里趕到烏山鄉(xiāng)的徐家橋報考,很順利地考取了“農(nóng)中”,“農(nóng)中”開了兩個班,一個蔬菜班,一個水稻班,羅志愛和哥哥都成為蔬菜班的學(xué)

    最開始學(xué)校建在烏山一個叫徐家橋的地方,因為場地限制,總是不好開展勞動。1958年底,團山湖國營農(nóng)場解散,作為場部的杲山廟一時閑置下來,所以干脆把農(nóng)中搬到了杲山廟。農(nóng)中的生活相當充實,文化知識學(xué)得扎實,還和農(nóng)業(yè)技術(shù)知識相結(jié)合,非常實用,天氣好的時候,杲山廟周圍的幾十畝田土就成為學(xué)生們實習(xí)勞動的好地方,學(xué)生大種蔬菜和水稻,不但在實踐中掌握了農(nóng)業(yè)知識,種出的收成還可以供應(yīng)學(xué)校的需求,農(nóng)中的學(xué)生完全可以自力更生養(yǎng)活自己。

    農(nóng)中的業(yè)余生活也是相當豐富的,他們這些學(xué)生有男有女,正值十七八歲的青春期。除了學(xué)習(xí)和勞動,他們還開展一些文娛活動,打籃球、打乒乓球,拔河、讀書、唱歌,把艱苦的讀書生活點綴得多姿多彩。

    時隔六十年,羅志愛對這段青春歲月還無限留戀:“我們那時候的校長叫肖學(xué)理,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叫劉義民,另一個班的班主任叫羅世珍,教音樂的老師叫沈國英,是個女老師,我們最喜歡上她的課,我們班上的同學(xué)有52個,和我玩得好的同學(xué)有丁果成、丁根宇、嚴上海、李麗軍、任愛珍……”

    1961年秋天,羅志愛和他的同學(xué)們從農(nóng)中畢業(yè)了。畢業(yè)以后,同學(xué)們的命運各不相同。易淑梅和王文范愛好文藝,花鼓戲唱得好,被招進了公社文工團,他們是招工最早的,大家羨慕得不得了。后來,有的同學(xué)招到了衛(wèi)生院,有的同學(xué)回了自己的老家,報名參軍的人是最多的,哥哥羅志明也報名參軍了。

    羅志愛卻不見動靜。其實,羅子愛有自己的想法,最開始,他也想去參軍,但是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參軍的名額,哥哥去了他就不能去。后來,他暗地里想,如果能夠留在團山湖也是一個理想的歸處。三年的理論和實踐,他已經(jīng)掌握了種植水稻和蔬菜的本領(lǐng),在團山湖做一個新式農(nóng)民完全夠本;三年的勞動,羅志愛已經(jīng)對杲山廟周圍的這一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并喜歡上了這片土地。

    一天,好朋友嚴上海和他聊起天來,“志伢子,你畢業(yè)了到哪里去羅?”

    “我也沒有什么門路,也不想回友仁去了,家里人口多負擔重?!绷_志愛想到家里還有兩個弟弟,有些欲言又止。

    “我也和你一樣的想法,不想回老家去了。其實,如果能夠繼續(xù)留在團山湖,這也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嚴上海若有所思。

    聽到嚴上海的話,羅志愛眼睛一閃一閃地發(fā)亮,原來,還真有和他一樣想留在團山湖的人,他忍不住在嚴上海的肩膀上重重地一拍:“團山湖確實不錯,我也早有此意,要不我們和校長說一說吧!”

    兩人敞開了心扉,和肖校長一說,肖校長覺得這個主意不錯,團山湖地廣人稀,正需要這樣有知識的年輕人來定居。他認為有這個想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這個想法的人的肯定還有一些人,于是進行統(tǒng)計,一共有三十多個學(xué)生愿意留下來定居在團山湖。

    肖校長大喜過望,他正在為學(xué)生的去向著急,看著學(xué)生參軍的參軍,當醫(yī)生的當醫(yī)生,唱戲的唱戲,可是正兒八經(jīng)當農(nóng)民的很少,要知道這個學(xué)校是“農(nóng)中”,主要還是輸送農(nóng)業(yè)技術(shù)人才的呀!都不當農(nóng)民了,那這三年學(xué)習(xí)算什么呀?,F(xiàn)在有人主動提出在團山湖做新式農(nóng)民了,他高興得連忙向上級匯報,上級立馬簽字,團山湖正需要這樣的有文化懂專業(yè)的年輕人??!

    于是,這三十多個學(xué)生成為了團山湖第二批定居的人,這些人有嚴上海、王金元、丁果成、任愛珍、李麗軍、張裕華等等,因為都是十七八歲的青年哥哥,他們這個生產(chǎn)隊叫作“青年隊”,青年隊沒有穿插到已有的生產(chǎn)隊去,而是在靠近杲山廟不遠的大堤下安營扎寨,隊長是嚴上海,羅志愛當了隊上的會計。

    一百多畝稻田成了這群年輕人的用武之地,他們大展拳腳,不但在原有的土地上種植各種蔬菜、水稻,農(nóng)閑的時候還割草開荒,將原來的一百多畝耕地又拓展了四、五十畝,直到1966年,青年隊把他們所能夠開荒的地都全部開荒,整個生產(chǎn)隊有二百多畝上好的田地。

    此后的六十年,青年隊成為了團山湖的先進生產(chǎn)力的代表。

    羅志愛給我講述青年隊的成長史:

    “我們種植的蔬菜和水稻總是全大隊產(chǎn)量最高的。其他生產(chǎn)隊種的水稻六百斤,我們就有八百斤,他們的八百斤,我們的就千把斤?!?/p>

    “我們們生產(chǎn)隊的工分的單價最高的。六十年代,因為我們產(chǎn)量高,工分單價也最合算,別人的十分工只能合八角,我們的就能合算一元?!?/p>

    “我們是給其他生產(chǎn)隊幫助最多的生產(chǎn)隊。出集體工的時候,我們互幫互助,哪個生產(chǎn)隊先完成了自己的任務(wù),就去幫助那些相對落后的生產(chǎn)隊,我們生產(chǎn)隊是大隊的“雷鋒生產(chǎn)隊”,每年雙槍要拿出一半的時間幫助別的生產(chǎn)隊。

    “我們是團山湖第一批建紅磚瓦房的生產(chǎn)隊。聯(lián)產(chǎn)承包實行以后,我們青年隊快速脫貧,脫貧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拆了土磚屋建紅磚房,到1984年,我們隊的房子全部換成磚頭的,我們是全大隊第一批建好紅磚房的?!?/p>

    “現(xiàn)在我們生產(chǎn)隊又迅速轉(zhuǎn)型新農(nóng)業(yè)。你看看我們的西瓜種植專業(yè)戶,牛蛙養(yǎng)殖專業(yè)戶,都在我們這個生產(chǎn)隊落戶了?!?/p>

    “他呀,只曉得講生產(chǎn)隊的成績,他自己也被評為市里的共青團先進青年,到市里去開會,戴著大紅花呢?!痹诹_志愛講述青年隊的歷史時,老羅的老婆就在旁邊驕傲地插話。

    老羅的老婆我認識,是個風風火火的女人,他和我嘮叨起老羅的輝煌來,原來老羅做了三年的生產(chǎn)隊會計以后,因為做得好,1966年擔任隊長,1982年擔任大隊會計,多次被評為縣里的先進個人,六十年代被評為長沙市的共青團先進青年,就是那一次老羅戴了大紅花,洋氣得全村的人都羨慕呢。

    老羅聽見婆婆子說這些,連忙制止,說這些干嘛,這都是虛的。踏踏實實過日子才是真的,是的,七十多歲的老羅現(xiàn)在已經(jīng)從會計位置上退休十年了,現(xiàn)在老倆口在家里種一點無公害小菜,養(yǎng)一些花花綠綠的花兒,他和老婆一起安享晚年,怡然自樂啊。

    走出老羅家,我回望著這個生產(chǎn)隊漂亮的小洋房,不禁感嘆:青年隊,成了團山湖的急先鋒。羅志愛,就是這個先鋒隊的隊長!

    是啊,當年自從有了青年隊,團山湖大隊的知名度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人主動報名來到了團山湖,于是,又有了幾個新的生產(chǎn)隊:衛(wèi)星隊,同心隊。

    3、三十六根討米棍

    瞿福元對肉香有些敏感。

    關(guān)于吃肉,關(guān)于瞿福元,隊上流傳著一個有點夸張的版本。小時候,瞿福元和大多數(shù)窮人一樣,家里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肉。一次,瞿福元的媽媽瞿滿娭在地主家門口討米的時候,撿到了一根系肉的竹筍殼,說到這個竹筍殼,還是有些來歷的,湖南的屠夫喜歡用竹筍殼撕成一條條的繩狀來系肉,顧客買好了肉,屠夫拿刀在肉里隨意戳一個肉眼,順手拿起旁邊早就準備好的已經(jīng)有些干的竹筍殼,麻利地從肉眼里穿過打一個結(jié),顧客就可以提著走了。

    這次瞿滿娭撿到了這根竹筍殼,顯得有些興奮,因為上面沾滿或者說是浸泡著肥肉油,媽媽撿到以后左看右看,想到家里已經(jīng)吃了幾天紅鍋子菜(即沒有油的菜),最后把這根竹筍殼當成寶貝一樣帶回了家。回家炒白菜的時候,用那根沾著一些肥肉油的竹筍殼在白菜鍋里打了幾個回轉(zhuǎn)。吃飯的時候,瞿滿嗲疑惑不解地說:“今天的白菜怎么顯得好吃了蠻多?。俊?/p>

    “我今天撿到一根竹筍殼,上面還粘了好多油,炒白菜的時候子啊鍋子里轉(zhuǎn)了一圈?!?/p>

    “真的啊,我看看,在哪里?”

    “丟了,上面的油已經(jīng)炒到白菜上面了,還要干什么呢?”

    “丟了,哎,你要開始只用一半留著一半下餐吃就好了?!?/p>

    當我向瞿福元求證這件事情的真實性的時候,他笑瞇瞇地說:“是真的呢,只是我爸爸沒有說那句要留一半的話。”看見我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他補充說,“這些事情在過去都不算稀奇,我們小時候家里買了糖,都要把那張包糖的紙分給我們幾兄弟舔干凈吃了?!?/p>

    瞿福元和我說話的時候,他正倚在自己家的小別墅的客廳前瞇縫著眼睛聽花鼓戲,退休不久的兒子正在果園里打理著,媳婦和老婆忙著辦廚,孫子開著小車帶孫媳婦、重孫一起回家吃飯,此時,廚房里飄出臘肉春筍的香味。

    這種香味多么熟悉啊,瞿福元深吸了一口氣,是啊,七十多年前,記得自己深受這種香味的吸引,也是在這樣一個黃昏,他和媽媽急急地奔向一家大戶人家想討得一頓晚餐,敲門敲了十幾分鐘,只敲出了一條咆哮的狗來,嚇得十來歲的他撒開兩腿逃命,還是被狗咬破了褲子。

    “我做夢也沒有想到今天我們可以過上皇上一樣的生活,要知道我們這個隊的人可以說是三十六根討米棍到團山湖啊?!币姷轿覇柶鹚麃韴F山湖的故事,瞿福元把花鼓戲的聲音擰到最小,無限滿足地說。

    瞿福元是我們新洲生產(chǎn)隊年紀最大的人,他的老家在望城一個叫作道坡村的地方,他是1963年來到團山湖的,今年已經(jīng)88歲。瞿福元沒有高血壓也沒有心臟病,看樣子活上百來歲沒有問題,因為身體好,隊上的人把他叫作“瞿石爹”,意思是他像石頭一樣結(jié)實,但是實際上瞿石爹說其實自己小時候就叫“石伢子”,小時候因為家里窮,根本看不起病,上面的兩個哥哥都因病夭折了,這一回生下他,父母就希望老天照應(yīng),希望這個兒子像石頭一樣不生病,所以叫作“石伢子”。

    “石伢子”是長大成人了,后來的兩個弟弟也健健康康地來到人間??墒?,一貧如洗的家里只能靠父親做長工養(yǎng)活全家,一年到頭總是吃不飽,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出去討米。到了讀書的年齡,家里咬牙送去念了三個月的私塾,算是開了一下眼,能認識數(shù)字和簡單常用的一些字,就加入了村里討米的隊伍。因為是家里的老大,十二歲的他結(jié)束討米的歷史,也像父親一樣做了一名長工。1943年日本鬼子來了長沙,他長工做不下去了,又流浪到湖北做工和討米,直到1951年,新中國成立了,家鄉(xiāng)清土反霸,家里破天荒分了田,這些在外面討米的人們紛紛回家,當時有人統(tǒng)計,道坡村竟然有四十八根討米棍在外面討生活。

    同年,石伢子為了感恩新中國讓自己分到田地,積極報名參軍,投身到“抗美援朝”的戰(zhàn)斗中,1952年復(fù)員轉(zhuǎn)業(yè),繼續(xù)回家務(wù)農(nóng),支持農(nóng)業(yè)建設(shè)。作為復(fù)員軍人,瞿福元又積極投身到了社會主義建設(shè)事業(yè)當中,1952年他積極參加治理南洞庭的國家水利事業(yè);1953年參加望城治理喬口的水利事業(yè),圍啞河,開益陽,最讓瞿福元驕傲的是這次他因為表現(xiàn)突出,在喬口榮立二等功,獎勵青布一匹;1957年的治理溈水的工程,瞿福元其實也參加了,不過不是治理的團山湖這一段,而是團山湖對門的新康鄉(xiāng)那一段。

    盡管分了田地,但是道坡村山多田少,像“石伢子”一家五口人不過一畝多田。1954年,石伢子成家了,家里添了兒子以后,更加吃不飽了。整個道坡村都出現(xiàn)這種人多田少肚子餓的現(xiàn)象。尤其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全村人都斷了糧。這時候,有些人又偷偷干起了老本行,那就是外出討米,只是這一次討米的區(qū)域縮小了,就在望城范圍內(nèi)活動,討米的人數(shù)也減少了,只有三十六個。

    看到這種情況,縣委想到正在招兵買馬的團山湖,那里田多人少,何不調(diào)一部分人到團山湖去呢?公社領(lǐng)導(dǎo)一商量,就發(fā)出來號召,于是,那三十六個經(jīng)常在外討米的人紛紛來到了團山湖,但是他們是帶著討米棍來的,因為他們私下里想,萬一這個地方還是搞不飽肚子,他們只好重操舊業(yè)了。

    他們來到團山湖農(nóng)場一看,有些傻眼了:青年隊的生產(chǎn)紅紅火火,上好的水田一片片;蔬菜隊已經(jīng)成了規(guī)模,他們有了大片成形的土地;磚廠隊也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田地,雖然地勢低一些,但是畢竟是一片水田了;團山隊也定居了一年多,田土初具規(guī)模;新塘隊占據(jù)了團山湖的西北角,也有了自己的生產(chǎn)基地。這些生產(chǎn)隊一起勞動,一起吃飯,勞動的時候還說說笑笑,雖然大家都是黑瘦黑瘦的,但是每個人都神氣十足的樣子。

    瞿福元在田頭悄悄問一個年紀稍大的人:“你們這里好不好,吃得飽嗎?”

    老人稍稍沉吟:“只要做事,就有飯吃?!?/p>

    “可是,現(xiàn)在團山湖找不出什么良田了?!?/p>

    “田只要你開荒,還到處有。我們很多田也是自己開出來的?!?/p>

    那個時候,整個團山湖確實已經(jīng)找不出現(xiàn)成的開墾好的田地,只有磚廠隊的不遠處,臥著一個綠洲,一片高地,其余還是雜草叢生的胡草??吹侥瞧G洲,石伢子有了主意,他指著那片綠洲說:看那里,看那一片綠洲,我們就在這片綠洲前定居吧。

    “有綠洲的地方就有土地,可以生長湖草的土地,同樣可以生長蔬菜、稻谷,就可以搞一碗飯吃。”

    這時,討米的隊伍里有一個年紀比較輕的人,他叫李子云,是這群討米人當中文化程度最高的人,讀了三年級,他順著石伢子的手看去,臉上露出笑容,“要不我們這個隊就叫新洲隊吧!”

