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君虹
(泉州醫(yī)學高等??茖W校 社科公共部,福建 泉州 362000)
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
——基于美劇《夜班醫(yī)生》的語料分析
蕭君虹
(泉州醫(yī)學高等專科學校 社科公共部,福建 泉州 362000)
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策略的使用主要體現在病人對醫(yī)生傾向直接拒絕,醫(yī)生對病人傾向間接拒絕,醫(yī)生對醫(yī)生直接與間接拒絕并用。拒絕策略的選用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包括順應論中提出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順應。為獲得成功的拒絕語交際效果,建立良好的醫(yī)患交際關系,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使用應充分考量對語言使用者、醫(yī)護情境物理世界、患者或家屬心理世界以及醫(yī)護社交世界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使拒絕語兼顧禮貌與效能。
醫(yī)護情境;英語拒絕語;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論
醫(yī)護情境主要指醫(yī)護現場環(huán)境、醫(yī)療社會環(huán)境、醫(yī)療時間因素、醫(yī)療先前狀態(tài)等,包括醫(yī)護活動等具體的醫(yī)療物理和空間環(huán)境,如醫(yī)院門診、病房或事故急救現場[1]。醫(yī)護情境相對于其他的情境而言,體現其特殊性,如涉及物理時間的緊急性,物理環(huán)境的令人不適感,病人及家屬的焦慮心理,醫(yī)生的高強度工作負荷等等。拒絕語的使用不當,是造成當今醫(yī)患關系日益緊張的原因之一。因此,選取合適的角度,以順應論中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對醫(yī)護情境下的英語拒絕語的話語進行分析,有助于探索有效拒絕語的使用策略,將聽話者的面子威脅降到最低,有利于促進醫(yī)患之間,醫(yī)生與醫(yī)生之間對話的良性溝通,創(chuàng)建和諧的醫(yī)患關系,并對中文的醫(yī)護情境拒絕語的使用給予借鑒。
本文的語料分析選自電視連續(xù)劇 《夜班醫(yī)生》(The Night Shift),它是美國全國廣播公司 (NBC)于2014年5月推出的一部以醫(yī)療為主題的連續(xù)劇,至今因較高收視率已持續(xù)推出兩季。該片以真實醫(yī)院為背景,言語對話,來源生活,用于生活,具很強的生活氣息和真實性,選取該劇的談話作為語料分析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對于英語拒絕語的話語分析,國內外學者較多從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論出發(fā)。其中心概念即每個人在公眾場合都想要維護自身的形象,保全或是贏得面子。根據該理論,面子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積極的面子與消極的面子[2]。積極的面子主要指個體都渴望正面的形象被肯定;消極的面子主要指個體渴望不被限制,有自主選擇行動的自由[3]。拒絕語是種面子威脅的語言行為,有時是威脅到了聽話者渴望被認同的積極面子,有時是威脅到聽話者渴望自由選擇的消極面子。但拒絕語往往造成言語沖突,影響禮貌的原則,對整個對話的延續(xù)性造成破壞,更有甚者造成進一步的肢體沖突。因此面子理論進一步提出了降低面子威脅的5種策略[4],而策略的選擇主要取決于三個要素:權利差異power(P)、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D)和行為本身的強加程度ranking of imposition(R)[4]。在拒絕語中,“行為本身的強加程度”主要指拒絕的強加程度,體現的是說話人的主觀意識,而“權利差異”與“社會距離”體現的就是對話的交際語境。
比利時國際語用學會秘書長Verschueren提出了順應論,主要觀點是:“語言的使用是一個不斷的選擇語言的過程,不管這種選擇是有意識的還是無意識的,也不管它出于語言內部的原因還是出于語言外部的原因[5]?!比魏握Z言都是一種選擇順應的過程,雖然拒絕語是反對說話者的本意,看似是一種忤逆,實則同樣要講究語言的順應,醫(yī)護情境下的拒絕語也不例外。語言的順應與語境密切相關,語言的選擇很大程度上受到語境的影響。順應論中提出的語境順應理論相對于面子理論的中提出的“權力差異”與“社會距離”兩種交際語境則更為全面,更加深入。探索順應論在英語拒絕語語用領域上的運用,尤其是在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對英語拒絕語的話語分析領域,能起到更加有效的補充。
