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福金
(崇仁縣郭圩鄉(xiāng)小學,江西撫州 344200)
小學語文閱讀中的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曾福金
(崇仁縣郭圩鄉(xiāng)小學,江西撫州 344200)
語文是小學基礎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閱讀教學又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教學方式,特別是隨著教育觀念的改變和新課程標準的提出,閱讀教學逐漸受到教師們更多的重視,但是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能滿足新的教育觀念的需求,因此新的教育觀念下,必須轉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小學閱讀模式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些閱讀創(chuàng)新措施,希望這些建議的提出能夠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進一步的發(fā)展。
小學語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問題;對策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起步階段,這一階段閱讀養(yǎng)成的習慣對之后的語文學習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學生們進行語文學習的基礎,不僅關系著學生自身的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對學生們的寫作能力也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學生們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的關鍵。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但是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或多或少的影響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特別是在新課改的需求下,如何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模式的創(chuàng)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們的閱讀面,成為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
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們都是被動的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而閱讀教學本身不同于其他的教學方式,如果只是單純的教師講解,學生們并不能深刻的理解文章的內涵,不能與老師形成課堂互動,而只是被動接受教學內容,沒有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就不能起到閱讀教學真正的作用,而且對于閱讀教學的質量也有著十分不利的影響。
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是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面臨的又一個主要的問題,很多教師對閱讀教學的理解過于片面,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模式也比較簡單,如簡單的朗讀或者分角色朗讀課文等,這樣的形式往往比較枯燥,內容也比較固定,因此對于小學生來講缺乏新意,沒有足夠的吸引力,影響學生們的閱讀興趣的提升。
語文閱讀教學不止包含課堂閱讀教學,還包含課外閱讀的內容,但是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往往只注重語文課堂閱讀教學,忽略了課外閱讀的作用,還有一部分教師認為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就是浪費時間,還會影響學生們的正常學習效率,因此不主張孩子們進行課外閱讀,這對孩子們知識面和拓展和詞匯量的積累產(chǎn)生了不利的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小學語文閱讀中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首先就是要進行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改變原有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置于教學中的主體位置上,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改變過去傳統(tǒng)單一的教師教授式的教學模式,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活躍,提升學生們的課堂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
其一,將多媒體教學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提升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效率,同時也豐富了閱讀教學的內容,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以“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為例,將課本中的內容制作成課件的形式,并且配以生動的插圖和聲音,生動形象的將文章的內容展現(xiàn)出來,給學生們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從而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欲望,然后鼓勵學生們進行閱讀訓練,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課堂質量。
其二,將課堂話劇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以“丑小鴨”一文為例,教師在進行這篇文章的講解時,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講學模式,將課堂教給學生們,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主體作用,讓同學們通過課堂話劇的形式進行文章內容的詮釋,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每個人物形象都有自身的臺詞,臺詞的來源就是課文內容,通過簡單的話劇的形式將文章內容展現(xiàn)出來,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程度,還能夠不斷的提升學生們的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這些都是語文閱讀教學的最終目的。通過這樣的舞臺劇表演的形式,使課堂氛圍變得十分活躍,同時還能讓教師充分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優(yōu)勢和特長,給學生們營造良好的課堂閱讀學習氛圍,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教師的引導作用在創(chuàng)新型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較小,自身的把控能力不足,因此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要教師及時的參與教學指導工作,保證課程教學能夠順利進行。以“小馬過河”一文為例,除了可以采用課堂表演的形式,還可以采用師生互動的方式進行,教師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文章的閱讀和理解,如“小馬遇到小河擋住去路的情況,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這樣的想法正確嗎?”“牛伯伯告訴小馬水很淺,之后小馬是怎么做的?”……“最后小馬過河了嗎?它是用什么樣的辦法解決過河這個問題的呢?我們從中能夠學習到什么呢?”通過這些簡單的問題,讓同學們帶著問題進行閱讀,以問導學、以問促學,引導學生們對文章進行深刻的閱讀,理解文章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們從課文中獲得啟發(fā),提升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除了課堂教學之外還包含課外閱讀內容,傳統(tǒng)的課外閱讀無非是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喜好進行閱讀,教師并沒有引導學生們如何進行正確的課外閱讀,課內外閱讀并不能有效的銜接,對小學語文閱讀創(chuàng)新教學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因此必須要注重課內外閱讀的有效銜接才能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
以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內容為例,教材中包含很多名著中的節(jié)選文章,如《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等,均出自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以教材中的這些內容為基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進行名著閱讀,然后引導學生們進行一些閱讀心得的交流;小學六年級的學生,本身的閱讀能力已經(jīng)達到了一定的水平,適當?shù)剡M行一些課外閱讀,能夠拓展學生們的閱讀面,進一步增加學生們的閱讀興趣,提升閱讀能力,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也能起到十分積極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課外閱讀要結合學生們的年級段和興趣愛好進行,不能盲目的進行課外閱讀,閱讀內容不當學生們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不僅不能拓展學生的閱讀面,還會讓學生們覺得課外閱讀是一種負擔,不利于學生們閱讀興趣的提升。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者閱讀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因此作為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觀念,摒棄傳統(tǒng)的單一的教學方式,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同時將過去以教師講解為主的教學模式變?yōu)橐詫W生為主體的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將多媒體技術引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緩解過于沉悶的課堂氣氛,通過課堂話劇的形式,豐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此外還要注重課內外閱讀的有效結合,借助課外閱讀方式,拓展學生們的閱讀面和詞匯積累量,促進學生們語文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提升,促進小學語文課內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
[1]胡笑然.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吉林教育,2017(31):127.
[2]王秀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情境教學方案探究[J].科普童話,2017(30):49.
[3]李娥娥.拓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J].陜西教育:教學版,2017(4):38.
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