    “新洲隊,要得,我們要在這里開辟一片新的綠洲來?!宾母T浅Y澩?。

    于是,這一群漢子紛紛扔掉了手中的討米棍,拿起了鋤頭、耙頭,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養(yǎng)活自己,開墾自己的家園。

    湖草是他們要戰(zhàn)勝的第一個敵人。割、燒、砍,十八般武藝用盡,湖草頑強的生命力還是無法阻擋。后來他們發(fā)現(xiàn),最好的方法是掩埋,取了高處洲上的土搬運到低處湖草叢生的地方,讓泥土蓋住湖草,這樣一來既讓土地變得平整起來,又讓湖草不得翻身轉(zhuǎn)而漚成一種肥料,給土地增加養(yǎng)料。

    沒有工具和牛力,這是他們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搬運泥土,從高地到低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艱難,高處的泥土因為從來沒有被開墾過,非常堅硬,沒有任何機械沒有牛來犁,大家只好一鋤頭鋤頭地挖,一箢箕一箢箕地擔。憑著一種愚公移山的精神,終于開墾出來了第一塊土地。

    “那個泥巴啊,有時候堅硬得像石頭一樣,每個人手里都長滿了泡,我偏偏不信這個邪,我倒要看看是泥巴厲害,還是我石伢子厲害?!笔笞咏裉煲廊缓芘獾卣f。

    “你看看我的手,磨了無數(shù)的水泡以后,至于不磨了,漲了無數(shù)層硬繭子以后已經(jīng)成了一雙鐵手?!宾母T疑爝^來手,我輕輕一握,真的烙得人生痛生痛,石嗲真是名不虛傳?。 ?/p>

    “那個時候男男女女都去做,白天也做,晚上也做,連孕婦都去做呢,有時候為了開墾一塊地,幾個人像牛那樣背著犁頭去犁田?!?/p>

    “難道沒有牛來幫忙嗎?”

    “我們那時候窮,沒有牛,其他生產(chǎn)隊也只有幾條牛。后來,大隊上看我們隊來得比較晚,基礎(chǔ)又差,就從其他生產(chǎn)隊協(xié)調(diào)兩頭牛給了我們?!?/p>

    苦戰(zhàn)一年,這些討米漢子硬是開出了三十多畝田,并種上了棉花、蔬菜還有水稻。雖然吃得還不是太飽,但是畢竟徹底扔掉了討米棍。討米漢子覺得這塊土地是可以養(yǎng)活人的,是可以生根的,1963年年底,他們紛紛回到老家,把家中的父母妻兒接來,從此把家安在團山湖,而他們當初帶到團山湖的討米棍早就變成了柴火燒掉了。

    至此,團山湖最后一個生產(chǎn)隊——新洲隊,定型了,生根了。

    4、來歷不明的人

    “張文山應(yīng)該在國民黨部隊里面當了什么官,因為他有文化。”

    “張文三應(yīng)該是國民黨參謀長之類的角色,因為那家伙腦瓜子好使,下棋好厲害?!?/p>

    “張文山應(yīng)該是被俘虜了,也許是被日本人俘虜,也許是被共產(chǎn)黨俘虜?!?/p>

    “張文山好奇怪哦,他不回自己的老家怎么就在這個團山湖安了家?!?/p>

    ……

    這是有關(guān)張文山的這種猜測,團山湖的人沒有人知道張文山的歷史,他是這樣一個來歷不明的人,他是團山湖一個永遠的謎。

    在團山湖,有三個身份特殊的人。團山湖的人絕大部分是勞苦百姓,按照階級成分來劃分都是貧農(nóng),他們來得光明正大,有的是縣里調(diào)撥的,有的是公社調(diào)整的,有的是自己響應(yīng)的。但是其中也有幾個人不是這些途徑來的,他們來得有些曲折。

    團山湖農(nóng)場圍墾時期,有一個勞改隊在這里勞動,后來勞改隊留下了兩個人,一個是高木沙,這個人其實是錯劃分為右派的,他曾經(jīng)給爸爸看過華國鋒簽名的委任狀,上面寫著委任高木沙為湘潭地區(qū)林業(yè)專員之類的字樣,后來他被平反回到湘潭去了;一個是勞改隊的劉子干,他參加團山湖的勞動以后,正好勞改釋放,他不想回老家了老家也沒有什么親人,就定居在團山湖,后來他在這里度過了余生。

    1962年的時候,杲山廟農(nóng)中學(xué)校旁邊忽然被公社安排了一對老夫妻,不言不語地在這里種菜做飯。一天,學(xué)校有一個體育老師因為一點小事和他們發(fā)生口角,體育老師人高馬大有些動手動腳,袁大龍不言不語,身高一米八的體育老師還沒有回過神來,忽然就被老頭子扔到操場另外一邊,把那個體育老師嚇得半天做不了聲,旁觀的人先是驚訝得說不出話,后來給了一種掌聲和叫好。

    接下來,大家紛紛打探,老頭子的身份被大家用各種途徑打聽到了。原來這個老頭名叫袁大龍,他有些武功,為人耿直,解放前是醴陵支部的地下黨員,解放后分配在醴陵的一個機械廠擔任副廠長,因為性格比較暴躁,又喜歡講直話,和書記鬧意見,1962年干部精兵簡政被簡下來了,后來作為普通職工的袁大龍又打傷了職工,還不承認錯誤,被工廠開除了。失意的袁大龍不想再待在老地方,又無處可去,當時袁大龍的一個侄兒在五星公社當干部,聯(lián)點團山湖,知道團山湖缺人,就讓袁大龍一家在團山湖安身。團山湖人知道了袁大嗲的經(jīng)歷,絲毫沒有嫌棄他,反而對這樣正直的人充滿敬意,尤其對他會武功,還是地下黨員充滿了崇拜之情。

    更奇怪的事情還在后頭還在十多年以后。

    那應(yīng)該是七十年代的樣子,一次袁大娭去縣城的街上買肉,指著一塊肉說想買那個地方的,屠夫看看這個矮小的老婆婆在這里指指點點,根本不聽指揮,砍了一塊二頭肉之類的肉給她,袁大娭不要依然指著開始的那坨肉,賣肉的根本沒有把袁大娭放在眼里,逼著她要那坨不好的肉,嘴里還不干不凈地罵著,只見袁大娭把手一揮,肉案上的秤桿和秤砣不見了,一忽兒只見秤砣從空中重重落下狠狠地扎進肉案里面,而那桿秤則被夾在袁大娭的腋下,賣肉的老板大吃一驚,知道遇到了高手,連忙換了一種語氣:“娭毑,娭毑,我是和您開玩笑呢?!闭f著就伸手去拿自己的秤,可是那桿秤在袁大娭的腋下紋絲不動,老板又喊了幾個屠夫一起來拿,可是那桿秤好像已經(jīng)變成袁大娭身體的一部分,他們怎么搖怎么扯都無濟于事。

    這時候,菜市場一下子圍觀了很多人,對袁大娭的功夫舉起了大拇指,團山湖的幾個村民也在其中,一看這個矮小的婆婆,不正是袁大娭嗎?

    后來,賣肉的老板好話說盡,割了袁大娭想要的肉還說不要錢,袁大娭丟下應(yīng)該給的錢,并丟下一句以后不要再欺侮弱小了就走了。

    原來精瘦精瘦的袁大娭是武林高手,她的武功應(yīng)該在袁大龍之上啊,對于這件事,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了好久。袁大嗲和袁大娭呢,照舊過他們的田園生活,他們后來一直生活在青年隊,直到九十年代安寧地去世。

    高木沙,劉子干和袁大龍雖然來得不平凡,但是人們最后都知道他們的來龍去脈,只有一個人來得曲折還讓人們弄不清他們的來歷和身份,那就是張文山。

    團山湖的人搞不清,他的兒子總知道一些吧,我向張文山的兒子張大紅打聽他父親。

    “你莫問我,講老實話,我一輩子不知道我爺老子是個什么人,反正不是共產(chǎn)黨,應(yīng)該是國民黨?!睕]有想到張大紅竟然也說搞不清。

    “嗯,嗯,這個大家都知道,據(jù)說你父親還是國民黨的官?”

    “那我就不知道了,在我眼里,我不管他是共產(chǎn)黨還是國民黨,反正爺老子不是壞人,他到團山湖以后沒有干過一件壞事?!?/p>

    張文山初到團山湖的時候,看上去就是一個“壞人”。只見他凹凸不平的臉上,眼睛有一只是瞎的,泛著白光,手上還有一條巨大的傷疤,三十多歲的人,卻頭部有些禿頂,檔案上說他是國民黨的一個馬夫,可是外表看上去更像一個特務(wù),加上衣衫襤褸,尤其是那個臉上標志性的建筑物“獨眼龍”特別打眼,電影里的壞人不就是這樣嗎?

    一個國民黨的人怎么到了團山湖呢?原來1958年的勞動隊除了右派,還有一些政治犯,張文山就是一個政治犯,據(jù)說是國民黨部隊的俘虜。

    團山湖圍墾結(jié)束,張文山也刑滿釋放了。但是他沒有地方去,他說他沒有老家,大家也搞不清他的老家在哪里,于是他干脆就留在了團山湖。

    留在團山湖的張文山等于是又進行了一次勞動改造。最開始人們對這個人懷著一種階級敵人的戒備,做不完的農(nóng)活苦煞了他,因為大家都看得出他很多農(nóng)活都不會干,但是他不言不語盡力去做。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他沒有干什么壞事,而他對農(nóng)活實在不精通,就派他去公社的磚廠做事。從不會干農(nóng)活這件事情上,大家看出了張文山絕對不是什么農(nóng)家子弟被抓了壯丁被迫當兵的,甚至有些懷疑他是去抓壯丁的人。

    后來,磚廠拆了,他繼續(xù)回家做農(nóng)民,人們發(fā)現(xiàn)他能寫會算,他會教記工員寫不會的字,生產(chǎn)隊算賬的時候,隊上的會計算了半天還沒有搞清白,他在一旁抽著喇叭筒慢悠悠地隨著香煙抽出一個數(shù)字,他們趕快拿那個數(shù)字去套,果然是對的,人們對張文山的歷史更加感興趣,不斷地詢問他到底以前是干什么的,但是他就是什么也不說。慢慢發(fā)現(xiàn)他并沒有干什么壞事,于是他就經(jīng)常留在家里做一些相對比較輕松的有一點文化含量的活兒,例如記工員,曬谷、看水、車水、車谷等等,這樣的活兒輕松一些,工分也要少一些。后來,人們觀察好多年,也沒有發(fā)現(xiàn)張文山的反黨反社會主義言行,就給他張羅了一個家,在溈水河對岸給他找了一個老婆,那個老婆雖說是二婚,但是從此張文三也算有了一個家,還在團山湖生兒育女。

    六十年代,團山湖也少不了“搞批斗”這個節(jié)目,團山湖人的歷史都清清白白,沒有什么可斗的資本,只有這個張文山來歷不明,還不老實交代,張文山就成了鐵定的批斗對象,大家一邊斗一邊還是想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追問他以前的歷史,他反正一個撬口不開,低著頭立在那里,像個木頭人。張文山長期被批斗,還有一個原因是他愛打牌,他不但愛打牌,還常常贏錢。那些批斗他的人趁著批斗的機會狠狠地上臺罵他一陣,踢他幾腳也是有的,他反正就是不說話,好像得了失語癥。

    到了七十年代,又一次政治運動來襲,這一次是要徹底清查每一個人的出生。上面還派出了工作隊,連文書記都想:這一次我們總搞得清張文山是個什么人了。工作隊的人找張文山談話,發(fā)現(xiàn)遇到了一塊石頭,已經(jīng)是第三天了,但是張文山依舊什么也不說,讓他與外界隔絕,把他關(guān)在一個小屋子里,說不會講但是可以寫,關(guān)到半夜一看,一個字也沒有寫,專干組的人一看,他倒是自得其樂,晚上不睡覺居然拿著一本書在看,專干組的同志翻翻那本書一看,不得了啊,上面居然還有外文。后來生產(chǎn)隊的人證實,張文山確實說過外文,有人還說他懂得幾個國家的語言,日文是肯定知道的,因為有人聽見他說過,當然那是高興的時候。

    幾天幾夜的摸排調(diào)查、談話,人們總算知道了他的童年。原來張文山的老家他自己確實搞不清,他自己推算是黑龍江的,只知道四歲的時候外出玩耍,和家人失散了,被另外一戶人家收養(yǎng)。對他怎么當兵,為什么能寫會算,在國民黨的官職這些東西怎么也不肯說。他不說,拿他也沒有辦法,頂多就是批斗和坐牢,反正他兩樣都經(jīng)歷了,他有些刀槍不入。

    經(jīng)過了政治運動以后的張文山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不愛說話。張文山的媳婦說,我公公那個忍性子真是沒得說,哪怕就是我和老公吵架吵得熱火朝天,他可以捧著一本書看得津津有味,實在聲音太大,就會輕言細語地說一句:“你們小點聲啰!”

    其實張文山并不是什么時候都不講話。他一開口講話,全隊的人都愿意聽,為什么?因為他講的是故事,是評書。出集體工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休息,閑得無聊的時候,張文山就瞇著另外一只眼睛說:“我來給大家說一段楊家將吧!”于是一窩頭的人圍攏過來,聽張文山慢條斯理地講開了,聽著聽著就上癮了,只要出工的時候歇氣,大家就圍著他催促他講故事。

    張文山還有一手絕活,那就是會下棋。最開始,人們并不知道他會這一手,一次,村里的謝師傅上街,看見前面不遠處圍著一堆人,他也連忙跑去湊熱鬧,撥開人群一看,原來是大家圍著兩個老頭看下棋,其中一個老頭就是張文山,看了好一陣子,謝師傅沒有看懂棋局,但是總算看出了一點門道,那就是張文山擺的棋,大家都下不贏,輸了得給他錢。他眼睜睜地看著他把兩元錢毫不費力地塞進了口袋,張文山并不貪,贏了兩盤以后就收拾東西走人。

    但是他不并在村里下棋,那時候隊上的人一是沒有時間,二是根本下不贏他。張文山因為做工分總是搞不贏別人,家里又添了兒子和女兒,每當家里窮得沒有飯吃了,他就去縣城的大街上擺棋,他拿著那點錢渡過難關(guān)。一來二去,隊上的人都對他有些刮目相看,不再把他當作階級敵人來防備。

    人們對他的身世有了更多的猜測,到了八十年代,社會進入改革開放,階級斗爭不再那么上綱上線了,人們聽張文山講完故事,附帶著問一句:“老張,你這手上的傷疤是怎么來的?”

    “老張,你這眼睛是怎么回事?”

    “其實我的手和眼睛都是日本鬼子的炮彈炸的。”

    頂多問到如此,再問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分田到戶以后,張文山的日子越來越好過了。沒有批斗會的張文山渾身輕松,大家也可以從剩下的那只眼睛里看到笑意了,不再出集體工的張文山變成了一個書生,整天拿著一本書看,或者打牌或者下棋,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張文山在團山湖活到九十歲,最后帶著一肚子的秘密走了。

    人們說,張文山在團山湖以前的歷史搞不清,不知道算不算良民,但是在團山湖以后的歷史清清白白,就是一個良民。

    團山湖是一個熔爐啊,團山湖是大海,包容著改變著在這里生活的每一個人,包括勞改犯、包括俘虜,包括各種不同的人,團山湖讓所有的人都殊途同歸,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成為一個勞動人民。

    第四章 愛情和禾苗一起生長

    有土地的地方,生長莊稼,也生長愛情。

    團山湖這塊土地上生長的愛情,和這里的植物一樣,沐浴陽光,自由生長。

    自由戀愛,是這里婚姻的常態(tài)。六十年初期,當別的地方還大量存在包辦婚姻,還靠媒婆做媒,相親結(jié)親來講述愛情故事的時候,團山湖村的人早就走上了自由戀愛的新風。

    這股風是從青年隊開始刮起來的。青年隊留在團山湖的時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女同學(xué),這些青春年少的男男女女自由戀愛,組合了好幾對,例如嚴上海和任愛珍好上了,丁根宇和李麗軍好上了,這一對對男女他們移風易俗,婚禮簡單,卻婚后幸福,給團山湖做了一個榜樣。

    隨著團山湖進一步面向全縣招兵買馬地引進人才,農(nóng)村天地,大有作為啊,一大批女青年也紛紛來到了團山湖,她們在這里勞動,在這里歌唱,在這里揮灑青春,而青春就伴隨著愛情而生長。

    1、拖拉機的誘惑

    自從李湘梅說到團山湖開拖拉機去了,一去就是大半年,完全不管不顧讓代秀英在家里日望夜望。

    其實李湘梅不是開拖拉機去了,是去為拖拉機服務(wù)去了,是去開墾團山湖去了,臨走的時候,他對還只有十五歲的代秀英說:“我先去學(xué)著開,等我學(xué)會了就帶你去團山湖,我教你開?!?/p>

    “不能去開拖拉機,那至少可以去看開拖拉機吧!”代秀英美美地想。

    代秀英和李湘梅都是望城原嵇山鄉(xiāng)紅領(lǐng)村人,兩人是小時候的玩伴,1957年李湘梅作為青年民兵報名去參加治理溈水的時候,十四歲的代秀英也想跟著去,因為年紀小又是女的,自然沒有去成。

    代秀英是個苦命的孩子,三歲就沒有了母親,家里窮得揭不開鍋,只讀了小學(xué)三年級就輟學(xué)了,每天都在山上砍柴,而她對砍柴這件事實在是深惡痛絕,因為山上的毛蟲太多了。她是過敏體質(zhì),每次沾了毛蟲灰,一身又紅又腫,癢得她想在地上打滾,但是生在這樣田少山多的地方,不是在山上跟著父親種土豆,就是跟著姐姐后面撿紅薯,余下的日子就是砍柴啊砍柴,除了在山上砍柴,她又能做什么呢?