順應論中所提出的語境順應主要包含語言語境的順應和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順應[6]。語言語境的順應就是通俗上所說的對于上下文的順應,具體含篇內銜接、篇際制約和線性序列等[6]。在寫作、筆譯等文案工作的遣詞造句方面,語言語境的分析值得更多的探究。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順應則主要涵括對語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的順應[7]。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權利差異”與“社會距離”其實偏向于順應論中“社交世界”的范疇。交際語境的順應,顧名思義以“交際”二字為核心,適用面更廣,包含對口語化交際交談的順應。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分析,主要是以醫(yī)生與患者,醫(yī)生與醫(yī)生之間的口語拒絕語為分析基礎,以順應論中的交際語境分析更具針對性,其分析的交際語境要素也較為全面。以此探究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語言選擇,利于剖析拒絕語使用者的語言選擇目的,語言選擇的根據,使聽話者更容易接受拒絕,避免醫(yī)患矛盾,為進一步探索拒絕語的使用策略奠定基礎。
受到交際語境的影響,英語拒絕語的策略選用可以最簡單的分為直接拒絕和間接拒絕。醫(yī)護情境下,拒絕的主客體對象較多,例如:病人與醫(yī)生、醫(yī)生與醫(yī)生、病人與病人,以及涵括家屬或是醫(yī)護行政人員的拒絕等。不同的拒絕對象,不同的拒絕事由,拒絕者不同的心理狀態(tài)等等均影響英語拒絕語策略的使用。在此,主要分析三種最常見亦是最為主要的醫(yī)護拒絕情境:病人拒絕醫(yī)生,醫(yī)生拒絕病人以及醫(yī)生拒絕醫(yī)生。這也是進一步探討醫(yī)護情境下動態(tài)交際語境對英語拒絕語影響的基礎。
(一)病人拒絕醫(yī)生——傾向直接拒絕
醫(yī)護情境下的患者,或多或少在精神或身體上受到一定的傷害,導致其在情緒或是言語上的表達更為直接,以自我為中心,較為忽視社交的禮儀。同時,病人是醫(yī)療實施的接受者,他們有權利也有必要準確、直白地向醫(yī)生表述自己對治療手段的看法,當然其中包括直接拒絕醫(yī)生的診療建議。
例1.Scott(doctor):I’m sorry,Ineed to get you to the OR.We need to amputate.
Rick (patient):No,you’re not gonna takemy leg. Get out of here.Both of you leave now.I said get out.I would rather die than losemy leg.
Rick是指揮官,士兵的首領,截肢對他而言,難以接受。當醫(yī)生提出要求時,他以“No”“get out”直接拒絕。身體上的疼痛,以及放下指揮官的驕傲,已經使他備受折磨,拒絕時已無法考慮更多的社交禮儀,或是考慮聽話者的心理活動。
(二)醫(yī)生拒絕病人——傾向間接拒絕
因考慮病人的心理情緒,健康狀況,醫(yī)生在拒絕患者的時候,多采用間接拒絕,通常附加拒絕的解釋理由,盡力使患者接受該拒絕。當然急診的情況例外。
例2.Oren(patient):Can Istill go to Alaska?
Paul(doctor):You’ll be tooweak…
Oren:Iwant to go tomy Dad’s house.Iwant to…Can’t stay here.
Paul:Oren,um,you’re still contaminated,Oren. You’ll expose your dad to radiation.Poison his house by brushing your teeth,using the toilet.I-it’s-it’s better if you stay here,OK?
該例句是對拒絕對象消極面子威脅的典型例句。醫(yī)生拒絕了一位臨終患者的自由選擇,限制了他的主觀意愿。病人提出要去阿拉斯加或是回到爸爸家度過為數不多的日子。醫(yī)生以陳訴理由的方式委婉地間接拒絕了。(理由1:身體條件不允許,太過虛弱。理由2:身體的核輻射會影響他人,只能留在醫(yī)院的隔離區(qū)),醫(yī)生的拒絕帶著商量的口吻 “I-it’s-it’s better if…”。間接式地拒絕主要是考慮了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以說服的形式讓病人接受且配合。
(三)醫(yī)生拒絕醫(yī)生——直接與間接拒絕并用
醫(yī)護情境下,醫(yī)生間的拒絕如果涉及治療方法的分歧、或是緊迫的急救現場、或是上級對下級的拒絕,直接拒絕的使用頻率較高。急救現場主要是受限于手術進行時的物理世界影響,沒有過多的時間委婉拒絕。以下是治療分歧的例子分析。
例 3.Dr.Clemens:10 blade to our intern… Well,I said 10.Imeant 10.We all have our preferences.
