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向軍
(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北宋貶謫詞對當代高職生的心理引導
夏向軍
(蘭州職業(yè)技術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針對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通過北宋貶謫詞人在面對挫折時所體現(xiàn)出來的積極、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及自我調適的各種方式,探索培養(yǎng)高職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方法,期望能提升高職生的心理素質。
北宋;貶謫詞;高職生;心理引導
高職生相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存在更多的心理問題,如人際關系緊張、環(huán)境適應能力較弱等。而北宋貶謫詞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面對挫折時積極、樂觀、豁達的態(tài)度及自我調適的各種方式都為高職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高職院校的生源大多來自農村或城鄉(xiāng)結合部,總體來說家庭經(jīng)濟條件不太好,家長對他們的期望值相對較低,覺得有個學上就行了。這些學生多數(shù)成績不理想,考不上本科院校,出于不得已的態(tài)度選擇讀高職。另外,職業(yè)教育相對于普通本科教育,不論是被重視程度還是口碑,都低于后者。職業(yè)院校起步也較晚,很多是由職高或中專升格合并而來,管理模式、辦學模式不成熟,辦學條件跟不上。這些因素導致了高職生群體特有的心理特征。
1.自卑心理強
許多高職生高考成績不理想,與預期的目標落差較大,而且高職院校的辦學條件總體不如本科院校,與其他上本科甚至是重點本科的同學一比較,自認為低人一等,在親朋好友、教師、同學面前覺得抬不起頭,沒出息。
2.人際交往能力較弱
高職生比較敏感,許多人不愿意暴露自己高職生的身份,怕被瞧不起,不愿主動與人打交道,尤其是不愿與過去的老師和所上大學比自己好的同齡人交流。也不愿參加社團活動,缺乏生活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自我封閉,有的甚至整天躲在宿舍睡覺、上網(wǎng)玩游戲。而且,這些學生多半來自農村,有的方言口音太重,不善于表達;有的生活接觸面太窄,不太懂待人接物的基本禮儀。這些都成為有效人際交往的障礙,人際關系緊張或不協(xié)調成為高職生最常見的心理困擾。
3.學習興趣不高,人生目標不明確
高職院校畢業(yè)生的文憑是大專,而要想獲得更高層次學歷主要通過專升本、自考等方式,可第一學歷仍然是大專,與很多薪資高、條件好的用人單位招聘要求相去甚遠。學生容易自我放棄,覺得像公務員、事業(yè)單位、好的企業(yè)等與自己無緣,而到不發(fā)達地區(qū)或到基層一線就業(yè)又覺得失面子,缺少努力的動力,看不到自己的前途,迷茫、無助,甚至得過且過。
4.自我意識有偏差
以自我為中心,聽不進善意的批評,偏執(zhí)、多疑,考慮問題處理事情多從自身出發(fā),較少顧及他人感受。如:在宿舍里即使看見有人在休息或者學習,仍然大聲喧嘩,我行我素;在公共場所隨地吐痰、扔垃圾;聽不得別人的批評意見,認為人家是有意針對自己。
以歐陽修、黃庭堅、蘇軾等為代表的北宋貶謫詞人或因直言或因黨爭被貶黜,人生遭遇很大打擊。高職生大部分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戰(zhàn)敗者”,這與十年寒窗苦讀,夢想金榜題名的初衷背道而馳,挫敗感與貶謫詞人有很多相通之處。而貶謫詞人在逆境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自強不息、樂觀倔強、豁達自適的人生態(tài)度對高職生心理有很大提升作用。如,歐陽修于景祐三年被貶至“二月山城未見花”的夷陵,卻堅信“野芳雖晚不須嗟”。黃庭堅被貶至“屋居終日似乘船”的黔中,卻能照例飲酒、插花、馳射,其風流氣度直追古人。蘇軾在《浣溪沙》中寫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边B門前的東流水都可以西回,人又何必因為自己的年紀增長而黯然神傷呢。蘇軾在詞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這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對因高考失利遇挫的高職生來說,無疑起到很好的指引作用:一次高考失利算不了什么,只要你肯努力,你可以考研、考博,也可以考各種專業(yè)技術資格證,還可以發(fā)現(xiàn)機遇自主創(chuàng)業(yè),你的人生一切皆有可能。而且,蘇軾雖然被貶,生活遭遇困頓,但是他能做到直面現(xiàn)實、肯定現(xiàn)實,努力在現(xiàn)有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樂趣、發(fā)現(xiàn)詩意,這對高職生也是一個很好的引導。既然已經(jīng)是高職院校的學生,與其天天自怨自艾,悲嘆愁悶,不如靜下心來,積極認真地參與到高職生活中去,在豐富的校園生活中會發(fā)現(xiàn)有許多需要掌握的技能,有許多有益的社團活動,有許多有想法的朋友……這些都是值得去把握的。
1.學會轉移注意力
貶地雖然距京城較遠,社會經(jīng)濟、文化水平比較落后,但不乏奇山秀水及獨特的人文景觀。如湖湘地區(qū),不僅有美麗的山水,也有動人的神話傳說。貶謫詞人在欣賞美景的時候,在和大自然接觸的時候,在與當?shù)厝碎e聊的時候,注意力自然就不會集中在自己的煩憂中,從而部分緩解被貶之痛。如蘇軾在貶謫期間飽覽貶地奇山異水,甚至還題詩作對,留下不少與他有關的景點,如東坡里、蘇公渡等。高職生處在情緒的低谷時,不要沉湎在個人的憂愁中,而要多到戶外活動,可以打球、跑步、逛街,以此來轉移注意力。因為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一個人一旦離開原來的生活環(huán)境,面對新事物,心理環(huán)境往往會逐步開朗,有利于減輕和消除心理問題,走出心理困境。同時,蘇軾還有一個非常好的自我調節(jié)的辦法,就是退一步想。他在《與程正輔書》中說:“某睹近事,已絕北歸之望,然心中甚安之。未說妙理達觀,但譬如元是惠州秀才,累舉不第,有何不可?”幸??偸潜容^出來的。如果和那些無法上學的同學一比較,是不是心理也不至于那么難過?