    什么時候能不要砍柴了,什么時候能夠逃離這些山,這些毛毛蟲了,那該多好啊。隊上的梅伢子治溈勝利完成以后,又留下來繼續(xù)圍墾團山湖農(nóng)場,過年的時候,梅伢子回家了,遇到了砍柴準備回家的代秀英,說起他在團山湖的生活,讓她羨慕死了。

    “那里是一個大湖,我們把大湖圍起來,排干了里面的水,割掉里面的湖草,然后開著拖拉機犁田,把湖泥變成一丘丘的田,種上水稻、高粱、蔬菜,還有西瓜?!?/p>

    “那里沒有山嗎?你們不用砍柴嗎?”聽到西瓜,代秀英不禁流出了口水,不過她最關(guān)心的是那里有沒有山,有沒有毛蟲。

    “湖的周圍有一點小山,中間沒有山。根本就不要砍柴,有的是稻梗燒啊?!?/p>

    “團山湖這個地方真好?。 ?/p>

    “好吧?告訴你,我已經(jīng)批準留在團山湖了!”

    “啊?你以后就住到團山湖了嗎?不回嵇山了嗎?”代秀英心里不知道為什么涌起一股重重的失落感。

    “是啊,我以后就扎根到團山湖了!不止我一個人,我們一共有32個人。”

    “那我如果也能去那該多好?。∧隳懿荒芎湍銈兊念I(lǐng)導(dǎo)說讓我也去?。 ?/p>

    “你,你只怕不行啊?!崩钕婷饭室赓I了一個關(guān)子,其實他知道團山湖正在招兵買馬,希望更多的年輕人去團山湖定居,但是他偏偏這樣說,因為他有個小心眼、小秘密。

    他和代秀英從小就一起玩,雖然比她大了六歲,但是他一直喜歡這個單純的小妹妹,眼看著自己也到了婚假的年齡,但是沒有媒婆上門說媒,因為家里太窮了。何況自己除了代秀英也沒有瞧上誰,而代秀英呢,年紀實在太小了,懵懵懂懂的不懂事兒,這一次回家,他裝作無意地經(jīng)過她砍柴必經(jīng)的山口,他就是想邀請代秀英一起去團山湖的,他其實很想對她說,你和我一起去團山湖吧,你就做我的對象吧,我們在團山湖成個家。但是他又說不出口,現(xiàn)在代秀英說要去團山湖,如果沒有把兩個人的事情定下來,萬一去了,團山湖的小伙子那么多,秀英又年紀這么小,去了還不一定做了誰的老婆呢。

    李湘梅這里是愛在心頭口難開,那里代秀英又怎么想的呢?

    代秀英其實也是十五、六歲的人了,正是情犢初開的年紀,朦朦朧朧的她對梅伢子也是充滿了好感,但是大大咧咧的她平時也沒有在意這種感情,說不定自己也沒有意識到。但是自從李湘梅去了團山湖以后,她心里那種空蕩蕩的感覺讓她有些發(fā)慌,未必是自己有點喜歡他呀?現(xiàn)在代秀英聽李湘梅說團山湖那么好,不但不要砍柴,還有拖拉機開,她的心里充滿了渴望。恨不得就和李湘梅一起去?,F(xiàn)在李湘梅說不行,她眼里的火瞬間熄滅了。

    看著代秀英失落的眼神,李湘梅又有些不忍心,“要不,我先去打前站,等我在團山湖有了睡覺的地方,等我安頓好了,下次回家我就帶你去團山湖看拖拉機。”

    可是現(xiàn)在,這個李湘梅一去就是大半年,一去杳無音信。難道他忘記了自己的承諾了嗎?

    李湘梅當然沒有忘,只是時間太緊張了。成立了團山湖大隊以后,自己又擔任了蔬菜隊的生產(chǎn)隊長,日日夜夜開荒造田,忙著勞動和生產(chǎn)。再說老家離團山湖幾十里,在那交通工具不發(fā)達的時候回去一趟實在不容易。

    李湘梅不回,代秀英可以去??!

    1960年的一天,代秀英真的來了,同時陪著她來的還有她的嫂子,嫂子也是不放心,這么大的姑娘畢竟第一次遠離家門,女大不中留,既然姑娘看中了團山湖這個地方看中了李湘梅這個窮小子,就干脆送過來,省得她天天魂不守舍地念叨著要來團山湖開拖拉機。

    看見代秀英,李湘梅是又驚又喜。帶著她一會兒看田,一會兒看水,一會兒去看杲山廟,一會兒看正在興建的生產(chǎn)隊豬場,但是就是沒有看見拖拉機。原來到了1960年,隨著團山湖土地大部分被開發(fā),雷鋒走后留下來的三臺拖拉機又工作了大半年的時間以后,被派到新的地方去工作了。

    “哼,根本就沒有拖拉機!原來是騙我的呀!”代秀英撅著嘴巴很生氣,但是她生氣也不會再跑回老家了,她害怕老家的毛蟲,她喜歡上了這個地勢開闊的湖區(qū)水鄉(xiāng)。最讓她生氣的是,這里居然有好些年輕漂亮的女孩子,有好幾個女孩子都沒有結(jié)婚,她們好像個個都對李湘梅很好,李隊長李隊長地叫得可親熱了,這個李隊長,如果不粘緊一點,就會被別人搶去。

    這樣一想,代秀英更加緊緊地跟著李湘梅的后面,李隊長干什么她就干什么,被大家笑話成李隊長的尾巴,慢慢地大家都知道原來她是李隊長在老家的對象。代秀英就這樣成了自己的對象,李香梅想起來就要偷笑了,自己當初要的不就是這個效果嗎?

    既然是隊長的對象,生產(chǎn)隊的大嫂們就留心了,主動關(guān)心她安排她的住宿安排她的生產(chǎn)。生產(chǎn)隊的肖淑群看到代秀英沒有換洗的衣服,她們就七拼八湊地給她做了一身新,晚上和她擠在一起睡,說一些女人才說的話。有了這一群知心的人,代秀英更加不想家了。慢慢地,想到李隊長已經(jīng)25歲了,年紀不小了,隊上的人就給他們倆張羅起婚事來。

    1961年正月,李隊長和代秀英正式結(jié)婚了。說起這場婚禮,完全是革命同志的新風婚禮啊。沒有婚房,婚房就是臨時騰出杲山廟朱建會計的一間房子當作婚房的;沒有喜宴,就是由司務(wù)長肖淑群組織了一場茶話會,擺一些喜糖喜煙;沒有復(fù)雜的婚慶儀式,兩頭的父母都沒有來,給他們婚禮作證的就是生產(chǎn)隊的隊員們;沒有嫁妝,只來了唯一的陪嫁床一床夏布蚊帳,雖然沒有毛毛蟲,但是團山湖的蚊子還是蠻厲害的。

    婚禮雖然簡單,但是婚后的生活卻非常幸福。她和李湘梅過起了那種先結(jié)婚后戀愛的生活,先后養(yǎng)育了三個子女,并學(xué)了一門好技術(shù)。

    說起這門好技術(shù),那可是代秀英后來一輩子的事業(yè)了,這也是她最驕傲的事情,當年一心想做女拖拉機手的代秀英一輩子都沒有開上拖拉機,不過她成為了團山湖村上名氣最大的婦科醫(yī)生,最有名氣的接生婆。

    那是1973年,公社忽然傳來消息,說農(nóng)場婦女可以去學(xué)習(xí)婦產(chǎn)科,當時,李湘梅早就不是一個生產(chǎn)隊的隊長了,到了公社當干部去了。他最先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代秀英,代秀英當即就決定要去學(xué)婦產(chǎn)科,因為她看到團山湖的年輕婦女生小孩太難了,好幾個人因為難產(chǎn)去世了。

    學(xué)了八個月,代秀英畢業(yè)了,發(fā)了證書,就回團山湖實踐了。可是,回家以后一直沒有被人請,她記得第一次接生,隊上的郭美球發(fā)作了,一時沒有找到接生婆,就麻著膽子叫了她。她大著膽子,用醫(yī)院里學(xué)到的方法指導(dǎo)產(chǎn)婦,并不像那些老接生婆那樣擠壓產(chǎn)婦,也一樣把孩子接出來了,當她顫抖著雙手剪斷臍帶,她的心一陣狂跳,終于成功了!終于成功了!

    此后,代醫(yī)生就取代了她的名字,此后整整三十年,團山湖的小孩子基本上都是她第一個迎接到人間。難產(chǎn)的,出生的時候腳先來的,甚至有心臟病和高血壓的產(chǎn)婦,她都成功接生,沒有發(fā)生任何醫(yī)療事故。1979年,縣里進行接生比賽,她獲得了第一名。

    現(xiàn)在,老倆口還住在團山湖,一座小洋房,一年四季鮮花盛開,每天晚上倆人一起跳完廣場舞回家,常?;ハ啻蛉ぃ?/p>

    “你就是一個騙子撒,說團山湖有拖拉機開,騙我到了團山湖?!?/p>

    “我又沒有要你來,是你自己來的呀?”

    “還說呢,你娶我什么彩禮都沒有,要不是我,你哪里有錢娶到堂客羅?!?/p>

    “還說呢,如果不是我把你引到團山湖,你還不是在家里砍茅柴,惹一身的毛蟲灰……”

    這樣說著說著,就到了家……

    2、秧苗當成繡球拋

    說起文前佑找老婆的事情,在團山湖流傳得最廣的一個說法,那就是文前佑的老婆是拋秧的時候丟中的。

    “拋秧?不是拋繡球?”

    “我們這里哪里有繡球拋羅,那都是戲里唱的呢,我們那時候天天搞勞動,只有秧苗靶子拋呢?”

    “未必拋中哪個就是哪個???”我還是有點不相信。

    “不相信那就去問他自己羅。”

    于是我親自去向爸爸的老朋友求證這件事。

    這件事情呢,是真的呢。不過,我那個繡球那也不少亂拋的。文伯伯笑瞇瞇地和我講起了拋秧靶子的故事。

    那是1960年的時候,我在團山生產(chǎn)隊當隊長,那時候生產(chǎn)隊的人已經(jīng)有幾十個了,除了最開始的那些元老,后來又從其他鄉(xiāng)鎮(zhèn)調(diào)來了很多人補充進來,最叫人高興的是,補充進來的人中間有好幾個年輕女子,要知道團山湖就是窮單身漢子多呀。

    自從來了年輕女孩子,這些青年哥哥做事就像喝了興奮劑似的,慢慢地,就在文隊長的眼皮底下,竟然有幾對青年男女談起戀愛,自己做隊長的都不知道,也難怪,因為當了隊長,一天到晚操心隊上的事情,既要派工安排隊上的生產(chǎn),自己又要勞動;既要給已經(jīng)開墾好的田及時種上莊稼,還要開荒擴面,整天忙得團團轉(zhuǎn)。

    每天吃完晚飯,看著那些青年那女成雙結(jié)對去開荒,文隊長的心里也蠢蠢欲動,掐指一算,自己也二十四、五了,在當時,這個年齡就算晚婚了。只怪自己一方面是家里窮,娶不上媳婦,另一方面是最近三年都把青春獻給了團山湖,再說在團山湖的基本上都是老大爺們,沒有幾個女同志,沒有時間也沒有條件考慮個人的終身大事?,F(xiàn)在既然來了年輕女孩,還被眼疾手快的家伙搶走了,如果再來女孩子,應(yīng)該有戲了。

    想曹操,曹操就到了。這一年年底,生產(chǎn)隊還真來了一戶姓范的人家,帶來了一個女兒,女兒年紀不大,還只有十六歲。女孩子叫范雪元,長得白白的,一張小圓臉,眼睛大大的,第一次見面,文隊長一看心里就有些怦怦跳,難道這是就是人們常說的緣分?

    范姑娘也確實很不錯,來到生產(chǎn)隊以后,不但聰明能干,還勤快肯干,她讀了高小畢業(yè),在婦女中還算是知識分子了。文隊長一看是個好苗子,還鼓勵她入團,當年范雪元就加入了共青團,成了隊上的骨干分子。文隊長越看越喜歡,心里想,如果找了小范做堂客那就好啊!

    心里這樣想著,行動上就難免有些體現(xiàn),常常會借隊長之名“以權(quán)謀私”,做什么事情總是悄悄地把自己和范雪元安排到一個組。范姑娘被他安排在食堂里幫忙,他就有事沒事地去轉(zhuǎn)轉(zhuǎn),只為了看看那個好看的切菜的背影;范姑娘被安排車水,他必定會和她同車,一邊車水一邊給范姑娘說些笑話,時不時地不小心地挨著范姑娘那軟綿綿的小手;范姑娘被安排曬稻谷、收稻谷,他總是會不失時機地搭一手。這樣有意無意地接觸,文隊長是越來越喜歡乖巧、聰明伶俐的范雪元了。

    當然文隊長也不是單相思,范姑娘雖然不愛說話,文隊長還是在范姑娘的眼神里找到了一些信息。范姑娘看文隊長的眼神總是柔柔的,只要是文隊長布置的事情,范姑娘總是做的妥妥的,對于文隊長有意無意地碰著自己的小手,她也并不拒絕。

    “要找一個合適的機會,把這件事情定下來就好?!?961年的春天,文隊長看著團山湖滿眼的綠色,心里的春情和春水一樣蕩漾。無數(shù)個春天的夜里他這樣想,明天我就要和范雪元去表白,或者干脆就說一聲我喜歡你也行??墒堑诙煺諛邮裁匆舱f不出。也難怪,六十年代的人們,哪里知道一些求婚啊,戴鉆戒啊,送玫瑰的事情啊,也沒有那種習(xí)慣。

    這樣想著想著,春耕來了,文隊長的心事還是沒有了解。

    那一天,隊上要插最大的十畝大丘,這可是一個艱巨的任務(wù),三十多人在完成這項工作。有的扯秧,有的擔秧,有的施肥,有的拖插田的架子,有的插田。大家在一起談天說地,好不熱鬧。

    文隊長自己給自己分配的是最重的活兒,那就是擔秧和丟秧,也就是把別人已經(jīng)扯好的并捆綁成靶的秧苗從秧田里搬運到十畝大丘來,并按照一定的間距將秧苗靶子拋到田中,讓插田的人插完一個秧靶子,又緊接著插下一個秧靶子。

    既然是插田,手腳利索是最重要的。一般來說插田最快的都是女孩子。所以,那天文隊長安排了十二個年輕能干的姑娘一字排開在田里插田。她們說說笑笑,像十二朵花一樣在田野里盛開,這十二個姑娘,其中有幾個是名花有主了的,有幾個還沒有找對象,這當中就有范雪元。那天她穿著一件紅底白花的新衣服,顯得特別打眼,也特別清秀。

    文隊長挑著滿滿的一擔秧走來,把秧放下,準備拋秧。他的眼睛不由自主地在那一群姑娘當中盯著范姑娘的背影有些出神、發(fā)呆。一大群的人們都在說笑,打趣,唯獨文隊長有些走神,落寞。

    發(fā)呆的文隊長,可沒有逃過隊上一些大嫂的眼睛,其實,大家早就看出了隊長的心事,于是大嫂們開始起哄。

    “文隊長呢,你也要找一個給你洗衣服的人撒!”

    “文隊長,這十二個姑娘,你總要看中幾個吧?”

    “快講,你喜歡哪個?我?guī)湍阕鼋榻B羅。”

    “對呀,講羅,講羅,你到底喜歡哪個?”

    一群人逼著隊長要說出一個名字來,只有那十二個姑娘有些羞澀,沒有跟著起哄。

    “我都喜歡,個個都要得!”文隊長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哪個,干脆來了一個含糊不清的。

    “文隊長,干脆,你就把手中的秧靶子當成繡球拋,拋到哪個就是哪個!”

    “這個辦法好!”

