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軍/河北省高碑店市第二中學教師
我所教的班上有一個男孩子叫楊勃。個兒高、長方臉、大眼睛、寸頭,看上去很機靈。很喜歡他名字里的這個“勃”字,讓人想到了朝氣蓬勃的晨陽照耀下的一棵茁壯成長、生機勃勃的小苗。對,他就是這樣一棵迎著陽光快樂成長的小苗。
記得有一次我去他們班上課,電腦出了點小問題,他主動來到講臺為我排除故障,我問了他的名字,他告訴我他叫楊勃。我一下子便記住了這個可愛、自信滿滿的大男孩。以后每次上語文課,他都會提前為我打開電腦,然后把我優(yōu)盤里的課件考到電腦上。課后,他也不忘幫我把課件存到指定文件夾,然后殺毒、退出優(yōu)盤。他的電腦操作相當熟練,每個步驟、每個程序、每個細節(jié)都準確無誤。這著實讓我省心又歡喜,我不禁喜歡上這個孩子,習慣性的有事就找他幫忙。而他呢,總是百分百細心地完成我交給他的事情。我戲稱“有楊勃在,一切皆能搞定”。
學校的課間休息只有八分鐘,我從不敢拖堂,常常上完這個班就急匆匆奔向另一個班候課。還記得有一次,我正要走進另一個班,楊勃手舉一本教科書,大鵬展翅一般越到我面前。原來我的教科書落在他們班的講臺上了,細心的楊勃發(fā)現(xiàn)后,飛奔著給我送過來。我笑著拍拍他的肩對他說:“謝謝你,孩子!”他開心地攤開雙手,聳聳肩說:“沒事老師,不用謝?!?在以后的日子里,我還忘記過拿麥克,忘記過退優(yōu)盤,他都替我想著,替我保管。
還有一次,那是炎熱的夏季,下午我有連續(xù)兩節(jié)作文課,額頭的汗珠不時撲簌下來,嗓子也不太舒服,講課的時候干咳了幾聲,我自己都沒在意??墒?,就是他——楊勃,下課后為我端來了一杯水。我連忙道謝。我不禁在想:這孩子怎么這么體貼呢?作為老師,能被學生給予這樣的關心與愛戴,我怎能不感到幸福呢?
2015年元旦,我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去搜集整理毛澤東的詩詞,我們要開一場別開生面的“毛澤東詩詞朗誦會”。剛一下課,楊勃便沖出教室奔向樓上,一個課間不到,十首詩詞他便打印出來了,十個小組每組一份。我還能說什么?我只能為他點贊,這就叫效率,這就叫熱情,這就是對語文的熱愛。直到現(xiàn)在,我們班的試卷印刷、分發(fā)、保管,都是楊勃負責,而且交由他辦理的事情毫不夸張地說真是萬無一失。
其實,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并不拔尖,書寫也不是很好,有時也完不成作業(yè),上課還偶爾遲到。針對這些情況,我找了一個時間,約他到我辦公室談心。我們不談學習,只是聊天,聊他的父母,他的愛好,他的夢想,聊他會不會做飯,聊他感興趣的事,聊他喜歡讀的書。他很歡喜,我們聊得很開心。從聊天中我得知他差不多每天都是一個人在家,父母工作忙,晚上很晚才回家,他自己做飯,料理自己的生活。但是他沒有不良嗜好,不上網(wǎng)玩游戲,喜歡看漫畫書,寫作業(yè)遇到不會的題沒人幫他解決。在學校里,班容量大,老師們也顧不過來每個孩子的喜怒哀樂,家長里短。久而久之,孩子的學習基本就像大海里擱淺的船——自由漂泊。
我深知,這孩子需要關愛,他的性格并不壞,這是最讓我歡喜的,我也愿意在他善良的心靈沃土上種下一粒適合生長的種子。我教了他寫好字的方法,并示范給他看;告訴他可以看的一些書;贊了他的一些優(yōu)點;提了幾點對他的期望,僅此而已。后來,語文背誦篇目他都能順利過關;書寫盡管還是有些稚嫩,字寫得稍稍有些傾斜但很清楚;上課從沒遲到過;作業(yè)沒有不完成的現(xiàn)象。我知道,那顆種子在他心里發(fā)芽了,生長著。
我不禁思索:我們老師總是喜歡那些聽話的乖孩子多一點,喜歡那些學習成績拔尖的孩子多一點,總喜歡用那把叫做“分數(shù)”的尺子去衡量每一個孩子。其實,這難道不是扼殺其他孩子天性的做法嗎?那些所謂的“高分”真的就能代表孩子的未來嗎?象楊勃這樣總是能給人帶來歡喜的孩子,他的內(nèi)心也一定是充滿歡喜的,一個具有歡喜心的孩子,他的人格往往是最堅強、樂觀、陽光的,只有這樣的人格才是最健全的。我堅信,一個擁有健全人格的孩子,他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孩子,愿你的人生時刻充滿歡喜!