2.積極參加各類活動
在貶謫詞中,可以看到貶謫詞人們游覽山水、飲酒馳射、往來唱和。蘇軾甚至還深入當?shù)貙W習道術、研究養(yǎng)生之法、釀酒、作墨等。作為當代高職生,積極參與校內外的各種社團活動及公益活動,如書法協(xié)會、舞蹈協(xié)會、校園廣播站、愛心服務社等,可以更好地使自己的創(chuàng)造潛能得到發(fā)揮、個性得以發(fā)展,尤其是在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學到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形成勇于擔當、有責任、有愛心、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培養(yǎng)團結互助、友好競爭、尊敬他人的良好人際關系,這對他們下一步的學習及以后步入社會都有很大的幫助。
3.樂于交往
可以看到,貶謫詞人與親朋好友間的互動,對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起到很好的作用。如,黃庭堅在其貶謫詞中就多次提到其兄弟及曹伯達等新朋舊友。在貶居巴蜀期間,對“抱經(jīng)來咨問”的門生也是非常樂于指導、鼓勵。蘇軾也經(jīng)常和當?shù)厝嗣窕ハ鄟硗?。這一方面可以得到部分物質支持,更重要的是通過與他人交往,自身得到認同,抑郁之情可以得到宣泄,也可以看到對方身上的正能量,激發(fā)生活熱情。可以說,人際交往能力是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使人心情愉悅、開朗樂觀、思維活躍,能正確面對各種問題,化解學習和生活中的種種矛盾。讓高職學生樂于交往,善于與教師、家長、同學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可以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
4.有選擇地學習傳統(tǒng)文化
歐陽修、黃庭堅、蘇軾等不同程度地汲取著儒釋道思想中處事應物的“有用”方法,以自我調適,排解痛苦。如,黃庭堅是臨濟宗黃龍派心禪師之法嗣,在無法逃避的磨難中,他吸收禪宗治心養(yǎng)性、明心見性的宗理,以自我舒解。蘇軾認為“學佛老者,本期于靜而達”。其貶謫詞中常有“人生如寄”“人生如夢”之語,將人生看成一段短暫的旅程,將苦難看成一種幻想,從一個更廣闊的時空去消解苦痛,以獲得內心的平靜與超脫。高職生學習優(yōu)秀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維護自身心理健康。如,儒家思想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提倡積極入世、自強不息,學生受到這種思想的熏陶,可以培養(yǎng)不怕挫折、堅定執(zhí)著、勇往向前的心理品質?!疤鞎r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和合觀”告訴學生與人和諧相處、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是問題得以解決、事業(yè)得以成功的關鍵。“泰而不驕,威而不猛”,為人處世講究適度,這對規(guī)范高職生的言行、調控情緒有很大作用?!拔崛杖∥嵘怼?,高職生可以通過自我反思,更為全面、理性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高職生在面對一些因不可抗拒的因素致使理想不能實現(xiàn)的時候,想想道家的“天人合一,無為不爭”“道法自然”,自我調整,自我安排,走出陰霾,重新出發(fā)?!帮h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則告訴高職生,困難只是暫時的,只要堅持,肯定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美好生活。
[1]陳國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廣東: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
[2]張林冰.傳統(tǒng)文化對培養(yǎng)高職學生人文精神的意義及實現(xiàn)途徑[J].經(jīng)濟師,2009,(5).
[3]賀雪萍,王斌.當代高職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對策[J].四川民族學院學報,2010,(10).
〔責任編輯:錢曉玲〕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6.055
2017-03-29
夏向軍(1980—),女,湖南攸縣人,講師,碩士。
G444
A
1008-6714(2017)06-01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