    “那我就真拋羅!”文隊長手中正拿著一只秧靶子,正不知道拋向何方,借著大家的餿主意,其實他覺得這倒是一個好主意。

    “拋羅,拋羅!”一隊的人都跟著起哄、加油。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一只綠色的秧靶子順著文隊長的手在田野上空劃出一道優(yōu)美的弧線,最后秧靶子像長了眼睛似的啪的一聲砸在了范姑娘的背心上,把范姑娘的新衣服打成了一塊沾滿泥水的黃花。

    隨著啪的一聲響,人們開始歡呼:

    “中了,中了范雪元!”

    “好眼力,好眼力!”

    “哦,文隊長砸中堂客了!”

    ……

    在人們的笑聲里,范雪元羞得滿臉通紅地跑上岸,在人們的笑聲里,文隊長傻呵呵地站在田埂上好一陣才醒悟過來跑向范雪元,說不好意思,砸臟了她的衣服。

    范雪元嗔怪地說:“你看看你,人家才穿的新衣!”

    “那剛才砸中的算不算?”文隊長小聲地傻乎乎地問

    “討厭!”范雪元說了兩個字就滿臉通紅地就跑回家換衣服去了。

    從此以后,文前佑和范雪元就成了公開的一對,他們的戀愛關(guān)系就順理成章地定下來,此后在生產(chǎn)勞動中,他們就情投意合地黏在一起了。

    那一年,像文隊長這樣的年輕男女搞對象的有四對,忙完了“雙搶”,生產(chǎn)隊就琢磨著給這四隊男女辦喜事。

    喜事好辦,因為團山湖的新風尚,并不搞封建社會那一套,而且大家都是年輕人,很多人的父母都不在場,根本就沒有什么程序,只要打了結(jié)婚證蓋了紅粑粑就是夫妻了。然后大家一起聚聚,吃一頓飯,或者飯都沒有吃就吃一些喜糖就行了,讓人覺得棘手的問題是沒有婚房,大家都是住的集體宿舍,一間房住著十幾口人呢。最后生產(chǎn)隊經(jīng)過商量,騰出一間房給四對新人做婚房。

    1961年農(nóng)歷八月十六,團山生產(chǎn)隊喜氣上浮。

    吃過晚飯,大家涌到貼著大紅喜字的那間宿舍,既是來熱鬧的,也是給新娘新郎作證的。

    喜糖、胡椒餅子成了搶手貨,大家一邊吃一邊開會。這樣的新婚茶話會有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新郎介紹戀愛經(jīng)過,文隊長還沒有開口,大家就打趣。

    “你不用介紹了,我們都知道,你還不是一個秧靶子打中了范雪元!”

    “對,對,你的故事不用講了,你干脆就當場給我們親一個吧!”

    “對,親一個,親一個!”

    兩個人還扭扭捏捏,已經(jīng)被大家推到一起了。新娘子害羞,不肯親,文隊長也有些不夠主動。

    “還不親,小心我們抬著你撞油啊!”

    所謂的撞油,就是四個人分別抬著人的四肢左右前后地做平行運動,這項體育運動成了當時人們勞動的間隙里玩的一種懲罰游戲。“撞油”的滋味不好受,如果身體不好地有可能撞得眼冒金星,直叫求饒。文隊長當然知道其中的滋味,為了不被“撞油”,他一把摟過新娘,按著新娘的臉蛋就親開了。

    人們頓時鼓起掌來,鬧著還親一個還親一個。

    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紅棗桂圓栗子雞蛋茶送上來了,這種茶預(yù)示著早生貴子,大家一人干了一碗。

    也許是那天晚上的紅棗桂圓栗子茶的功效,范雪元第二年就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第三年自己家里修建了一棟土磚房子,后來又添了兩女一兒,真是人丁興旺啊。

    范雪元不但能干,還擅長勤儉持家。后來文前佑擔任了大隊書記,家里很多事都交給了范雪元,范雪元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1985年的時候,因為聯(lián)產(chǎn)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團山湖的人們逐漸富裕以來,他們都紛紛推到家里的土磚房,建起了洪水來了也不會倒的紅磚房,文前佑看著全大隊的紅磚房每天都在冒,覺得自己當書記的不能落后,咬咬牙決定也建一棟紅磚房,為什么說咬咬牙呢,因為他心里知道,家里的存款建一棟紅磚房還不夠,不管他,先建著再說,實在沒有就去借吧!

    果然,建著建著,建到快要上樓板的時候,家里沒錢了,文書記在家里排列了一串人的名單,雖然知道希望不大,準備去借錢,范雪元攔住了他,只見范雪元從老屋灶房的一個土磚洞內(nèi)摸出一個匣子,文書記一看覺得眼熟,對了,那不是老婆為數(shù)不多的陪嫁之一嗎?記得那時候是放些梳子、胭脂還有一對銀耳環(huán)的,自己也沒有在意,什么時候藏到磚縫里去了,正在驚詫的時候,只見范雪元打開匣子,竟然從里面掏出一疊鈔票來,文書記看著那些錢眼睛發(fā)直、發(fā)亮,急急搖著范雪元的手說:“堂客,快講,這是哪里的錢???是借的還是娘家的???”

    “借?到哪里去借,我娘家比我們家還窮,團山湖的人都在建房子,家家都要用錢,你到哪里去借?”

    “未必這些錢是我們家的???”這些年,文書記雖然家里的事情不怎么管,但是對家里的收入還是基本清楚的,早幾年根本沒有存款,這幾年的收入主要是稻谷和牲豬,送了好多稻谷,賣了幾頭豬,文書記都是心里有數(shù)的,家里那幾筆大數(shù)目的存款都拿出來建房子了,他實在想起不起哪里還有這樣一筆錢。

    “這些錢啊,就是我們家的,確切地說是我的,都是我平時買雞婆、鴨蛋、小菜積攢下來的。”范雪元慢條斯理地整理著這筆鈔票,好像舍不得拿給文前佑一樣,確實,這都是她一分一角省下來的。原來,范雪元勤快能干,家里總是喂著一群雞,養(yǎng)著一群鴨,因為隔縣城近,就經(jīng)常拿些雞蛋、鴨蛋、小菜去賣,賣完的錢再換一些油鹽醬醋回來,這幾年,賣雞婆鴨蛋的錢已經(jīng)遠遠超過家里的油鹽錢了,范雪元也不愛穿,除了逢年過節(jié)做點新衣,其余的時候都很節(jié)儉,所以就悄悄地積攢著,放在自己心愛的匣子里,藏在磚縫里,以備家里的不時之需。

    聽說是自己家里的錢,文書記連忙拿過來激動地數(shù)著,好家伙,竟然有3320元,他忍不住抱著范雪元親了一口:“我的個能干堂客勒,你今天硬是救了我的命!”

    因為有了這筆錢,房子建得很順利,在房子建好的同時,范雪元省吃儉用存下三千多元的故事也在村里流傳,村里的男人們都在家里教育自己家的女人說:“你看看人家書記堂客好厲害,關(guān)鍵的時候拿得出一筆巨款,你也學(xué)學(xué)樣看!”

    當然,團山湖的堂客們不是好惹的,必定狠狠地還擊:“人家是書記的堂客,你也當個書記給我看看,我就也拿出三千元錢出來!”

    男人們只好悻悻地說:“書記那秧靶子真是拋得中?。 ?/p>

    “那繡球怎么是亂拋的?古人拋繡球哪個是亂拋的?那是長了眼睛的!”時隔五十多年,文前佑還這樣意味深長地說。

    3、她就是田螺姑娘

    在星光下,在蒲扇里,你一定聽過你的奶奶講過一個《田螺姑娘》的故事。善良美麗的田螺精即使是妖精,我們都從心底里喜歡上了她。聽完故事,男孩子一般就會幻想哪一天自己也找到這樣的田螺姑娘,女孩子也幻想著自己哪一天成了精,一定也要做一個好妖精,最好像田螺姑娘這樣遇到一個忠厚善良的男青年,和他結(jié)為夫婦幸福生活在人間。

    羅諒沒有想到自己就遇到了他命里的田螺姑娘,幸福了一生。

    羅諒是1958年的時候參加圍墾團山湖以后留下來的,他雖然沒有參加治理溈水的戰(zhàn)斗,也和雷鋒共同圍墾團山湖,也算團山湖的元老了。

    羅諒原來住在黑麋峰山下,黑麋峰是長沙最高的山峰,黑麋峰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長沙的森林公園。六十年代的黑麋峰是個貧窮破落的地方,因為交通閉塞,山多田少,人們的溫飽問題無法解決。羅諒家里的情況更是特殊,八歲的時候他就死了媽媽,后來父親再娶,找了一個后媽,父親和后媽又有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后媽說不上不好也說不上好,反正就是覺得他是多余的。于是不到十歲的羅諒走上了被寄養(yǎng)的道路,先是寄養(yǎng)在舅舅家里,后來舅舅家里的小孩子也多起來了,實在養(yǎng)不活了,又被寄養(yǎng)到相對富裕的姑姑家里。

    這樣寄養(yǎng)到讀完高小,羅諒已經(jīng)是一個小伙子了,他回到自己家里,作為家中長子的他發(fā)狠做事,可是也無法解決一家人的吃飯問題,而且他覺得自己無論這么努力,總難得換來后媽的一個笑臉。懂事而敏感的他常常流落在外打工賺錢,即使流浪也不愿意回家。

    1958年望城縣委發(fā)出圍墾團山湖的號召,他積極響應(yīng)號召參加圍墾團山湖的戰(zhàn)斗,一方面是他想鍛煉自己,另一方面他真的想離開自己那個溫暖太少的家,他希望在團山湖可以開始新的人生。

    于是,羅諒帶著滿腹的希望來到了團山湖,隨身攜帶的只有一把破雨傘,一個黃色的帆布袋子,里面放著幾件換洗衣服。來到團山湖,雖然這里的勞動強度非常大,吃的總是酸菜湯不過可以吃飽飯,而且每天看到荒無人煙的團山湖在他們手中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一天天日新月異,他對這片土地充滿了感情和希望,他已經(jīng)離不開團山湖了。團山湖國營農(nóng)場解散以后,改成團山湖大隊,羅諒沒有回老家,身為長子的他不想回家和家里的弟妹爭那不多的口糧,他選擇和大家一起留在了團山湖。

    團山湖這塊土地,只要勞動就可以收獲果實。羅諒被分在了文前佑所管的團山隊,他和一群青年人一起開荒種田,有時候為了開荒,晚上都要摸黑勞動,60年的時候,隊上要派人去學(xué)開抽水機,他自告奮勇地去了,以后他就常常把抽水機搬來搬去,他把抽水機看得比命還重要。晚上在生產(chǎn)隊的集體宿舍沒有建好的時候,只能睡在草地上,鋪上一些稻草就那樣睡開了,日子雖然累,但是心里很愉快。

    慢慢地眼看著隊上的男青年紛紛找到了對象,羅諒雖然心里有些羨慕,卻并沒有眼紅,因為他想起自己的條件不太好,一定沒有姑娘喜歡他。

    有些孤獨的他倒是有一個當?shù)氐暮门笥眩粋€姓余的小青年,叫作余乃竹,因為圍墾團山湖的時候認識了,兩人常常睡在草地上一起談心。小余住在團山湖附近的杲山,附近有一座山叫雷公山,可以算是當?shù)氐脑【用?,他們家里因為有一塊地,不算赤貧,在當?shù)剡€算經(jīng)濟條件比較好的。小余有一個妹妹,叫余碧妃,長得天真活潑。羅諒有一次去小余家里玩,羅諒從小生活在黑麋峰那樣的大山里,幾乎還沒有和女生獨立說過話,看見余碧妃,結(jié)結(jié)巴巴漲紅了臉說不出話來,余碧妃不禁莞兒一笑,覺得這個小伙子真是淳樸可愛。

    1959年的時候,余碧妃常常跟著哥哥到團山湖來玩,慢慢地和羅諒也熟悉起來。不久,小余在羅諒的鼓勵下,也準備到團山湖來安營扎寨,想不到余碧妃也要跟著去,小余有些不愿意。

    “團山湖那里去玩玩還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住在那里,那里不要女孩子去。”

    “騙人,我看見那里有女的在插田了!”

    “你就安心在家里享福吧,那里沒有飯吃,沒有地方睡覺,田里還有很多螞蟥?!?/p>

    “我要去,我不怕苦!”

    不知道是冥冥之中有誰在召喚一樣,還是團山湖真的是年輕人眼里的一塊磁鐵,1961年的時候,余碧妃鬼使神差地離開家里還算優(yōu)越的條件,來到了苦巴巴的團山湖,來到了正在招兵買馬地團山隊。

    余碧妃初來乍到,對很多情況不熟悉,羅諒就給她介紹情況,讓她熟悉生產(chǎn)隊有哪些田,還有哪些荒要開,都出些什么工等等。余碧妃雖然在家里算是嬌嬌女,可是到了團山湖什么事情都不落后,還成了生產(chǎn)隊的骨干分子,加入了共青團。但是,余碧妃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一個小秘密,哪天不看見羅諒心里就覺得沒有安全感一樣。

    而羅諒呢,其實也有這樣的感覺,哪天不看見余碧妃就會和其他隊員打聽,一次,于碧妃請假回家去了一天,羅諒把生產(chǎn)隊每個出工的地方都看了一個遍都沒有找到余碧妃,又不好意思問別人,一個晚上都睡不安穩(wěn),直到第二天看見她知道是她回杲山了才放下心來。

    余碧妃因為休假,那時候女孩子每個月只要出工28天,是有例假批的,她閑著沒事,就好奇地跑到羅諒的宿舍去看,看到羅諒睡的床單臟得不像話,看看那天太陽好,就偷偷扯下來洗了,然后鋪倒草地上曬干,又偷偷地鋪到床上。那天晚上羅諒因為抽水到半夜才回床上休息,他倒頭就睡根本不知道床單已經(jīng)被人洗過了,只是第二天早上起來,覺得床單有著一股香味,在細細一看,床單干干凈凈的,像被人洗過一樣。他問其他的隊員:“是不是你們哪個給我洗了床單???”

    “誰給你洗床單羅,我們自己的臟得要死都沒有洗。”

    “誰給你洗床單,莫不是田螺精吧?”

    隊員純粹是開玩笑,也沒有誰去細看,羅諒當然知道田螺姑娘的傳說,如果自己也有一個田螺姑娘,那該多好??!羅諒心里這樣想著也沒有時間去糾結(jié),爬起來又做事去了。傍晚收工以后,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自己床上的幾件臟衣服也被洗得干干凈凈的了。

    “莫不是真的有田螺姑娘?那是誰呢?”羅諒心里想著,這一次他沒有伸張,而是故意把沒有洗的臟衣服堆在床上。到了中午的時候,他提早回到宿舍一看,自己的衣服果然不見了,他不由得大喊:“有賊,有賊!我的衣服不見了,我的衣服不見了!”

    余碧妃其實一直關(guān)注著這邊的動態(tài)呢,心里正納悶給羅諒洗床單洗衣服,他怎么沒有一點反應(yīng),這下聽到那邊大喊大叫衣服被偷了,連忙跑過來沒有好氣地說:“你自己去看看那邊草地上那是誰的衣服?”