Dr.Cummings:Well,it’s nota preference.There’s a rightway and wrong way.11 gives amore precise cut and less tissue trauma.(這不是喜好問題,是做法正確與否的問題。11號刀切得更精準,對組織的創(chuàng)傷更小。)
Dr.Clemens:Iknow what an 11 does,butwe don't have time to be cute and fancy.This is a fasciotomy to reduce the compartment pressure.(這是減少壓力的筋膜切開術,我們沒有功夫討論美觀精致。)
該例句涉及對拒絕對象積極面子的威脅。言語的雙方均是醫(yī)學方面的專家,權威代表,卻因10號或11號手術刀的選擇意見相左,兩者間的拒絕破壞了彼此希望被認同,被尊重,被欣賞的積極面子。兩位醫(yī)生產生爭執(zhí),拒絕非常直接。一方面考慮到病人的最佳治療方案,醫(yī)生往往帶有診斷上的堅持,拒絕沒有遲疑。
在不考慮醫(yī)護急救時間緊迫和手術室空間壓力的情況下,出于對醫(yī)護同事情誼的考量與禮貌原則,醫(yī)生間的拒絕更傾向于間接拒絕。
例 4.Dr.Christina:God,after everything Kim’s been through… Now,we have to give her the note.
Dr.TC.:She is in enough pain already.Why make itworse?
Dr.Christina提出要將去世病人的遺囑交給其家屬。Dr.TC沒有用“No”直接拒接,而是以解釋原因和反問句間接拒絕。強調病人家屬的精神狀態(tài),不適合現在交給遺囑。
根據以上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策略使用的傾向性分析,病人對醫(yī)生的直接拒絕傾向其實是病人順應了自身的心理世界,醫(yī)生對病人的間接拒絕其實是醫(yī)生順應了病人的心理世界,醫(yī)生對醫(yī)生關于治療分歧的直接拒絕是順應了醫(yī)生社交世界的權威性。然而,醫(yī)護情境下的英語拒絕策略的選用,不僅僅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順應論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提出了一個新的視角,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探討醫(yī)護情境下拒絕語策略使用的影響因素。醫(yī)護環(huán)境下,直接拒絕語的使用違背了禮貌原則,破壞對話的和諧,亦是現今的醫(yī)患關系日趨緊張的原因之一。言語雙方可以更多地考慮順應論中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在拒絕時講究策略,力求緩解拒絕時的沖突與矛盾,構建和諧醫(yī)護言語對話。
根據Verschueren的順應論,從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四個方面(語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進行展開,與醫(yī)護具體情境相結合,可以將醫(yī)護情境下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順應進一步細化為對語言使用者的順應、對患者或家屬心理世界的順應、對醫(yī)護社交世界的順應以及對醫(yī)護情境物理世界的順應。
(一)對語言使用者的順應
對語言使用者的順應是指在拒絕時要充分考慮說話對象本身的因素,年齡結構、社會身份、價值觀念等[8]。例如,對小孩的拒絕可以采取哄騙式,對黑人的拒絕要注意措辭,避免不必要的種族歧視誤會,對來自不同地區(qū)人的拒絕,要注意地區(qū)文化的差異等等。在醫(yī)護情境下,醫(yī)生與患者存在一個認知的差距,醫(yī)生對患者的拒絕尤其要注意避免使用冗長,生僻的醫(yī)學詞匯。醫(yī)生應采用通俗易懂的表達方法向患者或其家屬進行解釋,拉近醫(yī)生與患者之間的距離。除以上幾種情況外,以下列舉了兩個例子進一步分析。
例 5.Topher(doctor):It’smy job,Paul.That little piece of cesium can kill everyone in this hospital.
Paul(doctor):Look,you-you have trained me,Topher.You know I can remove it.Besides,you have a wife,3kids.You know,I’ve— I’ve got me,right?So, look,Ihave already exposed.Why put you at risk,too?
Paul拒絕讓Topher冒險救治這個極易被感染的病人,希望由自己來主刀。由于兩人非常熟識,Paul知道Topher非常重視家庭。如果直接拒絕,Topher肯定不會接受,他主要選擇家庭的因素拒絕Topher。拒絕語的選擇順應了聽話者的個人價值觀念。
例 6.Drew(doctor):I just found out the name of his kid,so I just gonna call him,pretend he had an accident,tell him he’s got to come down to the hospital and make him sign it here.
