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南漳縣城關中心幼兒園 馬 進
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戶外運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教師應以各種形式組織多種多樣的戶外體育活動,以增強幼兒體質(zhì),促進其身心健康發(fā)展。但戶外體育活動,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容易導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一些經(jīng)驗欠缺的教師就害怕帶幼兒參加戶外活動,總想著一旦出現(xiàn)安全事故,自己要擔負多大的精神壓力和經(jīng)濟壓力,有時還有被園方處分的可能。那么,教師在組織戶外體育活動時,如何把安全風險降到最低?如何排除和減少活動中隱藏的不安全因素?要注意哪些方面呢?通過對教師們組織的戶外體育活動的觀察以及自己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我認為應該高度重視以下幾個方面。
教師選擇活動教材時,應根據(jù)幼兒生長發(fā)育特點,科學估計幼兒活動能力水平,因地制宜,合理地設計活動內(nèi)容,不刻意追求新穎和難度。《綱要》也指出:“體育活動要尊重幼兒身體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和年齡特征,不進行不適合幼兒的體育活動項目訓練”。比如,像小班的孩子,在跑、跳及器械運用等方面還缺乏一定的能力,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應該多考慮慢走、爬、鉆等適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內(nèi)容,主要以游戲的形式來完成,避免速度快、高度高、運動量大等給幼兒帶來的損傷或者說活動事故發(fā)生。
在每一個戶外活動前,老師都要根據(jù)活動內(nèi)容,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選擇活動器材、布置活動場地最關鍵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還要檢查場地和器材的安全性,看看場地是否與其他活動班級有交叉使用情況等,如果場地不平整或過于狹窄都會給孩子的活動帶來不便和危險。而且在活動之前還要檢查器材是否有損壞、邊緣輪廓是否鋒利等,如果是投擲方面的活動要合理安排好投擲方向、距離及組織好孩子的活動秩序,以免投擲物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幼兒著裝是戶外體育活動中一個很關鍵而教師最容忽視的問題。在每一個體育活動前,教師都應該檢查孩子的著裝情況,如鞋帶系好沒有,有沒有鞋子穿反的現(xiàn)象,衣服是否穿得適合運動,鈕扣是否扣上,腰帶帽帶是否安全,脖子上是否帶有首飾,口袋里是否裝有易至傷的尖銳玩具等,別看這都是些很小的問題,卻會給孩子的安全帶來很大的威脅,如奔跑的中的孩子一旦踩著散開的鞋帶就可能摔倒;衣服過厚會使孩子在運動中感到笨重、不靈活,活動過后因出汗太多而導致感冒;衣服太緊會放不開活動乃至拉傷肌肉,腰帶在活動中散開有可能導致摔跤等。因此,在體育活動前,教師不要怕麻煩,認真的檢查幼兒的著裝情況;而且不僅是孩子著裝要便于運動,老師也要帶好頭,穿便于運動的服裝、運動鞋,這樣,在示范時才能正確的展示動作要領,或免去高跟鞋給孩子帶來的危險。給幼兒起到好的表率作用。
提高安全意識和技能對于幼兒來說是一個日積月累、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教師有了安全意識,就能預見和估計活動的安全性而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檢查工作。就要不厭其煩的隨時“婆婆媽媽”提醒幼兒安全,制止活動中的不安全行為,如不要隨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時手先撐地、不要亂扔投擲物、跳躍或快速奔跑時不要說笑,按順序活動等,有效地把控戶外活動的節(jié)奏和秩序,培養(yǎng)幼兒安活動的良好習慣,提高安全方面的技能。畢竟是幼兒活動,教師組織再好,小磕碰等意外也時有發(fā)生,所以教師要具備拉傷、扭傷、跌傷、碰傷等小損傷的簡單處理技能及應對措施。遇事冷靜積極應對,跟家長主動解釋溝通,避免造成更大影響。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要求幼兒園要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把“體”放在首位,體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中“健康”的主要性。為貫徹落實《綱要》精神,幼兒戶外運動在幼兒健康全面上尤為重要;在體育運動中保護好幼兒的安全、培養(yǎng)好幼兒的安全意識,是每個教師應備的基本常識,只要幼兒運動的組織者提高了安全意識,就能排減運動給參與者帶來的安全隱患,這樣才符合《綱要》要求,才能更好的促進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