    羅諒跑過去一看,奇怪地說:“真的是的,我的衣服這么跑到這里來了。”

    “那肯定是它們自己長了腳跑來的!”余碧妃沒有想到羅諒這么死腦筋,氣得一轉(zhuǎn)身走了。

    羅諒拿起那些衣服,衣服已經(jīng)洗得干干凈凈,還散發(fā)著一陣皂香,他瞬間就明白了原來余碧妃就是自己的田螺姑娘,想到這里一股幸福的暖流流遍了全身。自己平時都是拿余碧妃當妹妹來看的,雖然心里很喜歡,但不敢奢望她做自己的戀愛對象,一方面是自己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太差,另一方面是覺得她太小了,要知道自己可比余碧妃大了八歲。

    現(xiàn)在余姑娘的心思已經(jīng)明明白白擺在那里了,他歡喜得一天做事像吃了興奮劑一樣,到了晚上他急不可耐地找到了余乃竹,表達了要娶他妹妹的想法。其實余乃竹早就看出了一些端倪,知道妹妹的心事,就一口答應(yīng)下來。

    別人都說父母包辦,余碧妃的婚姻就被哥哥包辦了,不過是幸福的包辦。

    兩個人的婚事定下來以后,田螺姑娘就正大光明地給羅諒洗衣了,那時候是吃集體,還不用做飯,但凡縫縫補補,洗洗刷刷的事情都事田螺姑娘包辦了,勞動的時候互相照應(yīng),生活上互相關(guān)心,兩人的感情急劇升溫。到了第二年,余乃竹看羅諒年紀不小了,余姑娘也十八歲了,就讓他們完婚了。

    1962年二月初四,這是余碧妃和羅諒的好日子,這一天他們照常勞動,晚上的時候擺了一桌喜宴,所謂的喜宴,說起來真是寒磣,菜碗倒是有十個,但是菜只有三個,一個魚,這是團山湖的優(yōu)勢,湖里想要抓到魚是很容易的事情;一個白菜,是自己種的;剩下的全部都是一個菜,那就是野鴨子燉蘿卜湯。說起這個野鴨子,也算是團山湖的特產(chǎn),冬天的時候,這里常??梢該斓絻鏊赖囊傍喿樱翘煸缟狭_諒就撿到了一只,像撿到寶貝一樣,扯上自己種的白蘿卜,燉上一鍋湯,和生產(chǎn)隊玩得好的幾個朋友痛痛快快大吃了一頓,雙方的父母都沒有到場,只有余乃竹作為娘家人在場祝福他們。

    時間一晃,羅諒和余碧妃在團山湖生活了四十多年,一直恩恩愛愛地,一輩子沒有吵過架紅過臉,他們?nèi)胃慕ㄗ约旱姆孔?,現(xiàn)在的別墅是隊上最洋氣的,他們在一起生兒育女,兩口子已經(jīng)是兒孫成群了。

    說起田螺姑娘的故事,余碧妃感慨說:“其實那時候偷偷給他們洗衣服的人不止一個呢,田螺姑娘有一摞呢,洗著洗著就洗出了感情,就在團山湖成家立業(yè)了?!?/p>

    是的,團山湖的美好生活里有無數(shù)田螺姑娘的努力,是她們的美麗和善良給了這些年輕小伙子扎根團山湖、建設(shè)團山湖的動力,是她們對自由愛情的追求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團山湖人。

    今天,我們團山湖的村民是全鎮(zhèn)離婚率最低的一個村,在上一輩里,因為有了自由戀愛的基礎(chǔ),有了同甘共苦的生活,沒有一對夫妻離婚。我們崇尚自由戀愛,深信感情是婚姻的基礎(chǔ),在生活中國互相體諒互相理解,這也是團山湖人幸福的根本。

    4、我的爸爸媽媽

    我們一家是團山湖最后來定居的。

    最開始是爸爸先來到了團山湖,那時候是1970年。

    1970年的爸爸已經(jīng)成為了一名光榮的赤腳醫(yī)生,在老家烏山腳下行醫(yī)兩年了,爸爸好像很適合當醫(yī)生,他在縣城的人民醫(yī)院實習(xí)的時候,他的師傅羅醫(yī)生長得白白凈凈的,而爸爸的膚色比較黑,結(jié)果一群人都圍在爸爸身邊等著看病,還有人嘴里念叨著“要這個老醫(yī)生看病放心些”,把羅醫(yī)生晾在一邊,爸爸捂嘴偷笑,如此得到了很多看病的機會。

    爸爸回家以后看病,還真有些老醫(yī)生的風范,總是不急不慢,從從容容,判斷病情十有八九是對的,對癥下藥常常藥到病除,這赤腳醫(yī)生還真當?shù)庙橈L順水。有一天,忽然公社里來了調(diào)令,把爸爸安排到一個叫團山湖的地方來看病,因為這個地方?jīng)]有醫(yī)生。

    赤腳醫(yī)生本來就是為老百姓服務(wù)的,雖然那時候爸爸剛剛新婚不久,還是火速趕到了團山湖。

    來到這里以后,馬上投入到緊張地工作,沒有地方住,就寄居在小學(xué)里,小學(xué)處在團山湖的中央,方便大家來看病,最開始的幾天,看病是要排隊的,一方面是因為看病不要錢,另一方面是因為團山湖沒有醫(yī)生,小病小疼一般都忍受著咬咬牙就過去了,實在不行了才去縣城,現(xiàn)在來了醫(yī)生了,幾乎是成群結(jié)隊地來看病,把以前沒有看的,可看不可看的病都翻出來了,哪怕一個爛巴子也要沾點藥才心滿意足地離去,面對這種現(xiàn)狀,爸爸只好想了一個辦法,除了急診外,按照生產(chǎn)隊分批來看病。

    爸爸在團山湖是忙得不亦樂乎,媽媽在老家烏山也是累得不亦樂乎,懷著孕的媽媽整天在山里砍柴,先是彎著腰砍,后來肚子漸漸大了不能彎下腰了,只好跪著砍,砍啊砍,磨爛了三條褲子,一回家,揭開鍋一看,不是土豆飯就是紅薯飯,所謂的土豆飯、紅薯飯,主要成份主要是土豆和紅薯,米飯成為一種佐料,沒有辦法啊,家里人多田少,奶奶只能這樣才能保證每天都吃到幾粒米。每當揭開那個浸泡著著土豆紅薯味的鍋蓋,媽媽一看那土豆紅薯間隙里少得可憐的米飯就骨頭發(fā)軟,哎,這樣的日子何時是個頭啊,那時候媽媽心里甚至想,如果哪個地方飯夠吃,恨不得再嫁一個人。

    第二年三月,我呱呱墜地了,爸爸因為忙碌很少回老家,村上的支部書記文前佑一直希望他能夠趕快在團山湖安家,因為這里太需要他了,可是我媽媽卻一直遲遲不肯來。

    媽媽不肯來的原因,是被水嚇的。

    “那個大水一漲上來,把什么都吞沒了,人根本跑不贏?!边@是奶奶的警告,奶奶是個小腳女人,她從骨頭里覺得大水太可怕了。

    “你如果到團山湖去啊,還得先學(xué)會游泳,還要水性很好,要不你還跑得水贏???”這是外婆的擔心。

    就這樣媽媽不敢來了,媽媽不來,急得爸爸和文書記直跺腳,跺著跺著就來了靈感。不久,爸爸回老家了,這回拿出一張照片給媽媽看說:“你再不去團山湖,我就在那里找一個堂客算了,你看看這是最近媒婆給我介紹的一個?!?/p>

    媽媽急忙搶過來一看,照片上的女人長得標標致致的,看得她眼睛都直了,而且爸爸還在一旁漫不經(jīng)心地補充說明:“這里的媒婆已經(jīng)帶著我在團山湖相過好幾次親了,那里的女人到底是水里生的,都水靈靈的一個。”媽媽拿著這張照片,就急急忙忙抱著我跟著爸爸來了團山湖,到了吃飯的時候,揭開鍋子一看竟然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飯,不禁喜得大叫一聲:“這么多的白米飯??!”

    “姑娘啊,你如果住到了這里,白花花的大米飯敞開肚皮吃!”文書記在一旁笑瞇瞇的。

    就是這鍋白米飯留住了媽媽,因為自己餓還勒緊褲帶可以挺著,總不能讓孩子也那樣餓著呀。

    媽媽來了以后,決定定居下來,文書記看來看去,其他的生產(chǎn)隊都已經(jīng)找不出什么好地基了,就只有新洲隊還有一個“洲尾巴”,就讓我們把家安在這個尾巴上,于是,爸爸回到老家,弄了72根竹子和一些茅草,然后做一些土磚,就開始建屋了。

    爸爸媽媽安定以后,媒婆呢,自然也不敢踏上門啦,但媽媽對照片上那個女人總是耿耿于懷,老是盤問爸爸,一天,文書記竟然帶著照片上的女人來了,照片上的標致女人竟然就是文書記的老婆。原來,文書記見我媽媽遲遲不到團山湖來定居,而團山湖又急缺一名赤腳醫(yī)生,就想了一招“美人計”,媽媽果然中計,這以后,每次文書記一表功,爸爸就要貼半斤谷酒。

    建屋過渡期間,我們一家仍然住在學(xué)校里,學(xué)校里每個星期都要升國旗,媽媽常常帶著我去看。那時候,每次開大會都要唱歌,《國歌》之外,《東方紅》是必唱之歌,每次唱,媽媽都跟著哼,我覺得她哼的真好聽。

    有一次,又是開大會??斓匠璧沫h(huán)節(jié)了,卻不見動靜,原來那天起調(diào)的音樂老師瞿老師沒有來,沒有人主持唱歌,母親一看,自告奮勇地說:“我來起個調(diào)子吧!”

    全場靜悄悄的,好奇地等待著。媽媽清了清嗓子,從容地唱起來:“東方紅,太陽升,預(yù)備——唱!”高亢清亮而甜美的聲音在操場回蕩著,人群由靜默一下子到興奮。

    當媽媽那個“唱”字剛剛落地,全校的師生就開唱了,媽媽很自然地就在臺上打起了拍子。那天的效果據(jù)老師們說,是那么多次唱歌里最好的。后來爸爸跟人說:“那天的《東方紅》確實蠻好聽,我在診所里給人打完針,一抬頭,看見學(xué)校屋頂上的幾只麻雀都沒有吃谷粒,都在扯著脖子聽什么,我也凝神一聽,原來我老婆在唱歌?!?/p>

    散會以后,媽媽一下子成了學(xué)校的名人,老師們都跑到我家里要聽媽媽唱歌,媽媽也不講客氣,還真的就唱開了,媽媽不止唱了《東方紅》,還唱《沙家浜》,還唱《斗智》,唱得臉紅紅的,大家聽得不想進教室上課。

    到了晚上,文書記來了,說是專門來聽媽媽唱歌的。聽了幾曲,文書記興奮得拍著拍著爸爸的肩說:“哎呀,我的親家母原來是個李谷一!”

    爸爸一聽有人夸老婆,驕傲地說:“我堂客是文藝積極分子,還會打籃球,打乒乓球還得過獎,讀書成績又好,要不是名額有限,要不就讀高中去了。”

    文書記直點頭:“看得出,看得出,你堂客是個文化人,瞿老師是城里的知青,眼下正在辦回城的手續(xù),我們大隊正好差個民辦老師,要不,就把你老婆調(diào)了去教書?!?/p>

    聽說教書,爸爸摸著頭就在心里算計開了,那時候教書沒有工資,只算工分,而且教書的工分作得不高,按一個婦女工還要打八折,爸爸心里一合計,還是劃不來,于是爸爸吞吞吐吐:“這個,這個嗎?要是去教書,那沒有人帶小孩?!?/p>

    “哦,那也是個問題!”文半夜抿了一口小酒。

    “教書啊,要得,要得,我愿意,我愿意。”媽媽端著一杯茶出來了,滿臉歡喜,“小孩可以帶到學(xué)校去要大家?guī)臀規(guī)а?!?/p>

    爸爸看媽媽這么喜歡教書,也不好說什么了文半夜高高興興地說:“這個事就定下了,這也是革命工作??!”

    半年以后,媽媽果然就調(diào)到學(xué)校做了老師,做了老師的媽媽如魚得水,經(jīng)常哼著那支《東方紅》,媽媽教了全校的唱歌,還教語文,學(xué)生都說媽媽教書的時候在講臺上像個演員,特別愛聽媽媽的課。

    就這樣,媽媽成立一名民辦老師,爸爸做了村里的赤腳醫(yī)生,至于爸爸和媽媽的愛情故事,我們都已經(jīng)爛熟于心。

    “如果我不來,你爸爸那時候在這里還準備找一個老婆呢!”媽媽常常翻古。

    “那你就莫來羅,我又沒有要你來!”

    “哼,我明天就回去!”

    “你媽媽回娘家住不到半天就肯定會往家里跑!”爸爸事后常常對我們說。

    是啊,媽媽這樣說著,其實她哪里舍得走啊,她曾經(jīng)害怕的團山湖的大水早就被控制了,大堤修得比鋼鐵還結(jié)實,新建的湘江樞紐工程隨時調(diào)控著水量。

    “我呀,一輩子就愛上了團山湖,就喜歡這里江南水鄉(xiāng)一樣的風景,倒是現(xiàn)在回娘家晚上看到黑黝黝的大山,還覺得心里堵得慌,這輩子只怕不能離開團山湖了。”媽媽這樣和她的廣場舞舞友說著,這都是心里話呀。

    “是的呢,我也是喜歡團山湖這個舒坦的地方,喜歡這里到處水波蕩漾,一眼望過去沒有遮攔,山不高又秀氣?!?/p>

    “哎呀,我也這樣,到哪里都覺得沒有團山湖漂亮,我住在娘家總是睡不著?!?/p>

    一群嘰嘰喳喳的女人們盡情抒發(fā)著對團山湖的熱愛,讓偷偷聽著的男人們笑開了花。

    第五章 勞動改變一切

    1958年,雷鋒離開的時候,團山湖村被開墾的可以用來耕種的土地只不過百來畝,大部分土地還是長著湖草的毛坯?,F(xiàn)在團山湖可以耕種的良田是4852畝,土地已經(jīng)是幾十倍地增長,其實這些土地在七十年就已經(jīng)達到了四千多畝。也就是說團山湖的這些土地基本上是六十年代的人們用最原始的工具,憑著自己的雙手開墾出來的。

    團山湖的歷史是一部土地史。

    團山湖是典型的水鄉(xiāng),這里有大氣的溈水,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人們馴服得乖巧聽話,滔滔不絕流向湘江;這里有調(diào)皮的八曲河,也按照人們指引的道路在三叉橋這里和溈水匯合。但是這里還有眾多的溝渠湖泊,有池塘小河,但是老八曲河的古道就形成綿延幾十里的啞河,這些水道為團山湖的幾千畝良田提供了灌溉水源,但是也因為地勢低洼,稍稍下雨,這些小河小溝就漲得厲害,形成內(nèi)澇。

    外面的大水搞不好會形成洪水,里面的小水如果排積不及時,又造成內(nèi)澇,團山湖的奮斗史,其實還是一部治水史。

    但是,所有的困難對團山湖人來說都不算什么,只要勞動可以改變的歷史對團山湖人來說都不是難事,他們深信:勞動改變了一切!這是團山湖用無數(shù)實踐證明的真理!

    只要勞動,土地就會生長果實,生長希望,生長一種不屈的意志。

    1、開荒造田晝夜不眠

    朱愛蘭給我描述生產(chǎn)隊勞動的畫面:

    每個生產(chǎn)隊都有一塊鐵,掛在生產(chǎn)隊宿舍前面最大的樹上面,隊長一敲那塊鐵,就表示出工了。

    每天都有大量的事情做,首先是按照季節(jié)而來的農(nóng)事。春耕、夏收,雙搶、秋收,這是大項目,其中還有無數(shù)的小項目,收集肥料、刨草皮、漚肥料,犁田、泡種谷、育苗、扯秧、插田、中耕、治蟲、收割、拌禾、收稻草、曬谷、車谷……朱愛蘭一口氣算下來,我有些頭暈。

    這些還不算,還有一件事最頭痛的就是長年累月地要車水。

    你想啊,這些田都是順著地勢開墾出來的,難免高高低低,高處的水流到低處好辦,有時候低處的水要流到高處的田里,就只能車水了。還有,在團山湖,排漬水是經(jīng)常要做的事情,還只能人工來車水了。后來61年的時候,每個生產(chǎn)隊有了一臺小小的抽水機,情況得到了好轉(zhuǎn),但是一臺實在太少了,主要還是靠人力來車水。

    除了這些應(yīng)季節(jié)而必須跟上的農(nóng)事,只要有時間,全隊的人的工作重心就是開荒造田。湖草是最頑固的,人們割、挖、燒、埋,各種方法都用盡了,沒有辦法啊,那時候沒有除草劑。湖草消滅了,接下來就是開荒了,開荒基本上就是用最笨的方法,一鋤頭一鋤頭地挖。那些湖底子雖然肥沃,但是這么多年沒有被開墾,還是很板扎的,得用鋤頭、耙頭這些工具挖出來。

    “不是有拖拉機嗎?”

    “拖拉機早就走了。雷鋒走后,拖拉機還在這里工作了一年,那時候開拖拉機的是李德武,他是和雷鋒同時學(xué)的,后來還有易建覺,她是后來學(xué)的。拖拉機那時候是稀缺貨,在我們這里工作一年后又到望城其他地方去了?!?/p>

    她說沒有辦法啊,在那個年代,沒有任何機械化,一切都要靠人工,連牛都是很稀缺的。

    “牛那是農(nóng)家寶啊,牛啊,說得你不肯相信,比人還精貴。牛的待遇高啊,農(nóng)忙的時候要割上好的鮮嫩的青草喂它,天冷的時候要給他喝酒。”

    “喝酒?”我以為我聽錯了。

    “沒有錯,喝谷酒啊,靶子酒啊,牛喝酒了以后就不怕冷,有勁兒!”