Kenny(male nurse):Yeah,that’s a great idea.And when you get arrested for assault and battery,will you sell me your condo?Oh,no.You’ll probably be dead from him shooting you.
此處Kenny采用“假同意”的拒絕策略,用玩笑式的方法回答:“這個方法真好,等你因為企圖傷害與歐擊罪被捕時,把你的公寓賣給我吧。噢,不對。那時你很可能已經死了,被他開槍打死了?!痹摶卮鹂此仆馑淖龇?,實則明確拒絕。該拒絕順應了聽話人本身所處的精神狀態(tài),也順應了對話者雙方作為好朋友的親疏關系。本著對語言使用者的了解,針對Drew在沖動緊張下做的這個決定,如果強硬拒絕效果可能更糟,以輕松的方式反向拒絕使聽話者易于接受。
(二)對患者或家屬心理世界的順應
對心理世界的順應既包含對拒絕對象的心理順應也包含對拒絕者本人的順應,主要考慮拒絕對話雙方的心理因素、情感因素、心理愿望與意圖等[8]。在醫(yī)護情境下,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世界往往存在兩種極端,一相對脆弱而且敏感,二相對煩躁且易怒?,F今社會,出現的醫(yī)患矛盾、醫(yī)患關系緊張等問題,很大部分因素在于醫(yī)患交流的不順暢,醫(yī)生在拒絕患者時,也應充分考慮患者或家屬的心理狀態(tài),將拒絕產生的不悅感降到最低。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使用應把對患者或家屬心理世界的順應放在著重考慮的范疇。
1.順應拒絕對象的心理世界
例7.Wilson (patient):Would you dome the honor of going on a date withme?
Krista(Doctor):Well itwould bemy honor to go out with you P.F.C.But as your doctor,I’m not allowed to.
對于這個敏感的話題,醫(yī)生考慮了患者的心理世界,無意破壞患者心中美好的期許,采用兩種語言策略間接拒絕。策略一:陳訴規(guī)定(statement of principle)。搬出醫(yī)院的規(guī)定(主治醫(yī)生不能和自己的病人談戀愛),以外部非個人可以掌控的原因拒絕,使聽話人更易接受。策略二:有附加條件的同意(conditional yes)。如果我不是你的醫(yī)生,我很榮幸接受你的邀約。
例 8.A (patient’s family):You have to operate on him.Iswear hewould want you to.
Joey (doctor):Iwould love to operate on him,but I’m sorry.Ican’t,OK?Ihave to respect hiswishes.
在病人自己簽署放棄治療的情況下,家人堅持要給病人治療。對話過程中,病人家屬表示出強烈的心理愿望,希望醫(yī)生挽救病人的生命。醫(yī)生在拒絕語的選擇上,也是順應家屬的心理期望,表達“Iwould love to operate on him”(“我也非常愿意給病人進行手術”),并以此句作為拒絕語的緩沖,以照顧家屬的心理情緒。進而采用“道歉式”和“陳訴理由”的拒絕策略。(“很遺憾,但我不能那樣做,我不得不尊重病人的意愿。”)
2.順應拒絕者本人的心理世界
例9.TC(doctor):Iwant you to go to the rehab.
Annie(patient):Been there,done that.It’s just a brunch of pathetic people talking about their problems. Idon’t have a problem,TC believeme.
TC:… Annie:Fine.I’ll look into it when I get into San Diego.
Annie拒絕TC提出去戒毒所戒毒的要求,其拒絕語受其自身心理意圖的影響非常明顯。她在心理上非常不愿意去戒毒所,所以在陳述拒絕語時,帶有強烈的個人感情色彩,甚至扭曲客觀事實(Annie:“去過了,沒有一點用。不過是一群可憐的人講訴自己的問題。我沒有任何的問題”)。最后采用“拖延”策略(“等我回到圣地亞哥再去.”)以拒絕該要求。該順應,以拒絕者本人為出發(fā)點,帶有個人強烈的主觀色彩。
(三)對醫(yī)護社交世界的順應
醫(yī)護社交世界與其他的社交世界一樣存在著隱形的法則與規(guī)范。人們的交談,包括拒絕語的使用,無可避免地受到社交世界法則的影響。為了使話語順利進行,對于醫(yī)護社交世界的順應也非常重要。醫(yī)護社交世界存在兩條較為明顯的法則。一為醫(yī)生在醫(yī)護環(huán)境下的權威性。二為醫(yī)生職稱的級別差異。
例 10.Nurse:Drew,the detective is pushing to come in and question the patient.
