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尋訪中國民間藏書樓

      2017-03-12 15:25:57蔣肖斌
      領(lǐng)導(dǎo)月讀 2017年9期
      關(guān)鍵詞:丁氏文瀾城西

      蔣肖斌

      尋訪中國民間藏書樓

      蔣肖斌

      藏書樓,是文人的精神家園,也是文人的精神堅守。

      作為學(xué)者,韋力有很多頭銜,而他最喜歡的稱呼,也許是“藏書家”;最愛干的事,也許是尋訪藏書樓。

      私家藏書樓始于何時?韋力以自己的尋訪經(jīng)歷判斷,是秦代的二酉洞。秦始皇焚書坑儒,大儒伏勝冒死搶出一千余冊典籍,歷盡艱險,藏于湖南沅陵縣的一處山洞中,經(jīng)學(xué)火種得以保存。后人用“書通二酉”來比喻讀書甚多、學(xué)識精湛。韋力把二酉洞看作伏勝的藏書樓,也是中國私家藏書樓的開端。

      藏書家對民族歷史的傳承有汗馬功勞

      韋力所找到的藏書樓,四分之三都處在江浙一帶。清代藏書家徐時棟,并不算最知名,但論執(zhí)著,他可能排第一。

      徐時棟建的第一個藏書樓,名叫“戀湖書樓”,后改名“煙嶼樓”,藏書量達(dá)十萬卷。然而,咸豐十一年(1861),太平天國攻寧波,徐時棟帶全家避難,把書藏到了建岙山的金巖山洞內(nèi),卻不知怎的被附近寺廟的僧人燒來取暖,損失慘重。

      同治元年(1862),太平軍攻入寧波城,煙嶼樓第二次受損。當(dāng)時,徐時棟為了“備份”藏書,還在寧波城西門外建了一個“城西草堂”,可是同治二年(1863),城西草堂失火,藏書被燒了個一干二凈,“劫灰十萬卷”。

      至此,大部分人可能對藏書已然沒有信心,但執(zhí)拗的書生就是不認(rèn)命,三毀三建,又在城西草堂舊址上再起藏書樓,命名為“水北閣”。終于,這座藏書樓無災(zāi)無難,直到徐時棟去世后,仍完好保存了38年。

      徐時棟“屢敗屢戰(zhàn)”,卻并沒有將藏書鎖起來秘不示人。同治七年(1868),他參加了《鄞縣志》的編寫工程,為了方便工作人員查閱古籍資料,他干脆把編輯部搬到了自家的水北閣中。

      他搶救了《四庫全書》,他的藏書樓無跡可尋

      韋力說:“藏書樓的命運和人一樣,聚散離合?!?/p>

      縱觀歷史,藏書樓的毀壞無外乎四種原因:第一種是朝代更迭。戰(zhàn)火硝煙,書與藏書樓俱遭滅頂之災(zāi);第二種是家族興衰。在古代,書是重要財產(chǎn)的一部分,雖然祖先抱著“子子孫孫永寶之”的美好愿望,但若子孫不肖,藏書四散,也無可奈何;第三種是達(dá)官貴人的強取豪奪。有的藏書家名聲太大,藏書頗受覬覦,文人終究擋不住權(quán)貴;第四種比較特殊,是有系統(tǒng)地毀書,太平天國曾設(shè)立專門的“燒書官”,挨家挨戶燒書、燒書板,而太平天國的主要活動范圍又在藏書最為興盛的江南,文人淵藪,蒙此大難。

      最讓韋力念念不忘的一座藏書樓,是“晚清四大藏書樓”之一的江南丁氏八千卷樓,鼎盛期,這里曾聚書20余萬卷。這座藏書樓也許遠(yuǎn)沒有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和皇家藏書樓文淵閣那么赫赫有名,然而,如果沒有丁氏兄弟,藏《四庫全書》的江浙三閣,將徹底煙消云散。

      《四庫全書》成書后,分藏于北四閣與江浙三閣。然而,乾隆皇帝沒有想到,僅僅過了70多年,咸豐十一年(1861),江浙三閣中的最后一座——杭州文瀾閣,在李秀成破杭州后亦遭焚毀。

      第二年,在杭州城西避難的丁申、丁丙兄弟,在逛書店時偶然發(fā)現(xiàn),用于包書的紙張竟然是落難的《四庫全書》,紙上乾隆的御印清晰可見。丁氏兄弟決定:要一頁一頁地把文瀾閣《四庫全書》找回來。