    盡管生產(chǎn)隊有牛,但是大家都不依賴牛,他們相信雙手可以改變世界,只不過就是血泊層層最后變成繭子,只不過就是夜以繼日,晚上常常勞作到十二點,只不過是男女都出動,輪番作戰(zhàn)。

    當然,團山湖的開荒擴面并不是沒有計劃地東一塊,西一塊地亂開,他們按照“百畝成塊,五畝成丘”的原則來開墾和規(guī)劃,直到今天,團山湖進行田園化整理以后,原來起伏不平的田野變成一個水平面,這樣更有利于機械化操作,但是”百畝成塊、五畝成丘”的格局沒有改變。

    當時,因為河道和地勢的起伏,田土常常呈現(xiàn)不規(guī)則形狀,人們大都按照田的地理位置來圍墾田埂,然后按照田的形狀取出各種各樣的名字:南瓜丘啊,月亮丘、蒲扇丘啊、彎弓丘、高岸丘、鐮刀丘等等,然后人們在這些田里日日夜夜地耕耘。

    朱愛蘭是在團山湖長大的,她的爸爸朱順和是當時望城出名的木匠師傅,朱順和的家原本是團山湖垸的楓樹大隊的,團山湖農(nóng)場建立后不久,每個生產(chǎn)隊都需要建木巷子屋,而她爸爸是建這種屋的能手,所以1959年3月,朱順和作為人才引進了團山湖,當時團山湖聚集了很多能工巧匠。

    跟著朱順和屁股后面跑的是他的愛女朱愛蘭,12歲的朱愛蘭和爸爸一起來到衛(wèi)星隊,竟然看見這里的一個高高的田埂下躺著一個個滾圓的大西瓜,還有甘蔗,歡喜得蹦蹦跳跳,不肯回家,因為家離團山湖也比較遠,朱順和就歇住在衛(wèi)星隊的易國安家里,易國安是來自安鄉(xiāng)的,因為家里田少老是吃不飽就來到團山湖。

    朱愛蘭在團山湖的杲山廟讀書,一直讀完初小,后來真的一直定居在團山湖,因為她嫁給了團山湖的姓張的青年,現(xiàn)在還和和美美地生活在團山湖衛(wèi)星隊。

    朱愛蘭12歲就在團山湖參加勞動,她是看著團山湖在勞動中一天天長大的,她也是在勞動中一天天變美的,變成一個少女最后變成一個主婦。

    “在團山湖,只要勞動那就可以把肚子搞飽,在團山湖你如果餓死了,那你就是懶死的?!敝鞇厶m這樣總結(jié)說。

    是的,土就在那里,雖然荒蕪著,但是你割掉草,開荒把土整平,就是田啊,田里只要種點什么土地就會長出什么,土地是一個你付出多少就回報你多少的東西,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只要勞動,萬物生長。

    朱愛蘭是一個樂觀的人,不喜歡訴苦,她說起勞動,竟然是那么的快樂。

    雙搶時節(jié),朱愛蘭和隊上的人一起出晚工,一人拿著一根竹棍子踩禾兜子,大家有說有笑,講著自己老家的故事,團山湖的人不是來自五湖四海嗎,光是講講自己的老家就夠說的了,這樣一邊說一邊踩,要踩到晚上十二點呢,還有的婦女帶著小孩,也要勞動,小孩太小放在家里不放心,就從家里帶一塊布鋪在寬一點的田埂上睡覺,自己在附近勞動,勞動的空隙就到田埂卞上喂奶,勞動中間還有夜宵吃呢,就是每人一個蛋餅。

    其實我品嘗過“雙搶”的滋味,我知道作為一個農(nóng)民勞作的辛苦,但是對于過去的苦,朱愛蘭總是輕描淡寫,她說起過去勞動的艱辛,只和我講了一個事例:

    我記得那時候插一種叫作“重陽糯”的水稻,這種水稻生長期很長,一直要到重陽以后才能收割,那個時候的重陽節(jié)好冷啊,已經(jīng)要穿小棉襖了,我們立在水田里收割,田里好深好冷,一清早白霧茫茫里我們就下水了,腳泡在泥里好似冰窖一樣凍得麻木了,身體卻在流汗,到了上午十來點鐘的樣子,太陽出來了溫度升高了,我們趕快把腳拿到田埂上曬曬,腳從冰窖里扯出來忽然遇到太陽,高低溫的交鋒讓腳好像發(fā)生了化學(xué)反應(yīng)似的,竟然從毛細血管里滲出殷紅的血來,我們把血曬干了又一頭扎進田地里,第二天照樣干得歡。

    勞動可能是艱辛的,但是勞動創(chuàng)造世界,勞動改變?nèi)松?,勞動讓人們體驗豐收的喜悅。

    人們經(jīng)過反復(fù)試驗,發(fā)現(xiàn)團山湖這里的氣候這里的土壤最適宜的還是種水稻。種水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有水的灌溉,有時候需要水,有時候又不要水需要曬田,八曲河和溈水河有著足夠的水,團山湖是不缺水的,歷史以來團山湖只有洪災(zāi)很少旱災(zāi)。但是水怎么到田間來呢?于是,造田以后第二件重要的事情來了,那就是修渠道,有了渠道才會有灌溉。

    光是修渠道還不行,當時團山湖垸內(nèi)已經(jīng)成立了一個防汛抗旱的專門機構(gòu),當時叫“堤委會”,管理著團山湖垸內(nèi)的水利事業(yè)。他們和公社的領(lǐng)導(dǎo)一商量,覺得可以將人行道、機耕道、水渠三者結(jié)合起來修建,機耕道旁邊是人行道,人行道下面是水渠。

    首先順著南北和東西方向各修建兩條主要的機耕道和渠道,一條將團山湖分成南北兩半,就是今天的梅十公路和梅十渠,這是幾個大隊聯(lián)合起來修建的;將大隊分成東西兩半的是石朱渠和相應(yīng)的機耕道,這兩條一縱一橫的道路和渠道,解決了基本的水路和交通要道。

    修渠道和道路照例靠的是人工,每個生產(chǎn)隊都分有任務(wù),男女老少齊上陣,有的挖,有的擔,有的鏟,挖出渠道里的泥土修路,好久不用的石硪又重新出山了,當?shù)刈顓柡Φ钠鼋硯煾党蔀榧夹g(shù)員,在堤委會的指導(dǎo)下施工,天氣好的時候渠道邊燈火通明,一種當年治溈的激情蕩漾在人們心中。

    后來團山湖又增添了兩條南北向和東西向道路和渠道,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形成了全村三縱三橫的道路網(wǎng)和水渠網(wǎng)。這些當年的機耕道后來漸漸演變成石頭沙子路,后來變成水泥公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變成了柏油馬路,渠道的泥巴底子已經(jīng)加固成石料底子,兩岸砌著整齊的水泥構(gòu)件。

    修路的時候常常會遇到拆遷,拆遷現(xiàn)在可能是中國建設(shè)過程中的第一難事,但是這樣的困難在那個年代根本不算事兒,可是說是毫不費力地就拆完了。

    新洲隊的李子云就是在修渠道的時候遇到了拆遷,拆遷的時候他根本不知道,他在開隊長會呢,開完會回到家里一看屋子沒有了,他有些傻眼。原來自己的家正好是渠道經(jīng)過的地方,幾個勞動力把三下五除二就把土磚茅屋房拆完了,李子云知道情況以后不言不語地重新建房子,然后在生產(chǎn)隊的末端選址,在隊上的人幫助下做好了土磚,再用了半年時間又建了一棟土磚房。

    沒有任何賠償,沒有任何解釋,唯一的優(yōu)惠是那年冬天可以不去修大堤,就在自己家里建房子。

    難道真的沒有怨言嗎?

    “有什么怨言呢?集體的事情當然要無條件地服從啊,你想想修渠道還不是為了大家的利益啊!”回答如此干脆,這就是顧全大局的團山湖人?。?/p>

    后來,李湘梅告訴我,像這樣的拆遷,團山湖有4棟,全縣有47棟,沒有一起糾紛,毫無難度地拆遷完畢。

    到六十年代末期,團山湖完全有了一個村莊的雛形,有成片成片的田野,有可以種菜的土地,有筆直的道路和水渠,道路旁邊還種植著各種樹木,有比較完整的灌溉系統(tǒng),有逐水而居一戶戶人家,有裊裊的炊煙四起,有勤勞的樸實的村民。

    2、鐵龍吐水映團山

    每天,七十歲的程光福都要站在自己家二樓的陽臺上做做運動,一邊運動一邊看看周圍的風景,他對著溈水河對面城里的樓盤有些視而不見,對城里人的生活毫無半點羨慕之情。私下里悄悄地想:城里那樣的鴿子樓就是請我去住,我也懶得去呢。確實如此,住在長沙城里的小兒子請了好幾次,也沒有請動他。那一回因為做了爺爺,好不容易去一趟省城,上午去了下午就鬧著回家,一回到團山湖,就覺得如魚得水一樣舒坦。

    站在陽臺上,他喜歡把目光投向團山湖田野上的油菜花,喜歡欣賞老八曲河蜿蜒纏繞著村莊的樣子,喜歡看柏油路旁的紅葉石楠,喜歡在桂花飄香的村子里做農(nóng)活,就是沒事,他也喜歡在村子里各處走一走,團山湖的一草一木都可以讓他回味半天,最后他總是把目光定格在高高的長長的綠色大堤,定格在家門口大堤下那一條“鐵龍”。

    說起這條鐵龍,程光福五十六年前的記憶就開始復(fù)活了。

    那是1961年,母親因病去世,因為父親是在他剛剛出生不久就去世了,所以十三歲的程光福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孤兒。他離開了那個沒有多少溫暖記憶的寧鄉(xiāng)縣一個叫作雙江口的村子,孤苦伶仃地投奔定居在團山湖的舅舅來了。

    從寧鄉(xiāng)縣到望城縣,程光福整整走了一天,一邊走一邊鼻子涌著酸水,淚水在一個十三歲的少年眼眶里回旋著,他眨巴眨巴著沒有讓淚水流下來。

    舅舅其實只比程光福早來一年,舅舅是五星人民公社紅磚廠的工人,1959年,紅磚廠做空了一座山,因為沒有再取土的地方了,所以公社決定解散磚廠,紅磚廠的人被安置在地廣人少的團山湖農(nóng)場,并被農(nóng)場賜名“磚廠隊”,磚廠隊的人沒有年青隊的人年紀輕,不過他們有一棟好房子,近水樓臺先得月,因為來自磚廠,他們的集體宿舍是用紅磚砌的,即使住著紅磚房,因為家里窮,父母雙亡,唯一的姐姐又去世了,沒有人給舅舅張羅婚事,舅舅一直沒有結(jié)婚。

    團山湖這個年輕的農(nóng)場張開自己溫暖熱情的懷抱接納了程光福,他和舅舅還有那么一大群人把程光福安置在這棟紅磚房子里。房子雖然住著十幾個人,可是這是整個農(nóng)場唯一的紅磚砌的結(jié)實的房子,這樣的房子發(fā)洪水的時候不會被沖垮。程光福是苦水里泡大的孩子,現(xiàn)在住著這樣的房子,還有飯吃,生產(chǎn)隊每天還有著幾十號人的陪伴,他感到一種集體的溫暖。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對于程光福,勞動早就成了一種習(xí)慣,到了磚廠隊,勞動特別積極,算了半個勞動力的工分,十三歲的孤兒終于找到了安身立命的地方。經(jīng)過一年半載的勞動鍛煉,程光福對水稻的種植,從育種到收割二十多道程序都能在實踐中熟練操作了,現(xiàn)在,程光福依然是一把種田的好手。

    團山湖什么都好,原來作威作福的溈水河北人們整治的順順當當,任性多變的八曲河也不敢施展淫威,洪澇沒有了,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xiàn)了,那就是內(nèi)澇。因為團山湖湖內(nèi)因為地勢太低,高處大隊的水都集中到了團山湖,雨水不能及時排出,而磚廠隊的田地更加低洼。當時,磚廠隊雖然住著全大隊最好的紅磚屋,但是田地卻不是最好的,因為來得比較晚,他們所種的田很多是“八曲河”的故道田腳深,水很滿,尤其是“爛圍子”一帶,積水嚴重,一到雨季就被淹得一片海一樣,如果不能及時排漬,種什么都不得收成。

    沒有機械化的年代,柴油機稀缺的年代,只好用一種古老的水車來排水,一種水車是牛力的,用牛來拉動水車輪轉(zhuǎn)動,積水被一片片輪頁帶出,一種是人工的,兩個人一組站在水車上,兩只腳不停地踩動著踏板,帶動水車轉(zhuǎn)動。為了排水,人們常常白天晚上不停歇地翻班車水。有一天深夜,輪到程光福頂班,那時候程光福還是半大的孩子,白天勞累過度晚上瞌睡大,車著車著,在水車上睡著了,差點掉下來,幸虧下巴磕著水車的那條橫梁。人力如此,牛力雖然省力,但是牛很稀少,無論是人力還是牛力,都效率不高,如果能有一臺大功率的電力抽水機,那該多好?。‘斎?,這種抽水機最好能像公社建的“一去三臺”那樣的大型電機就好了。

    說起這個“一去三臺”抽水機,那可是當時烏山公社甚至是縣里的重點項目。

    那是1959年的夏天,當時的市委書記孔光明親自來烏山考察,看到團山湖垸因為地勢低洼八個大隊兩萬五千多畝的水稻被淹而痛下決心,花了很大的代價建的一座大型抽水機機臺。因為當時這里根本沒有架電線桿不通電,抽水機的動力居然是一臺燒煤的蒸汽機。

    這個機臺確實是當時的一個大型機臺,根據(jù)我們村上的電工魏師傅介紹,這是一組由三臺755千瓦的電動機構(gòu)成的一組機臺,“一去三臺”有多層含義,一是這個機臺有三根出水管,二是這是把來自三個大隊的水排出垸,三是這個地點是三個大隊搭界交集的地方,從這里出發(fā)可以走向三個地方。

    當然,想在團山湖建一臺像“一去三臺”那樣的大型抽水機的想法不只是程光福的心愿,而是所有團山湖人的心愿,“一去三臺”雖然建好了,團山湖受益其中,但這個抽水機并不是團山湖的專屬福利,還要照顧三個大隊的排漬,團山湖人渴望有自己的大型抽水機,磚廠隊的人更是渴望這臺抽水機能將河水抽到大堤以外去,抽到新修建的八曲河去。

    1962年的冬天,隨著電路線的貫通,這個理想變得不再是水中花鏡中月了。知道這個消息,程光福心里一動,有了電,就可以裝電力抽水機,果然,不久大隊上傳來消息,上級準備在團山湖磚廠隊建一個電力抽水機,1963年冬天先建基腳,因為只有冬天溈水才變得干涸,這樣才好建基腳,第二年再建機臺。

    得知這個振奮人心的消息,程光福高興得晚上睡不著覺。為了建好團山湖自己的第一臺電力抽水機,村里成立了突擊隊,程光福成了最熱心的也是最年青的突擊隊員。

    “我們有專門的工程員,叫作丁聰華,他是防汛抗旱指揮部的,他負責技術(shù),要求非常嚴格;我們有專門的司務(wù)長,叫陳運橋,突擊隊勞動量大,為了改善突擊隊員的伙食,陳運橋經(jīng)常自己磨豆子,做成香干子和豆腐個隊員們加餐,為了節(jié)約吃飯的時間,飯菜是做好了直接送到大堤下來的;我們征集了很多能工巧匠,例如李漢民、劉國齊是有名的石匠師傅,朱順和是有名的木匠師傅;我們突擊隊有四五十個人,當時報名的人很多,最后選了這些年富力強的?!背坦飧Uf起當年建電力抽水機的事情,眼睛里就跳動著一簇火苗,好像回到了當年那激情澎湃的歲月。

    每天天剛蒙蒙亮,程光福就穿著草鞋只奔工地。程光福沒有什么技術(shù),既不會壘麻石,又不會砌磚塊,他主要是做副工,例如挑磚、搬運麻石、攪拌水泥等等,那時候的麻石、磚頭、沙子、水泥都要用船運到大堤下溈水河的碼頭,然后用肩挑到工地上來,幸虧這個機臺選在離大堤不遠的地方。

    因為程光福是離這里最近的,他常常第一個到,他先清理工地,然后就開始把沙子、水泥、水按照一定比例攪拌在一起。等忙完了這些,其他隊員就趕來了。

    建機臺的時候條件非常艱苦,在隆冬季節(jié),隊員們經(jīng)常要跳入幾丈深的淤泥里,踩在冰冷的沼澤中,腳常常冷得失去了知覺。腳是冰涼的,但是他們的心卻是火熱的。為了趕進度,還經(jīng)常要加晚班,架起十幾盞馬燈,忙得熱火朝天,實在太冷了,就弄一口谷酒暖暖身子,雖然冷,隊員們臉上都帶著笑,只要想一想以后就可以讓那個“爛圍子”永無水患了渾身就來了勁。1963年的冬天在程光福的記憶里不是冰冷的,而是熱氣騰騰的,到處彌漫著帶著辣椒湯和稻谷酒香氣的空氣,耳邊蕩漾著隊員們的歡聲笑語。

    在五一勞動節(jié)之前,機臺勝利完工了。抽水機成功試水的時候,老百姓像過節(jié)一樣高興,放了一掛長長的鞭炮,城里的專家來了不少,地方上的各路人馬都紛紛趕到,人人臉上喜氣洋洋。大家從四面八方來參觀這個機臺,摸著那根長長的送水鐵管,充滿驚喜和驚奇,團山湖的第一屆大隊支部書記高楚輝一聲令下,電閘輕輕往上一扳,一股白色的水流就從鐵管道內(nèi)噴涌而出而且源源不斷,人們臉上露出太陽一樣的笑容,小孩子拍著手叫喊著,有的小孩更是騎在那根鐵管子上面不肯下來。

    這個時候,望城的才子嚴谷山也到了現(xiàn)場,嚴谷山是個書法家,又會作對聯(lián),此情此景讓他詩興大發(fā),他盯著那吐水的鐵管子興致勃勃地喊著:“拿墨來,拿筆來,我來作一副對聯(lián)!”

