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萱
在世界范圍內(nèi)各種各樣的童話書里,你們一定讀到過不少關(guān)于狐貍的故事!例如《列那狐的故事》《蚯蚓和狐貍》,還有《伊索寓言》中的很多以狐貍為主人公的故事。你是否覺得那些狐貍或多或少會讓人覺得有些討厭呢?這是因為它們經(jīng)常以狡猾、喜歡騙人、經(jīng)常干壞事的形象出現(xiàn)。本期向同學們介紹的,是另外一種樣子的狐貍……
【原著節(jié)選】
兩條大狗嚇唬完了狐貍,態(tài)度安詳?shù)仵饣厝?,好象根本沒那回事似的。
這以后,只要看林人一離開院子,兩條大狗就開這種殘酷的玩笑。
當然,小狐貍可以告發(fā)那兩個欺負他的家伙,可是他認為這會降低自己的身份。
【作者簡介】
約瑟夫·拉達(1887-1957),在捷克家喻戶曉,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童話作家之一。
約瑟夫·拉達生于一個窮苦鞋匠家庭,14歲到一家裝訂小廠當學徒,因喜愛書中精美的插圖而迷上了繪畫。經(jīng)過不懈努力,終于成為一名畫家。因給哈謝克的《好兵帥克》插圖而名揚天下。
他曾為啟蒙讀物繪制插圖,主編過兒童刊物《小花朵》,并創(chuàng)作了《一只聰明的小狐貍》《淘氣的故事》等多部童話。
鑒于約瑟夫·拉達在藝術(shù)的巨大成就,1947年捷克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shù)家”光榮稱號。
【故事梗概】
一位看林人在森林里捉到一只小狐貍。看林人的女兒非常喜愛這只小狐貍,把他當做伙伴,并教他說話、讀書、寫字。
小狐貍很聰明,學習又認真,學到了不少本領。看林人家的兩只大獵狗卻對他又忌妒又生氣,總是欺侮他。小狐貍不肯忍受欺凌,逃進了大森林。
在大森林里他繼續(xù)和人打交道。他會說話、會念書、會寫信,做出了許多驚人的事……他在生活中越學越聰明,終于成為了一個看林人。
【作品鑒賞】
這只小狐貍,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他喜歡惡作劇,幾次捉弄臘腸商人史別立克,讓他大吃苦頭。為了戲耍那個想用捕獸器夾住他的臘腸商人,小狐貍冒著危險跑到戒備森嚴的城里,巧妙地戰(zhàn)勝了對手。但小狐貍也常常是很幼稚的。他照著故事書里講的聰明的狐貍的做法去辦,總是遭到挫折。最嚴重的一次失敗是他把“神桌”抽屜里的香腸誤認為真是“神桌”給變出來的,好心地請來了全森林的狐貍來赴宴,結(jié)果大出洋相,什么也變不出。
小狐貍像孩子一樣,有一顆善良的心。兩只大獵狗出于嫉妒,百般折磨他。可是小狐貍在取得成功以后,并沒有報復他們,反而在獵狗老了,要遭到悲慘下場的時候救了他們。他在森林里驚嚇了兩個摘草莓的孩子,馬上覺得很后悔,又去安慰他們。
在小狐貍控制不住自己,做了錯事以后,他還懂得要改正過來。無意中損壞了看林人的留聲機,悔恨得要死;他騙了臘腸商人的火腿,后來覺得“實在是不光彩”,“簡直想一想都別扭”,終于承認了自己的錯誤,還在撿了臘腸商人的錢包之后,把這筆巨款如數(shù)還給了他,使得臘腸商人喜出望外。
這只小狐貍還很有上進心,十分要強呢!在小姑娘露申卡教他說話、認字的時候,他學習得特別認真。雖然他那時還很小很小,卻不肯忍受屈辱。兩只大獵犬背著主人欺負他,他想辦法自己對付,也想辦法讓他們吃些苦頭。在實在對付不了的時候,他也仍然不愿向主人告狀。他對自己說:“我是一只勇敢的森林里的野獸,可不是一只怯懦的家貓。訴苦和告密會使我羞愧。最好的辦法是離開這兒,徹底地離開!”也正是這樣一種要強的性格,使他戰(zhàn)勝了森林里遇到的種種困難,終于成長為一個責任心很強的森林看守人。
《一只聰明的小狐貍》巧妙擷(xié)取了《伊索寓言》《列那狐傳奇》的個別情節(jié)進行新的構(gòu)思,大膽賦予小狐貍聰明、幼稚、淘氣等性格,并突出其善良勇敢、樂觀向上的個性特征,從而塑造出一個全新的、逗人喜愛的狐貍形象。
作品的幻想新奇有趣,卻又合情合理,故事內(nèi)容滑稽幽默,同時又富于教育意義,是一部風格獨特的童話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