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輝
(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00)
電視媒體對“一帶一路”的傳播分析
李艷輝
(長春廣播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00)
本文將對“一帶一路”提出之后各大電視媒體的傳播情況進行分析,指出電視媒體對“一帶一路”傳播的積極作用,并提出電視媒體進一步傳播“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國策的有效辦法,以期為電視媒體今后的傳播與宣傳提供更多參考方向,實現對“一帶一路”傳播的積極效用。
電視媒體;一帶一路;傳播;分析
2013年,習近平同志在各大會議當中頻繁提出一個詞:一帶一路,其作用為我國政府提出的戰(zhàn)略構想,主要是通過建設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來帶動沿路經濟發(fā)展,推動我國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一帶就是指新的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就是指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絲綢之路原本起源于古代中國,是連接亞洲、非洲以及歐洲的陸上商業(yè)貿易線路。原本只是古代中國出產絲綢等東方商品的主要途徑。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絲綢之路逐漸成為中國面向亞洲、非洲以及歐洲其他國家文化交流、政治合作的主要道路。而海上絲綢之路則是中國東南沿海到東非、歐洲的一條航海路線,也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追殲成為中國與外國貿易往來的主要線路。在2015年,國家發(fā)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fā)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從文件上確定了我國“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構想,并隨著步入實施階段。通過“一帶一路”,能進一步向世界弘揚我國絲綢之路的友好合作精神,并通過絲綢之路建立良好的外交與貿易往來,為深化國家之間的多邊合作提供良好的民意基礎。為了響徹國家號召,充分貫徹“一帶一路”的精神,電視媒體應該加大對“一帶一路”的傳播力度,鼓勵全民積極的參與到“一帶一路”的建設中來,從而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構建一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和友好的文化生態(tài)環(huán)境。
自從習近平同志在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的倡議之后,“一帶一路”沿線的省份與國家紛紛響應,并作出了不同的反映。中國作為“一帶一路”的倡議國,不僅需要對“一帶一路”的概念作出全面的解釋,還需要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構建一個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以此推動“一帶一路”的穩(wěn)定發(fā)展。而中國媒體作為“一帶一路”的主要宣傳者,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從不同的視角對“一帶一路”進行宣傳與報道,以此讓全體人民對這一重要戰(zhàn)略進行深刻的認識與全面的把握。反過來講,電視媒體作為傳統(tǒng)媒體的重要成員,也是人們了解信息最主要的途徑,其在“一帶一路”這一場宣傳戰(zhàn)役當中勇當先鋒,發(fā)揮出了積極的作用。比如,中央電視臺,對“一帶一路”的宣傳比較早,形式多、范圍廣,是“一帶一路”宣傳隊伍中的領頭羊。最早對“一帶一路”的電視傳播也是從《新聞聯播》開始的,并在2015年,央視通過電視劇、紀錄片等多種方式開始了“一帶一路”新的宣傳模式。總的來說,電視媒體在對“一帶一路”的宣傳當中,仍起著統(tǒng)領全局的作用。
“一帶一路”不僅涵蓋了中國沿線的省份,也包括了沿線的國家。從本質上來說,今天的“一帶一路”要比絲綢之路涵蓋的范圍要廣的多,也將更多的地域與民眾納入到“一帶一路”的共同體之內。為了使“一帶一路”沿線地域積極響應號召,電視媒體就加大了對“一帶一路”的宣傳力度,以期從思想上改變群眾的認識,認識到“一帶一路”發(fā)展對人民的重要性。各電視臺也積極利用各種形式來挖掘“一帶一路”的影視價值,不僅是央視播出的主題電視劇《絲綢之路傳奇》,還是甘肅影視部門拍攝的紀錄片《鳩摩羅什》,都展示了絲綢之路的文化內涵,弘揚了我國文化。從此處可以看出,各電視媒體通過對“一帶一路”的宣傳,探索出了新的傳播模式,在借助“一帶一路”這個宣傳機遇,加大了對電視媒體傳播模式的探索力度,以期深入挖掘出絲綢之路的文化價值、傳播價值,自覺將電視傳媒與國家戰(zhàn)略聯合在一起,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這個戰(zhàn)略規(guī)劃時,不僅是站在中國發(fā)展的角度予以考慮,更是站在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全局角度綜合考量了,是一項推動全球發(fā)展的共贏政策。通過“一帶一路”,中國聯合了絲綢之路沿線的國家,以“一帶一路”為契機,實現國家與國家之間多元化、更深入的經濟、政治發(fā)展。在“一帶一路”的思想理念當中,不區(qū)分國家大小,不區(qū)分地域經濟的強弱,只要在絲綢之路的范圍之內、只要在“一帶一路”的理念之下,獨立發(fā)展、協(xié)同共贏,以此實現國與國之間的互利、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的共同發(fā)展。而電視媒體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發(fā)展的主要傳播者,其應該主動作為、敢于擔當,充分利用電視媒體的傳播優(yōu)勢,進一步拓展與豐富“一帶一路”文化內涵及傳播方式,不僅通過新聞報道的方式、拍攝紀錄片和電視劇的方式來宣傳,還應該實施走出去的辦法,與絲綢之路沿線的其他省份與國家開展新聞采訪、交換和電視文化角落、各做的宣傳舉措,充分發(fā)揮出電視媒體在國家政策宣導和與群眾溝通的紐帶作用,積極傳播全面、真實的信息,以此保障絲綢之路沿線各省份、國家之間的信息交流、政策溝通、民心相通,以此為“一帶一路”的發(fā)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媒體基礎。