    聽說才子要寫字,程光福就屁顛屁顛地跑到生產(chǎn)隊拿來了筆墨,那時候生產(chǎn)隊雖然窮,不過筆墨是隨時準備好了的。

    嚴谷山不慌不忙從容運筆,幾個讀了書的就跟著念出了他寫出的對聯(lián):

    “云霧含山埋俊嶺,

    鐵龍吐水映團山”

    念完對聯(lián),看看大堤對岸被云霧籠罩的團山,再看看吐水的鐵管子不正像一條龍嗎?大家不禁拍手叫好。高書記當場拍板:明天就叫人把這副對聯(lián)就刻在抽水機機臺的大門兩旁,一個星期以后,只見這副對聯(lián)白底黑字,龍飛鳳舞,深深嵌入機房大門兩側(cè),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路過的人都要上前去念幾遍,再看看遠處的團山,顯得心滿意足。

    程光福每次路過這里,也要停下來讀一讀,原來他還有好幾個字不認識,不過因為這副對聯(lián),他又多認識了幾個字。現(xiàn)在那副對聯(lián)因為幾次刷墻,變得模糊不清了,但是程光福依然能隨時隨地地背誦出來。

    現(xiàn)在,這臺抽水機依然在工作著,尤其是夏天暴雨襲來的時節(jié),抽水機臺轟隆隆地回響,把旁邊的大地都震得有些歡快地顫抖。這個時候,常常是村里“雙搶”時節(jié),田野里也是轟隆隆的一片,從人工的打稻機到動力打稻機,到今天的收割機,始終都有抽水機的伴唱。

    此后幾年的時間,團山湖又添了兩臺大型的像磚廠隊這樣的抽水機幾臺,分別從三個方向為團山排漬水,團山湖的內(nèi)澇頑疾總算徹底解決了。

    3、打不退的團山人

    1969年真是雨水奇多。

    老天爺一口氣下了半個月的雨,大堤外的溈水河漲得像一片海,大堤內(nèi)的田野也是內(nèi)澇嚴重,積水漫過了稻子的半腰,所有的人都在忙碌著,但是無濟于事。每個隊的勞動力上大堤日夜巡邏,查看大堤的各種險情,哪里出現(xiàn)裂縫就往哪里填土。

    湖內(nèi)的婦女和小孩就在家里整理東西,能夠寄到老家山里的就打包了用拖拉機送過去,最后連小孩也一起寄到外婆奶奶家,可是很多小孩還哭著不肯離開了。

    一個村的人都在嚴防死守,水位有下降的趨勢,但是暴雨還在繼續(xù),人們不敢松懈。

    1969年8月11日的清早,大隊支部書記文前佑和會計丁應(yīng)龍在大堤上防汛,忙了一整夜沒有合眼,不睡覺對于外號“文半夜”的文前佑來說并不是那么難受,他其實已經(jīng)一個星期沒有好好睡覺了,主要是肚子咕咕叫,餓得腦殼暈,天蒙蒙亮的時候,他們往堤下的最近的楊鐵匠家匆匆扒了一口飯,兩個人瞪著血紅的眼睛來到大堤一看,發(fā)現(xiàn)大堤的盡頭有巨大的響聲傳來,文半夜心里一驚,莫不是垮堤了?

    那時候沒有普及電話啊,兩人側(cè)耳傾聽了一會兒,感覺響聲伴隨著嘈雜的聲音越來越大。

    “肯定是出事了,我們要趕快通知村上的人轉(zhuǎn)移!”文書記當機立斷。

    于是兩人狂奔到最近的生產(chǎn)隊大喊:“大家趕快把牛鏈子解散?!?/p>

    “豬樓屋也打開!”

    “大家趕快撿一些最要緊的東西帶到大堤上去!”

    那時候,什么是最要緊的啊,當然不是現(xiàn)在的存折金銀細軟了,那時候誰家有存款啊,那時候最要緊的就是吃的呀,有人就扛了大米往大堤上跑。

    然后兩人又派出更多的人去每個生產(chǎn)隊去通知。

    正在通知著,李湘梅已經(jīng)從公社坐著拖拉機趕往團山湖,這時候李湘梅已經(jīng)是公社的副書記了,他就是來送信的。原來徐家橋附近靠近公社的一段叫作“油麻口”的大堤跨掉了沒有堵住,洪水已經(jīng)來了。

    開始人們聽著文書記的話,女人們還不太相信,正在家里慢吞吞地收拾東西,這一下親耳聽到垮堤的消息急急忙忙拖兒帶女地往大堤上跑去。

    全村的人都開始行動的時候,已經(jīng)能夠看見洪水了,洪水打著一米多高的浪頭滔滔奔涌而至,像老虎要吞噬村莊,像獅子要掀翻田地。

    “我記得我準備跑的時候洪水還只是淹沒腳背,在家里拿點吃的洪水就爬到了小腿,又想再帶一些換洗衣服生活用品,一耽擱洪水淹沒了膝蓋,就使勁跑,家里的東西都不要了。”鄰居嚴奶奶經(jīng)常和我描繪漲大水的畫面。

    等到下午兩點多,全村的人都轉(zhuǎn)移好了,人們看著洪水淹沒了剛剛插下的禾苗,淹沒了樹梢,淹沒了屋棟,然后轟然倒地,男人目瞪口呆,女人淚流滿面。

    到了傍晚六七點鐘,縣里派來了兩條大輪船,把一些小孩和女人接到了縣城的紅旗氮肥廠安頓。剩下一些男人和堅強的女人,靠近大堤的人家因為及時轉(zhuǎn)移了床、炊具和一些稻谷,人們開始搭棚做飯,在這個患難與共的時候,大家不分彼此,搭棚的材料大家共有,一起吃的大鍋飯。新田隊有個叫作周志華的,就把自己轉(zhuǎn)移出來的兩千多斤早稻谷都拿出來一起吃了大鍋飯。

    第二天,天上來了飛機,大家發(fā)現(xiàn)這一架飛機飛得特別低,后來低得好像要擦著水面飛翔似的,人們正驚訝地看著,忽然看見飛機上丟下了一袋東西,接著又往下面丟了十幾袋,文書記肯定地說:“肯定是吃的,可惜沒有丟正啊!”

    “原來國家沒有忘記我們呀,那我們趕快去撈到大堤上!”

    后來大家撈上來一看,果然是吃的,都是平時很少吃到的饅頭、包子,雖然密封不夠,有些浸水,但是在那些日子就是美味佳肴啊。

    就這樣,人們在大堤上住了一個多月,水在慢慢地退,帶上來的糧食吃完了,大家跑回家去撈那些水中浸泡的稻谷,稻谷發(fā)霉了變味了,但是總比沒有強,加上國家隔三差五地派來船只送來一些吃的,人們度過了露宿大堤的艱難歲月。

    洪水過后的團山湖一片狼藉。

    茅屋都被卷走了,只剩下殘垣斷壁,家里那幾件簡單的家具也不見蹤影;剛剛扎根的樹木被連根拔掉了;田里什么都沒有真成白水田了,水鴨子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地上到處都是一些小動物的尸體;辛辛苦苦十年建立的家園隨著一場洪水化為烏有。人們站在只剩下地基的家門前發(fā)呆。他們真的不敢相信昨天安居樂業(yè)的家園一下子不見了,這真是一場噩夢?。?/p>

    這個時候,老家來了一些人,他們一邊安慰一邊試探:“要不回老家算了?山里雖然吃不飽,但是沒有洪水。”

    “講了這個地方住不得人,會有洪水,當初攔也攔不住,現(xiàn)在好了?”

    有五戶人家聽從了親人的勸告,他們被洪水嚇回了老家。

    但是,更多的洪水中的團山湖人是沖不垮的。

    他們沒有挪動腳步,他們深情地看著腳下的這片土地沉默著,但是這種沉默是短暫的,這種沉默忽然被一陣清脆的鈴聲打破了,大家凝神聽著,聽清楚了,這是生產(chǎn)隊出工時候發(fā)出的那種鈴聲,那是學(xué)校上課的時候敲擊那塊大鐵的聲音。

    不,不,這不是一種鈴聲,這不是一塊鐵棒對另一塊鐵片的撞擊聲,這是勞動的強音,這是戰(zhàn)斗的號角!這是團山湖人戰(zhàn)天斗地的血性在召喚!

    人們隨著這些聲音,全身的熱血有開始流轉(zhuǎn)、沸騰,剛剛木頭一樣的身軀開始風一樣的行動。他們像平時那樣,在隊長的布置下,有的拿起犁頭,有的架起了水車,有的修筑沖毀的田埂,有的清理破損的工具。那股干勁,比剛剛來到團山湖的時候還要馬力十足!是呀,茅屋沒有了,可以再建呀,禾苗沒有了,不是田土還在嗎?有田有土,那還怕什么?我們有一雙手啊,這總比剛剛來到團山湖連田都不夠,還要開荒造田強得多呀,只要能夠勞動,沒有什么不能改變!

    這個時候,縣里送來了消毒的石灰、送來了各種災(zāi)后的防疫的藥物,送來了晚稻的谷種,送來蘿卜白菜種子,要幫助大家快速回復(fù)生產(chǎn)。

    老家的親人看著這些勞動的場面,終于懂得了這些堅決留在團山湖人的心意,他們的根深深地扎進了團山湖這片溫暖的土壤里,他們這一輩子離不開團山湖了!老家的父母哥兄老弟紛紛從家里運來山上的茅柴、竹子、木料,他們要幫著自己的親人重建家園。

    我曾經(jīng)問過團山湖很多人一個這樣的問題:“你們來到團山湖,吃了這么多的苦,你們后悔嗎?”

    “我不后悔,日子過得苦盡甜來了。沒有苦,那里有甜???”

    “怎么會后悔,越是吃了苦的地方就越是有感情。你想想,那些自己親手開墾出來的田地,你能離得開嗎?”

    “為什么后悔?比起我的那些老家的兄弟姐妹,我覺得我現(xiàn)在是最幸福的?!?/p>

    “從來就沒有后悔過,我覺得我們這里就是好,我們的天下是我們自己打出來的?!?/p>

    “我就是喜歡團山湖,喜歡這里地勢開闊,視野一開闊,我每天一打開們就看見這片土地就心情舒暢。”

    ……

    五花八門的答案,真的沒有一個說后悔的人,后悔的怕吃苦的都走了,留下的都是對團山湖懷著深愛的人。

    此后,團山湖每年冬天都要抓緊冬修,照樣擔著箢箕、扁擔、鋤頭、耙頭,從溈水河道里取土,一直挑到堤面上來,一層一層地加固大堤?!皳獭笔莻€辛苦活兒,團山湖這里四十歲以上的人都做過的功課,人們挑著泥土一步一步艱難地爬上幾乎是垂直九十度的陡坡,這樣勞動一天,有時候膝蓋走路好像要跪下來,但是團山湖人就是不跪,腳像釘子一樣牢牢扣住泥土,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地慢慢地上來了。

    此后大堤年年加固,大堤每年長高一點點,后來達到了三十多米高,遠遠超過警戒水位。大堤上的草皮愈發(fā)翠綠板扎,整個大堤像一條綠色的長龍緊緊包裹著團山湖,像抱著一個嬰兒似的,于是,夜里,團山湖的人就像嬰兒一樣安心睡去,白天就像一只只鳥兒飛出去愉快地勞動。

    4、百年難遇的奇跡

    如果不是1998年,人們都快忘記了團山湖外還有洪水。

    1998年6月,百年難遇的洪水襲來,全國各大水系都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水災(zāi),團山湖也不例外,湘江超歷史水位達到39.18,而溈水河河堤兩岸大堤高度只有39米,河水漫過了大堤,從地勢低洼一點的地方往團山湖內(nèi)灌,湖內(nèi)各處的田里已經(jīng)有半米深的積水,稻子全部在水中浸泡一個星期以上,脫落的稻子開始發(fā)芽。

    最開始老人們對著那些被積水浸泡的稻子愁眉苦臉,眼看著就要到手的收成卻泡了湯,當看到不斷上升的水平面,人們又開始在大堤上日夜巡邏,所有的青壯年無論男女都上堤了,男的不分日夜地用砂石、泥土修筑子堤,阻攔那溢滿大堤的水;女的上堤查看險情,對有安全隱患的地段,砍掉堤坡上的雜草灌木,仔細查看每一條縫隙,及時堵住涵洞。

    暴雨沒有要停的趨勢,大堤上傳來的每一個消息都讓人心驚肉跳:

    “又漲水了,這一次只怕大堤不垮,洪水也會倒灌到湖內(nèi)??!”

    “大眾垸那邊出現(xiàn)了一個裂口了!

    “1969年決口的油麻口又決口了,正在堵!”

    “勝利垸告急!勝利垸告急!”

    勝利垸和團山湖垸是鄰居,兩個院子隔堤相望。勝利垸內(nèi)坐落著望城縣縣城高塘嶺鎮(zhèn),是望城縣的政治經(jīng)濟中心,望城多年的防洪方案都寫著,如果勝利垸出現(xiàn)險情,為了保住勝利垸,只能犧牲團山湖垸,讓團山湖垸成為泄洪區(qū)。

    每當出現(xiàn)這個情況,團山湖人從來都沒有異議,他們在大是大非面前,從來就是顧全大局的,老人們在家里一邊整理東西,一邊流淚:“這一次,團山湖只怕保不住了?!?/p>

    在這個關(guān)鍵的時刻,人民解放軍來了。

    “人民解放軍來了!解放軍叔叔來了!”人們擦去眼角的淚水,爭相奔走傳播者著這個消息。

    解放軍來了,湖南炮兵學(xué)院的來了,湖南省軍區(qū)副政委黃祖示將軍來了。

    黃祖示,不就是那個1964年的時候,全軍、全國開展向“廖初江、豐福生、黃祖示”學(xué)習(xí)的活動中的名人嗎?還有人在連環(huán)畫上看見過他呢!人們奔走相告!

    是的,確實是黃將軍來了,這位湖南籍的和雷鋒同年的將軍,5歲給地下黨站崗放哨,16歲當生產(chǎn)隊長,20歲成為原子彈爆炸時的防化兵,26歲成為學(xué)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1979年,中國西南邊陲戰(zhàn)火突起,對越自衛(wèi)還擊戰(zhàn)打響,40歲的黃祖示這時已是師副政委,他所部奉命參加戰(zhàn)斗。1990年,黃祖示被任命為湖南省軍區(qū)副政委,并被授予少將軍銜。從1990年到1998年,黃祖示在湖南省軍區(qū)任副政委8年間,有5年的汛期是在抗洪第一線度過。他常常帶著部隊戰(zhàn)斗在第一線,被譽為“追著洪水走的將軍”。

    1998年夏天,正在北京住院準備做心臟搭橋手術(shù)的黃祖示,從廣播里聽到湖南又遭洪災(zāi)、望城縣大眾垸決口的消息,不顧醫(yī)生勸阻,連夜趕回長沙抗洪總指揮部,組織抗洪搶險。2009年7月,黃祖示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后為國防和軍隊建設(shè)作出重大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模范人物”。

    1998年夏天,擔任湖南省軍區(qū)任副政委的黃祖示,正在北京住院準備做心臟搭橋手術(shù),從廣播里聽到湖南又遭洪災(zāi),湘江超過百年水位,溈水遭遇百年難遇的洪水,望城縣大眾垸堤決口、團山湖垸出現(xiàn)險情,勝利垸的告急的消息,不顧醫(yī)生勸阻,連夜趕回長沙抗洪總指揮部,組織抗洪搶險。

    黃將軍風塵仆仆地趕往望城,他站在大堤上對戰(zhàn)士們訓(xùn)話,黃將軍的講話的樣子很威武,聽得下面的將士熱血沸騰,聽得旁邊圍觀的團山湖人激情澎湃,講話的具體內(nèi)容大家記不清楚了,但是有一句大家都牢牢記住了,那就是:“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誓死守住望城的大堤!”