      半年后,他們共找到8689冊,占文瀾閣藏本的四分之一,剩下的四分之三,他們決定抄。從寧波天一閣、盧氏抱經(jīng)樓、汪氏振綺堂、孫氏壽松堂等十?dāng)?shù)個江南藏書名家處借書,丁氏兄弟招募了100多人,以八千卷樓為“辦公地點”,抄了2.6萬余冊。經(jīng)過七年努力,終于使文瀾閣“琳瑯巨籍,幾復(fù)舊觀”。光緒八年(1882),文瀾閣重建,丁氏兄弟把補抄后的《四庫全書》全部歸還,八千卷樓歸于寧靜。光緒三十四年(1908),丁氏后人因生意經(jīng)營不善,不得不將全部藏書低價售與江南圖書館(現(xiàn)藏于南京圖書館)。

      書散了,藏書樓也湮沒于歷史。據(jù)史料記載推斷,八千卷樓的位置在現(xiàn)在的杭州上城區(qū)直大方伯巷92號邊上。民國時期曾任浙江民政廳廳長的阮毅成在《三句不離本杭》一書中記述,自己曾多次往訪丁氏故居,“花樹山石尚有存者,然乏人管理,極為凌亂”。所以,至少在1945年時,八千卷樓尚存?,F(xiàn)在,八千卷樓的遺址上有一棵掛著“樹齡117年”銘牌的廣玉蘭樹,據(jù)說是丁丙當(dāng)年親手種下的。韋力并沒有將八千卷樓收錄于《書樓覓蹤》里,但他經(jīng)常跟人念叨:“丁氏兄弟救了《四庫全書》,現(xiàn)在卻連他們的藏書樓都恢復(fù)不了?!?/p>

      念念不忘,愿有回響。

      有人藏書,有人散書,唯有斯文不滅

      藏書史研究學(xué)者范鳳書曾在《中國私家藏書概述》中統(tǒng)計,全國著名的藏書家有4715位。到了韋力尋訪的時代,所余不足十分之一。“我不能阻止大的進程,只能拍一些照片留存下來。如果有一天,我們又重新重視古代藏書樓,又想重新恢復(fù)建造,至少我有翔實的資料可以提供?!表f力說。

      在歷史上,絕大多數(shù)藏書家都為了保全藏書不遺余力,但也有另類,他就是清代著名詩人袁枚。有資料稱,袁枚建于隨園內(nèi)的“所好軒”,藏書最多時達(dá)到40萬卷,是除了南潯劉承幹以外的第二大私人藏書家。

      至于為什么要散書?袁枚解釋,古人藏書如此費錢費力,最終也因為各種原因被毀,既然如此,不如給皇宮,那樣更保險;不如給朋友,朋友還感謝我。說干就干,袁枚把自己的藏書一部分給了正在征書的《四庫全書》館臣,另一部分給了親朋好友,六七成書就這么四散了。

      這樣放達(dá)的藏書家,讓藏書的歷史又多了一種更為現(xiàn)代的思路。

      (摘自2017年7月6日《中國青年報》)

      猜你喜歡
      丁氏文瀾城西
      穿井得一人
      用“博悟”開啟少先隊特色活動之旅——江陰市城西中心小學(xué)“城西博悟院”活動實踐與思考
      穿井得人
      Reflections on American Society
      “文瀾杯”全國詩詞大獎賽獲獎作品
      中華詩詞(2018年3期)2018-08-01 06:40:42
      豆苗成長記
      文瀾情
      穿井得人
      城東城西
      小說月刊(2014年3期)2014-04-23 08:58:22
      李文瀾
      定南县| 和静县| 蒙自县| 山东省| 墨脱县| 松溪县| 沙湾县| 普安县| 曲水县| 阳春市| 馆陶县| 乌兰县| 谷城县| 米易县| 河曲县| 滨海县| 页游| 商城县| 嘉荫县| 南召县| 普兰店市| 河西区| 曲沃县| 达孜县| 许昌市| 香格里拉县| 兴宁市| 闻喜县| 万盛区| 承德县| 稻城县| 台江县| 云林县| 南充市| 新绛县| 留坝县| 运城市| 淮阳县| 资兴市| 汝阳县| 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