Drew(doctor):No way.He comes in here,gets in ourway,his only lead dies.He can wait.
Drew治療的病人是槍擊案的兇手,一名警探沖進來盤問傷者。在醫(yī)護環(huán)境下,醫(yī)生可以看成是該環(huán)境下的 “主人”,相對于醫(yī)護情境下的其他成員包括病人、家屬、行政人員以及例句中的第三方涉事者具有相對較高的權威性,所掌控的權力也更高。此處醫(yī)生對社交世界的順應與Brown和Levinson面子理論中提出的權利因素(power)一致。因此,Drew在拒絕時,也順應了自身的權利因素,拒絕時非常果斷,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命令。Drew:“絕對不行,他闖進來只會礙事,他唯一的線索就會死掉。叫他等著?!?/p>
例 11.Pawl (doctor):Do me a solid,would you? This little dude needs a C.T.scan kinda quick.
Dwayne (doctor):Not how itworks,new guy.Back of the line.Pawl:See the thing is…
Dwayne:Wow.Lots of big words,doc.Like Isaid, back of the line.
Pawl是新來的實習醫(yī)生,Dwayne是資深的影像科醫(yī)生,他們之間所處的社會階層有高度差。此處Dwayne醫(yī)生對社交世界的順應也可以參考Brown和Levinson面子理論中提出的社會距離因素(social distance)。當Pawl提出要插隊給一個小男孩做C.T.掃描時,Dwayne的拒絕語順應了社交世界(即社會階層的差異),因為其社會階層高,無需給地方留有情面,拒絕非常直接,態(tài)度也很堅決,連多余的解釋都省略了。以 “new guy”(新人)一詞強調身份的差距?!癇ack of the line(去排隊)”一詞重復出現兩次簡短有力,無回旋的余地。
以上兩個例句順應的是拒絕者本身的醫(yī)護社交世界。由拒絕者選擇自身動態(tài)語境的順應,從拒絕者的自身出發(fā),這樣的順應,對交流的順利進行,沒有起到多大的幫助,也有可能因為拒絕使關系弄僵。為使拒絕順利進行,拒絕者應該多考慮拒絕對象,即聽話者的動態(tài)語境,順應聽話者的醫(yī)護社交世界。例如,在拒絕上級主任醫(yī)師的要求時,應顧及上司的顏面,講究技巧地委婉拒絕。
(四)對醫(yī)護物理世界的順應
醫(yī)護情境物理世界包含:醫(yī)院或事故急救現場的空間、對話發(fā)生的時間、特定的對象(如:醫(yī)生或患者),對話發(fā)生當下一切的物理環(huán)境因素。針對醫(yī)生之間的交談,醫(yī)護情境下的物理世界相當重要,患者是特定的對象,作為物理世界的重要部分,其處于什么樣的狀態(tài)、處于什么樣的場所對對話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急診狀況下,病人的病情危在旦夕,醫(yī)生之間的拒絕語無法選擇更委婉的方式,或是花更長的時間進行解釋,往往在拒絕上一針見血、直擊關鍵。醫(yī)生為給病人提供最佳的診治方案,在英文的表達中,常忽略上下級身份,拒絕更為直白。
例12.A(doctor):Ican’t stop the bleeding.
TC(doctor):Here,take out of the branch.
A:Can’t take out the Branch.He’ll bleed out.
該例句所處的物理世界是病人因車禍,被樹枝插入胸口,兩位醫(yī)生在車禍的現場。A拒絕TC的要求,采用直接拒絕的方法,使用“can’t”表明反對的立場,再加上簡潔有力的說明“He’ll bleed out.”(這樣他會失血過多的。)
例 13.TC(doctor):If wemove him,he dies.But if he stays,he dies.What he needs is E.C.M.O.(體外膜肺氧和)
Jordan(doctor):We can’t do that.E.C.M.O.’s never done outside of a hospital.