    戰(zhàn)士們連夜開展工作,于是,大堤上,迷彩服組成了一道草綠色的風景,解放軍來了,局面就開始逆襲了。一直趕不上洪水高度的子堤加快了修筑速度,終于將洪水攔在大堤外面,甚至超出洪水幾十厘米;各處險情都得到了控制,排查更加嚴密,哪怕是大堤下的池塘冒一個泡,都被重點關(guān)注,只要有一丁點兒險情,都會被全力排除。解放軍的到來,增添了團山湖人的信心,男人們和解放軍一起并肩戰(zhàn)斗,女人們給解放軍做好吃的,改善將士們的伙食。

    黃將軍的到來還大大改善了當?shù)馗刹孔黠L。

    在團山湖的老百姓口中傳說著一件事,老百姓說起來大快人心。

    有一次,當?shù)卮迕癜l(fā)現(xiàn)一處管涌,報告上級有關(guān)領(lǐng)導(dǎo)以后沒有得到及時處理,被黃將軍知道了,他拔出搶來對著池塘中的那處管涌對那個負責的干部說:“你馬上跳下去,把那處管涌堵上,你如果犧牲了,可以追認你為烈士,如果老百姓出了任何事,就地正法!”

    結(jié)果那位干部嚇得屁滾尿流,說自己不會游泳,連夜抽掉池塘中的水和當?shù)卮迕褚黄鸲伦」苡俊?/p>

    黃將軍一身正氣,面對類似事件,嚴懲不貸,曾經(jīng)當場撤掉兩個不負責任的干部。從此以后,望城的每年防汛抗旱,每一個干部都不敢掉以輕心,常常連夜駐守大堤,險情不退不下大堤。

    眼看著抗洪局面已經(jīng)維穩(wěn),忽然臨近三岔河橋的附近大堤裂口,三岔河橋橫跨溈水和八曲河,連接著團山湖和縣城,這個裂口如果決堤,既威脅著縣城的安全,也威脅著團山湖垸的安全。

    大敵當前,黃將軍指揮千軍萬馬集中到這個決口,要打一場硬戰(zhàn)。解放軍迅速組織,有的運送石頭、有的拆門板,有的運泥巴,因為面積小人員多,干脆組成了幾條堵口的流水線,一兩百斤的裝著石頭的蛇皮袋,就那樣在戰(zhàn)士和群眾手里傳遞著,有人的手磨破了皮,有人的手磨出了血,有人累得暈倒了,只是躺下來休息一下喝一口水又奔赴戰(zhàn)場。

    就這樣奮斗了二十一個小時,解放軍和所有的人民一起,組成一支血肉長城,決口終于堵住了。

    慢慢地,隨著雨水的減弱,洪水逐漸退去。這個時候,黃將軍又提醒戰(zhàn)士們不能麻痹大意,要防止退水的時候,因為大堤兩岸的壓力不一而跨堤。在退水的時候,解放軍一直和老百姓一起嚴防死守,一直到洪水退到警戒水位以下。

    百年難遇的洪水,在這片土地上成為百年難遇的奇跡。

    最讓人感動的是,當時解放軍駐扎在團山湖小學(xué),將士們在抗洪的同時看到團山湖小學(xué)條件還比較簡陋,每間教室都沒有電風扇,于是他們捐款給團山湖小學(xué)買了十二臺鉆石牌吊扇。

    現(xiàn)在,人們根本不用人力挑土修堤了,推土機、挖掘機早就把大堤加高到了水平面四十米以上,遠遠超過1998年的警戒水面,大堤用水泥加固,種植兩道防護林,三汊河大橋又建筑了攔河大壩,完全可以根據(jù)農(nóng)田需要來調(diào)節(jié)水量。

    水,再也不是團山湖的洪水猛獸,而是團山湖的幸福之源。

    后記 鮮花盛開的村莊

    今天的團山湖就是一幅綿延的畫卷,是一個鮮花盛開的村莊。

    今天的團山湖已經(jīng)是“團二代”,“團三代”的天下了,他們用現(xiàn)代化的經(jīng)營將傳統(tǒng)農(nóng)業(yè)成功轉(zhuǎn)型。“團山湖這個地方現(xiàn)在是湖南省的美麗鄉(xiāng)村示范村,是有著20多家家庭農(nóng)莊、4家農(nóng)業(yè)企業(yè)的社會主義新農(nóng)村。”年輕的支部書記周祥興致勃勃地向前來團山湖參觀的人介紹。

    鮮花在這里生長。五彩團山湖,四季是花海,從依著渠道垂下的迎春花開始,桃花把村莊的三月燃燒起來,緊接著油菜花開始鋪天鋪地,油菜花還沒有謝,金銀花和梔子花又開始接力,路邊的金盞菊從春天開到夏天,盛夏的十里荷花盛開的場面最為壯觀,格?;ò褕F山湖的秋天又裝扮城五彩的畫面。就這樣,鮮花和別墅簇擁著村莊,田野和河流環(huán)抱村莊,走進團山,不辨城鄉(xiāng)。

    道路在這里生長變化。砂石路已經(jīng)變成了水泥路,機耕道已經(jīng)成了主干道通到各家各戶,村主干道又變成了柏油路,每天晚上吃了飯,柏油馬路上的路燈次地亮起,這個時候,村民分紛紛走出家門,男人們散步、聽戲、聊天,婦女們穿著各色的裙子穿過一條條鮮花盛開的道路,來到綠化片區(qū)興致勃勃地跳起了廣場舞,她們可以跳一百多支舞曲,還在區(qū)上的廣場舞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家庭農(nóng)莊在悄悄生長。走進團山湖,三十多家家庭農(nóng)莊會把你迎進門。你可以在這里釣魚、采菜、養(yǎng)雞、垂釣,品嘗活水養(yǎng)魚的鮮美,嘗試有機蔬菜的新鮮,吃上一碗青團粑粑,償一碗雷鋒當年喝過的酸菜辣椒湯,或者你干脆扛起一把鋤頭,體驗一回耕種的快樂,或者你什么都不干,就搬一把睡椅在陽光里聽鳥叫,看油菜花開,曬曬太陽,聞聞花香。

    豐富多彩的農(nóng)產(chǎn)品在這里生長。新型合作社正逐漸壯大,他們都有了自己的品牌產(chǎn)品:烏山碼頭提供的團山湖牌的綠殼雞蛋聲名遠揚,翹嘴紅白肉質(zhì)鮮嫩;農(nóng)美育苗基地的菜秧子銷售到了外國,最適合辣椒炒肉的辣椒就是這里出品;湘蓮荷藕公司提供的湘蓮是馳名產(chǎn)品;金歐農(nóng)業(yè)公司養(yǎng)殖的龍蝦可以出口;黑斑王蛙的牛蛙遠近聞名。

    小別墅在這里生長爭艷。自從十幾年前團山湖冒出第一棟式樣獨特的小洋房,接下來村部提供了很多農(nóng)村小別墅設(shè)計的式樣和圖紙,后來村民們按照這些圖紙,各種設(shè)計獨特的小別墅像山中的春筍一樣生長著,今天這里建好了一棟,明天那里又冒出了一棟。這一棟玲瓏精致,那一棟大方實用;這一棟依著小河,那一棟挨著田野。

    人們臉上的笑容在生長著。馬路上,當年稀罕的拖拉機今天依然稀罕,因為人們都開上了小車。田野里各種大型機械化收割機、插秧機、烘干機,將“汗滴禾下土”的傳統(tǒng)農(nóng)民工作模式改寫,也許這才是雷鋒心中的“新式農(nóng)民”,走進農(nóng)戶,老人聽戲跳舞種花種菜,小孩讀書怡然自樂,最奇怪的是這里沒有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沒有外出打工,因為家門口就有忙不完的事。

    希望和理想這里生長。再過幾年,團山湖還有一個大型的雷鋒主題公園等著你來光顧。你可以在春風十里的河堤兩岸的柳樹林里朗誦著“南來的燕子”;你可以在環(huán)河的自信車道上騎著車欣賞田園風光;你可以在溈水河上劃船,體驗水鄉(xiāng)風光;你可以在這里跑馬,體味當年雷鋒騎馬送信的辛勞;你可以在這里靜靜思考,如果你是一滴水,如果你是一縷陽光,你人生的意義在哪里?

    就是這一片土地,傳遞著新中國新農(nóng)村的蟬變,就是這一片土地,是新中國美麗鄉(xiāng)村的一個縮影,就是這一片土地,生命蓬勃著最美的狀態(tài),就是這一片土地,是我夢魂縈繞的家鄉(xiāng)。

    此刻,春草在使勁往上鉆,花兒在孕一個個的苞,荷葉在泥潭深處結(jié)網(wǎng),稻子在咕咕喝水,這一片古老而年輕的土地啊,陽光在這里涂抹,雨露在這里滋潤,萬物在這里生長,生生不息。

    責任編輯/魏建軍

    猜你喜歡
    雷鋒
    助人為樂的“小雷鋒”
    接過雷鋒的“槍”
    尋訪身邊的雷鋒
    少先隊活動(2021年6期)2021-07-22 08:44:22
    學(xué)習(xí)雷鋒好榜樣
    少先隊活動(2021年6期)2021-07-22 08:44:18
    雷鋒章在3月閃耀
    少先隊活動(2021年3期)2021-06-11 05:43:54
    我要像雷鋒那樣
    心聲歌刊(2019年1期)2019-05-09 03:21:32
    與雷鋒同行
    心聲歌刊(2019年2期)2019-05-09 03:06:18
    請叫我雷鋒
    寫給雷鋒
    懷念雷鋒
    中國火炬(2014年3期)2014-07-24 14:44:50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亚洲av.av天堂| av免费观看日本|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秋霞免费鲁丝片|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成人国产麻豆网|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中文字幕人妻丝袜制服| 国产免费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麻豆成人av视频| 人妻 亚洲 视频|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精品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毛片av蜜桃av|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免费| 少妇被粗大的猛进出69影院 |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av专区在线播放|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成人免费观看视频高清|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ye,这里只有精品|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 |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国产不卡av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满18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熟女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 另类精品久久|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自线自在国产av| 欧美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看|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添夜夜欢视频| 久久毛片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大香蕉久久网|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亚洲成色77777| 久久免费观看电影|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欧美精品人与动牲交sv欧美|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夜夜看夜夜爽夜夜摸| freevideosex欧美|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午夜av观看不卡| 搡老乐熟女国产|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 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涩涩av久久男人的天堂|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婷婷| a级毛色黄片| 午夜福利,免费看| 亚洲色图 男人天堂 中文字幕 |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亚洲精品乱久久久久久|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人妻一区二区av| 男人操女人黄网站|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性|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91精品国产国语对白视频| 自线自在国产av|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久久久久视频综合|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亚洲性久久影院| freevideosex欧美| 少妇的逼好多水|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我要看黄色一级片免费的|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 一区精品| 777米奇影视久久|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人妻系列 视频|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大香蕉久久成人网|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丝袜脚勾引网站| 日本91视频免费播放| 黑丝袜美女国产一区|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色94色欧美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尾随美女入室| a级毛片在线看网站| 啦啦啦在线观看免费高清www|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性色av一级|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欧美精品|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欧美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小说| 天堂8中文在线网|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婷婷成人精品国产| 99久久人妻综合|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91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成人影院久久|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精品男人的天堂亚洲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午夜久久久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91精品国产九色| 久久av网站| av免费观看日本|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天堂8中文在线网|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欧美亚洲 丝袜 人妻 在线|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av天堂久久9|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永久| a 毛片基地| 在线播放无遮挡|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女人精品久久久久毛片|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久久精品国产鲁丝片午夜精品|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中文字幕 |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欧美日韩视频精品一区| av在线播放精品|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成人手机av|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熟女av电影|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18禁观看日本|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五月天丁香电影| 大香蕉久久网| 午夜免费鲁丝|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人妻系列 视频|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51国产日韩欧美|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视频区图区小说|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国产色婷婷99|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高清av免费在线| 黑人巨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蜜桃 | 国产综合精华液|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91|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亚洲精品自拍成人| a级毛片黄视频|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精品少妇久久久久久888优播| 亚洲精品久久成人aⅴ小说 |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a 毛片基地| 国产av精品麻豆|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大全6|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亚洲四区av|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免费少妇av软件|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二三区在线看| 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激情视频| 99国产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夫妻午夜视频| 精品久久久噜噜|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欧美3d第一页| freevideosex欧美|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国产极品粉嫩免费观看在线 |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国产片特级美女逼逼视频|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亚洲婷婷狠狠爱综合网|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视频|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免费看| 丰满乱子伦码专区| 两个人免费观看高清视频|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国产成人精品一,二区| 日日撸夜夜添|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最黄视频免费看| 国产无遮挡羞羞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黄色免费在线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国产永久视频网站| 狂野欧美激情性bbbbbb|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久久午夜福利片| videosex国产| 毛片一级片免费看久久久久|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精品国产国语对白av|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手机|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av电影中文网址| 九草在线视频观看| 黑人猛操日本美女一级片| 亚洲不卡免费看| 日本黄大片高清| 有码 亚洲区| 内地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老熟女久久久| 成人国产av品久久久| 午夜av观看不卡|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少妇丰满av| 如何舔出高潮|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黄色毛片三级朝国网站|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xxxhd国产人妻xxx| 老熟女久久久|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视频内射| 如日韩欧美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久久av| a 毛片基地|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婷婷色麻豆天堂久久|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韩国av在线不卡|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狠狠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综合|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另类亚洲欧美激情|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搡老乐熟女国产| 亚洲久久久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av麻豆狂野|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搡老乐熟女国产| av在线老鸭窝| av福利片在线| 51国产日韩欧美|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极品少妇高潮喷水抽搐|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丰满饥渴人妻一区二区三| 亚洲美女黄色视频免费看|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一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午夜激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国产av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日本午夜av视频|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av视频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综合精华液|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欧美 亚洲 国产 日韩一|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999精品在线视频| 日本wwww免费看| 午夜影院在线不卡| 久久午夜综合久久蜜桃| 欧美日本中文国产一区发布|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亚洲综合色惰| 精品人妻在线不人妻| 人人妻人人添人人爽欧美一区卜|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日韩|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美女搞黄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亚洲一区在线观看| kizo精华| 99久久综合免费| 男女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乱来视频区|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新久久久久国产一级毛片| 少妇的逼好多水| 人妻一区二区av|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高清黄色对白视频在线免费看| 欧美丝袜亚洲另类|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欧美精品高潮呻吟av久久|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男女无遮挡免费网站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黄片播放在线免费|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哪个播放器可以免费观看大片| 十八禁高潮呻吟视频|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色婷婷久久久亚洲欧美| 国产精品偷伦视频观看了|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中国三级夫妇交换|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av不卡|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美女视频免费永久观看网站| 各种免费的搞黄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欧美日韩av久久| av免费观看日本| 丝袜喷水一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不卡 | 丰满迷人的少妇在线观看| 精品酒店卫生间|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多毛熟女@视频|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18在线观看网站| 乱人伦中国视频| 夫妻午夜视频|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熟女人妻精品中文字幕|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精品|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软件|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日日爽夜夜爽网站|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三上悠亚av全集在线观看|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在线看片| 人妻一区二区av|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日本黄色日本黄色录像| 久久久久网色|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6| 大片电影免费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免费av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av| 免费看不卡的av|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最新的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国产亚洲最大av|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电影网站| 亚洲综合色惰| 国产毛片在线视频|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69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 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热re99久久国产66热| 亚洲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videos熟女内射|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全区人妻精品视频| 成人二区视频| 有码 亚洲区| 欧美最新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内射| xxx大片免费视频| 熟女av电影| 高清不卡的av网站|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夜夜骑夜夜射夜夜干| 免费观看在线日韩| 亚洲精品日本国产第一区| 久久热精品热|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在线观看|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99re6热这里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视频大全免费 | 久久国产精品大桥未久av|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久久人妻熟女aⅴ| 久久久久网色|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免费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母亲3免费完整高清在线观看 | 精品少妇内射三级| 超色免费av|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久久97久久精品|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妹子高潮喷水视频| 少妇丰满av| 精品亚洲成国产av|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国产亚洲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av.在线天堂| 51国产日韩欧美|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欧美亚洲二区| 有码 亚洲区|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丝袜美足系列| 国产女主播在线喷水免费视频网站|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亚洲国产|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日韩熟女老妇一区二区性免费视频|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