在歷史的絲綢之路之上,絲綢、茶葉、瓷器以及香料一直都是最主要的貿易產品,經過時間的演變,絲綢之路不僅代表著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代表這中國文化的“出口”,是一條中國連接亞洲、非洲、歐洲其他國家的紐帶。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中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不少新興產業(yè)以及新興的經濟體迅速壯大,給“一帶一路”的建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經濟環(huán)境,促使絲綢之路的沿線地區(qū)經濟增長趨勢較為明顯。但是,在發(fā)展的同時,“一帶一路”沿線區(qū)域的國家及省份也面臨著“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挑戰(zhàn)。比如,基礎設施的落后,促使沿線區(qū)域的貿易交流速度受限。特別是新修建的新歐亞大鐵路,其經過的國家較多,每個地區(qū)的軌距存在差異,促使鐵路的行駛速度受限,物流的成本也增高,給商品與服務的流通帶來困難。因此,電視媒體在傳播的過程當中,應該突破我國傳統(tǒng)的傳播方式,遵循“先經濟后貿易”的想法來進行“一帶一路”的戰(zhàn)略部署,以此做好“一帶一路”的傳播工作,實現對我國貿易經濟發(fā)展的服務和預警。
隨著“一帶一路”的不斷發(fā)展,其逐漸從一個政策逐漸延生為一種理念、一種文化,其成就已經突破了預期的構想。依據相關部門的數據統(tǒng)計,“一帶一路”一共輻射了65個國家及地區(qū),可以說,已經覆蓋住了大半個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經過這些年的不斷宣傳和積極引導,不少國家已經充分認識到“一帶一路”戰(zhàn)略對本國經濟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并積極投身于“一帶一路”的建設當中去。在此過程中,“一帶一路”誕生了不少具有正能量的故事,成為“一帶一路”傳播的主要材料。我國不少部門及省份也據此探索出更多的“一帶一路”電視傳播合作模式,通過多元化的傳播為“一帶一路”的建設構建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比如說,在2014年,中印開啟了兩國文化影視交流的新起點——簽署了文件《關于視聽合拍的協(xié)議》。并在2015年啟動開拍了具有印度元素的中印友好交流題材電影《大唐玄奘》、《功夫瑜伽》。這些電影的拍攝及上映,都見證了中外在“一帶一路”主題傳播上的歷史,也是“一帶一路”電視媒體傳播的合作成果。除了政府層面的影視國際合作之外,地方電視臺對“一帶一路”戰(zhàn)略宣傳的海外部署也在一步一步的開展。比如,2016寧夏衛(wèi)視與迪拜中阿衛(wèi)視合作,促使22個阿拉伯國家都能收看到寧夏電視臺播放的節(jié)目,這正是一次利用“一帶一路”戰(zhàn)略合作的積極嘗試,也是一次將中國推向國際舞臺的機會。總之,不管是央視臺還是地方電視臺,都應該注重合作的效用,將合作作為“一帶一路”傳播的戰(zhàn)略基礎,通過與境外媒體的深度合作來實現“一帶一路”的全球推廣,進而擴大“一帶一路”戰(zhàn)略在全球的影響與號召力。
電視媒體不管是在傳統(tǒng)媒體當中,還是在新媒體當中,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仍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對社會建設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傮w來說,電視媒體在傳播“一帶一路”當中具有原生性功能、派生功能以及賦予性功能。因此,電視媒體在傳播“一帶一路”當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出這些功能,為國內外受眾提供更多、更真實的信息,并為其提供服務與預警的功能。并且,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當中,各電視媒體的傳播與“一帶一路”的發(fā)展逐漸形成一種共生的關系,基于這種關系,電視媒體應該構建起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為人民服務為宗旨的傳播體制,充分發(fā)揮出電視媒體的作用,推動“一帶一路”戰(zhàn)略目標的實施,促使各國人民走向真正的和諧。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文化、政治發(fā)展戰(zhàn)略,其本身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電視媒體作為“一帶一路”宣傳的主要成員,其也是政府闡釋“一帶一路”含義的主要陣地??梢哉f,電視媒體是“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宣傳者與實踐者。因此,電視媒體應充分發(fā)揮出其對“一帶一路”宣傳的統(tǒng)領作用,不斷創(chuàng)新出新的傳播模式,積極引導社會輿論,以此構建起一個良好的輿論環(huán)境,塑造出有利于“一帶一路”發(fā)展的國際輿論,進而推動“一帶一路”的進一步發(fā)展,實現各國互利共贏。
[1]鄧海龍.美國CNN英語報道中的“一帶一路”倡議[J].科技傳播,2017,9(20):37-39.
[2]本刊.中國首家“一帶一路”文化傳播研究基地成立[J].中國廣播,2017(10):96.
[3]周霖,文虹任.生動多元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J].中國廣播,2017(10):40-41.
[4]唐世鼎.開啟“一帶一路”媒體合作新篇章[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1):92-93,109.
[5]陳翯世洋.媒體融合視域下傳統(tǒng)報業(yè)媒體的轉型研究[D].蘭州大學,2016.
[6]胡瑞娟.用英語講好“一帶一路”的中國故事——從“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成立說起[J].新聞戰(zhàn)線,2016(2):15-16.
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