該例句所處的物理世界是患者被電梯壓住,其生命與時間在賽跑??紤]特定對象的時間緊迫性,醫(yī)生間的拒絕語,簡潔明了,開誠布公。Jordan拒絕道:“我們不能那么做。體外膜肺氧和從未在醫(yī)院外實施過。”
醫(yī)護情境下,交際雙方采用的英語拒絕語策略,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順應要素,往往不是由一個單一要素對語言的選擇產生影響,而是一個綜合影響的過程,只是某個因素的影響力更高。以上例句的分析,也是基于不同情境下,以較為凸顯的順應因素進行解讀。語言使用者、患者或家屬心理世界、醫(yī)護社交世界和醫(yī)護情境物理世界這四個因素本身存在相互的內在聯系、相互的影響,共同產生作用。
英語醫(yī)護情境下,不同拒絕主體會采取不同的拒絕策略,直接或是間接拒絕。使用者拒絕策略的選擇主要受到四個要素的影響,即對語言使用者的順應、對患者或家屬心理世界的順應、對醫(yī)護社交世界的順應以及對醫(yī)護情境物理世界的順應。這四個要素共同作用,不僅影響了醫(yī)護情境下英語拒絕語的策略選擇,也影響了拒絕語言語對話的有效性,禮貌程度等。拒絕語對動態(tài)交際語境的順應,其實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拒絕者的順應因素從自身出發(fā),必然對言語交際造成一定的破壞性,違背禮貌原則。如果以拒絕對象的角度出發(fā),則能有效地避免話語沖突。我們作為第二語言習得的英語使用者,應該更加充分地掌握順應論動態(tài)交際語境在醫(yī)護情境拒絕語中的運用,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并以此為指導原則,對拒絕語進行話語分析,選取拒絕對象聽話者的角度順應,輔以恰當的拒絕策略,融入英語語言文化環(huán)境,以求獲得更為有效的溝通,避免話語沖突,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營造和諧的醫(yī)護對話環(huán)境。同時,也期望更多的學者在此拒絕語影響因素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探討醫(yī)護情境下拒絕策略的使用。
[1]劉小鋒,劉春潔.基于醫(yī)療情境下醫(yī)患對話與知識轉移的啟示[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2):4146-4150.
[2]BROWN P,LEVINSON S.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on[C]//Goody,Esther.Questions and politenes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324.
[3]趙卓嘉.面子理論研究評述[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5):128-137.
[4]李長忠.關于英語中禮貌現象的理論研究[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1):89,90.
[5]VERSCHUEREN 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6]戈玲玲.順應論對翻譯研究的啟示:兼論語用翻譯標準[J].外語學刊,2002(3):7-11.
[7]蔣澄生,廖定中.語用學需要“順應”潮流:順應論的幾個關鍵問題概念評述[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 (3):68-71.
[8]季佳妮.語用學綜觀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基于Verschueren的“交際順應論”[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5):88-91.
[9]夜班醫(yī)生.SOKU搜庫[EB/OL].(2015-01-31)[2015-04-15] http://www.soku.com/search_video/q_ 夜 班 醫(yī) 生 ?f=1&kb= 04111010yv40000__&_rp=1441339012258tgMMVW.
[10]夜班醫(yī)生吧.百度貼吧[EB/OL].(2015-05-01)[2015-06-14] http://tieba.baidu.com/p/3736388781.
(責任編輯:蘇娟娟)
Dynam ic Communicative Context Adaptation of English Refusals in M edical Situation—— — Based on Dialogue Analysis of American Drama The Night Shift
XIAO Junhong
(Social Science Department,Quanzhou Medical College,Quanzhou,Fujian 362000)
There are threemain tendencies of adopting refusal strategies in medical situation.Patients tend to refuse doctors directly; doctors tend to refuse patients indirectly;doctorswill use both direct and indirect strategies to refuse other doctors.Many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select refusal strategies,including dynamic adaptation of communicative context which is introduced in 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For achieving successful refusal communication and building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refusals inmedical situation should adapt four aspects of dynamic communicative context,i.e.language communicators,physical and socialworld in medical situation,mentalworld of patients and families.This can also help to achieve both efficiency and courtesy in speech actof English refusal.
medical situation;English refusal;dynamic communicative context;linguistic adaptation theory
H030
A
1674-2109(2017)01-0063-06
2015-12-30
蕭君虹(1984-),女,漢族,講師,主要從事英語翻譯、英語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